周誠君:未來人民幣匯率更多取決於全球人民幣外匯交易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12月3日消息,阿布達比國際金融中心與阿聯中央銀行在兩國首都聯合舉辦「2020中國-阿聯創新投資大會」。本次大會是中東北非最大金融科技和創新盛會「阿布達比金融科技節」(Fintech Abu Dhabi)的中國平行會議。大會在全球疫情和經濟不確定性高企、多邊合作備受挑戰背景下召開,圍繞創新投資和金融服務兩大主題進行深度探討,百餘位中外嘉賓通過15場專題圓桌和35場主旨演講展開深度交流。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 周誠君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出席2020中國-阿聯創新投資大會,並就「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機遇與挑戰」議題發表洞見。演講摘錄如下:

1.十四五規劃提出要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各位如何看待十四五期間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實際選擇,穩慎兩個字的考慮主要有哪些因素?

我從一個小故事講起。2017年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期間,碰到美國好多同行,他們問我很多問題,最集中的問題是,為什麼人民銀行乃至中國政府這麼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因為在他們的眼中,覺得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還不太具備,換句話說,一個國家的主權貨幣走向國際的時候有很多很多好處,但也意味著很多責任,要保證這個貨幣能承擔責任。現代信用貨幣都是發行當局具有無限法定清償責任的義務和債務,所以要保證發出去的每一張貨幣都具有無限的償付承擔責任。這樣由你這個貨幣定義計價的資產才是放心的——不能只是收益高,還得安全。

縱觀全球收益比人民幣高的貨幣有很多,比如巴西、印度,很多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回報率都比我們高,所以要使非居民投資者拿到你這個貨幣和資產能夠放心持有。

如果讓非居民放心持有人民幣資產,最起碼兩點要滿足。任何一個非居民持有非本幣的人民幣,無非是兩個目的:一是為了流動性管理——為了償付的需要。二是多餘的頭寸要保值增長——為了投資的需要。

如果是償付,一定要保證比較好的流動性管理。今天會場有幾位企業界的朋友跟我交流,作為一個企業來說,如果要用它來償付國際債務,或者國際支付,它要有非常好的流動性保證。

用於國際清償,則多餘出來的錢要保值增值:一方面它能夠投資,有比較好的資產能夠讓他選擇持有。人民幣不是主權貨幣,就會產生匯率風險,所以一定要有比較好的外匯市場和工具產品讓他進行很好的套期保值、對衝交易、規避匯率風險。

為什麼美國同行有點擔心呢?因為他們覺得這些方面還有諸多的不便,但是要提供便利性的時候,跟一些更宏觀的指標有關係,比如貨幣形成機制,跨境流動管理的機制等等,這些機制恰恰是中國宏觀經濟調控非常重要的工具、內容和政策。

因此現在的「穩慎」推進,考慮到了有可能會有外部衝擊。因此 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來一方面加大市場的開放,讓更多的非居民願意接受持有人民幣和人民幣資產;另一方面要考慮整個宏觀政策框架要做相應的調整、升級、轉化,適應這個過程,避免受到大的外部衝擊,這是我們提出來穩慎的政策含義所在。

2.人民幣匯率升值較快和人民幣國際化有什麼關係?

從經濟學的原理來說,匯率決定形成機制不像利率,利率非常清晰地由收益率曲線來決定。匯率領域,我們覺得很難有一組比較好的像利率形成機制那樣的工具來刻畫均衡匯率。

但是經濟學家還是發現了一些規律,比如最基本的,就是購買力平價——漢堡包指數,你可以比較一下,在北京金融街吃一碗牛肉麵和在紐約或者華盛頓吃一碗牛肉麵,價格上的差異,乘以匯率,這是長期看兩種貨幣的匯率確定取決於這兩種貨幣的購買力及比例。

從短期來看,匯率取決於所有市場交易者對不同貨幣的交易,也就是外匯市場——外匯市場決定匯率。現在匯率波動比較厲害,最近看到人民幣升值比較多,毫無疑問,我覺得短期因素起更大的作用。

經濟面比較好,率先復甦,出現了大量的貿易盈餘,資本項下有大量的資本流入,毫無疑問匯率升值都是比較明顯的,也一定會在外匯市場上通過外匯交易表現出來,最後推動人民幣匯率上漲。

人民幣匯率在人民幣國際化條件下究竟取決於什麼?當然總的來說取決於你的購買力,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市場的力量太重要了。短期來看,匯率總是取決於所有的外匯市場參與者,當他把所有預期風險納入交易行為的時候,最後就會形成均衡匯率。

