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丁是不是致癌物?專家這樣說……

2021-01-13 廣州日報

近日,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大部分醫生沒有正確認識尼古丁,對尼古丁存在「尼古丁致癌」「尼古丁導致心臟病」等錯誤認知。

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全國調研顯示醫生對尼古丁存在誤解》研究是一項全國性調查,共調研了來自家庭醫學、心臟病學、腫瘤學等6個學科的1020名醫生。結果顯示,有83%的醫生堅信尼古丁直接導致心臟病,81%的醫生認為尼古丁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80%的醫生認為尼古丁致癌。

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全國調研顯示醫生對尼古丁存在誤解》

但尼古丁從未出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據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最新致癌物清單,大眾熟悉的菸草、二手菸、甚至酒精均為1類致癌物(明確可以致癌,共120種),尼古丁連最末級的4類致癌物都不是。

菸草的致癌物當然也不是尼古丁。數據顯示,菸草中共有亞硝胺、甲醛、多環芳烴苯(A)芘等69種致癌物,大都存在於其燃燒產生的焦油和煙霧中,其中最主要的致癌物為亞硝胺。

已有多項權威證據表明,尼古丁不僅不是菸草危害的「元兇」,還能用於治療抑鬱症、帕金森等多種疾病。羅格斯菸草研究中心責任人Cristine Delnevo表示,應採取幹預措施糾正醫生和公眾對尼古丁的錯誤認知,尤其是醫生,「糾正他們的看法已成為當務之急」。

真正的尼古丁:

土豆西紅柿裡都有,絕非菸草危害「元兇」

很多人稱尼古丁為「菸鹼」,認為這是菸草專有的生物鹼。但事實上,我們日常吃的土豆、西紅柿、枸杞等大部分茄科植物中均含有尼古丁,微量尼古丁完全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即便只談菸草中的尼古丁,它也並非謠言所說的「危害巨大」。全球已有多項科研結論表明,菸草的危害源自其燃燒時產生的焦油、一氧化碳、其他金屬化合物等有毒物質,尼古丁僅有成癮性,絕非菸草危害公共衛生健康的「元兇」。

通過只含尼古丁、不含菸草的電子菸驗證尼古丁與兩種疾病的相關性:《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2019年12月發布的論文指出,菸民改用電子菸1個月後,血管功能平均提高 1.5 %,心臟狀況得到顯著改善。今年3月,義大利知名科學家Riccardo Polosa表示,研究證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改用電子菸後,呼吸系統得到有效改善。

這至少可以證明,尼古丁並非兩種疾病的罪魁禍首。

除心臟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本次研究還特別關注了老生常談的尼古丁致癌問題。令人驚訝的是,即便早有科學證據證明尼古丁不致癌,被調查的醫生中仍有80%相信尼古丁致癌。

文中指出,儘管菸草危害的主要來源是燃燒產生的致癌物,仍有誤認尼古丁致癌。

可能有人會因此質疑「尼古丁不致癌」的權威性。需要明確的是,美國疾控中心(CDC)早在2014年就指出了尼古丁不致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更曾在2017年明確宣布:尼古丁與癌症無直接因果關係。

北京晚報曾於2010年公布過北京無煙社區項目的一組調查數據。結果顯示,雖然北京居民對菸草危害的知曉率超過95%,但是他們對尼古丁不致癌的知曉率僅為1.8%,「公眾對尼古丁的認知仍然存在盲點和誤區」。

在羅格斯菸草依賴項目負責人Michael B. Steinberg看來,公眾的誤解很大程度上來自醫生,因為「醫生是左右病人決定的關鍵角色」。他表示,醫生必須了解尼古丁,只有告知患者尼古丁的確切信息(如「降低尼古丁濃度並不會給菸草減害」等),才能更好地幫助患者。

尼古丁可治療抑鬱症、帕金森等多種疾病尼古丁替代療法可戒菸。

不僅如此,尼古丁還在醫療領域有積極的藥物作用。中國政府網曾在2005年發布了一篇名為《尼古丁到底是不是致癌物質?》的科普文章,時任中國吸菸與健康協會副會長的張義芳在文章中表示,已有臨床研究證明,尼古丁有望成為治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抑鬱症的有效藥物」「不少專家正在為尼古丁正名。

