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肉之王」禿鷲,胃酸能消化金屬,百毒不侵卻難逃滅絕的命運

2021-01-20 子玉談科學

生物的滅絕是無法避免的,在環境和時間的雙重因素影響下,不適應環境的生物只能迎來滅亡。就像是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如今也只有化石存在了。就算是植物,也有大量因其棲息地環境的變化而瀕臨滅絕。人類開展了眾多活動拯救這些瀕危生物,延緩了它們消失的速度。

在所有動物裡,禿鷲無疑是無比特殊的,它們依靠吃腐肉來生活。禿鷲也被稱為「腐肉之王」,它的胃酸甚至能消化金屬,可以說禿鷲幾乎是百毒不侵。可惜就算是這樣的動物也難逃滅絕的命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禿鷲在自然界中承擔的是清除者的職務,它和分解者其實異曲同工。所謂分解者,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組成。生物在自然界中,被分為了分解者消費者以及生產者三種,顧名思義,它們的只能和名字相同,相互作用讓生態環境中的能量得以傳遞。而清除者無法把有機物質轉化為無機物,但它們卻能具備分解能力,才得名清除者。禿鷲這種以腐肉為食的動物,是清除者中的佼佼者,鬣狗、狼獾等等也是如此。

禿鷲被分為兩個種類,舊大陸禿鷲和新大陸禿鷲,兩者之間基因不同,儘管長得相似,卻連親戚關係都算不上。前者血緣靠近鷹,後者則靠近䴉。儘管基因不同,也毫無血緣關係,這兩種禿鷲的生活環境以及習性都無比相似,由此兩者的長相也差不多。舊大陸禿鷲棲息地多在亞洲,非洲以及歐洲,而新大陸禿鷲生活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

它們體長在1.2米左右,覆蓋著黑褐色的羽毛,只有在頸部是略淡一點的淡褐色。禿鷲的頸部以上羽毛很少且很短,看起來就像是禿頭一樣,才得名禿鷲。禿鷲的主要食物來源便是腐肉,一旦有動物死亡,在其他動物都飽餐後,剩下的殘羹冷炙便會被禿鷲給消化。新大陸禿鷲嗅覺良好,舊大路禿鷲視覺更好,出色的器官輔助它們能更快找到食物。

不少人或許覺得吃腐肉是件難以接受的事情,但在自然中,正是它們的進食才讓生態系統趨於平衡。禿鷲被稱為「腐肉之王」,其實是因為它們比其他吃腐肉的動物都要更厲害。一般來說,死掉的動物屍體上基本都有大量細菌,其他吃腐肉的動物不幸吃掉了帶著病菌的腐肉,它們也會被感染,而後死亡。

禿鷲則不存在這個煩惱,它的食譜廣泛,來者不拒,就算這塊腐肉上有炭疽桿菌,狂犬病毒,豬瘟等等細菌,它都能消化掉,不會染病。為何禿鷲如此厲害呢?其實是它們有一個強大的胃,根據研究顯示,禿鷲體內的胃酸pH值大約在1 左右,這樣的強酸對於任何細菌都有強大的殺傷力,病菌在強酸面前毫無抵抗能力。

禿鷲便是這樣勤勤懇懇的消化腐肉,消滅病菌,避免其他動物感染。可惜在自然界中承擔如此重要任務的禿鷲,卻也瀕臨滅絕。從1990年以後,南亞地區的禿鷲數量開始迅猛下跌,其中95%以上的禿鷲死因不明。禿鷲的大量死亡使得自然中動物屍體開始增多,增加的屍體不僅汙染土地水源,還讓老鼠野狗的數量猛增。它們攜帶的病毒也由此被帶入人類社會中,印度則深受其害。此前印度每年的死牛都會被禿鷲消化,只有4%的死牛被人們使用,如今堆積的死牛讓人手足無措,不知如何處理。

為何禿鷲會大量死亡呢?2003年研究人員發現,在禿鷲體內出現了雙氯酸藥,這種藥物導致了禿鷲的死亡。雙氯酸藥一般被使用在牲畜上,結果當死亡的牲畜被禿鷲進食後,它們無法抵抗藥物作用繼而死亡。加州的禿鷲大部分死於鉛中毒,中非的禿鷲也是如此。

這些禿鷲的死亡還有一部分是人為的,不少迷信的人大量僱傭獵者捕殺禿鷲,在種種因素影響下,禿鷲數量驟減。2016年這一狀況已經不容人小覷,22個種類的禿鷲中,絕大部分都在遭受威脅,甚至有4種已經瀕危。

原本讓生態系統和諧的禿鷲,自身卻慘遭滅絕命運,實在是可悲可嘆。它們因為進食被不少人不待見,殊不知正是它們吃腐肉的行為,才給環境帶去了穩定,否則大量屍體堆積,無數病毒滋生,早晚人類也會自食惡果。

