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食腐動物吃了腐肉沒什麼影響?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2020-12-04 菜葉視頻

腐肉是指已經腐爛或開始腐爛的肉,這種肉大多數的動物是不能吃的,因為腐肉裡有大量的細菌,吃了之後,輕則腹瀉重則食物中毒。腐肉之所以危害很大主要的罪魁禍首就是肉毒桿菌,這種細菌在無氧情況下釋放的肉毒素毒性非常大。

那麼,為什麼食腐動物吃了腐肉沒有什麼影響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食腐動物的食物以腐爛的肉類、糞便或是枯枝落葉為主。也就是說,食腐動物並一定只是吃腐肉的,比如蚯蚓就是一種食腐動物,它主要以土壤中的植腐物為食。無論是哪種食腐動物都在大自然的生態中充當著分解者或清道夫的角色。

禿鷲是鷹科禿鷲亞科動物,它是一種大型的猛禽。它的外形非常的有特點,從脖子以上一直到頭部幾乎沒有毛髮,而它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成年的禿鷲身長平均在1.1米左右,翼展接近兩米,不需多大型的老鷹都要大,但是許多老鷹是食肉動物,而且它們大都是自己捕獵新鮮的獵物為食。但是體型龐大的禿鷲反而是個吃腐肉為生的

禿鷲的喙和爪子相對其他鷹科動物來說非常的鈍,不適合捕殺獵物,再加上禿鷲的飛行能力比其他的同科成員要差很多。所以禿鷲乾脆就放棄了自己捕獵,專門「撿漏」了。但是,在大自然中食肉動物們都很珍惜自己的獵物,除非開始腐爛,不然很少能留給其他的動物。

最終,禿鷲這種猛禽就不得不淪落到吃腐肉的境地了。

鬣狗作為「非洲二哥」有著自己捕獵的能力。當然,通過生物學家們對鬣狗的研究發現,鬣狗的主要食物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自己捕殺的獵物或者搶奪的獵物,二是吃腐肉。

當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大遷徙時,成群結隊的食草動物,對這種體型中等擅長圍攻的動物來說就不那麼友好了,它們通常會在這個階段食物匱乏,在食物匱乏的時期,只要是能活命,鬣狗當然也會吃腐肉了。

既然進化中,它們不得不吃腐肉為生。為了讓腐肉能夠最大程度的為我所用,以及降低腐肉對自身的傷害。它們的消化系統也必須跟著進化。通過科學家們對食腐動物消化系統的研究發現,只要是食腐動物,它們的胃液的酸性比正常動物的要高出一倍左右。

科學研究發現動物胃裡的胃酸值差別很大,草食性動物的胃酸值就比肉食性動物胃酸值高,而肉食性動物的胃酸值比食腐性動物胃酸值要高。

專性食肉動物(純吃肉)3.6、雜食動物2.9、兼性食肉動物(比雜食更愛吃肉)2.2;而食腐動物的胃酸就厲害了,兼性腐食性動物1.8、專性腐食性動物1.3,這都是平均值,也就是說有的專性食腐動物的胃液ph值還要更低更猛!

這種PH值下的胃液能夠把腐肉中的大部分細菌以及寄生蟲等等一切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全部殺死,同時也促進了它們對腐肉的消化吸收。

僅僅靠胃液是不足以把所有的細菌和致病菌殺死的,還得靠它自身的免疫系統,國外科學家曾經對禿鷲等食腐動物的基因以及免疫系統做過研究,發現這些動物都有著能夠免疫大多數病菌的能力。比如動物屍體中常見的肉毒桿菌,炭疽桿菌以及狂犬病毒等等。

