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彩色蝸牛成小學生新寵 專家:入侵物種

2021-01-17 央廣網

  市場上熱銷的「彩色蝸牛」

  赤橙黃綠顏色各異,近日,在成都的寵物市場上,這些染得跟「殺馬特」一樣的蝸牛,已和大家印象中的蝸牛相去甚遠。不過,一些商家甚至說這些蝸牛都是自然顏色,並因此熱銷。蝸牛成了一些市民的「新寵」,一些小學生更是對這些蝸牛愛不釋手,一邊飼養,一邊寫觀察筆記。

  然而動物專家卻表示,這些蝸牛其實就是褐雲瑪瑙螺,以前作為食用蝸牛引進,現在已成為外來入侵物種,在我國南方一些地方都能見到。這些寵物對於農作物危害較大,在東南亞等地甚至泛濫成災。

  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高級生物和野生動物保護工程師趙力認為,這些染過色的非本土物種的蝸牛,還有可能攜帶多種寄生蟲,建議小學生不要將其作為寵物。

  顏色多樣

  商家稱是自然生長

  看著孩子的新寵物,徐女士始終沒看出來哪裡好看,反而覺得瘮得慌。「蝸牛伸出頭來,花花綠綠,看著怪不舒服的。」徐女士表示,這和自己童年看到的蝸牛差遠了,但最近孩子們卻喜歡上了這種寵物。

  昨日,記者來到青石橋花鳥交易市場,在市場中,除了花鳥魚以及貓狗這些比較常見的寵物,不少「非主流」寵物也刷新著人們對寵物的認識,其中就有「彩色蝸牛」。

  在一家商鋪,玻璃缸中裝著十多個田螺一樣的東西,等到這些傢伙伸出頭來,才揭開「面紗」,全是些橙色、藍色、紅色,跟橡皮泥一樣的彩色蝸牛。商家介紹,這些都是 「彩色蝸牛」,是這些小型寵物中的爆款。其中一戶商家坦言,不少小學生都喜歡飼養它們當寵物。

  在向記者介紹這些蝸牛時,一家寵物店老闆王先生甚至拍著胸脯保證,「這些蝸牛絕對都是自然生長的」。而且飼養起來非常簡單,除了青菜,還可以餵些魚飼料、龜飼料給蝸牛吃。這些彩色蝸牛不僅吃得健康,長得也很健康。說完,他順手拿起魚缸內的一隻彩色蝸牛,向記者展示。

  很有市場

  每月至少賣四五百隻

  隨後,記者來到另外一家水族館,門口不僅擺放著彩色蝸牛,甚至還有彩色青蛙。藍色、綠色、黃色、紅色,10隻一組,被裝在一個寬15釐米、高10釐米的透明魚缸內,價格從15~35元不等。

  「我們家的蝸牛是從南非進口的,屬於非洲玉蝸。」店主介紹,彩色蝸牛很有市場,有時候兩天就能賣掉30隻。隔了幾間鋪面,同樣在賣彩色蝸牛的王先生也表示,一個月至少能賣出四五百隻。

  在網上,不少微商也加入了銷售蝸牛的大軍,將銷售彩色蝸牛當做副業。記者以做代理為由,從一名微商那裡獲悉,彩色蝸牛其實並非自然生長而成。這些蝸牛之所以五顏六色,主要是採用「注射藥物」的方式,改變蝸牛殼內本色。

  注射色素

  專家稱對植物有危害

  看過這些蝸牛後,成都市的相關動物專家表示,這種蝸牛其實就是普通的非洲大蝸牛,而顏色肯定是染色的。「這種染色技術在寵物市場很常見,染色雞、魚、青蛙等都有。」他表示,這種蝸牛作為入侵物種,在東南亞等國家已開始泛濫。

  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高級生物和野生動物保護工程師趙力表示,這些蝸牛也叫褐雲瑪瑙螺,彩色是因為注射了色素。「不過,這些注射色素後的蝸牛,存活時間並不長」。既然作為寵物飼養,那麼這些蝸牛應該有人專門飼養。他提醒說,這種蝸牛是外來入侵物種,因為它們食量很大,對於很多植物都有危害,特別是水田裡的農作物。不僅如此,這些染過色的非本土物種可能攜帶多種寄生蟲,建議不要作為小學生的寵物。

