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籽「致癌之首」,科學還是謠言?

2020-12-09 中國科學院

  葵花籽致癌的消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各類社交媒體上鬧騰一回,甚至有說法稱,葵花籽是致癌之首,然而事實果真如此麼?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又名朝陽花,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北美洲,在我國的東北、西北及內蒙古等被廣泛種植,高可達3米,盤型花寬可達30釐米。由於其黃花與太陽極為相像,故英文名字為Sunflower。它的果實即葵花籽,除了作為原料被用來榨油外,還是一種十分受歡迎的休閒食品。

  葵花籽——營養多多

  葵花籽的的確確含有大量我們需要的營養成分,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油酸、軟脂酸、硬脂酸等)、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E等)和微量元素(如硒、錳、鋅、銅等),如果要列舉葵花籽的好處,真是相當豐富:

 

  葵花籽味甘,性平,可用以降低血脂,還能用來驅蟲。

  其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且不含膽固醇,有助於降低人體的血液膽固醇水平,有益於保護心血管健康。

  其微量元素含量豐富,其中鐵的含量更是達到了葡萄乾和花生的2倍,因此,葵花籽被認為具有預防貧血等作用。

  每天吃一些葵花籽能滿足人體一天所需的維生素E,對安定情緒、防止細胞衰老、預防成人疾病都有好處。

  此外,葵花籽還具有治療失眠、增強記憶力的功效。

  葵花籽中含有的食用纖維比蘋果高很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證明,食用纖維可降低結腸癌的發病率。

  有文獻報導,向日葵中的一些化學成分具有抗腫瘤、抗炎、抗衰老、抗心絞痛和降壓等藥理作用。

  目前,葵花籽種仁的含油率(50-55%)僅次於大豆,已成為位居第二的油料作物。

  既然葵花籽的營養價值如此之高,那為何被列為十大致癌食物之首呢?

  葵花籽——致癌之首?

  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其生長速度很快,容易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如鉛、鎳、鎘等。對於土壤而言,這樣的作用能夠減輕重金屬汙染,是一種絕佳的綠化植物。但對於人類而言,吃入富含重金屬的植物並在體內不斷蓄積則足以致病,甚至致命。

  但是因此便得出結論說葵花籽是致癌之首,這對葵花籽是不公平的。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其他農作物包括糧食和蔬菜等的生長速度也都很快,吸收重金屬的能力同樣很強,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下結論說糧食和蔬菜也具有致癌作用呢?何況我們吃的糧食和蔬菜要遠遠多於葵花籽,憑什麼將葵花籽放在第一位呢?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葵花籽含油量高,且這些油脂大多屬於不飽和脂肪酸,進食過多不但會消耗體內的膽鹼(Choline),使體內脂肪代謝失調。脂肪積聚在肝臟,影響了肝細胞的正常功能,造成肝功能障礙,此外還可能引起結締組織增生,甚至誘發肝組織壞死或肝硬化。

  科學研究表明,這第二個說法同樣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科學家確實進行過實驗,但實驗結果僅僅說明了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葵花籽油)不適合用於煎炸而已,如果不連續煎炸食物,生成的有害物質其實並沒有那麼多。

  攝入過多的不飽和脂肪酸的確是不健康的飲食方式,但是過多攝入任何一種營養物質都是不健康的,只有合理烹調、平衡飲食才最重要。

  另外,有些葵花籽在炒制過程中也會添加香料,如桂皮、大茴、花椒等,過多的香料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尤其是桂皮中含有的一種名為黃樟素的物質,經動物實驗證實具有致癌作用。那麼致癌的黑鍋也應該讓黃樟素來背,而不是強加給葵花籽。

  致癌因素一般分為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過度食用葵花籽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影響,但現有文獻中,並沒有相關報導稱葵花籽所含的任何成分有直接致癌作用。

