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餵流浪貓導致鳥減少,還是不餵導致鳥減少,這個需要搞清楚

2021-01-10 新手養狗大全

副標題:城市流浪貓靠捕鳥填飽肚子並不划算,人類活動才是鳥類減少的主要原因

前段時間,某高校教授聯合某自媒體發表了一篇討論「流浪貓導致鳥類減少」的文章,呼籲不要投餵流浪貓,一時間引起了網友的大討論。

的確,部分人認為,正是因為流浪貓才導致了現在城市裡「千山鳥飛絕」的現象,那麼流浪貓到底是不是城市鳥類減少的主要原因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它們在城市中的食譜吧。

★城市流浪貓的食譜

鼠、蛙、各種水果漿果,還有就是鳥、垃圾堆裡的剩菜剩飯和來自人類的投喂。

好了,大家想想,如果你是一隻餓著肚子的貓,那麼多種可以吃的東西,你會怎麼選呢,恐怕不管怎麼選,「蹲守隨機落地的鳥」應該都會排在最後吧!

畢竟貓咪的體力精力有限,而捕食是需要考慮成本的,和翻垃圾堆、人類投食相比,城市生活的流浪貓們「吃鳥」屬於意外收穫。

相反,如果不投喂,反而會逼得它們瘋狂捕食鳥類,澳洲野貓捕食珍惜鳥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但現實卻是,城市中的鳥類的確減少了,這又是為何呢?

對此,部分網友認為是城市燈光導致的。

在晚上,城市的燈光嚴重影響了鳥類判別方向,並且改變了鳥類體內的激素分泌。

而在白天,玻璃幕牆更是鳥類的殺手,許多玻璃幕牆下都陸續有鳥類撞上後慘死的軀體。

最典型的就是農村貓更多,反而鳥也多,所以城市流浪貓根本不是鳥類減少的主要原因。

那樣說減少城市流浪貓就能阻止鳥類減少的人,你們也太看得起流浪貓了吧……

★對待城市流浪貓的態度

TNR(捕獲-絕育-放歸)的策略被眾多城市採用,其主旨就是讓流浪貓咪活下去,但是不繼續繁衍,畢竟不能任由其數量越來越多。

在以往,絕育是其中最難的環節,因為涉及到專業人員和費用,但在去年(2020年),咱們的大上海上線了「移動絕育車」、「流浪動物免費絕育」等新措施,有效打通了治理城市流浪貓最關鍵的一環。

★總結:

城市流浪貓靠捕鳥填飽肚子並不划算,人類活動是鳥類減少的主要原因,流浪貓應採取TNR的管理方式。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疑問請聯繫全全。關注「新手養狗大全」,狗狗的健康和訓練問題都可以私信。