相關焦點

  • 食腐動物例如禿鷲為什麼都不怕腐肉上的病毒細菌?
    食腐動物的種類很多,它們是大自然的分解者,因為有了這些食腐動物大自然中才沒有遍地殘害、臭氣燻天。這些動物一般以腐敗的動植物屍體為食,例如蚯蚓、蝸牛、禿鷲、鬣狗等。在這裡主要以禿鷲為代表講解一下它們為什麼吃腐敗的肉而不生病。
  • 食腐動物為何不怕細菌病毒,吃了腐肉一點事也沒有?
    食腐動物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就以腐肉為生的動物。與腐肉相對應的就是新鮮的肉,腐肉的成因主要就是因為存放的時間太長,肉已經腐爛,已經開始散發出屍臭的腐敗味道了,並且滋生了大量的細菌和病毒。在自然界當中,有很多的食腐動物,比如禿鷲和鬣狗等,它們一般就吃獅子、豹子等大型捕食動物剩下的肉。但是這些剩下的肉在自然的作用下,會產生很多有害的物質,比如肉毒桿菌,對於人類來說吃生肉尚且意味著可能感染寄生蟲,更不說生食這些已經腐爛的肉了。那為什麼食腐動物並不怕肉中腐爛所帶的這些細菌和病毒呢?
  • 食腐動物為什麼吃完腐肉後安然無恙?它們真的不怕細菌病毒嗎?
    其實也是現實所迫。這些食腐動物因為行動等各個方面原因,根本不適合在殘酷的大自然界和其他動物搶奪新鮮的獵物,所以就將食譜轉移到了沒有動物願意嘗試的腐肉上面,可是這些腐肉中含有著大量的細菌病毒,禿鷲或者是鬣狗它們吃完以後卻還安然無恙的生活,這是因為它們的體內早就有了一套能夠抵抗這些病原體的能力。
  • 深藏心中的疑問:食腐動物如何吃得健康?
    雖然是食腐動物,但它更偏愛剛死不久的「新」肉,而不是腐爛多日的腐肉,因為肉腐爛得越厲害,細菌就越多,可利用的營養成分也越少。當然,「新」肉的臭味不會有腐肉那麼濃,這時嗅覺就更重要了。紅頭美洲鷲的這一天賦曾被雞賊的人類利用。
  • 科普貼 | 食腐動物有哪些?
    食乃養命之源,然而,大自然的競爭無處不在,能力強者有食物選擇權。能力弱者,為了生存,生命進化,只能選擇其他食物,比如腐肉、甚至是排洩物。其實,當動、植物死亡後,仍會有大量的營養物質殘留在屍體內,仍然可以產生能量,這些被別的動物嫌棄的資源,食腐動物可不想浪費「糧食」。那腐肉、排洩物,有哪些動物會喜歡吃呢?
  • 食腐動物到底有什麼用?
    可能你會覺得,食腐動物也沒什麼了不起,沒有它們的存在,微生物照樣可以分解獅子和老虎,地球生物也不會有什麼問題,而是照樣運轉。 如果你這麼想,那麼代表著你不了解食腐動物的作用。 首先我們知道,微生物分解老虎和獅子的屍體速度非常慢,僅靠微生物分解最快也需要1個月左右,甚至能達到1-2年。
  • 霸王龍是食腐動物,還是「獵食殺手」為什麼會有生物學家意見不合
    著名的恐龍專家傑克霍納提出這個身長12米、高約6米、重近7噸的傢伙,根本不是什麼獵食高手,而是赤裸裸吃白食的,它們居然是靠吃別的獵食恐龍留下的「殘羹冷炙」才得以苟延殘喘!這樣的質疑不僅讓大部分古生物學家難以接受,就連普通老百姓也無法將之與好萊塢大片《侏羅紀公園》中深入人心的兇殘形象聯繫在一起。
  • 淺談食腐動物對環境的重要性,它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
    當然,食腐動物在環境中來說,最大的作用莫過於能夠減小或者抵消大批量動物死亡所帶來的危害。接著人們又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其中包括用圍欄和鐵網隔開,來模擬沒有食腐動物在場的情況下,這些動物屍體會給生態帶來何種影響?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人們都有收集微生物樣本、記錄蒼蠅數量變化等一系列想要了解的數據。
  • 鬣狗在吃腐食的時候,為什麼不抓捕旁邊等待的禿鷲而僅是驅趕?
    鬣狗作為非洲草原上的頂級獵食者,它們雖然擁有著強大的捕獵能力,但是卻不常用。我們常說的鬣狗全名叫斑鬣狗,它是鬣狗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它有兩個非常有名的外號,非洲二哥,掏肛哥。它們在吃腐食的時候並不抓捕旁邊等待的禿鷲,僅僅是驅趕一下而已,具體原因下面我一一陳述,我們先來看看這兩種動物都有什麼特性。斑鬣狗能號稱非洲二哥,那麼大哥是誰呀?
  • 大自然中的清道夫,食腐動物的存在,竟是維持生態的關鍵
    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說它們在生態系統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不過,在大自然中有一群動物極其重要,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整個地球的自然生態都要靠它們。這類動物是食腐動物,顧名思義,這種動物專門吃動物的腐肉,也就是動物的屍體,比如說鬣狗、禿鷲等都是食腐動物。食腐動物在人們的眼裡好像都長得特別醜陋,因此大家對它們也沒有什麼好感。
  • 世界上最醜的鳥:禿頭,長瘡,吃腐食和垃圾,腿上全是便便
    吃腐食,經常光顧人類垃圾場,是非洲當地的「清道夫」禿鸛是典型的腐食動物,也是一種食肉動物,喜歡吃動物的屍體和殘羹剩飯,經常和禿鷲、鬣狗以及其他動物一起聚集在動物屍體周圍。禿鸛的喙很大,但它不是用來切肉的,相反,它用來把肉從屍體上撕下來。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是不好吃嗎?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是不好吃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天敵的動物就是人類,所以站到了食物鏈的最頂端。但是,什麼都吃的人類,因何不碰食肉動物?難道是口感不好?當然不是!
