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軍無人機的另類試驗,當鳥媽媽餵禿鷲,精度極高讓外界不寒而慄

2021-01-07 騰訊網

小小的無人機,作戰究竟有多威猛?2019年9月,沙特最大的石油設施被無人機攜飛彈襲擊;2010年1月,伊朗少將蘇萊曼尼被美國空軍操作無人機在伊拉克國際機場絞殺。這兩起事件都讓世人看到了無人機作戰的高精準性和經濟性。值得關注的是,以色列空軍不僅是中東地區的一支勁旅,其無人機研發也非常先進。

2020年7月31日,外媒報導稱,以色列軍方近期的一個測驗項目,再度凸顯了以色列無人機的投射精準性,讓人生畏。該項目是以色列軍方操作一款無人機,數月投餵一隻生活在懸崖上的野生禿鷲,本是現代作戰利器的無人機竟扮演起了「無人機媽媽」。

格裡芬禿鷲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物種,因此以色列的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一直在觀察並標記成年的格裡芬禿鷲,並在它們的巢穴上安置了攝像機,試圖保護它們。

今年,以色列環保者們一直密切關注的一對住在南內蓋夫沙漠懸崖邊緣的禿鷲家庭出現了意外。禿鷲是講究一夫一妻制的。這個禿鷲家庭只有一隻雄性禿鷲和一隻雌性禿鷲,還有一隻幼鳥。原本一切都順利,突然有一天,禿鷲媽媽因撞到電線上而喪生。對禿鷲這種巨型鳥類來說,電線是一種很大的威脅。

根據禿鷲的生活習性,禿鷲必須飛得很遠很遠才能找到腐肉。專家們分析稱,禿鷲爸爸是無法獨自保護和餵養小禿鷲的。那麼,怎麼才能拯救這種珍稀物種,讓這隻還不能自行捕食的小禿鷲順利長大呢?

最初,環境保護主義者認為,唯一的解決方案可能是將登山者帶到禿鷲的巢區。到達那裡後,他們會將小禿鷲帶入飼養場,以確保可以定期餵食。可是這樣操作的話,危險係數很高,而且禿鷲爸爸看到人類靠近,很可能啄傷投餵的人。

後來,有人提出了一個創新的解決辦法。在這位禿鷲媽媽去世幾天後,為小禿鷲找到了一個代孕媽媽,即「無人機媽媽」。雖然該辦法有點牽強,但值得一試。這樣的話,可以將食物投放到禿鷲的巢裡,確保禿鷲能繼續在野外飼養。

於是,以色列環保專家們與擁有先進無人機的以色列軍隊取得了聯繫。很快,一架隱身無人機接受培訓,以完成將其有效載荷運送和放置在非常危險的地點的艱巨任務。這架無人機還為一家專門從事虛擬實境技術的科技公司提供支持。

為確保投餵的精準性,以色列陸軍還在其一個基地裡建了一個模擬巢穴,來為任務做準備。在經過數小時的練習飛行後,無人機為食物投放做好了準備。隨後,每兩三天,以色列陸軍就會操作無人機給在懸崖上的小禿鷲投餵食物。該投餵過程可通過無人機自帶的攝影鏡頭拍錄的視頻看到運行情況,還可以觀察到小禿鷲的健康和食用狀況。

不過,由於這架無人機是由以色列軍方操控,屬於高度機密。因此,在這些圖像中,能暴露無人機的細節被模糊化了。事實證明,這架無人機不僅飛到了陡峭的懸崖上,還能精確飛行到禿鷲巢裡。此外,還因為其隱身性,而沒有威脅到在該地區築巢的雛鳥和其他稀有鳥類。被投餵的小禿鷲也沒有把這架無人機視作威脅。

根據報導,「無人機媽媽」的投餵任務完成得很好。這隻失去媽媽的小禿鷲,在以色列軍方的定期的高科技關愛下,在幾天前,成功實現了首飛。媒體稱,這意味著小禿鷲長大了,是以色列環保專家和軍方參與該項目的最大獎賞。

