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0%的醫生誤解尼古丁,尼古丁致癌謠言亟需澄清

2021-01-13 時代財經

「超過80%的醫生對尼古丁存在錯誤認知,糾正他們的看法已成為當務之急。」

近日,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大部分醫生沒有正確認識尼古丁,超過80%的醫生對尼古丁存在「尼古丁致癌」「尼古丁導致心臟病」等錯誤認知。

本次研究是一項全國性調查,共調研了來自家庭醫學、心臟病學、腫瘤學等6個學科的1020名醫生。結果顯示,有83%的醫生堅信尼古丁直接導致心臟病,81%的醫生認為尼古丁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80%的醫生認為尼古丁致癌。

菸草的致癌物當然也不是尼古丁。數據顯示,菸草中共有亞硝胺、甲醛、多環芳烴苯(A)芘等69種致癌物,大都存在於其燃燒產生的焦油和煙霧中,其中最主要的致癌物為亞硝胺。

已有多項權威證據表明,尼古丁不僅不是菸草危害的「元兇」,還能用於治療抑鬱症、帕金森等多種疾病。羅格斯菸草研究中心責任人Cristine Delnevo表示,應採取幹預措施糾正醫生和公眾對尼古丁的錯誤認知,尤其是醫生,「糾正他們的看法已成為當務之急」。

真正的尼古丁:

土豆西紅柿裡都有,絕非菸草危害「元兇」

即便只談菸草中的尼古丁,它也並非謠言所說的「危害巨大」。全球已有多項科研結論表明,菸草的危害源自其燃燒時產生的焦油、一氧化碳、其他金屬化合物等有毒物質,尼古丁僅有成癮性,絕非菸草危害公共衛生健康的「元兇」。

然而,研究結果指出,83%的醫生堅信尼古丁直接導致心臟病,81%的醫生認為尼古丁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我們可以通過只含尼古丁、不含菸草的電子菸驗證尼古丁與兩種疾病的相關性:《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2019年12月發布的論文指出,菸民改用電子菸1個月後,血管功能平均提高 1.5 %,心臟狀況得到顯著改善。今年3月,義大利知名科學家Riccardo Polosa表示,研究證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改用電子菸後,呼吸系統得到有效改善。

這至少可以證明,尼古丁並非兩種疾病的罪魁禍首。

早已證實尼古丁「不致癌」

卻有超80%醫生認知錯誤

除心臟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本次研究還特別關注了老生常談的尼古丁致癌問題。令人驚訝的是,即便早有科學證據證明尼古丁不致癌,被調查的醫生中仍有80%相信尼古丁致癌。

文中指出,儘管菸草危害的主要來源是燃燒產生的致癌物,仍有80%的醫生誤認尼古丁致癌。

可能有人會因此質疑「尼古丁不致癌」的權威性。需要明確的是,美國疾控中心(CDC)早在2014年就指出了尼古丁不致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更曾在2017年明確宣布:尼古丁與癌症無直接因果關係。

時任美國FDA局長斯科特·戈特利:「尼古丁與癌症無直接因果關係……直接導致疾病和死亡的是菸草燃燒產生的煙霧中的其他化學成分,而不是尼古丁。」

可正如國外被調研的醫生一樣,國內的大部分公眾也對尼古丁存在不少誤解。

北京晚報曾於2010年公布過北京無煙社區項目的一組調查數據。結果顯示,雖然北京居民對菸草危害的知曉率超過95%,但是他們對尼古丁不致癌的知曉率僅為1.8%,「公眾對尼古丁的認知仍然存在盲點和誤區」。

在羅格斯菸草依賴項目負責人Michael B. Steinberg看來,公眾的誤解很大程度上來自醫生,因為「醫生是左右病人決定的關鍵角色」。他表示,醫生必須了解尼古丁,只有告知患者尼古丁的確切信息(如「降低尼古丁濃度並不會給菸草減害」等),才能更好地幫助患者。

尼古丁可治療抑鬱症、帕金森等多種疾病

尼古丁替代療法可戒菸

值得一提的是,對尼古丁在某一疾病的具體影響,治療該疾病的醫生往往有更清晰的認知。

研究結果顯示,比起其他專業醫生,肺科醫生誤認「尼古丁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可能性更低;相較於普通的家庭醫生,腫瘤科醫生很少誤認「尼古丁致癌」,可見「術業有專攻」的重要性。

延伸到戒菸領域也是如此。公眾可能很難想像,讓人對菸草上癮的尼古丁,在戒菸專家眼裡正是戒菸工具的一部分。「我們主張用尼古丁替代療法(如尼古丁口香糖、尼古丁貼片等)或不含菸草的電子菸戒菸,以減少菸草對身體的傷害。」 Cristine Delnevo說。

不僅如此,尼古丁還在醫療領域有積極的藥物作用。中國政府網曾在2005年發布了一篇名為《尼古丁到底是不是致癌物質?》的科普文章,時任中國吸菸與健康協會副會長的張義芳在文章中表示:「已有臨床研究證明,尼古丁有望成為治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抑鬱症的有效藥物」「不少專家正在為尼古丁正名」。