相關焦點

  • 畫眉鳥 什麼是「好鳥餵爛」?
    什麼是「好鳥餵爛」?好吃鳥等蟲吃好鳥餵爛,顧名思義就是一隻優秀的畫眉鳥因為飼養經驗,養功不到位,導致一隻好鳥被餵報廢。無論是新手還是經驗老道的行家裡手,在這個問題上都或多或少的會有一些失誤,例如:1.不給鳥經常洗澡,好鳥變廢鳥。
  • 專家:盲目投食餵鳥 其實並不可取
    元大都遺址公園裡有樹有鳥,於是有好心的大姐往地上撒小米,投餵小鳥。這讓天天來公園活動的毛女士也動了心:「這麼多鳥,要不我也跟著喂?」昨天,記者來到了元大都遺址公園,在櫻花西街西側的公園裡,看到了綠樹成蔭,不時地有鳥飛過,毛女士正和一名街坊坐在凳子上聊天。
  • 導致一個島嶼的物種滅絕,流浪貓的威力有多大?
    這一幕引發了李忠秋對流浪動物地細緻思考:流浪動物到底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包括青藏高原上的野生動物,包括城市生態系統中的一些小鳥小獸,有哪些影響或威脅?
  • 應該給流浪貓餵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只需要這兩樣東西
    應該給流浪貓餵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只需要這兩樣東西。1、我搬家之前,在原來的小區大概餵了快一年的流浪貓。餵的都是普通的貓糧,當時家裡也是剛開始養貓,家裡買的貓糧是比較貴的進口天然糧,不太捨得拿去餵流浪貓,所以在網上買的國產貓糧,具體的品牌就不說了,反正是618和雙11的時候優惠買的,價格在15-20塊錢一斤,買了好幾大包。每天早上出門的時候都會裝一袋,樓下自行車棚的地方,我特意放了兩個外賣盒的碗,每天早上把兩個碗裝滿。
  • 揚城鬧市區有處麻雀食堂,8年如一日他天天撒米餵鳥
    出於好奇,他問了眼鏡店店主平寶強才知道,原來,是店主每天在撒米餵鳥。堅持8年眼鏡店主每天撒米餵鳥平寶強在汶河南路開眼鏡店多年了,而餵麻雀的時間也已8年。「第一次餵麻雀,還是因為2012年的那場雪。」此後,平寶強的「撒米餵鳥」行動就從來沒有中斷過,今年已是第8個年頭了。因為餵鳥他8年來很少出去玩眼鏡店的二樓,是平寶強平時休息的地方。不久前,他買了120斤大米,現在已剩下不到5斤了。這些大米,平寶強吃得很少,大部分都拿去餵鳥了,平均每個月要拿50斤米餵鳥。
  • 三位老人合辦「鳥兒食堂」 餵鳥10年風雨無阻(圖)
    有這樣3位老人,他們被周圍人親切地稱為「鳥奶奶」、「鳥爺爺」,這是因為3位老人堅持每天清晨在公園裡餵鳥。10年來,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都沒有阻擋住他們前去革命公園裡餵養鳥兒的腳步。次日,記者清晨7點多又來到公園,不料「鳥奶奶」、「鳥爺爺」們來得更早,還是未能見到他們。昨日早上6點多,記者早早在公園門口守候,終於見到了這3位遠近聞名的「都市餵鳥達人」。  「一、二、三!」夏蘭英老人站在公園南側的亭子前,聲音清晰有力,像是指揮士兵般發出號令。只有早上來公園晨練的人才知道,夏奶奶的口令是喊給正落在周圍的大樹上、亭子頂上的小鳥們聽的。
  • 護生行動【餵鳥篇】轉發即是大護生!多多支持,無比感恩!
    人類不但侵佔他們的家園,還利用各種方法來捕抓他們,導致無計其數的鳥類物種相繼滅絕,就連我們最常見的麻雀也在以非常驚人的速度,走向滅絕之路。鳥類食物匱乏,有限的果實、種子被生存能力強的鳥兒啄食完畢。一對野生鳥一般一年成功繁殖十隻小鳥。這十隻小鳥能成功活到第二年繁殖季節的不到四分之一。其中將近一半的小鳥都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食物而死亡,所以餵食野生鳥意義重大。
  • 聰明小浣熊設法擰開餵鳥器成功盜取美食
    【環球網綜合報導】一隻聰明浣熊靠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打開一個餵養鳥的主人為避免其它動物靠近而設置的餵鳥器,並最後成功獲取到了美食。這個過程恰好被拍攝下來。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27日報導,視頻中,這隻機靈的浣熊在抓到餵鳥器底部之前,順著杆子在往上爬。在「作案」過程中,浣熊展示了一番雜技秀,從一邊晃到另一邊。 難以置信的是,這隻浣熊試圖用自己的爪子擰開餵鳥器,讓裡面的食物掉出來。完成最後一步後,浣熊從餵鳥器上跳了下來,開始享用它的「盜竊成果。」
  • 山西大爺意外發現「怪鳥」,堅持投餵4年,網友:不一般!
    因為它裡面的內容都很離奇,所以現在很多現代人就將它當成了神話故事來看待,那這本書真的如大家所言,裡面記載的奇珍異獸都是不存在的嗎?其實不然,山西大爺就意外發現了一種山海經中記載的奇珍異獸:鳳凰,還堅持投餵了4年,專家也證實了。
  • 鳥媽媽餵孩子暗藏玄機,漏掉幾隻都是故意的
    在很多動物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鳥媽媽叼著蟲子等食物返回到鳥巢,然後餵給嗷嗷待哺張著嘴的孩子們。很多人都認為鳥媽媽一回只叼一條蟲子回來,可其實每次鳥媽媽都是叼回很多的蟲子,只不過並沒有分開餵食,而是選擇一次只餵1隻幼鳥。難道鳥媽媽是天生的偏心嗎?為何故意讓其它孩子餓著呢?
