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保護動物扎堆死亡頭顱不見 官方稱屬正常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賀蘭山中的保護動物巖羊、馬鹿莫名死亡!4月14日,銀川驢友老王向記者報料,他與朋友上周在賀蘭山徒步穿越時,發現了10多隻巖羊、馬鹿的屍體,有的巖羊和馬鹿甚至被分屍,肉眼無法辨別死因。接到線索,4月15日一早,記者驅車從銀川出發,趕往80公裡外的事發地。果然,在3公裡範圍內,記者看到了9隻巖羊、2頭馬鹿和1隻禿鷲的屍體。

  驢友報料

  山中見到10多具動物殘屍

  「以前在山中徒步穿越時也見到過巖羊的屍體,不過沒有這次數量這麼多,更沒有見過馬鹿的屍體。」電話中,老王的聲音有些激動。

  據老王介紹,他與朋友一行5人上周進入賀蘭山徒步穿越。12日下午,他們走進大水溝時,發現一具類似巖羊的屍體,但已不見頭部。老王和朋友上網搜索,通過對比照片,確定這具動物屍體為馬鹿。老王和朋友繼續向山裡走,接連發現了更多的巖羊和馬鹿屍體,大概有10多具。

  老王說,因擔心有細菌,他們沒敢觸碰這些屍體,只是粗略觀察了一下,無法判斷死因。

  進山追蹤

  3公裡內巖羊馬鹿屍體「扎堆」

  大水溝距銀川80餘公裡,位於石嘴山市平羅縣境內,山上常年有清澈的泉水。

  15日上午,記者驅車趕至大水溝。為儘快找到並判斷這些動物的死因,記者找到大水溝林管站經驗豐富的護林員楊保喜。楊保喜說,由於最近一個多月都在忙著森林防火工作,他並沒有充足的時間進山巡邏,對驢友說起的情況並不了解。

  12時許,記者和楊保喜一行3人徒步進山。剛走了200多米,就在一座廢棄的水泵站附近發現一具動物屍體。「這是馬鹿,這具屍體去年底我們就發現,已匯報備案了。」楊保喜指著這具沒有頭顱,肢體殘缺已難以辨認的動物屍體說。記者正欲上前仔細觀察,已走出10多米遠的楊保喜突然招呼記者,「快來看,這裡有一具禿鷲屍體。」從外形看,這隻禿鷲已成年。拍了照片後,楊保喜催我們加緊趕路,尋找老王發現的巖羊、馬鹿屍體。

  行進了50米,我們看到第一隻巖羊的屍體,皮毛和頭骨已不知去向,僅剩幾根肋骨和腿骨。10多米外,又有一具巖羊屍體,頭骨還在,但腿骨不見蹤影。第三具、第四具、第五具……一路前行,我們又陸續發現6具巖羊屍體,其中僅有兩具能見到頭顱,其餘都只剩腿骨和軀幹。

  走了將近3公裡,我們又發現一隻巖羊屍體。楊保喜上前翻看屍體,「你們看,屍體下面有狐狸糞便,這說明它死後被狐狸吃過。」離巖羊屍體不遠,楊保喜發現一具馬鹿屍體,記者看到,這具屍體比先前發現的馬鹿要小很多。

  我們繼續向山裡行進,沒有再發現巖羊和馬鹿屍體。楊保喜看了看表,提醒記者該下山了,否則天黑出山會有危險。

  死因分析

  它們到底是怎麼死的?

  被獵殺?未發現槍傷和勒傷

  返回途中,楊保喜再次仔細翻看了每具屍體,以初步斷定死亡原因。「是被獵殺的嗎?」記者忍不住詢問。「應該不是,沒有發現槍傷和勒傷。」楊保喜回答得很肯定。

  楊保喜告訴記者,賀蘭山中偷獵巖羊和馬鹿等動物,偷獵人通常用兩種方法——用槍射殺和下套子。下套子又分兩種,一種是掛在樹上,巖羊或馬鹿吃樹葉時會被套住,越掙扎套子就勒得越緊,直至被勒死;另一種套子埋在地面,巖羊或馬鹿只要一腳踩上去,就會被吊起,埋伏在周圍的偷獵人再上前捉活的。

  「這段溝是主溝,每天都有護林員巡查,偷獵人根本不敢來這裡,巖羊和馬鹿在這裡被射殺或勒死的可能性很小。」楊保喜說。

  遭天敵捕殺?禿鷲、狼狗都是「狠角」

  既然不是人為獵殺,這些巖羊和馬鹿是否遭到了山中野獸的攻擊?