針對大眾對尼古丁存在長期誤解的問題,Cristine Delnevo表示,應採取幹預措施糾正醫生和公眾對尼古丁的錯誤認知,尤其是醫生,「糾正他們的看法已成為當務之急」。

原文連結:《National survey uncovers doctors' misconceptions about nicotine risks》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9-national-survey-uncovers-doctors-misconceptions.html

相關焦點

  • 尼古丁真相:不是致癌物,卻被超80%的醫生誤解
    「超過80%的醫生對尼古丁存在錯誤認知,糾正他們的看法已成為當務之急。」近日,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大部分醫生沒有正確認識尼古丁,超過80%的醫生對尼古丁存在「尼古丁致癌」「尼古丁導致心臟病」等錯誤認知。
  • 尼古丁與癌症並無直接因果關係 超80%的醫生對此存在誤解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楊渝嘉)近日,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大部分醫生沒有正確認識尼古丁。本次研究是一項全國性調查,共調研了來自家庭醫學、心臟病學、腫瘤學等6個學科的1020名醫生。
  • 尼古丁是不是致癌物?專家這樣說……
    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全國調研顯示醫生對尼古丁存在誤解》研究是一項全國性調查,共調研了來自家庭醫學、心臟病學、腫瘤學等6個學科的1020名醫生。結果顯示,有83%的醫生堅信尼古丁直接導致心臟病,81%的醫生認為尼古丁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80%的醫生認為尼古丁致癌。
  • 尼古丁電子菸也會導致肺癌?
    傳統的香菸含有焦油、尼古丁、重金屬、亞硝胺、苯並芘等物質,其中含有的焦油被認為是主要致癌物質。而電子菸是一種模仿捲菸的電子產品,通過霧化將成癮性物質尼古丁等變成蒸汽後,讓用戶吸食,有著與傳統香菸一樣的外觀、煙霧、味道和感覺。 由於電子菸中的主要成分尼古丁被普遍認為是一種非致癌物質,近些年來電子菸也頗受吸菸者的追捧,甚至有些人把它當作一種戒菸的手段。
  • 尼古丁是什麼?你真正了解尼古丁嗎?
    你大可認為所謂的「魔力」就是尼古丁,事實上,它也確實是造成吸菸上癮的主要原因。 在尼古丁進入人體後,內啡肽會遍布你的全身,從而進一步鞏固吸菸帶來的愉悅感以及尼古丁在身體中的「重要性」。 讀完上面的部分,你可能會對尼古丁的作用感到有點困惑。它能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增強記憶力,減輕焦慮和壓力,還可以給人帶來愉悅感。那麼,為什麼在如此之多「優秀品質」的加持下,人們提到尼古丁的時候,還是非常清醒地知道它不是個好東西呢?
  • 詳解:澳大利亞禁止進口尼古丁電子菸,除非有醫生處方
    藍洞新消費報導,6月20日消息,據澳大利亞衛生部和邊防部隊發布的聯合聲明顯示,為減少因尼古丁引起的公共健康風險,澳大利亞政府打算要求總督會同行政會議從2020年7月1日起制定法規,禁止進口含有霧化尼古丁(尼古丁液和尼古丁鹽)的電子菸,除非持有醫生的處方。
  • 加拿大電子菸協會:尼古丁含量高致年輕人電子菸使用率更高
    加拿大電子菸協會(CVA)同意本文中的許多觀點,但認為有必要澄清一些誤解。CVA多次呼籲聯邦政府將尼古丁的濃度限制為每毫升20毫克。在加拿大,年輕人的電子菸普及率的上升與Juul和Vype等大菸草電子菸品牌的進入直接相關。這些品牌銷售的電子菸產品的尼古丁濃度為每毫升57-59毫克,使其非常容易上癮,並且設備很容易隱藏。
  • 尼古丁並非菸草致癌物 健康殺手為焦油一氧化碳
    尼古丁並非菸草中的致癌物  真正的健康殺手是菸草燃燒時產生的焦油 一氧化碳等  本報訊(記者代麗麗)記者從今天上午舉行的「無煙社區 健康北京」無煙社區項目階段總結會上獲悉,北京市社區居民吸菸率和被動吸菸率居高不下
  • 闢謠|7月謠言盤點:尼古丁是癌症剋星,抽菸能防癌?
    1尼古丁是癌症剋星,抽菸能防癌謠言類別:失實報導欺騙指數:★★★★危害指數:★★★★謠言內容:2019年3月2日,中國防癌協會、中國菸草協會和東北大學在日本東京共同舉辦「世界菸葉研究重大突破」新聞發布會,東北大學副校長艾顏葉教授發布了研究成果:菸草燃燒過程中的非飽和狀態的尼古丁,具抗癌活性。
  • 尼古丁,海蟲,藍黴奶酪,法國還有什麼治療新冠肺炎的「偏方」?
    最近,巴黎沙普提厄醫院(H pitaux Universitaires Pitié Salpêtrière)的醫生們有一個發現:吸菸者感染新冠肺炎的比例很低,尼古丁在某些患者體內有可能阻止病毒在體內擴散。
