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0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剛剛過去的9月5日,是「國際禿鷲宣傳日」(International Vulture Awareness Day,簡稱IVAD)。這個日子,設立在9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六。這一天,從加拿大到德國和印度等地都在舉辦活動,慶祝國際禿鷲宣傳日,旨在提升人們對於這種光頭鳥兒的認識、保護它們。
Egyptian Vulture (Neophron pernopterus) ,Sergey Dereliev攝於2007年 (UNEP/AEWA)。來源/CMS
其實,禿鷲是很容易辨認的鳥類,有著悠久的歷史,對許多文化都很重要,包括古埃及人、羅馬人、藏傳佛教和瑣羅亞斯德教。作為主要以腐肉(已經死亡的動物)為食的食腐動物,禿鷲不僅與死亡有關,而且與重生有關。
然而,近年來全球禿鷲數量迅速下降。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中毒(最顯著的原因是使用雙氯芬酸,一種治療牲畜的藥物,對禿鷲有毒,但也包括鉛和殺蟲劑中毒)、電線觸電、食物缺乏和棲息地喪失。
(來源/IVAD)
國際禿鷲宣傳日旨在提高公眾對保護禿鷲的意識。例如,「禿鷲餐廳」是一種具有保護效益的新型教育工具。這些「餐廳」為禿鷲提供無汙染的屍體供它們食用,理想的環境是在適合繁殖和築巢的棲息地,遊客可以在那裡觀察它們的進食行為。
事實上,禿鷲的食性為它們所在的生態環境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服務。禿鷲能夠從很遠的地方發現屍體,而且,它們典型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翼展,可以飛到很遠的地方尋找食物。它們的胃中是高酸性環境,能殺死腐肉中的危險病菌。如果禿鷲不執行這項服務,那麼,這些屍體可能會汙染水源,或吸引其他食腐動物,如烏鴉、老鼠和野狗,它們更有可能將疾病從這些腐肉傳播給家畜和當地居民。有幾種禿鷲是一夫一妻制,愛情終生不渝,每個繁殖季節只孵養1~2隻雛鳥,由雙親共同照料。
(來源/IVAD)
由於禿鷲跨越國界,需要進行聯合國際規劃,以有效應對威脅並扭轉下降趨勢。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保護野生動物移棲物種公約》(CMS)締結的《關於非洲-歐亞候鳥的諒解備忘錄》涵蓋了三個禿鷲物種:埃及禿鷲(Neophron percnopterus)、歐亞獅鷲(Gypis fulvus)和灰兀鷲(Aegypius monachus)。埃及禿鷲的地位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了瀕危物種,歐亞獅鷲則被列為近危物種,而灰斑禿鷲則最不受關注。這個諒解備忘錄旨在使各國團結起來,鼓勵制定和實施措施,改善對70多種猛禽物種的保護。
為了積極促進埃及禿鷲的保護,猛禽諒解備忘錄臨時協調股準備與國際鳥類聯合會的合作夥伴保加利亞鳥類保護協會(BSPB)籤署一項協議。這一為期一年的項目將通過向查德、吉布地、衣索比亞和蘇丹選定的人員提供實地技能培訓來建設當地能力。這些人隨後將進行實地調查,收集數據,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保護在中非和東非越冬的埃及禿鷲。
【關鍵詞】編譯/Littlejane 審/綠會國際部 編/Angel
【參考資料】
https://www.cms.int/en/news/international-vulture-awareness-dayhttps://www.vultureday.orghttps://www.4vultures.org/international-vulture-awareness-day-2020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