  楊保喜分析,從屍體形態看,不排除遭野獸攻擊的可能。楊保喜告訴記者,在山中,巖羊和馬鹿的天敵主要是狐狸和禿鷲。狐狸不太敢正面攻擊,多是偷襲落單的巖羊,或是攻擊生病、摔傷的巖羊和馬鹿。禿鷲則狠了許多,會直接攻擊站在山邊的巖羊。楊保喜就曾見過一隻禿鷲揮動大翅膀將一隻巖羊「扇」下山,然後將摔死的巖羊吃了個精光。

  「這兩年大水溝新增了一種野獸——兩隻狼狗」。楊保喜說,前兩年山下村民養的兩隻狼狗被遺棄後跑進山裡,並學會了捕殺巖羊。護林員曾見到過狼狗追趕巖羊,估計死亡的巖羊中就有被狼狗捕殺的。

  林管站稱屬自然死亡

  為得到這些巖羊、馬鹿和禿鷲的確切死亡原因,楊保喜建議記者到大水溝林管站進一步核實。

  記者隨後來到大水溝林管站,李站長向記者介紹,通過對山中巖羊、馬鹿和禿鷲屍體專業勘查,並未發現被獵殺痕跡,屬自然死亡。李站長解釋,所謂自然死亡,包括動物生老病死、從山上摔落致死和被野獸攻擊致死三種。據介紹,每年春季是山中動物死亡的高發期,因為經過漫漫冬季的煎熬,巖羊和馬鹿體力正處於低潮期,加之開春山中植物生長比山下要慢,巖羊和馬鹿吃不到足夠的食物,出現意外和生病的機率很大。

  待破謎題

  為何如此「集中」死亡?羊頭和鹿頭哪去了?

  雖然已被告知了明確的死因,但記者仍很疑惑,為何3公裡內巖羊、馬鹿「扎堆」死亡?並且其中多數巖羊和馬鹿為何單單頭顱不見蹤影?

  記者的疑惑,楊保喜卻並不感到奇怪。「原因很簡單,山洪常把山上的動物屍體和樹木衝刷下來,所以距離山口5公裡的範圍,是動物屍體較為集中的區域。不信,你可以摸摸那些皮毛尚存的動物屍體,明顯有被水泡過的痕跡。此外,被野獸拖拽移動也會造成屍體從山上移至山下。」

  記者追問巖羊和馬鹿的頭顱下落,楊保喜直言有兩種可能——被野獸直接咬碎和被人取走。「巖羊和馬鹿的頭能製作成工藝品,山下的人也都知道這個季節比較容易發現巖羊和馬鹿屍體。」楊保喜曾聽山下居民說,一隻羊角完整的巖羊頭製成工藝品後能賣到200元到300元,而完整的馬鹿頭更值錢,加工後能賣到上千元。

  監管舉措

  「死亡檔案」收錄詳細信息

  採訪中,楊保喜告訴記者,林管站定期監控記錄動物死亡信息,該制度已運行10多年,「這就是我們能第一時間掌握這些動物生老病死最新信息的原因」。

  據了解,護林員每次進山巡查,除了防火防偷獵,還有個重要任務就是查看有無動物死亡跡象。一旦發現巖羊、馬鹿、禿鷲等動物死亡,就要詳細記錄死亡地點、死亡形態等信息,並及時上報。楊保喜稱,除關心動物生死,他們還對山中重要的植被生長情況進行記錄,如發現植物生病蟲害或死亡,也要及時記錄上報。

  大水溝林管站的李站長說,這些年監控發現,管轄範圍內巖羊每年自然死亡數量平均為100多隻,馬鹿為10餘頭,「只要在這個數量範圍內,基本能判斷動物的生態平衡關係。」(馬騁 季正)

