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驚悚一幕:潛水員發現鯨魚屍體被食腐生物啃食,只留下骨架

2020-11-28 騰訊網

據英國《太陽報》10月17日報導,日前美國潛水員用攝像機拍到了深海食腐動物啃食鯨魚屍體。

最近,美國一個深海探險團隊,「鸚鵡螺號」的潛水員在加利福尼亞海岸外探索水下火山戴維森火山時,發現了一具怪異的生物骨骼殘骸正在爬行。海洋專家在油管上發布了這段視頻,並解釋說:「在今年『鸚鵡螺號』探險季的最後一次潛水中,我們的團隊和來自海軍的研究人員在探索加利福尼亞中部海域的戴維森火山時,發現了一具鯨魚殘骸。」

「仰面躺著的鯨魚的骨骼殘骸估計有4-5米長。研究小組正在努力確認這個物種,根據鯨魚顎骨上殘留的鬚鬚初步判定它是一頭鬚鯨。」

海洋探險專家注意到鯨魚屍體上仍然留有小部分器官和少量的鯨脂。屍體上的食腐動物包括鰻魚和海蟲。眾所周知,鰻魚會剝去鯨魚的鯨脂,奧斯達克斯海蟲會吃掉骨頭。其他加入這場盛宴的生物包括深海章魚和螃蟹。

「鸚鵡螺號」的潛水員正致力於探索未知的海域,學習更多關於海底生物學、地質學和考古學的知識。他們強調了拍攝到的鯨魚屍體視頻的重要性,因為它是一個有趣的生態演替的中期階段。