事件曝光後,就在一片稱以色列軍方有愛的呼聲中,外界卻感到不寒而慄。有專業人士分析,以色列軍方能操作無人機進入禿鷲區而不驚動和威脅其他鳥類,並能精準投食到懸崖上地形險惡的鳥巢裡,不正測試了以色列軍方隱身無人機的絕佳性能嗎?按照何種精準度,以色列軍方操作無人機實施精準投彈和斬首行動,豈不是很容易?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鳥媽媽餵孩子暗藏玄機,漏掉幾隻都是故意的
    在很多動物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鳥媽媽叼著蟲子等食物返回到鳥巢,然後餵給嗷嗷待哺張著嘴的孩子們。很多人都認為鳥媽媽一回只叼一條蟲子回來,可其實每次鳥媽媽都是叼回很多的蟲子,只不過並沒有分開餵食,而是選擇一次只餵1隻幼鳥。難道鳥媽媽是天生的偏心嗎?為何故意讓其它孩子餓著呢?
  • 組圖:護鳥志願者千裡救禿鷲
    滄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鳥專家孟德榮現場救護禿鷲鄉親們送禿鷲走出山村4月19日,河北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楊木柵子村村民馬樹國在村頭的山腳下發現一隻不能飛翔的禿鷲,將其抱回家中照料馬樹國多方聯繫有關機構對禿鷲進行救治,在河北省林業部門支持下,他與千裡之外的河北滄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專家孟德榮取得聯繫。4月21日,孟德榮與護鳥志願者從滄州趕到馬樹國家中對禿鷲進行救助,發現禿鷲患有腸胃炎等疾病。在進行了初步治療後,日夜兼程,翻山越嶺於22日凌晨2點將禿鷲接回滄州進一步進行治療。王少華攝
  • 攝影師捕捉鳥媽媽餵養幼鳥瞬間
    鳥媽媽給這隻等待的幼鳥帶回味美螞蚱。這些幼鳥可能很餓,不過它們料到媽媽會帶吃的回來。    北京時間3月7日消息,據攝影師奧克塔文諾斯•達馬萬在印度雅加達捕捉到一組鳥媽媽撫育幼鳥的照片。這些照片顯示了幼鳥的聰明可愛和它們與人類幼兒的驚人相似,以及鳥媽媽養育子女的艱辛。通過這些很有意思的照片可以了解到一些幼年鳴禽的生活,以及它們與媽媽的親密關係。雖然它們是小鳥,但是這些幼鳥跟人類幼兒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它們整天無所事事、不停的鳴叫、焦急地等待媽媽把吃的東西帶回來。而鳥媽媽為了養活這一大家子,天天忙得團團轉。
  • 被放生禿鷲又飛回警局求投餵,每天6斤肉夥食費150元!民警直呼養不起
    1月9日,內蒙古白音都蘭邊境派出所民警正在投餵一隻禿鷲。民警介紹,他們上個月救助這隻禿鷲後就把它放生了,可前天民警在巡邏時它一路跟隨警車又回來了,為飼養它,民警每天投餵6斤肉,夥食費達到150元。禿鷲(學名:Aegypius monachus,別名:座山雕)是鷹科禿鷲屬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近危物種。禿鷲通體黑褐色,頭裸出,僅背有短的黑褐色絨羽;後頸完全裸出無羽,頸基部被有長的黑色或淡褐白色羽簇形成的皺翎;幼鳥比成鳥體色淡,頭更裸露,亦容易識別。它棲息於丘陵及山區,常單獨活動,主要以大型動物的屍體和其他腐爛動物為食。
  • 你應該知道的14個關於禿鷲事件
    小時候媽媽總是告訴我們要善待清潔工——說到清潔專家,你有沒有感謝過禿鷲?食腐鳥給我們的環境帶來了很多好處。如果你還不是它的粉絲,我們希望這些驚人的事實能幫你愛上它們。在東半球的禿鷲,原生存在歐洲、非洲和亞洲的禿鷺,有著彎曲有力的鷹嘴,用鉤狀的爪子很容易抓住東西。但相比之下,生活在美洲的新大陸禿鷲的喙要弱一些,而且這些鳥不善於用腳操縱物體。