相關焦點

  • 組圖+視頻|賀蘭山下驚現國家保護動物馬鹿種群,數量眾多
    2月23日11時許,記者在賀蘭山下發現兩群下山覓食的野生馬鹿,共有60餘只,它們優美的身姿宛如賀蘭山仙子般迷人。  據林業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近兩年來在巡山過程中經常能看到三五隻甚至成群的馬鹿。特別是在每年冬天下雪後,就會有成群的馬鹿從山上下來覓食。
  • 賀蘭山!這三個新晉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個共同的前綴!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公告,正式公布新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調整後的《名錄》顯示,以賀蘭山命名的賀蘭山紅尾鴝、賀蘭山巖鷚、賀蘭山鼠兔新列入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這幾種以賀蘭山命名的物種是因為學術界最早在賀蘭山和附近地區發現了它們,是模式標本的原產地。  賀蘭山紅尾鴝。
  • 新疆21隻國家保護動物蓑羽鶴中毒死亡(組圖)
    新疆溫泉縣鄂克託賽爾水庫發生一起32隻國家二類保護動物蓑羽鶴中毒事件。   5月14日,新疆溫泉縣鄂克託賽爾水庫發生一起32隻國家二類保護動物蓑羽鶴中毒事件,截至5月16日上午記者發稿時,已經死亡21隻,有11隻初步脫離險情。
  • 為什麼說賀蘭山是我國重要地理分界線
    賀蘭山地處西北內陸乾旱地區和東亞季風區之間,由於賀蘭山高大山體的存在,造就了「塞上江南」的勃勃生機。賀蘭山是我國重要的氣候過渡帶,具有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東面是東南季風的末梢,高大山體既阻擋西北寒潮,也將東南季風尾閭的水汽阻擋留下。
  • 地震局稱中國大陸地震活動屬正常能量釋放
    當地官方稱,目前尚未接到人員傷亡和建築物破壞的報告。國家、河北省和唐山市地震專家經會商,初步認為屬輕微地震活動,未來唐山不會發生破壞性地震。圖為地震當日,民眾在唐山抗震紀念碑廣場放風箏。中新社發白雲水攝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記者孫自法)中國地震局8日在官方網站發布《地震專家分析近期全球地震頻發情況》稱,目前中國大陸地震活動處於平均地震活動水平,是一種正常的能量釋放。針對「近期中國也發生了一些地震,原因是什麼?」
  • 每平方公裡還不到一隻 賀蘭山野生獐子急需搶救
    內蒙古日報阿拉善5月6日電 俗話說:「沒有賀蘭山,沒有阿拉善。」賀蘭山是阿拉善的母親山,是阿拉善地區的天然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之一。山區內有豐富的動植物物種。自從1992年國家在賀蘭山設立自然保護區,實行「退牧還林」和「自然林保護工程」等環保措施,很多瀕危的物種得到了恢復。如巖羊的數量,從不到1萬隻發展為現在的3萬多隻。
  • 集體死亡!非洲200隻禿鷲頭部消失,沒幾天又有2000隻禿鷲不見了
    集體死亡!非洲200隻禿鷲頭部消失,沒幾天又有2000隻禿鷲不見了!疫情之下的非洲可謂是多災多難,在這個醫療水平和衛生條件極差的地方,人們的生活都隨著這一次疫情陷入到了水深火熱當中,眾所周知非洲的野生動物數量龐大,但是隨著人類不斷擴張之下,那些本來是屬於動物的地方逐漸成為了人類生存的地盤,很多動物只能遠離自己生存了幾萬年的地方,禿鷲最近一段時間就遭遇了橫禍。
  • 泉州市地震局:惠安魚跳船屬正常現象 與地震無關
    昨日,泉州市地震局深入調查後確證:魚跳船屬正常現象,與地震無關。昨日下午,泉州市地震局局長傅劍國告訴主持人,該局做了詳細的調查後,再次證實,泉州沿海其他地方均未出現類似小魚跳船的現象,如果是地震前兆,動物異常應該是成片的、連續的,所以此現象不屬於地震宏觀現象。那魚兒為何會跳船?
  • 嶽飛抗金,為何是踏破西夏的賀蘭山?從《滿江紅》看嶽飛的壯志
    但有一點,北宋的邊疆並沒有到寧夏,自始至終未曾踏足賀蘭山,更不要說偏安一隅的南宋,且賀蘭山一帶屬西夏,後被蒙古攻破,並不屬於金的國土,金滅遼後,也沒有佔領賀蘭山。抗金名將為何要踏破並不屬於金的賀蘭山缺呢?北宋初期,西夏經常侵犯北宋,曾集兵與延州(今延安)城下,後範仲淹和韓琦駐守延州,帶來幾十年的和平,如果範仲淹有「踏破賀蘭山缺」的豪情壯志,倒是非常正常。
  • 深圳地震局稱大量蟾蜍湧上街頭屬繁殖期正常現象
    深圳地震局稱大量蟾蜍湧上街頭屬繁殖期正常現象 2008年05月24日 10:11 來源:南方都市報 昨日,深圳市地震局表示:西麗出現的大量蟾蜍屬蟾蜍繁殖期的正常現象,跟地震沒有關係,深圳近期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出現大量蟾蜍的地區位於深圳市西麗街道珠光村珠光南路,該路緊挨深圳沙河。昨日下午,在珠光南路上,記者看到確有不少拇指肚大小的蟾蜍遍布於路面、周圍草叢和建築內。在小蟾蜍現身的路面,遍布著被車輛和行人壓扁的小蟾蜍屍體。
  • 關於新生兒頭顱b超、頭顱CT、頭顱MRI,你了解有多少?
    早產兒常常會並發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疾病,比如顱內出血和腦白質信號異常等,它們是導致早產兒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而這些疾病缺乏早期的症狀和體徵,因此發現不及時,以致於延誤診斷,影響了早產兒的治療和預後。因此,尋找準確和安全的檢查方法以提高早產兒神經系統損傷的診斷準確率和降低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發生對於臨床有著重大的意義。
