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死亡!非洲200隻禿鷲頭部消失,沒幾天又有2000隻禿鷲不見了

2021-01-14 環京津網

集體死亡!非洲200隻禿鷲頭部消失,沒幾天又有2000隻禿鷲不見了!

疫情之下的非洲可謂是多災多難,在這個醫療水平和衛生條件極差的地方,人們的生活都隨著這一次疫情陷入到了水深火熱當中,眾所周知非洲的野生動物數量龐大,但是隨著人類不斷擴張之下,那些本來是屬於動物的地方逐漸成為了人類生存的地盤,很多動物只能遠離自己生存了幾萬年的地方,禿鷲最近一段時間就遭遇了橫禍。

眾所周知禿鷲是食腐動物,這一次疫情當中人們赫然發現在病毒肆虐嚴重的地方,上空都盤旋著禿鷲,禿鷲鮮少會去正常捕獵,非洲的民眾和禿鷲之前本來是沒有什麼交集的,但是因為此次疫情卻經常見到禿鷲在上空盤旋,可是最近非洲的禿鷲卻出現了大量死亡的狀態。

非洲的「文盲」比較多,封建迷信思想比較嚴重,最近在非洲流傳著一個說法,表示禿鷲的頭部是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的,於是在短短幾天時間之內有高達兩百隻禿鷲集體死亡,並且每一隻禿鷲的頭部都消失不見了,而當地動物保護組織剛剛重視起來之後又消失了2000隻禿鷲,幾乎在一夜之間這些禿鷲就集體死亡。

動物保護組織現如今只能加大宣傳,表明這種說法是不可信的,希望可以挽救這種情況的再度發生。都知道非洲疫情比較嚴重,特別是那些生活在貧民窟的民眾,在無法挽救自己的情況之下,他們只能寄希望於那些「封建迷信」,於是造成了多數動物的悲劇,為什麼人類的錯,總是要讓動物來背鍋呢?