針對大眾對尼古丁存在長期誤解的問題,Cristine Delnevo表示,應採取幹預措施糾正醫生和公眾對尼古丁的錯誤認知,尤其是醫生,「糾正他們的看法已成為當務之急」。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軒慧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

相關焦點

  • 尼古丁真相:不是致癌物,卻被超80%的醫生誤解
    結果顯示,有83%的醫生堅信尼古丁直接導致心臟病,81%的醫生認為尼古丁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80%的醫生認為尼古丁致癌。但尼古丁從未出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據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最新致癌物清單,大眾熟悉的菸草、二手菸、甚至酒精均為1類致癌物(明確可以致癌,共120種),尼古丁連最末級的4類致癌物都不是。
  • 超80%的醫生誤解尼古丁,尼古丁致癌謠言亟需澄清
    結果顯示,有83%的醫生堅信尼古丁直接導致心臟病,81%的醫生認為尼古丁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80%的醫生認為尼古丁致癌。菸草的致癌物當然也不是尼古丁。數據顯示,菸草中共有亞硝胺、甲醛、多環芳烴苯(A)芘等69種致癌物,大都存在於其燃燒產生的焦油和煙霧中,其中最主要的致癌物為亞硝胺。
  • 尼古丁並非菸草致癌物 健康殺手為焦油一氧化碳
    尼古丁並非菸草中的致癌物  真正的健康殺手是菸草燃燒時產生的焦油 一氧化碳等  本報訊(記者代麗麗)記者從今天上午舉行的「無煙社區 健康北京」無煙社區項目階段總結會上獲悉,北京市社區居民吸菸率和被動吸菸率居高不下
  • 尼古丁與癌症並無直接因果關係 超80%的醫生對此存在誤解
    結果顯示,有83%的醫生堅信尼古丁直接導致心臟病,81%的醫生認為尼古丁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80%的醫生認為尼古丁致癌。 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全國調研顯示醫生對尼古丁存在誤解》據了解,尼古丁從未出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
  • 除了尼古丁香菸中的這些物質危害更大
    但是煙焦油從成分來說,卻是含有多種致癌物,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它損害的是人體的呼吸功能。煙焦油通過口腔被吸入身體後,就會附著在菸民的氣管表面,附著在支氣管表面,附著在肺泡表面。而當煙焦油附著在這些器官組織表面之後,就會進一步對身體進行化學刺激以及物理刺激,對人體的呼吸系統造成傷害。
  • 一級致癌物有哪些?發黴食物要警惕
    一級致癌物有哪些?有媒體報導,檳榔屬於一級致癌物。一級致癌物究竟是什麼概念?致癌物如何分級?記者採訪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體檢中心主任李槐。她認為,致癌物嚴格地說只是致癌的外部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才能遠離癌症。食物為何會致癌食物本身含不含有致癌物?
  • 這些是公認的一級致癌物 現在看還不晚
    離你最近的致癌物是什麼?想知道答案,仔細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隸屬於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我們先來看看它對致癌物的分類!致癌物的分類按對人的致癌危險性,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將致癌因子分成1、2A、2B、3、4共5類。資料僅供參考1類致癌因子,即有充分證據證明對人類有致癌作用,屬於明確的人類致癌物。當然,這跟量、時間等都有關係。
  • 專家細說「致癌物」揭開偽科學
    本期講座邀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醫師吳凡博士,以「細說『致癌物』,遠離偽科學」為主題,就網絡上關於癌症的一些謠言進行了澄清和解讀,並對市民比較關注且發病率較高的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幾類癌症增加發病率的風險因素以及如何早期發現癌症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講解,並給出了科學預防癌症的建議。
  • 專家這樣說