  • 在中國,流浪貓每年捕殺的野生動物超過100億
    兩天以後,林業局告訴我們,這隻藏原羚還是死掉了。這次偶遇對我的觸動特別大。我們做野生動物研究的,其實都聽過流浪貓和流浪狗捕獵野生動物的事情,但之前我從來都沒有細緻地思考過,流浪動物到底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包括青藏高原上的野生動物,包括城市生態系統中的一些小鳥小獸,有哪些影響或威脅?這件事是我關注流浪動物的起點。當年夏天,我就跟楊樂老師商量一起來做流浪動物的研究。
  • 這個寒冬,和張繼科一起「雲餵鳥」
    眾籌消息發布以來,不僅有青島本地的愛心人士想要現場參與越冬候鳥的投食救護,也有許多身在外地的朋友紛紛捐款「雲餵鳥」。 自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成立以來,張繼科就關注著青島越冬候鳥的救護活動,就算回不了青島,也會委託自己的父母參與活動。
  • 王者級傻鳥,大頭怪鳥的愜意人生,吃飯等餵,懶到極致的鯨頭鸛
    大家好,我是天下十三洲獵奇,開始今天的奇聞異事,今天講的還是有關動物的奇聞。要說這動物界出名的方法特別多,論頭腦聰明,邊牧,海豚肯定能上榜;顏值漂亮,布偶貓,白頭海雕肯定也能拔得頭籌。今天咱們講的這種鳥,就是靠著蠢和醜上榜的,雖然它一臉蠢相,但是不得不說它也非常可愛。腦迴路驚奇,愛好發呆,吃飯都得人喂,也是世界上腦袋最大的鳥類。它就是——鯨頭鸛。
  • 你的愛心,不是盲目的餵養,給流浪貓一個安心的家最重要
    喜歡貓就帶它回家,給它驅蟲疫苗絕育,扔在外面打擾別人的生活幹什麼呢,天天喊著不喜歡可以但不要傷害,現在究竟是誰傷害誰啊,不說什麼被兇被抓被咬吧,貓屎貓尿寄生蟲,生態環境被破壞,家養的鳥放個陽臺可能就慘死了,這也都是傷害,再喜歡也不要別給別人添麻煩才是行動準則。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撐死: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麼?
    ▲圖片來自官方微博  國外油管上也有很多投餵野生動物的視頻走紅,像是在自家花園餵松鼠的小哥,在後院餵浣熊的大叔,還有各種餵鳥的餵鹿的。因為疫情嚴重不少人居家辦公了很長時間,也更渴望跟野生動物親近。這種疾病早期可以幹預,但需要給水禽上夾板來引導骨骼正常生長。  有研究表明導致飛羽翻轉的病因可能是人工投餵的高蛋白的飲食。有些遊客知道給水禽餵麵包薯片不好,去公園時專程給它們帶了禽類飼料來投喂,可是那些飼料來自於供人類食用的肉禽養殖場,對野生水禽同樣是不好的。  隨意投餵造成鴛鴦等水禽營養不良,就無法長途飛行或自主覓食,進而更加依賴人們投餵垃圾食品,因而形成惡性循環。
  • 鸚鵡鳥糧品種多,常見4種穀物鳥糧,鳥友最愛餵
    都說民以食為天,養鸚鵡也是如此,如果鸚鵡吃不好,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等不到補充。我們就很容易觀察出來,就比如羽毛暗淡無光澤,體弱多病。母鳥進入繁殖期如果營養得不到補充很容易卡蛋、軟殼蛋,甚至棄窩。下面廚子把自己飼養多年鸚鵡的經驗分享給大家,鸚鵡的食物以及營養成分。
  • 投餵它的人,充分體驗了恐龍的戰鬥力
    紐幾內亞的Kalam族人認為鶴鴕不是鳥,理由包括:鶴鴕個頭大,不會飛,呈絲狀的羽毛像人的頭髮而不像鳥羽。紐幾內亞的原住民多把鶴鴕看作怪異而神聖的動物,Mianmin族在祭拜部落先祖女神的儀式上會參拜鶴鴕屍體,他們相信女神會化身成鶴鴕的樣子。鶴鴕的頭上有個骨質的冠,這使它的頭顯得很大,但實際上腦子很小。圖為雙垂鶴鴕。
  • 垃圾分類後的流浪貓將無法生存?其實人類投餵才是主要食物來源
    最近沸沸揚揚大家都很關注的一個話題就是垃圾分類,大家都知道的,垃圾分類是一個大趨勢,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為區別這些那些是什麼種類的垃圾而頭疼,但是在明確了垃圾分類後,我們對大自然的傷害自然而然會減少許多,這體現在方方面面。但是有些鏟屎官就有些擔心了,那麼現在城市的垃圾都分類了,城市裡的流浪貓該怎麼樣生存呢?
  • 夏威夷僧帽海豹離奇死亡,導致瀕臨滅絕,兇手居然是貓屎
    像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地球上有許多生物的滅絕,是因為貓屎。很多當地人都會定期去餵這些流浪貓… 這也讓他們進一步繁殖,而貓屎中就含有弓形蟲。除了弓形蟲之外,流浪貓的捕獵是另外一個原因,在2013年《自然通訊》的論文中表示,在美國,每年的流浪貓能夠捕殺掉14億~37億隻的鳥類。每年還能捕殺掉大約69~207億隻哺乳動物。據澳洲網報導,全澳目前流浪貓的數量達到600萬隻,大部分動物對貓都沒有什麼抵禦能力,《生物對話》雜誌統計,野生貓每年殺死約3億1600萬隻鳥,包括71種瀕臨滅絕的如斑鶉鶇、寮鴿和夜鸚鵡等。
  • 畫眉鳥 什麼山齡的鳥才容易出將軍?
    我經常看見鳥友們討論: 什麼山齡的鳥才可堪成將?有的說原毛,齊毛容易成將。或者說原毛餵來打的好的多,老山能夠餵出來打的很少,或不太可能。而有的說老山缽餵出來能打,原毛不行。那到底孰對孰錯呢?或者怎麼認識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