美元指數從100多跌到92、93。美元匯率是由全球的美元資產和貨幣持有者在全球美元市場上的外匯交易決定的。美元外匯交易一天有6萬億美金左右,結構上1.2萬億發生在美國本土,4.8萬億都發生在美國境外。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看到的美元指數,美元對每一種貨幣的匯率,不是美聯儲或者美國財政部能夠決定的,就是有每天日均交易量6萬億美金的美元外匯市場決定的。其中4.8萬億在美國境外,美聯儲、美國財政部都管不了。這就是國際貨幣匯率形成的基本機制,是由國際貨幣的全球持有者根據他的風險偏好,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各種各樣的交易形成的。

人民幣匯率未來也是由全球人民幣頭寸和資產的持有者根據他的風險偏好,在全球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形成的。現在已經形成這個趨勢了,每天人民幣日均外匯交易量2840億美金,1800億發生在在岸,剩下的都在離岸。人民銀行能定得了1600多億的離岸人民幣的外匯交易嗎?定不了。

未來我相信在全球越來越多的非居民持有人民幣資產,為了這些人民幣資產和人民幣頭寸需要進行流動性管理和匯率風險對衝交易的情形下,一定是離岸人民幣外匯市場大於在岸人民幣外匯市場。如果我們看我們跟阿聯貨幣的交易量,在上海量很小,只有十幾億。很正常,因為真正的需求不在上海外匯交易中心,在阿布達比、在阿聯。所以,我有一個不太成熟的判斷,未來人民幣匯率取決於全球人民幣外匯交易,更多取決於人民幣離岸外匯市場,中國央行管不了。這就跟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有關係。

順著這個思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相對穩定或者固定匯率、跨境資本自由流動,中央銀行只能選兩個,一定要放棄一個。對中國中央銀行來說目標很清晰,守不了匯率,管不了匯率,所以固定匯率是一定要放棄的。

追求什麼呢?追求獨立的貨幣政策,追求跨境資本的自由流動。獨立的貨幣政策能夠保證人民幣未來是可信的,跨境資本自由流動,能夠保證中國企業家們在全球範圍內配置供應鏈、管理生產線、優化資源配置,這個框架總體而言是比較清晰的。

3.如果穩慎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有哪些工作可以推進?

要求中央推進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都是通過價格。而價格就是利率,和所有成熟市場的目標一樣,就管基礎利率。

4.數字貨幣對人民幣國際化有何影響?

第一,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 最初的貨幣是實物貨幣。黃金、白銀作為貨幣,本身就是全球性的。今天大家一方面享受了主權貨幣帶來的信用擴張和經濟的繁榮,另一方面也看到一些主權貨幣在濫用儲備貨幣的地位,損害了一些人的利益。

所以有人也在探索尋找減弱對單一主權貨幣的依賴,開始多元化,更多的尋找黃金的作用,重新回到黃金的作用,另一部分尋找數字貨幣的作用。這股力量是經濟全球化數位化時代來臨以後,對以主權貨幣為基礎的缺乏內在約束的貨幣發行的一種挑戰,我覺得未來可以做更多的想像。對於數字貨幣在未來的數字空間裡到底會不會替代現在的主權貨幣,我覺得值得進一步認真觀察。

第二,各國央行和商業部門從現實出發探索中央銀行這個層面來開發數字貨幣和基於商業邏輯的各種穩定幣,有代幣特徵的貨幣屬性。央行在不斷的探索,在做各種規則上的探索。

商業這個層面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商業機構在日常的生活場景裡採取更加便利的支付和清算來形成大家對支付清算網絡的依賴,在這個過程中未來基於支付清算網絡的信任產生普通的信任載體,為數字貨幣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現實中兩方都在試圖尋找新的信任載體,數字貨幣是需要認真研究跟蹤並且採取多種模式進行探索的領域。

 5.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們的宏觀調控和近來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哪些需求?第二,對我們的國際收支以及對資本帳戶開放有哪些影響?會帶來哪些需求?

不管是宏觀政策還是資本帳戶開放方面,中國需要做的適應性調整,以及資本帳戶開放應該具有的政策內涵,甚至宏觀政策的協調。

我補充一點基礎設施。在非居民越來越多地持有人民幣頭寸、人民幣資產的情況下,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動機或需求:一個要做流動性管理,保證任何時候需要償付的時候有真金白銀,而且是人民幣;一個要能夠保值增值,而且能夠有效地規避匯率風險。前者要求中國人民銀行不僅在國內投放流動性,還可以向全球非居民提供流動性。

在全球的非居民持有各種各樣的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資產情況下,他們需要託管、交易、清算。在進行外匯對衝交易的時候,也存在這個問題,需要有流動性保障、存託、清算、結算。

在結算和清算領域裡有兩個基本的概念,一個叫券款兌付,一個叫同步交收。在進行金融資產交易的時候,一定要有相應的資金來實現債務的清償。在進行外匯交易的時候,一定要實現同步交收,避免本金風險。這些都要有相應的基礎設施來支持。通常,這些基礎設施都由國家主權貨幣的貨幣發行方--中央銀行來做。

