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貼 | 食腐動物有哪些?

2021-01-20 聯合科普

食乃養命之源,然而,大自然的競爭無處不在,能力強者有食物選擇權。能力弱者,為了生存,生命進化,只能選擇其他食物,比如腐肉、甚至是排洩物。

其實,當動、植物死亡後,仍會有大量的營養物質殘留在屍體內,仍然可以產生能量,這些被別的動物嫌棄的資源,食腐動物可不想浪費「糧食」。

那腐肉、排洩物,有哪些動物會喜歡吃呢?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科普那些因捕獵技術拙劣, 而以腐肉、排洩物食腐動物。


經常成群飛行於高空中,嗅覺較弱的它依賴于敏銳的視覺找尋屍體,它們也會依靠同伴或者其他食腐動物發現食物,然後迅速下降,等待輪到它們進食的時機,或者去搶奪有利的位置。 

兀鷲的食物主要是新鮮的腐肉,在食物匱乏時也會吃些腐敗時間較長的肉,它的胃裡有消化能力很強的酸 。

很多人容易把禿鷲和兀鷲弄混,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它們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禿鷲不禿兀鷲禿。高山兀鷲帥氣的「光頭造型」可不是隨心所欲理出來的,而是經過長時間進化形成的。 


安第斯神鷲被認為是最大的飛禽,非常適合食用動物屍體,因為它們頭頸皮膚裸露,所以當它把頭伸入動物屍體時,不會因羽毛被汙染而受到細菌侵害。同時,嘴也是為撕裂肉質組織而量身定做。


動物界中的「影帝」——負鼠,在「食腐界」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 負鼠是一種原始的有袋類動物,個頭差異非常大:小到像田鼠一般,大到像小狗一般,負鼠還是一名動物界絕對的「影帝」,當它們遇到天敵時就會展現出卓越的演技用「裝死」來矇騙對方。 

維吉尼亞負鼠的食物種類非常廣泛:從水果、種子和植物,到卵、昆蟲和小型脊椎動物等,就算遇到腐肉時,負鼠也不放過,幾乎什麼都吃。




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性有袋類,它的食性廣泛,包括小型獸類、鳥類、爬行類、昆蟲和兩棲類,而且無論死活,都能進食。袋獾的頭很大,具有強而有力的上下頜,尖銳的牙齒使得它可以撕開鮮肉和腓骨,也是高效的食腐者。 




扁背帶馬陸(俗名千足蟲)幾乎只吃腐葉和其他腐爛的植物,獨特的扁平形狀和背側面橫向延伸的樣子,使得它們能穿過落葉層和其他潮溼陰暗的微環境,如糞堆、腐爛的木頭和樹樁。



兔子經常吃掉自己的糞便,這是因為作為食草動物的它們並沒有進化出來反芻機制,因此兔子消化草的能力很有限,拉出來的球形便便實際上是半消化的草。 

吃進去再消化一次,相當於反芻功能。 

另外,新生的小兔子也會吃自己媽媽的糞便,這是因為新生兔子的腸道是無菌的,它必須攝取同類的糞便獲得那些對生存來說非常重要的腸道菌群。 


同樣的行為也發生在綠鬣蜥、大熊貓、大象、河馬和考拉身上哦。 

俗稱屎殼郎,以動物的糞便為食,並在上面養育後代。蜣螂的競爭是激烈的,比如,一堆大象的糞便能夠在30分鐘內吸引4000隻蜣螂。 雌性造出一個糞球,雄性來把糞球推走並埋起來。在地下,雌蜣螂把泥土和自己的糞便塗抹到球上。糞便經過一段時間的陳化後,雌蜣螂就會把它分成小球,並在每個小球裡產一枚卵,然後留下來照顧這些卵。蜣螂能夠滾動一個直徑達5釐米的糞球,糞球的重量可以達到甚至超過蜣螂體重的50倍。



ps:人類從某種程度也食糞,是不是不可思議呢?

中藥裡有這麼幾味藥:夜明砂、明月砂、五靈脂,看上去很高大上,其實它們分別是蝙蝠、兔子和鼯鼠的糞便。還有世界上最昂貴的咖啡之一KopiLuwak咖啡,也是用椰子狸便便裡沒有消化乾淨的咖啡豆製成的呢

 1.食腐動物的胃酸酸性較強

胃酸具有腐蝕性,當食腐動物攝入腐肉時,食物經過消化道會到達胃液中,胃部會分泌胃酸將其殺死。

2.對毒素有免疫抗體

微生物在分解蛋白質時會產生毒素,比如:肉毒素。之所以這種毒素對食腐動物不產生作用,是因為食腐動物在數千萬年的進化中,能夠被毒素毒死的食腐動物已經死去了,而倖存下來的個體都對這種毒素免疫,或者說已經有了抗體。