  • 為什麼人不能吃生肉,而動物卻能安全地吃生肉?
    關於這個問題,獅子、老虎會咆哮著問你:我倒是想吃熟肉,關鍵誰給我煮,你們會用火,我不會呀。腐肉實際上,生肉,甚至是腐肉,以及骨頭內的骨髓在人類的演化上,為腦部發育及時提供了所需的蛋白質。其他動物,比如禿鷲,以腐肉為食,這是因為在它們的消化系統中有特殊的酸和酶,還有更強大的免疫系統來處理細菌。
  • 我們人類其實是食腐動物
    貝爺,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男人其實按照更精確的定義,我們的食譜更偏向與「腐食」。也就是說,我們都是腐食動物,跟禿鷲、鬣狗、鱷魚、蒼蠅是一類的。禿鷲,號稱草原清道夫,專門負責處理屍體,尤其是腐爛的屍體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受不了了,堂堂人類,怎麼會是食腐動物呢?難道我們吃不到新鮮食物,只能像禿鷲鬣狗一樣吃屍體嗎?鬣狗吃東西很乾淨,什麼都不剩別急,聽我慢慢解釋。
  • 動物科普:食腐不中毒 禿鷲有訣竅
    禿鷲是隼形目鷹科禿鷲屬的猛禽,以食腐肉為生  禿鷲食腐有「秘訣」> 大自然中,假如沒有禿鷲以及其他食腐鳥類,荒野上將會堆滿動物的屍體。不僅如此,這些腐爛的屍體還會傳播疾病,給動物及人類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正是由於禿鷲等鳥類及時清理了動物屍體,才有了乾淨的荒野。但腐爛的肉塊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這種令其他動物望而卻步的腐肉,為何卻成為禿鷲的饕餮大餐?它們就不會中毒嗎?這其中的奧妙在於禿鷲擁有一個「百毒不侵」的胃。禿鷲胃內酸性比人類的胃酸高十倍,可以大量消滅攝入的可致病細菌。
  • 禿鷲和斑鬣狗吃腐肉不生病著稱,它們吃下蝙蝠會消化掉病毒嗎?
    有哪幾種食腐動物?常見如天上飛的有禿鷲,地上跑的有非洲鬣狗,這些動物最強大的能力就是即使吃下腐爛了一周的動物屍體,也不會有任何問題,它們有如此強大的能力,主要是其特殊的身體功能所決定的!食腐動物超強的胃酸機制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吃下食物後都要在胃內進行消化,因此首當其衝的消化系統就是胃,在這些種類繁多的動物中,主要有三種結構:食草動物的胃食肉動物的胃
  • 食腐的禿鷲為何百毒不侵?人們都低估了它們的重要性
    禿鷲,鬣狗等食腐類動物作為大自然的分解者,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態位,沒有了它們,動物屍體無法得到及時清理,屍橫遍野,腐爛的屍體不僅散發惡臭,還會滋生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容易引起疾病肆虐,危害到其他動物與人類的生存,草原可能會變成難以想像的人間煉獄。禿鷲的生活習性禿鷲屬於鷹科的大體格猛禽,展開雙翅後,翼展長度約2-3米。
  • 同樣是食肉動物,為什麼獅子殺死鬣狗不吃,鬣狗卻恰恰相反?
    但是,通常雄獅咬死鬣狗後是不吃的,而鬣狗咬死獅子後,是必定會分而食之的。那麼,是什麼造成了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結局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鬣狗與獅子的「世仇」正所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那麼,鬣狗和獅子是如何結下的仇呢?有兩點原因。
  • 自然界之中的食腐動物,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在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中,有食草性的動物,也有食肉性的動物,還有著雜食性的動物。而食肉性的動物中,有些動物又是屬於專門吃腐爛食物的動物。那麼,這些生物的存在具有意義嗎?如果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沒有了它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下面,就讓我們來詳細的了解一下。
  • 人類為什麼大都吃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
    在我們日常的肉類需求中,雞、鴨、牛、羊、豬、魚是最吃的動物,在這些動物中,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屬於食草動物,魚、豬、雞、鴨嚴格意義上屬於雜食性動物,而牛、羊屬於純正的食草動物。同樣作為人類飼養下的動物,貓這種常見的食肉動物在世界範圍內吃得很少(吃狗肉的並不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