在國內,這一套基礎設施我們都有,CIPS也部分承擔了跨境部分的功能。但是,對於離岸的非居民,當他們在離岸廣泛持有人民幣金融資產和人民幣存款的時候,怎樣保障這些人民幣的存款和金融資產得到有效的存託、結算、清算,並能夠做到券款兌付和同步交收,避免各種風險,就得考慮中央銀行怎麼讓境外的非居民能夠按照當地的法律和習慣,享有這些基礎設施提供的服務。

有一個基本的悖論是,中央銀行作為一個政府機構,不能把分支機構開到境外去。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在境外設一個中央銀行的分支機構。所以,中央銀行要考慮,怎樣讓境外的非居民按照當地的習慣持有人民幣資產,讓非居民進行人民幣流動性管理和風險對衝交易的時候,能夠享有相應的基礎設施服務。

國際上有一些經驗,中國自己也成功摸索出了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做法。比如,清算行制度。我們已經建成了CIPS,但應該說跟國際上一些成熟國際貨幣的做法相比,我們還有很多差距。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作為全球外匯交易系統CLS,連續結算系統,這是一個為全球外匯交易者提供7×24小時不間斷外匯清算結算的機構。其目前已經有18種主權貨幣。我們中央銀行還沒有進入其中。如果我們不能為全球提供7×24小時的交易,全球的非居民持有人民幣資產怎麼能實現比較好的流動性管理和外匯匯率風險的對衝交易?怎麼能實現我們反覆強調的安全性、便利性?所以,這是中國中央銀行以及所有在座的同業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需要研究的問題,更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下調98點 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基本平穩
    北京時間周四(11月8日),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今日報價6.9163,較上一交易日下調98點。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9065。上個交易日官方收盤價6.9253,上日夜盤收報6.9210。
  •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北京時間15:00,美元/人民幣參考匯率為6...
    文 / 冷靜2019-02-26 15:03:44來源:FX168財經網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北京時間15:00,美元/人民幣參考匯率為6.6995,歐元/人民幣參考匯率為7.6037,100日元/人民幣參考匯率為6.0455,英鎊
  • 新年第一周人民幣匯率繼續慣性衝高怎麼看
    從第一周銀行間市場即期詢價交易的情況看,日均成交額384億美元,環比回落了12%,同比增長10%。  外資恐背不起人民幣快速升值這口「鍋」  最近,關於人民幣升值吸引更多外資流入,外資流入又進一步推高人民幣的說法備受市場推崇。但這種追漲殺跌的邏輯值得商榷。
  • 5.7%,人民幣匯率憑什麼如此硬核?
    今年來,中國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經濟率先從疫情中走出來,成為全球經濟中難得的穩定器和著力點,由此也推動人民幣匯率的趨勢性走高。2020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累計升值已超過5.7%。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日前表示,通過債券市場和股市的開放,境外持有人民幣資產的規模明顯的增長。同時由於我國資本市場的開放,跨境人民幣計價結算中,金融交易的佔比明顯的提高。其次,人民幣債券較高收益率是其受到追捧的因素之一。相比發達地區債券收益率低至零甚至為負,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保證了人民幣債券收益率遠高於發達地區。
  • 今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最新走勢分析 60歐元今天等於多少人民幣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1月3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631元,1歐元對人民幣7.7818元,100日元對人民幣6.3793元,1港元對人民幣0.87601元,1英鎊對人民幣8.6048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4.7430元,1紐西蘭元對人民幣4.5448元,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5.0198元,1瑞士法郎對人民幣6.9505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
  • 中銀證券管濤:關於人民幣匯率的11個熱點問題
    其次,對於政府來講,人民幣要升值,我們不想讓它升,不取決於我們想不想,而取決於我們能不能。「雙節」期間,離岸市場在開市交易,人民幣升值了,而在岸市場不可以交易。這就意味著,這期間市場積累了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所以人民幣在10月9日出現了補漲行情。所以,如果你不讓人民幣升值,但市場認為人民幣要升,就會積累升值的預期。還有就是,如果你不想讓人民幣升值,而人民幣有升值的條件,就意味著政府要準備好付出代價,不讓價格出清,那麼這個市場一定就要用數量出清。
  • 人民幣匯率強勢步入「6.4」時代
    2021年首個交易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大漲770個基點,創逾30個月新高,周二人民幣早盤繼續單邊強勢升值,一度大漲超300個基點,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重返6.4時代,但午後國有大行出手買入美元,人民幣匯率隨後有所回調。據人民銀行周一晚間通報,人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
  • 日元對人民幣匯率K線走勢圖 日元兌換人民幣多少(11/25)
    貨幣兌換  1日元=0.06298人民幣  1人民幣 ≈ 15.8768日元  2020年11月25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日元=0.06298人民幣,1人民幣 ≈ 15.8768日元。
  • 人民幣匯率波動不必只盯美元
    原標題:人民幣匯率波動不必只盯美元   □本報記者 靖 雯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匯市收盤,人民幣對美元報6.5772元,人民幣年內升值幅度已經達到約5.54%。   中國經濟基本面是人民幣匯率的「根基」。