相關焦點

  • 「腐肉之王」禿鷲,胃酸強到可腐蝕金屬,百毒不侵卻也難逃滅絕
    相比於身體其他部分,它們的頭部跟脖子上的羽毛明顯少而且很短,而新大陸禿鷲完全是「禿頭」狀態。 禿鷲是吃腐肉的,所以它們很大一部分時間在尋找屍體,新大陸禿鷲有良好的嗅覺,而舊大陸禿鷲的視覺更好。
  • 美洲的這種動物百毒不侵,胃酸強到可腐蝕金屬,卻也難逃滅絕
    我們在形容什麼東西堅硬的時候,經常會用金屬來作為比喻的對象,畢竟憑藉我們的肉體往往是無法和金屬相抗衡的。但是有句老話說的好,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嘛,自然界的造物經常會給大家帶來驚喜。比如在廣闊的美洲大陸上就有很多神奇的動物,而這種動物更是堪稱百毒不侵,它的胃酸甚至於酸性強烈到可以腐蝕金屬。然而就算是這麼厲害的動物,在人類城市高速擴張的情況下,也難逃瀕臨滅絕的命運,這種厲害又悽慘的動物就是赫赫有名的禿鷲。
  • 食腐的禿鷲為何百毒不侵?人們都低估了它們的重要性
    它們翅膀雖龐大,卻不太會飛,為了節省飛行的能量,很多時候都是以滑翔的方式飛行,幾乎不怎麼揮動翅膀。它們善於藉助氣流在空中滑行。禿鷲的遠程視力非凡。在千米高空飛行時,可以準確發現地面上十幾釐米長的小動物,並能觀察到獵物的一舉一動。禿鷲們覓食時,一般散布在空中不同的區域,不停地盤旋,窺視大地,搜尋動物殘骸。當其中一隻禿鷺發現一具動物屍體時,仔細觀察動靜後,再向下俯衝去取食。
  • 禿鷲和斑鬣狗吃腐肉不生病著稱,它們吃下蝙蝠會消化掉病毒嗎?
    食肉動物和雜食性動物的胃就沒有食草動物那麼複雜,而且食肉動物的腸道比較短,因為這些食物不需要經過長長的消化道吸收。食草動物的胃往往蠕動能力很強,但胃液環境比較溫和,而食肉動物則完全不一樣,胃液為強酸,PH值很低,這就意味著,當肉類進入食肉動物胃中時,強酸可以搞定一大批微生物菌群!
  • 食腐動物例如禿鷲為什麼都不怕腐肉上的病毒細菌?
    這些動物一般以腐敗的動植物屍體為食,例如蚯蚓、蝸牛、禿鷲、鬣狗等。在這裡主要以禿鷲為代表講解一下它們為什麼吃腐敗的肉而不生病。動物死亡後屍體會有一個腐敗的過程,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微生物「在吃東西」,這個時候動物遺體上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人的腸胃是絕對受不了的。而禿鷲就完全可以應付得來。
  • 食腐動物為何不怕細菌病毒,吃了腐肉一點事也沒有?
    在自然界當中,有很多的食腐動物,比如禿鷲和鬣狗等,它們一般就吃獅子、豹子等大型捕食動物剩下的肉。但是這些剩下的肉在自然的作用下,會產生很多有害的物質,比如肉毒桿菌,對於人類來說吃生肉尚且意味著可能感染寄生蟲,更不說生食這些已經腐爛的肉了。那為什麼食腐動物並不怕肉中腐爛所帶的這些細菌和病毒呢?
  • 今年冬天有多冷:10天3地,禿鷲頻繁掉落地面「求施捨」
    近日,當地牧民稱家裡門口突然來了一隻「黑色的大鳥」,經過辨認,所謂黑色大鳥就是草原上空翱翔的禿鷲,因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所以當地已將其妥善安置。那麼禿鷲好好的,怎麼就會落在牧民家門口不走了呢,經過分析,自然君認為,其中一個原因的確是因為天氣實在太冷了,尤其是高空更加寒冷,二連浩特當地的溫度最低可達零下二十多度。
  • 動物科普:食腐不中毒 禿鷲有訣竅
    ,以食腐肉為生。 禿鷲的棲息環境與生存現狀 禿鷲分布於非洲西北部、歐洲南部、亞洲中部、南部和東部,冬季也到印度、泰國、緬甸等地。禿鷲沒有亞種分化,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見到的禿鷲都是正在遷徙或在繁殖期後四處遊蕩的留鳥。
  • 為什麼蝙蝠能百毒不侵?這幾種動物同樣對毒免疫,相當強悍
    最讓人豔羨的是,小說中有一種仙丹妙藥,只要吃下它,便會百毒不侵,任何毒物都無法傷害你半分。 在如今諸多病毒細菌肆行的年代,外出散心或辦事,一不小心便會感染病菌而生病。這還是小事,假如感染了一些致命的病毒,比如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等等,那就算有後悔藥亦無濟於事。因此可知,一顆可解世間萬毒的藥物是多麼重要。