  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

  實習生 唐婕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彩色蝸牛成小學生新寵專家稱是入侵物種或攜帶寄生蟲
    ▲市場上熱銷的「彩色蝸牛」赤橙黃綠顏色各異,近日,在成都的寵物市場上,這些染得跟「殺馬特」一樣的蝸牛,已和大家印象中的蝸牛相去甚遠。不過,一些商家甚至說這些蝸牛都是自然顏色,並因此熱銷。蝸牛成了一些市民的「新寵」,一些小學生更是對這些蝸牛愛不釋手,一邊飼養,一邊寫觀察筆記。
  • 南非彩色蝸牛成中國兒童新寵,專家:都是假的!
  • 浴場攤販賣巴掌大彩色蝸牛 海鮮店做成菜(圖)
    「五顏六色的彩色大蝸牛,好玩又好吃,便宜賣啦。」昨日在第六海水浴場附近,一名男子向周圍遊客兜售彩色大蝸牛。記者走近發現,和平常見到的蝸牛不同,商販箱子裡的蝸牛從個頭上就要比平常蝸牛大上許多,最大的身體全部展開後就如巴掌一樣大小。
  • 巨型蝸牛入侵南寧 專家稱大蝸牛天敵多不必太恐慌
    原標題:巨型蝸牛入侵南寧 專家稱大蝸牛天敵多不必太恐慌   近日,多家媒體均以「巨型蝸牛入侵南寧」為題,報導了南寧市沙井中學附近一菜地裡出現非洲大蝸牛一事。外來入侵物種,這一平時很少有人提及的話題,再次吸引公眾注意。
  • 非洲大蝸牛:好吃的入侵物種
    圖片:Yuri Yashin說回上面一張圖,好端端的非洲大蝸牛為什麼會在夏威夷被拍到?呃,你懂的,它們一定又是一種入侵物種了。如今,這種大蝸牛已經廣泛分布於亞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溼熱地區。自1931年從廈門登陸以來,中國的福建、臺灣、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等地也都成為了它們的天下。
  • 非洲的巨大蝸牛「跳」著入侵的物種,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
    曾經有一段時間,在沿海地區的人們在雨後的草地上,幾乎到處都能看到一種巨大的蝸牛!有專家提醒,這種大蝸牛是一種害蟲,不僅危害農作物、樹木、果樹、蔬菜、花卉等多種植物,而且還危害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體的中間宿主,特別是結核和嗜酸性腦膜炎,如果食用會造成極大危害。有「知心」的人認為,這種蝸牛並不可怕,早在90年前就來到廈門。
  • 廈門現拳頭大蝸牛 系入侵物種或含寄生蟲
    廈門日報(微博)訊(記者 程午鵬 實習生 馬躍)昨日上午,林先生在篔簹湖管理中心門口草叢中,發現一隻巨型蝸牛。林先生說,這隻蝸牛體型碩大,足有成年人拳頭大小,外殼為黃色,上面有褐色霧狀花紋。謝教授表示,這隻巨型蝸牛是非洲大蝸牛,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國內多地包括廈門都有分布,對木瓜等水果及其他蔬菜有一定危害。記者了解到,非洲大蝸牛是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最早可能是被當做食物引進,但一度不受控制進入野外,並迅速適應了環境。這種蝸牛喜好潮溼環境,常棲息在草叢、田地、果園,主要吃蔬果的葉子和果實。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引關注
    「據初步估計,松材線蟲等13種主要農林入侵物種每年對我國造成574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同時,還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導致生態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引起土著物種尤其是珍稀瀕危物種的消失和滅絕。」  廣西近兩年出現的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入侵物種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入侵物種的另類:非洲大蝸牛,個頭拳頭大,中國吃貨也無可奈何
    近些年,物種入侵已經變成各個國家的首要生態問題。從牛蛙到小龍蝦,中國吃貨似乎已經成了入侵物種瑟瑟發抖的對象。雖然我們知道這純屬調侃,但也可看出中國飲食文化的深邃。不過,在眾多入侵物種中,這種來自非洲的蝸牛卻讓中國吃貨有些犯難。
  • 蝸牛竟有拳頭大是入侵物種 可能含寄生蟲最好別接觸
    昨日上午,林先生在篔簹湖管理中心門口草叢中,發現一隻巨型蝸牛。  林先生說,這隻蝸牛體型碩大,足有成年人拳頭大小,外殼為黃色,上面有褐色霧狀花紋。根據林先生提供的照片,記者諮詢了集美大學水產學院的謝教授。謝教授表示,這隻巨型蝸牛是非洲大蝸牛,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國內多地包括廈門都有分布,對木瓜等水果及其他蔬菜有一定危害。
  • 對於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人類可以吃光它們?別為了食慾鋌而走險
    相信大家對於「入侵物種」這個詞語並不陌生,我記得初中生物課本上就講過什麼是生物入侵,還列舉了動植物界的兩大代表:水葫蘆和巴西龜。我們拿動物來舉例,簡單來說,動物A在環境1中有食物也有天敵,環境1可以包含動物A並且形成生態平衡;但是把A放到了環境2中,A在這裡有食物,卻無天敵制約,環境2無法容納A,逐漸導致生態鏈崩塌,那麼A在環境2中即為入侵者。最近有一種生物在網上出了名,我國各地均有發現(南方居多),引來眾多媒體關注。它的名字叫非洲大蝸牛,真的很大。
  • 非洲大蝸牛多可怕?物種入侵的另類,水泥都能吃,國人也無可奈何