相關焦點

  • 自來水中的氯致癌? 2014年十大生活謠言在京發布
    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杜燕)「自來水中的氯可致癌」、「木耳、豬血等是清肺食物」?今天,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與百度知道發布《2014年十大生活謠言》,讓民眾破除謠言、開啟更理性的生活。
  • 謠言悖論:綠茶抗癌,隔夜茶致癌;那隔夜綠茶呢?
    健康、飲食領域向來是各類謠言的重災區,任何專業信息被掐頭去尾,加上自己的主觀意見後,便成了乍看很有道理、實則邏輯混亂完全站不住腳言論。尤其謠言如果碰上了商業,那便更是被越傳越邪乎。如果綠茶抗癌,隔夜茶致癌,那隔夜的綠茶是致癌還是抗癌呢?市場上保質期9個月的茶味飲料致癌還是抗癌呢?
  • 不是謠言!這種保鮮膜會致癌!
    康康姐的工作呢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為大家傳播市場監管的相關知識所以面對一些市場監管謠言的時候康康姐絕對會毫不留情地懟他們!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許多康粉總會給康康姐發來一些疑似謠言的小視頻或者推文據說是很喜歡聽康康姐罵人看著有一種爽感????
  • 「4種致癌蔬菜名單」「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單」……這些榜單不靠譜
    網絡搜索結果衛生組織將「4種蔬菜」拉入致癌名單?今年年初,一篇題為《衛生組織曝:4種蔬菜已被拉入致癌名單,記得勸家人少碰》的文章在朋友圈熱傳。文章稱,娃娃菜、蕨菜、西葫蘆和紅鳳菜這四種蔬菜被衛生組織列入致癌名單,以後都不能吃了。在網傳文章中,還有一些題為「3種致癌蔬菜名單」的文章,也是換湯不換藥。
  • 微信年度十大謠言盤點 最愛用致癌致死嚇人
    「致癌」「致死」抓眼球   記者了解到,2015年朋友圈謠言的舉報處理總量為21695437條,大多圍繞著失實性報導、健康類謠言等,其中失實性報導佔比最高,佔了29%。「致癌」、「致命」、「致死」、「有毒」、「不要再吃」,成了健康類謠言標題中最常用的5個字眼兒。  記者發現,其實不少謠言其實都是「陳年往事」。以「倒輸銀行卡密碼報警」為例,此謠言從2011年就開始在網上流傳,由於近年來網絡電信詐騙案數量上升,許多網友為了避免財產損失想出不少 「妙招」,許多謠言在微博、微信上流傳甚廣,這便是其中一條,其實只是憑空想像,無任何依據。
  • 葵花籽的營養成分,吃葵花籽對身體有什麼益處?
    炒葵花籽是中國傳統的零食之一,葵花籽是向日葵的果實,吃起來甘香可口,食之不易,頗有「老虎吃蚊——多吃少吞」的感覺。特別是臨近春節,葵花籽是家常敘話,圍桌聊天的必備零食之一。葵花籽含脂肪可達50%左右,其中主要為不飽和脂肪,而且不含膽固醇;亞油酸含量可達70%,這些不飽和脂肪酸對於心血管患者而言,有易於降低膽固醇,維護心血管健康,預防心臟病。2、葵花籽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有益於預防貧血。
  • 最全癌症謠言排行榜,這些都是假的!排第3是胸罩致癌,事實是胸罩防癌,排第34是Vit17能治癌
    TOP 15謠言可樂致癌可樂致癌的說法最早來自美國一個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美國公眾利益科學中心」(CSPI)發布的一份公告,它稱可樂中的焦糖色素含4-甲基咪唑,並稱這種物質可能致癌。但蘑菇內含有多糖,這種成分可以抑制重金屬的解離,使之在體內無法成為離子,因此很難被腸道吸收。所以即使人吃了蘑菇,對人體產生的影響也比較小。TOP 19謠言火腿、培根致癌火腿、培根為致癌物,與砒霜同列?
  • 人民日報總結近期十大謠言:咖啡致癌、跳拉丁舞早熟上榜
    部分謠言文章還配以拼接處理而成的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官網虛假截圖等圖片作為觀點佐證,存在虛假宣傳某些「保健食品」功能及效果的導向。4、咖啡致癌【傳聞】最近突然被「星巴克咖啡致癌」的文章刷屏。文中提到市面上出售的烘焙咖啡中,被發現含有的高濃度丙烯醯胺——一種有毒的致癌化學物質。【真相】根據 IRA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分類,丙烯醯胺屬於「可能對人類致癌」的 2A 類致癌物。
  • 傳轉基因食品致癌讓精子活力下降 農業部:謠言
    今日上午,農業部官員和專家公開回應稱:經過安全性評價審批的轉基因產品是安全的,網上一些如轉基因致癌,致流產等說法為謠言。有關轉基因食品,網上流傳很多說法,如轉基因玉米和大豆會導致癌症,轉基因玉米導致廣西大學生精子活力下降,轉基因食品導致不育,歐美人不吃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馬鈴薯致實驗大鼠中毒,轉基因玉米導致老鼠減少、母豬流產,轉基因正成為超過原子彈的殺傷武器等。
  • 葵花籽其實是向日葵的什麼?果實還是種子還是根
    葵花籽其實是向日葵的什麼?這是螞蟻莊園11月29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1月29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今天的問題是:  葵花籽其實是向日葵的什麼?  答案:果實  小夥伴們快去領小雞飼料吧!  以上就是11月29日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答案。