  • 日元對人民幣匯率K線走勢圖 日元兌換人民幣多少(11/9)
    貨幣兌換  1日元=0.06348人民幣  1人民幣 ≈ 15.754日元  2020年11月9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日元=0.06348人民幣,1人民幣 ≈ 15.754日元。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檯成交價為準。
  • 港元兌人民幣匯率換算 港幣一元等於多少人民幣(11/27)
    貨幣兌換  1港元=0.8486人民幣  1人民幣 ≈ 1.1784港元>  2020年11月27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港元=0.8486人民幣,1人民幣 ≈ 1.1784港元。
  • 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企業要改變線性思維
    央行將遠期售匯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降至零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延續升值行情,目前離岸匯率已升至6.66附近。這讓不少市場人士喊出「人民幣匯率進入新一輪升值周期」的論調。不過,在全球經濟金融形勢日趨複雜的大環境下,不確定性才是新常態,市場應謹慎看待短期內單邊行情的演變趨勢,尤其是對於匯率,需要改變人民幣不是升就是貶的線性思維,要更加關注匯率寬幅雙向波動中如何有效對衝外匯風險。
  • ...歐元對人民幣匯率行情預測分析 1000歐元今天可兌換多少人民幣
    【中億財經網12月4日訊】今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是多少,1000歐元今天可兌換多少人民幣?今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行情預測分析: 【中億財經網12月4日訊】今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是多少,1000歐元今天可兌換多少人民幣?
  • 人民幣匯率走高比匯改前升值3.66%
    人民幣匯率走高比匯改前升值3.66%  央行指「一年可承受升值5%」純屬無中生有  據新華社電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創新高,達人民幣7.9732元兌1美元。與2005年7月匯改前相比,人民幣升值了約3.66%。
  • 1月5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一覽 (1/2);美元兌人民幣報...
    1月5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一覽 (1/2);美元兌人民幣報6.4760,下調648.00點;歐元兌人民幣報7.9342,下調752.99點;100日元兌人民幣報6.2789,下調565.00點;港元兌人民幣報0.8353,下調83.60點;英鎊兌人民幣報8.7864,下調1576.00點;澳元兌人民幣報4.9642,下調758.00點;紐西蘭元兌人民幣報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上行55個基點
    新華社上海3月8日電(記者有之炘)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239,較前一交易日上行55個基點。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8年3月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3239元,1歐元對人民幣7.8492元,100日元對人民幣5.9602元,1港元對人民幣0.80718元,1英鎊對人民幣8.7914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4.9478元,1紐西蘭元對人民幣4.6056元,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4.8115元,1瑞士法郎對人民幣6.7027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
  • 人民幣匯率破7返6都是正常波動 未來仍將保持穩定
    內需方面,8月我國工業生產放緩,投資、消費增速都較前月回落;外需方面,全球經濟放緩趨勢明顯,國際經濟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對我國外貿產生影響。綜合考慮內外部因素,當時我國經濟處於下行有所加速的階段性低點,人民幣匯率由此開始貶值並「破7」。當前,在全球經濟普遍疲軟的情況下,我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 理解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的三層含義
    2020年11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報6.6690,較年頭上升5.5%,較5月29日低點的7.1765上升7%。縱觀今年以來的人民幣匯率走勢,從年頭遭到疫情衝擊和顯著的世界本錢外流影響而出現顯著下跌,再到近半年的繼續上行,可謂「多變」。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成為各方重視和熱議的話題。
  • 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趨勢會持續嗎?
    咱們能夠從匯率影響要素來判別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回憶2020年年初至今,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墮入明顯闌珊,其中我國疫情最早爆發,使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一季度出現大幅度價值降低,疊加世界金融商場爆發了美元流動性危機,使得美元出現階段性走強。二季度和三季度,跟著我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首先實現復工復產,而歐美等經濟體持續寬恕對待疫情,我國經濟首先復甦,然後引領人民幣兌美元重啟增值之路。
  • 管濤:人民幣匯率進入大開大合雙向震蕩「新常態」
    2020年,全球不確定因素頻出,人民幣匯率也經歷了大開大合的雙向震蕩,上半年跌破7,下半年短短數月又經歷了快速上漲。就在市場上關於人民幣匯率「新周期」的聲音此起彼伏之時,管濤警示市場,眼下說「新周期」為時過早,市場要樹立風險中性的意識,要適應人民幣匯率在均衡水平基礎上的有漲有跌、大開大合的雙向震蕩「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