相關焦點

  • 非洲2000隻禿鷲集體死亡,頭部全部神秘失蹤
    一直以來非洲的大草原都是野生動物們的樂土,但就如我們前面所述的一樣,它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糟了。不知道大家對禿鷲有沒有了解,這是一種比較兇猛的動物,它們靠腐肉為生,基本上不會攻擊健康的動物,但那種受傷或者即將死亡者,也是它們的覓食目標之一。禿鷹的胃酸有非常強的腐蝕性,能夠很好的消化有細菌或感染的腐肉,是大自然中很重要的一環食物鏈。
  • 200隻禿鷲神秘死亡,禿鷲頭全部失蹤,沒多久又死了2000隻
    非洲大草原是野生動物的一片樂土,然而伴隨著當地經濟發展,上述情況同樣存在。同時,當地人的一些陋習,也讓一些本就處在水深火熱中的野生動物,雪上加霜。禿鷲是一種大型猛禽,依靠腐肉為生,它們很少攻擊健康的動物,但可能殺死受傷或生病的動物。禿鷹的胃酸具有極強的腐蝕性,使它們能夠安全地消化被肉毒桿菌毒素、豬霍亂細菌和炭疽細菌感染的腐爛屍體,而這些對其他動物大多具有致命性。
  • 2020年9月5日是「國際禿鷲宣傳日」,為什麼要保護禿鷲?
    2020年9月5日是「國際禿鷲宣傳日」,為什麼要保護禿鷲?來源/CMS其實,禿鷲是很容易辨認的鳥類,有著悠久的歷史,對許多文化都很重要,包括古埃及人、羅馬人、藏傳佛教和瑣羅亞斯德教。作為主要以腐肉(已經死亡的動物)為食的食腐動物,禿鷲不僅與死亡有關,而且與重生有關。然而,近年來全球禿鷲數量迅速下降。
  • 草原上的食肉動物,為何極少捕食禿鷲?主要是禿鷲「很好用」
    這種非洲草原上常見的鷹就是兀鷲,屬於禿鷲亞科,人們也習慣稱之為禿鷲。人們感到好奇的是,難道鬣狗等動物看不上這幾兩肉,才沒有捕食它們的嗎?要知道兀鷲的體型不小,大的有7千克左右,相當於大型旱獺了。它每天都會飛到200-500米的高空上盤旋,利用極強的視力尋找動物屍體,雖說在猛禽裡面兀鷲是不善飛行的,但速度依舊能達58-65千米/消失。
  • 你應該知道的14個關於禿鷲事件
    在東半球的禿鷲,原生存在歐洲、非洲和亞洲的禿鷺,有著彎曲有力的鷹嘴,用鉤狀的爪子很容易抓住東西。但相比之下,生活在美洲的新大陸禿鷲的喙要弱一些,而且這些鳥不善於用腳操縱物體。在這個問題上,鳥類學家反對派奧杜邦認為:「龍蜥蜴」禿鷲的氣味能驅動的動物。雙方的觀點都是部分正確的。大多數舊大陸的禿鷲和北美的黑禿鷲一樣,都是由視覺引導的,這可能是奧杜邦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物種。但這隻火雞禿鷲有一種非凡的嗅覺,它可以在幾千英尺的地方瞄準屍體,這對它敏銳的視力是一種很好的讚美。5. 火雞禿鷲沒有鼻中隔鼻中隔是鼻骨和軟骨的一層,它將左右鼻腔分開。
  • 紐約死亡人數持續飆升,屍體無處安放引來大量食腐禿鷲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截至4月24日,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已經超過87萬人,其中死亡人數也已經超過4.9萬人,而美國疫情的重災區紐約,截至目前確診病例也已經超過26萬,其中死亡病例超過2萬例,由於死亡人數不斷上升,如何妥善處理那些因疫情不幸離世的遺體也給殯儀館帶來了巨大的考驗,受疫情影響最嚴重地區的火葬場內
  • 紐約上空有禿鷲盤旋,專家:散發死亡氣息,這可能是個假新聞
    近兩日,看到這麼一個消息:說紐約街頭人們聚集抗議時,上空有禿鷲盤旋,專家說城市散發著「死亡氣息」。很多人說,可能紐約腐爛的屍體非常多,畢竟,腐肉能夠吸引禿鷲。難道,紐約真的有很多人曝屍街頭?而且情況非常的惡劣?這可能是個假新聞。原因如下。一、北美南美沒有禿鷲,只有禿鷹。1、禿鷲。一直在想,這個「死亡氣息」是哪個專家說的?
  • 紙板禿鷲,桀驁不馴
    第八彈 -- 紙板禿鷲說到禿鷲,在我的印象中在最初是老鷹的變種。小的時候,我一直以不一樣的老鷹去稱呼它。但是實際上,它們處於完全不一樣的家族。以大小論,禿鷲比雕、鷹都體型大;以捕獵能力論,禿鷲屬於食腐類動物,沒有強大的獵食技巧;以形體論,通體黑褐色,頭裸出,僅被有短的黑褐色絨羽,後頸完全裸出無羽,頸基部被有長的黑色或淡褐白色羽簇形成的皺翎。其實還是很好分辨的。
  • 偷獵者向動物屍體投毒 非洲禿鷲數量急速減少
    【環球網綜合報導】法國《費加羅報》10月29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稱,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消息,非洲禿鷲也淪為偷獵者的犧牲品,數量急劇減少,11種禿鷲種類中有6種瀕臨滅絕。據報導,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定期公布的有關全球受威脅動植物的消息顯示,中毒是非洲禿鷲面臨的主要威脅。
  • 美國死亡人數持續上升,禿鷲盤旋紐約上空
    在4月,這樣的駭人景象出現在美國紐約的上空:一群黑影一般的禿鷲盤旋在紐約市區的上空,其中還有三隻禿鷲被拍到在美軍醫院船「安慰」號的頂部飛翔、停留,場面十分恐怖。禿鷲,是一種以動物屍體即腐肉為食的鳥,在自然環境中,禿鷲一般出現在開闊的山地尋找果腹的食物。