還有一些致病菌,和食腐動物形成了共生關係,食腐動物為它們提供穩定的食物來源,而它們幫食腐動物分解食物。比如:梭狀芽孢桿菌。

* 今日頭條-為什麼食腐動物吃腐肉不會生病,難道他們百毒不侵?(薛丁格的科學)* 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予以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動物科普:食腐不中毒 禿鷲有訣竅
    禿鷲因其形態特殊且羽毛有較高經濟價值,常被人類捕殺並用於製作標本和「時尚」裝飾,加之禿鷲繁殖能力低,使得種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目前,禿鷲屬於全球性瀕危物種,被列入國家重點野生動物名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還被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列入了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
  • 食腐動物到底有什麼用?
    可能你會覺得,食腐動物也沒什麼了不起,沒有它們的存在,微生物照樣可以分解獅子和老虎,地球生物也不會有什麼問題,而是照樣運轉。 如果你這麼想,那麼代表著你不了解食腐動物的作用。 首先我們知道,微生物分解老虎和獅子的屍體速度非常慢,僅靠微生物分解最快也需要1個月左右,甚至能達到1-2年。
  • 淺談食腐動物對環境的重要性,它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
    當然,食腐動物在環境中來說,最大的作用莫過於能夠減小或者抵消大批量動物死亡所帶來的危害。食腐動物能防止野外疾病傳播其實上面提到的實驗裡面,還有一方面值得大家關注,那就是當野外有大量動物屍體沒有被清除時,除了會汙染環境等之外,最嚴重的就是容易滋生細菌,經雨水衝刷流入湖泊,從而導致大規模疾病的爆發,所以食腐動物另外一個顯著的作用就是防止疾病的傳染。
  • 我們人類其實是食腐動物
    貝爺,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男人其實按照更精確的定義,我們的食譜更偏向與「腐食」。也就是說,我們都是腐食動物,跟禿鷲、鬣狗、鱷魚、蒼蠅是一類的。禿鷲,號稱草原清道夫,專門負責處理屍體,尤其是腐爛的屍體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受不了了,堂堂人類,怎麼會是食腐動物呢?難道我們吃不到新鮮食物,只能像禿鷲鬣狗一樣吃屍體嗎?鬣狗吃東西很乾淨,什麼都不剩別急,聽我慢慢解釋。
  • 自然界之中的食腐動物,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在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中,有食草性的動物,也有食肉性的動物,還有著雜食性的動物。而食肉性的動物中,有些動物又是屬於專門吃腐爛食物的動物。那麼,這些生物的存在具有意義嗎?如果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沒有了它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下面,就讓我們來詳細的了解一下。
  • 大自然中的清道夫,食腐動物的存在,竟是維持生態的關鍵
    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說它們在生態系統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不過,在大自然中有一群動物極其重要,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整個地球的自然生態都要靠它們。這類動物是食腐動物,顧名思義,這種動物專門吃動物的腐肉,也就是動物的屍體,比如說鬣狗、禿鷲等都是食腐動物。食腐動物在人們的眼裡好像都長得特別醜陋,因此大家對它們也沒有什麼好感。
  • 霸王龍是食腐動物,還是「獵食殺手」為什麼會有生物學家意見不合
    據這項研究說,霸王龍的本來面目仍然是獵食動物。沒有哪種恐龍的形象變化比霸王龍更具有戲劇性了。它究竟是兇殘的「獵食者」還是無能的「腐食者」?究竟像獅子還是像禿鷲?讓我們用證據說話,來PK一下吧!PK 1:前肢短小就不能獵食?
  • 食腐動物為何不怕細菌病毒,吃了腐肉一點事也沒有?
    在自然界當中,有很多的食腐動物,比如禿鷲和鬣狗等,它們一般就吃獅子、豹子等大型捕食動物剩下的肉。但是這些剩下的肉在自然的作用下,會產生很多有害的物質,比如肉毒桿菌,對於人類來說吃生肉尚且意味著可能感染寄生蟲,更不說生食這些已經腐爛的肉了。那為什麼食腐動物並不怕肉中腐爛所帶的這些細菌和病毒呢?
  • 深藏心中的疑問:食腐動物如何吃得健康?
    圖片:Pedro Szekely / flickr;PhilArmitage食腐,並沉迷「二次元」美洲鷲和禿鷲的「脫髮」是趨同進化的結果。兩者都愛吃死屍,腦頂沒毛,進餐時才不會弄髒羽毛。食腐動物的生活習慣為許多人所不喜,一來是因為吃死屍給人一種「不勞而獲」的感覺,不如捕食者有「真本事」;二來是它們喜愛的食物令人類厭惡。