    人類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讓物種入侵也變成各個國家的首要生態問題。從牛蛙到小龍蝦,很多入侵物種都紛紛走上餐桌,非洲大蝸牛當然也不例外。不過,這種來自非洲的入侵物種,不僅沒有成功走上餐桌,還讓各國深受傷害。和嚇哭眾多北方漢子的南方大號蟑螂一樣,非洲大蝸牛也是蝸牛家族的巨型產品。這種蝸牛是陸的最大的蝸牛之一,身子攤開幾乎能平鋪整個手掌。每當雨季來臨,這種巨型蝸牛的爆炸式增長會讓很多南方人都為之發狂。這種蝸牛的成體殼長7-8釐米,最大可超過20釐米。它們的食譜從農作物、林木、瓜果等眾多植物,甚至還有紙張和同伴的屍體。
  • 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非洲大蝸牛
    因為嚴重影響生態,被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界: 動物界 Animalia門: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綱: 腹足綱 Gastropoda目: 柄眼目 Stylommatophora科: 非洲大蝸牛科 Achatinidae屬: 非洲大蝸牛屬 Achatina種: 非洲大蝸牛 A. fulica
  • 恐怖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從非洲一路蔓延到了世界各地
    早在許久之前我們就曾科普過非洲大蝸牛,不過當時說的不夠詳細。其實非洲大蝸牛的種類是很多的,足足有五個亞種,分別是:非洲大蝸牛左旋亞種、非洲大蝸牛凹臍亞種、非洲大蝸牛指名亞種、非洲大蝸牛加納亞種和非洲大蝸牛黃色亞種。
  • 中國成全球遭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國家之一
    據農業部的最新統計,近年來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正呈現出傳入數量增多、傳入頻率加快、蔓延範圍擴大、發生危害加劇、經濟損失加重等不良趨勢。中國已經成為遭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外來物種入侵是全球性的生態問題外來物種入侵是指物種由原產地通過自然或人為的途徑遷移到新的地區,並在當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態環境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擴散,最終破壞該地區生態平衡,引發生態災難的現象。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在網上經常看見這樣一些說法,「最沒尊嚴的動物就是中國的入侵動物」、「任何物種入侵中國,都會被吃成保護動物」、「中國吃貨就是入侵物種的天敵」、「美國、澳大利亞物種入侵問題那麼嚴重,是他們不會吃,派中國吃貨去一定能解決問題」。此類言論我將其稱為「吃貨無敵論」,從我第一次接觸到這種言論,就知道這是毫無根據、娛樂性質的段子,一笑了之就行,不必當真。
  • 非洲大蝸牛「入侵」廣西南寧 危害極大
    新聞回顧:  晝伏夜出專門禍害農作物,雞蛋大小隨手可拾  巨型蝸牛入侵南寧  經記者舉報,相關部門已引起重視 這種被我國首批列為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的「田園殺手」晝伏夜出,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系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廣西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從事外來生物研究的何工程師表示,他也是頭一回見到非洲大蝸牛實體。
  • 福州口岸首次截獲外來入侵物種班卡拉蝸牛
    近日,福州海關透露,該關所屬榕城海關關員對進境國際郵件實施查驗時,在一件來自臺灣地區、品名申報為「乾淨貝殼」的郵件中查獲活體蝸牛2隻,經鑑定為班卡拉蝸牛(Pancalabatanica),系福州口岸首次截獲。目前,該關已對上述蝸牛實施截留並作進一步處置。據了解,班卡拉蝸牛在中國大陸地區尚無分布,屬外來入侵物種。
  • 外來物種入侵 十大最危險"入侵物種"盤點/圖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其中大約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的,年損失約600億。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有哪些?警惕「外來物種入侵」。  廣西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  巴西龜、福壽螺、清道夫、水葫蘆……這些在廣西常見的生物卻是外來物種。
  • 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網友:這是對中國吃貨的「侮辱」
    明明這個季節的朋友圈已成為小龍蝦的朋友圈了啊5月21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所謂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在當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經對生態環境、生產或者生活造成明顯損害或者不利影響的外來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