    對此,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專家委員會委員阮光鋒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只要符合《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鮮膜》《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GB9685—2016)等相關國家標準的產品,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更不會致癌。
  • 要尼古丁不要焦油!Wel鯨魚輕煙有快感無傷害
    要尼古丁不要焦油!Wel鯨魚輕煙有快感無傷害 2019年01月25日 12:0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眾所周知,吸菸有害健康。
  • 空氣炸鍋產生致癌物?專家:油炸食品都有
    先看看報導怎麼說的加熱會使食物產生「致癌物」丙烯醯胺,同時,在空氣炸鍋的「高速空氣循環技術」作用下,揮發出來的油會粘在熱管和風機上,下次工作的時候,這些油又被再次加熱進入循環,從而成為「千滾油」。於是,食物中的致癌物就多了起來。
  • 鹹魚臘肉是1級危險致癌物,為什麼老一輩常年吃患癌症的也不多?
    而我們生活中常吃的鹹魚都被列為1級危險致癌物了,還有各種烤肉臘肉醃菜都算致癌物,這生活令人已經沒有索然無味了!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為何祖輩常年吃鹹魚也沒見多少得癌症的?今天我只能跟大家說一句:生活中沒有「垃圾食物」,只有垃圾的吃法!鹹魚任何食物只要合理攝入,都有它自身的營養價值,而所謂的副作用也是有限的,能夠被人體自身代謝排出體外!
  • 一級致癌物「黃麴黴毒素」,這4種食物裡含量最高,一定要注意!
    數據顯示,人類癌症的80%-85%的原因與化學致癌物有關,而目前我們已知的化學致癌物已達到1100種以上。經世界衛生組織鑑定,對動物致癌的物質有140多種,而對人類有致癌作用的有21種,其中對人類致癌作用最為明確有五種,也就是我們常能聽到的一級致癌物:黃麴黴素、亞硝胺、二噁英、尼古丁、苯並芘。 其中,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那麼,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哪些食物中呢?
  • 吃了致癌物就會得癌症嗎?
    連日常食用的普通食物都成了致癌物,這條消息引起了軒然大波,國內外好多人士十分關注。  消息來源於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報告,報告中說,「儘管眾所周知炳烯醯胺在試驗中對動物有致癌作用,卻沒有研究表明它和人類的癌症有關。」「對炳烯醯胺在人們飲食中潛存的致癌風險,現有數據尚不足做出更具體的定量分析。」就是這樣兩段話,就是由於話語中有了「潛存」兩個字,就被炒作為「致癌說」。
  • 有的人說香椿含致癌物,這是真的嗎?你的理解真的對?看專家理解
    有的人說香椿含致癌物,這是真的嗎?你的理解真的對?今天相關專家帶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其實關於這個說法只是一種謠傳,所以各位不必過於的擔心,完全是可以食用的。去年的時候就有網上一直在流傳著吃香椿芽致癌的這一種說法,導致現在還有很多的人都在擔心,到底香椿還可以不可以進行食用。
  • 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這樣戒菸更輕鬆
    小說裡,吸菸是這樣的場景,「沉浸在淡藍色的煙霧中,是那麼迷濛……」今天健康四川控煙專項行動啟動儀式暨第33個世界無菸日主題宣傳活動在成都舉辦,儀式上,控煙專家共同呼籲社會各界主動參與到控煙的各項活動中,打造良好、無煙、健康的工作生活環境。
  • 身邊這麼多食物竟是1類致癌物?快管好你的嘴!
    可別小瞧了這些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上面加粗的關鍵詞,可都是含有1類致癌物的超級「殺手」,您要是經常這麼做,小心被癌症「盯上」。是什麼激發了你身體中的癌?癌細胞說:「不要再責怪我了,因為很大程度上,正是你們的生活方式創造了我!」
  • 尼古丁是什麼?你真正了解尼古丁嗎?
    你大可認為所謂的「魔力」就是尼古丁,事實上,它也確實是造成吸菸上癮的主要原因。 尼古丁是一種有機含氮化合物,存在於包括菸草在內的各種茄屬植物中。按重量計算,尼古丁佔幹菸草的0.5%-3.0%。它和香菸中其他4000種化學物質及添加劑一樣,都被稱為「活性成分」,而且它與大腦中常見的神經遞質「乙醯膽鹼」非常相似。此外,它還會導致大腦中其他神經遞質的釋放,包括穀氨酸、多巴胺和內啡肽。
  • 鹽津鋪子等薯片檢出潛在致癌物,生活中如何應對專家釋疑
    不過,專家表示,對薯片檢測出丙烯醯胺不必恐慌,目前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它會導致人類癌症,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為2A類致癌物,也就是可能使人致癌。食用薯片更需要擔心的是油與鹽的含量,日常生活也需要進行科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