  • 要尼古丁不要焦油!Wel鯨魚輕煙有快感無傷害
    要尼古丁不要焦油!Wel鯨魚輕煙有快感無傷害 2019年01月25日 12:0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眾所周知,吸菸有害健康。
  • 電子菸油技術的三個發展階段:游離鹼尼古丁、尼古丁鹽和合成尼古丁
    在這些植物中,菸草(Nicotiana tabacum)是尼古丁含量最豐富的植物之一,佔8%-14%,這也是它在香菸中使用、乾燥和燃燒的原因。尼古丁會使人上癮或產生依賴性,重複使用尼古丁也增加心跳速率和升高血壓並降低食慾。大劑量的尼古丁 會引起嘔吐以及噁心,嚴重時人會死亡。
  • 每經記者三問金城醫藥:尼古丁項目「澄而不清」!律師:已涉嫌構成信...
    11月26日晚間,金城醫藥針對上述稿件發布《關於媒體報導的澄清公告》(下稱「《澄清公告》」),對於記者質疑的核心事實——尼古丁項目導致股價短期被爆炒,高管藉此精準減持,公司已經涉嫌信披違規等內容隻字未提;僅在澄清公告中表示,上述報導提及的「按照金城醫藥每年200噸尼古丁的產能來看,該項目每年將為公司帶來近6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與現實有較大偏差。
  • 年產200噸尼古丁!收入增加20億!新項目傳聞飛了半年股東套現10億多...
    有媒體稱,山東金城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城醫藥」)正在建設一條200噸/年的尼古丁生產線,投產後利潤將十分可觀。半年後,金城醫藥對此事終於有了回應。11月27日,金城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正與下遊客戶就尼古丁項目的實用性進行技術層面交流,且項目正處在建設期。
  • 英國衛生部官宣電子菸8大真相:尼古丁不致癌,減害毋庸置疑
    藍洞新消費 特別報導英國衛生部在3月5日發布了關於電子菸的8大真相一文,並且被英國政府官網轉載,可以看做是政府官方機構對電子菸行業最廣泛傳播的謠言和偏見的有力駁斥。何為謠言?所謂三人成虎,謠言和陰謀論經過多次傳播,就會變得面目猙獰。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舉個例子來說,美國去年的電子霧化肺病,明明最終調查結論是街頭黑市含有維生素E的THC大麻油造成的肺病,但一些不懂行業的媒體和民眾就將罪名安在了電子菸頭上,以至於民眾被誤導,談此事就被描述為電子菸致死。這和我們通常說的尼古丁類電子菸沒有半毛錢關係。
  • Stem Cell Reports:尼古丁會影響胚胎的健康發育
    2019年3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員2月28日在《Stem Cell Reports》雜誌上報導,尼古丁在個體細胞水平上對人類胚胎發育產生廣泛的不利影響。人胚胎幹細胞(hESC)衍生的胚狀體的單細胞RNA測序顯示,3周的尼古丁暴露會破壞細胞間的通訊,降低細胞存活率,並改變調節心肌等關鍵功能的基因的表達。
  • 尼古丁「很怕」一種水,如果每天喝幾杯,有益於肺部
    3、空氣汙染空氣中的霧霾、汽車尾氣、工業尾氣等都會對我們的肺部造成損害4、吸菸我相信這是接觸最多的,吸菸或二手菸都是對我們肺部健康有害的,香菸中的有害物質,包括尼古丁、菸草焦油是最「兇猛」的,吸菸時間越長,對肺部的損害越大,患肺癌的風險也就越大。
  • 這些食物是尼古丁的剋星,經常吃,可以起到清肺潤肺的作用
    隨著工作和生活壓力的加大,人們越來越喜歡用抽菸來緩解自己的壓力,但是香菸中含有非常多的尼古丁,焦油等有毒和致癌物質,長期吸菸的人會使自己肺部的毒素越積越多,對人體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尼古丁並不是不可以緩解的,以下這些食物平時多吃一點,可以起到清肺潤肺,排毒養顏的功效。
  • 它是尼古丁的天然「剋星」,若你戒不了煙,不妨多吃,給肺洗洗澡
    很多人在心情煩悶或者是工作壓力較大的時候都會來一根香菸,特別是對於男性來說抽菸的現象會更普遍一些,因為項鍊當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和焦油,而尼古丁能夠緩解神經緊張,還能夠消除壓力,再帶上香菸,有淡淡的香味能夠使人陶醉其中,因此很多人也就愛上了吸菸,時間長了導致對象也出現了依賴性
  • 醫生:你了解尼古丁嗎?
    所以兩個小時之後,尼古丁的量就會減半,有菸癮的人就會感覺到不舒服,所以為了讓尼古丁再次回到原來的水平,人們會想辦法再抽一根煙。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菸癮都會在兩個小時發作一次。 但是尼古丁對身體真的有那麼多壞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