  • (組圖)好鬥的肉垂禿鷲
    好鬥的肉垂禿鷲鷲亞科的食腐猛禽大多數都比較溫順,但其中有兩個「好戰分子」例外,其一是那個以毆打其他猛禽為樂的「座山雕」,另一個就是肉垂禿鷲了。圖1-3:驅逐兀鷲群。作為非洲食腐猛禽中的大哥大,肉垂禿鷲總是不能容忍兀鷲搶在自己前面先吃。
  • 在上大的猛禽禿鷲出現在秘魯上,翅膀展開3米長,但只吃腐肉
    禿鷲的額頭上有一個很大的垂肉垂,他們的脖子上有一圈白色的羽毛項圈,就像人類有脖子一樣,然後他們的頭和暴露的脖子是紅色的,兩翼上有大白斑,雄性禿鷲會更明顯,所以如果你想知道他們的性別,請仔細看看顏色。他們主要生活在高山和安第斯山脈之間,經常生活在海拔3000-5000米的攀巖上,此外,他們非常兇猛,被認為是飛行世界中最大的鳥類,因此他們被稱為「安第斯神鷲」。
  • 動物科普:食腐不中毒 禿鷲有訣竅
    禿鷲的棲息環境與生存現狀 禿鷲分布於非洲西北部、歐洲南部、亞洲中部、南部和東部,冬季也到印度、泰國、緬甸等地。禿鷲沒有亞種分化,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見到的禿鷲都是正在遷徙或在繁殖期後四處遊蕩的留鳥。禿鷲因其形態特殊且羽毛有較高經濟價值,常被人類捕殺並用於製作標本和「時尚」裝飾,加之禿鷲繁殖能力低,使得種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目前,禿鷲屬於全球性瀕危物種,被列入國家重點野生動物名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還被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列入了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
  • 賀蘭山保護動物扎堆死亡頭顱不見 官方稱屬正常
    賀蘭山中的保護動物巖羊、馬鹿莫名死亡!4月14日,銀川驢友老王向記者報料,他與朋友上周在賀蘭山徒步穿越時,發現了10多隻巖羊、馬鹿的屍體,有的巖羊和馬鹿甚至被分屍,肉眼無法辨別死因。接到線索,4月15日一早,記者驅車從銀川出發,趕往80公裡外的事發地。果然,在3公裡範圍內,記者看到了9隻巖羊、2頭馬鹿和1隻禿鷲的屍體。
  • 美國紐約死亡過萬人,停屍房晝夜工作:屍氣竟引來大批食腐禿鷲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21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782159例,死亡41816例。與前一天6時30分數據相比,美國新增確診病例26626例,新增死亡1355例。其中美國疫情「重災區」紐約州,截至當地時間20日上午,紐約州累計確診已達252595例,累計死亡18611例,單日新增死亡病例478例。
  • 禿鷲的「求救」引來網友神評論
    經民警辨認,黑色大鳥為禿鷲,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格日勒敖都邊境派出所民警孫建國介紹說,禿鷲身上無外傷,應該是連日的降溫導致它走投無路才闖進牧民家。民警們已將這隻禿鷲送到二連浩特市森林公安局野生動物救助站。
  • 食腐的禿鷲為何百毒不侵?人們都低估了它們的重要性
    禿鷲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是臭名昭著的鳥類,它們有著十分重口味的飲食習性,專以腐肉為食,而不是親自動手捕獵活物為生。大草原上哪裡有死亡,哪裡就有它們聚集的身影。所有的生命最終都將走向終結,這是大自然的基本規律。大自然裡有時也會發生大規模的死亡事件,比如森林大火,病毒傳播等。
  • 鬣狗在吃腐食的時候,為什麼不抓捕旁邊等待的禿鷲而僅是驅趕?
    在非洲草原上,最臭名昭著的應該要屬「非洲二哥」--鬣狗。鬣狗作為非洲草原上的頂級獵食者,它們雖然擁有著強大的捕獵能力,但是卻不常用。我們常說的鬣狗全名叫斑鬣狗,它是鬣狗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它有兩個非常有名的外號,非洲二哥,掏肛哥。
  • 西藏的神鳥一生只認識一個伴侶
    由於長期的刨食動物屍體,禿鷲經常需要鑽入動物屍體的腹部,因此頭部和頸部的羽毛已經基本退化消失,但頸部底部兩側有一圈乳白色的羽毛。禿鷲不像其他猛禽有鋒利的爪子。然而由於需要撕碎和吞噬各種腐肉屍體,禿鷲的嘴變得非常有力,甚至比最鋒利的鉤子還要強大!
  • 「腐肉之王」禿鷲,胃酸能消化金屬,百毒不侵卻難逃滅絕的命運
    人類開展了眾多活動拯救這些瀕危生物,延緩了它們消失的速度。在所有動物裡,禿鷲無疑是無比特殊的,它們依靠吃腐肉來生活。禿鷲也被稱為「腐肉之王」,它的胃酸甚至能消化金屬,可以說禿鷲幾乎是百毒不侵。可惜就算是這樣的動物也難逃滅絕的命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禿鷲在自然界中承擔的是清除者的職務,它和分解者其實異曲同工。所謂分解者,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