  • 為什麼食腐動物吃了腐肉沒什麼影響?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禿鷲是鷹科禿鷲亞科動物,它是一種大型的猛禽。它的外形非常的有特點,從脖子以上一直到頭部幾乎沒有毛髮,而它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成年的禿鷲身長平均在1.1米左右,翼展接近兩米,不需多大型的老鷹都要大,但是許多老鷹是食肉動物,而且它們大都是自己捕獵新鮮的獵物為食。
  • 什麼病能殺死百毒不侵的蝙蝠?
    NEXTMIND 在不少人看來,蝙蝠是不祥的動物,因為它們是多種人類病毒的源頭,比如狂犬病、伊波拉病毒甚至SARS的原型病毒,那麼你知道看似「百毒不侵
  • 食腐動物為什麼吃完腐肉後安然無恙?它們真的不怕細菌病毒嗎?
    這些食腐動物因為行動等各個方面原因,根本不適合在殘酷的大自然界和其他動物搶奪新鮮的獵物,所以就將食譜轉移到了沒有動物願意嘗試的腐肉上面,可是這些腐肉中含有著大量的細菌病毒,禿鷲或者是鬣狗它們吃完以後卻還安然無恙的生活,這是因為它們的體內早就有了一套能夠抵抗這些病原體的能力。
  • 每年2億噸的磷蝦被吃,為什麼至今沒有滅絕?磷蝦有何神奇特長?
    是什麼原因讓磷蝦種群在如此大損耗的情況下,依然保持種群數量,沒有滅絕呢?如果你覺得這個數量很大,那你可能真的對磷蝦有些誤解。我們用全世界糧食產量做個對比,2019年全世界的糧食總產量為27.22億噸,包括了小麥、水稻、玉米、大豆在內的多種糧食作物,而僅南極地區的磷蝦數量就有50億噸左右。樂觀估計,全世界海洋中的磷蝦產量大約在百億噸以上,相當於全世界糧食總產量的4倍之多。
  • 200隻禿鷲神秘死亡,禿鷲頭全部失蹤,沒多久又死了2000隻
    在人類擴張生活空間的同時,野生動物們的棲息地遭到了極大破壞,很多動物被趕出家園另謀生路,還有一些動物不願意離開故土,下場往往比較悽涼。非洲大草原是野生動物的一片樂土,然而伴隨著當地經濟發展,上述情況同樣存在。
  • 無所畏懼的動物蜜獾,吃毒蛇真的是百毒不侵嗎?專家分析被高估了
    無所畏懼的動物蜜獾,吃毒蛇真的是百毒不侵嗎?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非洲草原上令人頭疼的一種動物,也就是蜜獾,這種動物吃毒蛇就像是吃辣條,難道他們自身真的是百毒不侵嗎,專家分析其實他們是被大家高估了。即使是有比自身強壯數倍的動物在前,蜜獾也不會畏懼,甚至還會主動向前挑釁,可謂是氣場強大,而且相傳蜜獾的報復心還比較強,因此即使是有著森林之王之稱的獅子,多這種動物也頗為感到頭疼。而且我們在看一些關於蜜獾的紀錄片時,常常會看到蜜獾食用毒蛇的畫面。
  • 世界上最醜的動物,「屁股」仿佛長在了臉上,卻百毒不侵
    而除了確確實實的醜之外,白面粗尾猿還有個讓人們驚嘆不已的地方——百毒不侵。平時白面粗尾猿主要是喜歡吃水果、堅果或者一些昆蟲。但是如果有時候不小心吃到一些帶毒素的食物之後,也可以安然無恙。比如有人曾就看到白面粗尾猿吃完毒蛇之後,還可以繼續生活。毒蛇或者毒蘑菇對它們而言,和任何一樣食物相差無幾。
  • 時空穿梭文,他得到段譽的百毒不侵之身,穿越異界,保護心愛之人
    感謝各位在百忙之中點開這篇文章,小編感到十分榮幸。小編每天都會推薦精彩的小說,喜歡的小夥伴趕快動動小指頭點讚關注吧!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本好看的時空穿梭文,他得到段譽的百毒不侵之身,穿越異界,保護心愛之人!
  • 非洲2000隻禿鷲集體死亡,頭部全部神秘失蹤
    不知道大家對禿鷲有沒有了解,這是一種比較兇猛的動物,它們靠腐肉為生,基本上不會攻擊健康的動物,但那種受傷或者即將死亡者,也是它們的覓食目標之一。禿鷹的胃酸有非常強的腐蝕性,能夠很好的消化有細菌或感染的腐肉,是大自然中很重要的一環食物鏈。一名為禿鷲外觀比較醜陋,也不溫順,所以並不討人喜歡,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人類的生活,按理說根本不會跟人類產生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