  • 【網絡謠言粉碎機】拍完X光懷孕孩子不能要,洗手液致癌……這些...
    真相接受到的輻射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才會有損傷,不能離開輻射「劑量」,來談論損傷情況繆中榮(首醫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介入中心主任醫師)科學研究已經證實:X射線對於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和幼崽,甚至胚胎所產生的不良影響都是存在閾值的。無論是對於成人、還是胎兒,接受到的輻射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才會有損傷。因此,不能離開輻射「劑量」,來談論損傷情況。
  • 【謠言粉碎機】經常喝65℃以上的水真會致癌?白開水放涼相當於...
    【謠言粉碎機】經常喝65℃以上的水真會致癌?白開水放涼相當於"慢性毒藥"?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謠言粉碎機
  • 闢謠專欄1:喝咖啡會致癌?鮮榨果汁能抗癌?無糖飲料會致癌?
    近年來,癌症的發生率越來越高,關於癌症的謠言也越來越多,俗話說得好:傳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為此,腫瘤專家田耕主任特意開闢一欄闢謠專欄,讓謠言止於智者。謠言1:喝咖啡會致癌。闢謠1: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咖啡不存在致癌危險性」。這個謠言的歷史,有差不多30年了,雖然各大官方平臺都已闢謠過,但是這個謠言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來蹦躂。
  • 馬桶放潔廁塊會致癌? 實為舊謠新傳
    人民網北京4月20日電(孝金波 王亞靜)近日,網上又出傳言稱「國內的供水系統不適合在馬桶裡放潔廁塊,受汙染的水會反流進自來水系統,引起癌症、白血病......」實際上這是一則以偏概全的舊謠言,早在2015年就有媒體曾對此闢謠。
  • 超80%的醫生誤解尼古丁,尼古丁致癌謠言亟需澄清
    近日,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大部分醫生沒有正確認識尼古丁,超過80%的醫生對尼古丁存在「尼古丁致癌」「尼古丁導致心臟病」等錯誤認知。本次研究是一項全國性調查,共調研了來自家庭醫學、心臟病學、腫瘤學等6個學科的1020名醫生。
  • 癌症固然危險,卻也不必杯弓蛇影,關於癌症的5大謠言不可輕信
    癌症是很多人都談之色變的疾病,它嚴重危害人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剝奪人的生命,還會給家庭帶來非常大的負擔和折磨。理解人們對於癌症的恐懼,但是恐懼之餘,也不能輕信一些防癌抗癌的謠言,不然非但達不到防癌的目的,反而會影響到人的健康。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人們在防癌方面經常聽信哪些謠言。
  • 謠言哪裡跑?細數那些年「忽悠」你的食品藥品類謠言
    在信息快速傳播的當下,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類似於柿子酸奶吃死人、西瓜打針、紙餡包子等食品謠言在社會上「興風作浪」。而與此同時,則更有諸如螃蟹注膠、麵條燃燒、人造雞蛋等具有「科學含量」的食品謠言不斷被炮製出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健康觀念的不斷增強,食品領域謠言頻繁出現,造成恐慌,嚴重威脅社會安全。
  • 2014年十大科學類謠言,你識破了嗎
    原標題:那些「科學」謠言,你識破了嗎(深閱讀)   2014十大「科學」謠言   1.地暖輻射會致白血病?   有說法稱「地暖會產生供暖輻射,進而導致白血病、癌症、心血管疾病,也會引發白內障等視力問題」。
  • WiFi輻射謠言:致癌殺精影響胎兒?仙人掌能防?
    輻射分為兩類,一類是電離輻射,比如α射線、X射線和中子射線等,這類輻射,像我們在醫院做的X光照片檢查、核輻射等,輻射量過多就容易致癌。另一類是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電磁輻射等。無線路由器的電磁輻射,這類輻射量較少,一般來說對人體大多沒有直接傷害。
  • 老年人吃葵花籽有什麼好處?
    葵花籽富含蛋白質和脂肪,同時含有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素、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因此,葵花籽有較好的營養價值。那麼,老年人吃葵花籽有什麼好處?葵花籽(炒或烤)的香味由於在炒或烤葵花籽的過程中,葵花籽中的糖類和胺基酸發生反應,產生炒或葵花籽特有的香味成分,因此,炒或烤的葵花籽香脆可口,吃起來使人心情愉快,刺激口腔產生大量唾液(口水),唾液中含有澱粉酶,有助食物消化吸收;同時,可改善老年人飲食不香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