  • 食腐動物例如禿鷲為什麼都不怕腐肉上的病毒細菌?
    食腐動物的種類很多,它們是大自然的分解者,因為有了這些食腐動物大自然中才沒有遍地殘害、臭氣燻天。這些動物一般以腐敗的動植物屍體為食,例如蚯蚓、蝸牛、禿鷲、鬣狗等。在這裡主要以禿鷲為代表講解一下它們為什麼吃腐敗的肉而不生病。
  • 為什麼食腐動物吃了腐肉沒什麼影響?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那麼,為什麼食腐動物吃了腐肉沒有什麼影響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食腐動物的食物以腐爛的肉類、糞便或是枯枝落葉為主。也就是說,食腐動物並一定只是吃腐肉的,比如蚯蚓就是一種食腐動物,它主要以土壤中的植腐物為食。無論是哪種食腐動物都在大自然的生態中充當著分解者或清道夫的角色。
  • 食腐土狼
    新聞頻道 食腐土狼 名稱:食腐土狼英文名:Scavenging
  • 闢謠:斑鬣狗以食腐為主?錯,實際上它的「表親」才是
    斑鬣狗的食性很廣,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大部分食草動物都是它們的捕食對象,比如塞倫蓋蒂草原上的牛羚、斑馬、瞪羚,克魯格國家公園中黑斑羚,納米比亞埃託沙國家公園的跳羚等等,都是斑鬣狗們經常捕食的對象。 當然,斑鬣狗有時候也扮演「清道夫」的角色,它們會積極吃掉其它動物的腐屍,也會吃掉其它捕食者進食後留下的「邊角料」。
  • 食腐動物為什麼吃完腐肉後安然無恙?它們真的不怕細菌病毒嗎?
    像野牛,羚羊之類的食草性動物自然就會成為食肉動物的目標,可是那些位於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它們最終都去了哪裡了呢?  動物同我們人類一樣,也會面臨著生老病死的困境,像老虎獅子這類型的動物再強大,它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戰鬥力也會變得一天不如一天,最後變成了一灘屍體。這些動物的屍體在時間的醞釀下會變得腐爛發臭。
  • 鬣狗在吃腐食的時候,為什麼不抓捕旁邊等待的禿鷲而僅是驅趕?
    鬣狗作為非洲草原上的頂級獵食者,它們雖然擁有著強大的捕獵能力,但是卻不常用。我們常說的鬣狗全名叫斑鬣狗,它是鬣狗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它有兩個非常有名的外號,非洲二哥,掏肛哥。它們在吃腐食的時候並不抓捕旁邊等待的禿鷲,僅僅是驅趕一下而已,具體原因下面我一一陳述,我們先來看看這兩種動物都有什麼特性。斑鬣狗能號稱非洲二哥,那麼大哥是誰呀?
  • 深海驚悚一幕:潛水員發現鯨魚屍體被食腐生物啃食,只留下骨架
    據英國《太陽報》10月17日報導,日前美國潛水員用攝像機拍到了深海食腐動物啃食鯨魚屍體。最近,美國一個深海探險團隊,「鸚鵡螺號」的潛水員在加利福尼亞海岸外探索水下火山戴維森火山時,發現了一具怪異的生物骨骼殘骸正在爬行。
  • 想養食腐魚類的討論
    有朋友想養食腐魚類,食腐性魚類有清道夫、七鰓鰻、鯰魚等。個人建議養鯰魚,也叫鯰魚,它主要分為土鯰、大口鯰魚、鬍子鯰魚以及革鬍子鯰魚四種。鯰魚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個魚種養殖項目,它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容易養殖和管理,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能養殖。
  • 鯰魚真的是吃腐食和糞便長大的嗎?
    可是,有一種食物,雖然好吃,但是我國的吃貨們現在也都不怎麼敢吃了,那就是鯰魚。鯰魚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的肉質鮮嫩,並且經過烹飪後,味道也很好,本來是我國人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但是近來年大家都吃得比較少了。而之所以吃得少,和鯰魚的「髒」有很大的關係。
  • 法索拉鱷——這種長得像恐龍一樣的巨大猛獸,竟然是食腐動物
    比如在三疊紀時代(約2.5億年前至2億年年前)就有這麼一種動物,它們體長達到了驚人了8.5米,但是經過古生物學家的多年研究,最終證明了這種遠古巨獸只不過是一種食腐動物……這種悲催的動物就是——法索拉鱷。
  • 食腐的禿鷲為何百毒不侵?人們都低估了它們的重要性
    禿鷲,鬣狗等食腐類動物作為大自然的分解者,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態位,沒有了它們,動物屍體無法得到及時清理,屍橫遍野,腐爛的屍體不僅散發惡臭,還會滋生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容易引起疾病肆虐,危害到其他動物與人類的生存,草原可能會變成難以想像的人間煉獄。禿鷲的生活習性禿鷲屬於鷹科的大體格猛禽,展開雙翅後,翼展長度約2-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