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裡,吸菸是這樣的場景,「沉浸在淡藍色的煙霧中,是那麼迷濛……」但在現實中,抽菸的人常是滿口黃牙,菸草的味道也讓身邊的人厭煩不已……
5月31日是第33個世界無菸日,今年世界無菸日的主題是「保護青少年,遠離傳統菸草和電子菸」。今天健康四川控煙專項行動啟動儀式暨第33個世界無菸日主題宣傳活動在成都舉辦,儀式上,控煙專家共同呼籲社會各界主動參與到控煙的各項活動中,打造良好、無煙、健康的工作生活環境。
電子菸戒菸到底靠譜嗎?科學戒菸有哪些小妙招?戒菸者如何克服戒斷反應?在啟動儀式上,四川省控煙專項行動首席專家馬驍做出解讀。
Q:菸草的危害有多大?
馬驍:菸草是造成中國人死亡的頭號單一危險因素。它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都有危害。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人死於菸草導致的疾病,中國每年因吸菸死亡的人數逾100萬,超過結核病、愛滋病和瘧疾導致的死亡人數之和。科學研究表明,菸草煙霧中至少含有69種致癌物。現在吸菸者中將來會有一半因吸菸而提早死亡,吸菸者的平均壽命也比不吸菸者縮短至少12年。
Q:電子菸戒菸靠譜嗎?
馬驍:不推薦採用電子菸作為戒菸手段。我們直觀想一想,電子菸也會冒煙,那些煙是通過化學反應來的,電子菸少了菸草裡面某些毒物的危害,但是電子菸煙液中也含有尼古丁等成癮物質,也含有甲醛、乙醛等有害物質,可以刺激呼吸道、鼻腔、口腔黏膜。另外電子菸還含有一些未標明的未知物質成分,值得警惕。全世界醫學界都已經注意到,電子菸是有害的,而且其危害也許並不比香菸更輕。
Q:戒菸出現咽部不適、無精打採等戒斷反應正常嗎?
馬驍:有戒斷反應是正常的,長期吸菸的話,菸草裡面的一些物質和自己身體已經形成了一個平衡,所以一旦戒斷就會出現一些不適應 ,但戒斷反應是比較短暫的,不久就會消失,我們稱它為戒菸過程中的小插曲。對於長期吸菸者,我們主張循序漸進戒菸 。
Q:如何減輕戒斷反應,更有效戒菸?
馬驍:造成菸癮的主要物質是尼古丁 ,尼古丁不像菸草裡面的其它有毒有害物質會引起嚴重的疾病,但是尼古丁是很強烈的一種成癮物質,所以可以採用一些替代的一些方法,比如用含尼古丁的膏藥貼在皮膚上,可以緩解戒菸的不適感;其次還可以採用轉移注意力的辦法,比如菸癮來了喝一杯水,或者和朋友聊天、看一段搞笑視頻來轉移自己的興奮點。
Q:青少年控煙工作還需要哪些努力?
馬驍:不要以任何形式來誘導、暗示青少年吸菸,要給他們一些幫助和教育,讓他們遠離吸菸環境。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四類人特別關鍵,首先是教師;第二是醫生;第三是幹部;第四是演藝公眾人物。這4類人群在青少年面前不單是作為個人,他們還有一定的社會責任,他們的形象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他們應該首先戒菸,或者堅持不吸菸,而且要積極參與控煙行動,讓我們全社會都進入無煙的一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