  • 廣東首例成功救治擱淺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放歸大海
    工作人員把海豚從康復池啟運前往放生海域  國際在線消息(駐廣州記者 韓希):一頭擱淺並被發出「病危通知書」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  據悉,鯨豚類動物擱淺救護,在國際上目前相關資料少,治癒率低。這條被取名為「江江」的海豚無疑是幸運的,有著超過30年的動物救護經驗的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獸醫院院長楊乃才表示,能夠成功救護擱淺糙齒海豚並放歸大海,是他參與救護的首例,也為以後的救助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 山西陵川縣發現已經死亡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
    據中國青年網5月19日報導,17日中午,網上流傳一條視頻顯示,一隻金錢豹在路邊死亡,腹部流著鮮血,經記者查證,事發地位於山西陵川縣境內,死亡動物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目前,這隻金錢豹已被冷藏處理,相關部門正在調查死因。 陵川縣森林派出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事發地點位於山西陵川縣奪火鄉陵修公路佛水村路段。
  • 平昌縣駟馬自然保護區發現兩隻豹貓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林業工作人員迅速趕到現場,對照特徵後確認這兩隻幼小動物是豹貓,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他們立即對兩隻豹貓進行全面檢查,沒有發現受傷跡象,身體特徵平穩,便將其帶回林業局。  趙繼榮告訴記者,目前平昌縣林業局已指定專人,按豹貓習性,買來羊奶、貓糧及小雞仔等精心餵養。「豹貓屬於肉食動物,我們專門買來了肉、奶等,這兩隻豹貓大概只有1個多月,我們將肉切成粒,兩隻豹貓吃得津津有味。」
  • 寬尾鳳蝶成蟲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寬尾鳳蝶成蟲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紅網沅陵站7月21日訊(分站記者 陸丹 通訊員 吳朝暉)近日,筆者從沅陵縣林業局獲悉,懷化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組一行在借母溪自然保護區考察時發現了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成蟲。
  • 專業人士:這可是一級保護動物!
    因為不認識這隻動物,姜旺穩的同事稱它是「壁虎」。「它有些怕人,見到人就會躲起來。」姜旺穩說,「我拍到它吃草的鏡頭,猜測它可能是食草動物。」姜旺穩和同事猜測「怪獸」的名稱,有的說是蜥蜴,有的說是變色龍。判斷:屬較大的蜥蜴類 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到底是什麼動物呢?
  • 雷克薩斯官方:機油乳化屬正常現象
    3月16日,針對部分車型出現機油乳化問題致電雷克薩斯官方,雷克薩斯回應:「機油乳化屬於正常現象。」對此,《選車網》致電雷克薩斯官方客服後得到回覆:「乳化的原因,是車輛在低速短距離行駛時,特別是混動車型的汽油發動機間歇性工作,在未充分暖機之前就停止行駛的時候,在機油加注蓋內內側結露的水分不能完全揮發
  • 邊界發現蒙古野驢 屬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近日(13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森林公安民警在距中蒙邊境線1.5公裡處巡護時,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蒙古野驢的蹤跡。它們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屬世界瀕危物種。蒙古野驢 新華社資料圖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前不久也曾對外披露稱,近期在當地烏爾旗漢林業局生態功能區檢查站附近發現1隻珍稀野生動物——
  • 地理知識 | 賀蘭山:銀川平原的守護神
    銀川平原上,如果在行駛的車輛中觀看賀蘭山,這座山脈就活了起來,它像與人賽跑的一群駿馬奔馳在天際。看著這樣的場景,讓人不禁想起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縣誌·卷四·靈州·保靜縣》中對賀蘭山定名的說法:「賀蘭山,在縣西九十三裡。山有樹木青白,望如駮馬,北人呼駮為賀蘭。」
  • 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是群居動物,流浪貓扎堆只是鬆散的取暖小分隊
    前幾天在視頻裡搞了一個有獎問答,問題是貓咪屬不屬於群居動物,正確答案是貓咪不屬於群居動物,貓科動物中目前只有獅子是群居動物。群居動物又叫社會性群居動物,它們的特徵是:以群體為紐帶生活在一起,擁有群落首領,共同覓食、活動、遷徙,成員之間會在優先保全自己的情況下共同抵禦外敵,並且具有明顯的階級性。而獨居的野生動物會在繁殖期短暫地在一起,過了繁殖季節還是會各自單獨行動。為什麼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是群居動物呢?這其中有很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