  • 色達:唯一允許參觀的天葬臺,禿鷲在天空盤旋,氣味很難讓人接受
    天葬是藏族傳統的一種喪葬的方式,在人死後將屍體放在指定的位置然後餵食禿鷲,聽起來非常的殘忍,卻是藏族人們最虔誠的一種信仰,就像是佛祖割肉餵鷹一樣,藏民們拿自己的肉身去餵食禿鷲,也是一種另類的救贖。在天葬臺的附近一直都有禿鷲在天上盤旋,而等到天葬師把屍體處理好之後,一大群的禿鷲就會爭先恐後的從天上衝下來,一起分食眼前的「美食」,與天葬臺前假山上的那個張著嘴的形象倒是有點呼應,都顯得有些猙獰,而且空氣裡的味道說實話不太好聞,甚至讓人難以接受,但是看完了一場天葬,也是對自己的一場洗禮,好像對於生和死的理解都不同了,畢竟死有時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是擺脫痛苦的又一次新生。
  • 鳥餵食時為何總挑相同幾隻?鳥媽媽養育之道,其中蘊含大智慧
    在全世界範圍內,鳥的種類其實是非常多的,且每一種鳥類都有自己的養育子女的辦法。比方說,杜鵑讓別家的鳥媽媽來撫養自家的小鳥,因為杜鵑本身比其它鳥類要大,所以它的幼鳥也更強壯,在搶食時也更加有優勢。那麼問題來了,難道鳥媽媽分不清自己的孩子嗎?
  • 軍營「鳥媽媽」教小鳥飛翔
    軍營與鳥兒,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然而,樂山有一座軍營,如今卻是鳥兒的樂園,那裡的戰士們都扮演著「鳥媽媽」的角色。每天清晨,清脆的鳥叫聲和著武警官兵「一二三四」的操練聲,和諧,動人。  這個軍營屬武警樂山市支隊一中隊,駐紮在美麗的青衣江邊。幾年前,營裡營外均是一片片荒蕪的河灘地,沒有樹木,更不見鳥兒的蹤跡。
  • 被放生禿鷲賴警局每天夥食費150,禿鷲這麼聰明知道乞食?
    大家前段時間若是關注熱點的話就會發現當時就有一隻禿鷲登上過熱搜,當時是因為天氣太冷躲到一位牧民家中。當地的民警們其送到二連浩特市森林公安局野生動物救助站。現在,有這麼一位跟它的「前任」接班霸佔了熱搜。事情是這樣的,在上個月,內蒙古白音都蘭邊境派出所的民警救助一隻禿鷲並將其放生。
  • 非洲禿鸛——鳥中鬣狗
    確實,它是最大的鸛類,擁有陸地鳥類中最大的翼展,也是除鴕鳥外非洲體形最大的鳥。其次,引人注目的是它們僵硬而筆直的走路姿態,看上去就像軍官一樣,這是「禿鸛」的英文名「adjutant」的來源。另外,非洲禿鸛頸下部垂著一個淡粉色的裸露喉囊,是呼吸系統的一部分,在它興奮緊張時或求偶炫耀時會變得鼓脹鮮豔,遊客可以注意觀察一下。
  • 畫眉鳥 什麼是「好鳥餵爛」?
    什麼是「好鳥餵爛」?好吃鳥等蟲吃好鳥餵爛,顧名思義就是一隻優秀的畫眉鳥因為飼養經驗,養功不到位,導致一隻好鳥被餵報廢。無論是新手還是經驗老道的行家裡手,在這個問題上都或多或少的會有一些失誤,例如:1.不給鳥經常洗澡,好鳥變廢鳥。
  • 符號禿鷲意義,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一般來說,鳥的意義涉及空氣的元素,空氣是思想,思想和智慧的象徵。禿鷲是風的主導航員提醒我們,在進行項目之前我們可能需要「回到心理繪圖板」。禿鷲也要求我們對自己保持耐心,並思考問題。他們鼓勵我們在進入計劃的舞臺之前確定我們的感受。禿鷹展現的宏偉耐心強調了這種象徵意義。
  • 禿鷲的屍體去了哪裡
    據說,從來沒有人看到禿鷲的屍體        據說,在釋迦牟尼時代,鷲鳥頭頂上原來也長滿羽毛。釋迦牟尼成道之後,一群鷲鳥經常在佛陀講經的精舍上空盤旋,遇到佛陀一個人外出散步,鷲鳥們常常在他後面跟著走,有時還用頭碰佛陀的手。
  • 鳥媽媽餵幼鳥的時候,為何總會漏掉幾隻?
    因為絕大部分的鳥類一胎都會產下多枚鳥蛋,而這些鳥蛋從孵化到哺育成熟,並不是都能幸運長大。實際上,很多鳥蛋還沒破殼而出時,就會被一些早孵化出來的幼鳥擠出鳥巢,直接終止了它們自己的生命。就算這些鳥蛋被孵化出來,但也會被鳥媽媽棄養。在很多紀錄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幕:鳥媽媽在餵養時經常會漏掉幾隻幼鳥。這是鳥媽媽故意的呢?還是鳥媽媽糊塗了?
  • 非洲秘書鳥,靠著一雙大長腿橫行草原,連老鷹和禿鷲都害怕它
    在我們多數人的印象中,猛禽的長相一般都是跟老鷹、禿鷲那樣看起來就很兇猛,甚至還有點醜的,可凡是都是有例外的,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叫做秘書鳥的猛禽就不像禿鷲那些凡夫俗子一樣,一眼就能通過長相看出猛禽的屬性。
  • 專家:盲目投食餵鳥 其實並不可取
    元大都遺址公園裡有樹有鳥,於是有好心的大姐往地上撒小米,投餵小鳥。這讓天天來公園活動的毛女士也動了心:「這麼多鳥,要不我也跟著喂?」昨天,記者來到了元大都遺址公園,在櫻花西街西側的公園裡,看到了綠樹成蔭,不時地有鳥飛過,毛女士正和一名街坊坐在凳子上聊天。
  • 到底是餵流浪貓導致鳥減少,還是不餵導致鳥減少,這個需要搞清楚
    副標題:城市流浪貓靠捕鳥填飽肚子並不划算,人類活動才是鳥類減少的主要原因前段時間,某高校教授聯合某自媒體發表了一篇討論「流浪貓導致鳥類減少」的文章,呼籲不要投餵流浪貓,一時間引起了網友的大討論。★城市流浪貓的食譜鼠、蛙、各種水果漿果,還有就是鳥、垃圾堆裡的剩菜剩飯和來自人類的投喂。好了,大家想想,如果你是一隻餓著肚子的貓,那麼多種可以吃的東西,你會怎麼選呢,恐怕不管怎麼選,「蹲守隨機落地的鳥」應該都會排在最後吧!畢竟貓咪的體力精力有限,而捕食是需要考慮成本的,和翻垃圾堆、人類投食相比,城市生活的流浪貓們「吃鳥」屬於意外收穫。
  • 債轉股提速 中國「禿鷲」機會來臨
    在華爾街,處置不良資產的公司往往被稱作「禿鷲」,他們靠「腐肉」為生的同時,也替整個經濟體清理垃圾。  本輪債轉股中,監管層強調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對於中國的「禿鷲」來說,機會來臨。業內人士直言,債轉股對參與機構要求很高,既包括投資能力,還包括相關法律問題等。
  • 山村玩鳥
    小時候,每當我們稱作「叫天雀」的鳥兒在離地面三十多米的空中扇動著翅膀定位飛動,口裡唱起那悅耳動聽的歌兒時,媽媽都會指著鳥兒對我們說:「聽聽,鳥兒又在罵你們這些毛頭小子了。」我問媽媽鳥兒罵啥了?媽媽說:「住得高了,天火燒了;住得低了,大水衝了;住得不高不低正好了,又讓爛逼娃娃們掏走了。」媽媽還再三叮囑,惡五月千萬別掏鳥,不然會爛手指的。
  • 鳥爸爸鳥媽媽冒險餵養籠中小鳥
    小鳥不會自己啄食麵包蟲,每次餵食,張先生他們都會先拍拍鳥籠,等小鳥嘴巴張大了,再將麵包蟲餵到它嘴裡。不過人工飼養了才半天,小鳥的父母便找來了。「第一天,我們把鳥籠放在店門口的屋簷下,下午的時候,就有兩隻大的白頭翁飛到鳥籠邊,不過看到有人就很快飛走了。」為了讓大鳥能親近小鳥,張先生他們就把鳥籠放到門口不遠處停著的電動車上,兩隻大鳥果然又回來了。  接下來,有趣的事情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