根據最新的數據,因為環境氣候的變化,衝上海灘的鯨魚和海豚的數量正在逐步上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深海「綠洲」鯨落:巨鯨屍體滋養海底萬物!看鯨魚如何浪漫重生!
    當然鯨落可不只這些意思,它還代表了一種生態系統,因為鯨魚落在深海以後,各種食肉動物,從鯊魚到小蝦都會趕來搶奪這場「盛宴」,鯨魚的屍體會被成千上萬種生物吃掉,還會促使新物種的產生,因此構成了深海當中一種獨特的生態系統。為什麼科學家們發現鯨落後會如此興奮呢?因為鯨落非常少見,科學家們無法預測一頭鯨魚什麼時候會死掉,什麼時候會沉入海底。
  • 大自然中的法醫:食肉甲蟲啃食屍體清理骨架
    皮蠹將一塊顱骨啃得乾乾淨淨。北京時間1月2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報導,一種叫做「皮蠹」的食肉甲蟲是大自然中的法醫專家。皮蠹的英文單詞是dermestid,該詞來自希臘語,意思是「皮」,因而這種昆蟲的命名很貼切。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爬蟲會把肉從屍體上啃下來,這被稱為「白骨化」過程。
  • 死去的鯨魚隕落海底,新的生物王國原地崛起
    ,這個階段主要是一些遊動的食腐生物光臨,比如盲鰻,睡鯊,鼠尾魚還有螃蟹等等,這些移動的清道夫會成群覆蓋在鯨魚軀體上享用大餐,一座鯨落每天可以為食物匱乏的深海提供40-60公斤的珍貴養分。,這個階段的訪客就小多了,主要以多毛綱、漣蟲目和一些蝸牛為主組成的軟體動物大軍,食腐生物離開後,覓食環境就安全多了,它們成群結隊過來撿漏,主要吃上一波訪客留下的碎屑,所以這個階段被稱為「機會主義者階段」。
  • 死去的鯨魚隕落海底,新的生物王國原地崛起
    鯨落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移動清道夫」階段,因為剛沉底的鯨魚有大量的肉和脂肪,這個階段主要是一些遊動的食腐生物光臨,主要以多毛綱、漣蟲目和一些蝸牛為主組成的軟體動物大軍,食腐生物離開後,覓食環境就安全多了,它們成群結隊過來撿漏,主要吃上一波訪客留下的碎屑,所以這個階段被稱為「機會主義者階段」。
  • 中國首次發現極稀有生命奇蹟!它們死後100年仍造福世界…...
    3月10日,中科院「深海勇士」號搭載著「探索一號」載人潛水器進入三亞的海底。在深海探索了近一個月之久後,科研者們在昨日宣布了他們的重大成果——我國海域中發現了首個鯨落!在南海的海底,拍攝到一隻3米長的鯨魚屍體。
  • 鯨魚死了叫什麼?
    鯨魚一旦咽氣,體內的組織和器官就會開始腐敗。細菌急速擴散,蛋白質被快速分解,在鯨魚體內產生非常多的氣體,而鯨魚身上的出氣孔因為體內組織的腐敗反而被堵塞,鯨魚皮膚結實不會輕易漏氣,鯨魚體內的氣體越積越多,達到臨界點就會產生爆炸。
  • 食肉甲蟲啃食動物屍體留下完整精細骨架結構
    ,留下森森白骨。  每年都會有數百隻動物屍體送到這座博物館。研究者首先將動物屍體的皮毛剝去,從肌肉和胃裡中採集標本。  這些甲蟲蜂擁到蛇、貓頭鷹及其他動物屍體上,將殘存的腐肉吃得一乾二淨,只留下骨架。這種處理方式十分高效,已經使用了許多年。
  • 科學家發現殭屍蠕蟲 指頭大小以海洋動物屍體為食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2日消息,據科學日報報導, 一種據稱與鯨魚一起共同進化的食骨蠕蟲物種追溯到史前時期,它主要以巨大的海洋爬行動物的屍體為食。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食骨蠕蟲屬(Osedax),俗稱殭屍蠕蟲,起源於至少1億年前,並依靠史前爬行動物,例如蛇頸龍和海龜的骨頭為生。
  • 罕見「鯨落」現場:章魚、蠕蟲、清道夫魚的狂歡,齊啃5米鯨屍!
    團隊原本是打算尋找雌章魚等活體標本,沒想在水下3200米(10500英尺)深處發現許多深海章魚、螃蟹和多毛綱(polychaetes)等生物附著在鯨魚屍體上「開party」的畫面。
  • 鯨落,鯨魚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一鯨落,萬物生
    這場死亡對於鯨魚來說是一切的結束,但是對於另外一群海洋生物來說卻是一場狂歡的開始,當鯨魚的屍體觸達海底的那一刻,很快就會被深海生物發現,尤其是嗅覺系統極為靈敏的盲鰻、深海軟甲蟹等,甚至還有鯊魚到來。常常一座鯨落創造的生態系統可以維持數十年,但是一頭體型巨大的鯨落所創造的生態系統可以維持長達百年之久。
  • 中國首次在南海發現並拍攝鯨落生態系統,被譽為最溫柔的生命重生
    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鯨落是指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此次發現,對於我們認識海洋生態系統如何維持深海生命的機制,和我國深海生物多樣性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意義重大。TS16航次共同首席科學家 中山大學副教授 謝偉接受採訪時表示,「深海生物通常是處於食物貧瘠的狀況,一頭鯨死亡後,會快速沉入海底,將營養物質帶到深海,成為深海生命的綠洲,孕育著豐富多樣的生命。」
  • 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1600米的山腰處 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生態系統 對我國深海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 億年歷史的海洋蠕蟲 曾以蛇頸龍骨頭為食
    據國外媒體報導,研究人員在一隻蛇頸龍的化石和一隻古老海龜的外殼上發現了一種名為食骨蠕蟲的海洋食腐動物鑽出的孔洞。食骨蠕蟲也被稱為殭屍蠕蟲,研究表明它們或許已經對現在保存的化石遺蹟造成了負面影響。研究的合著者,普利茅斯大學海洋研究所的Nicholas Higgs博士稱:「我們的發現表明這些食骨蠕蟲並非與鯨魚共同進化,它們也吞噬了恐龍時代統治海洋的巨大爬行動物的遺骸。因此食骨蠕蟲導致許多遺骨無法成為化石,這就阻礙了我們對於這些滅絕海洋怪獸的了解。」這個蠕蟲種類最早是在2002年被深海探測器發現於加州海岸,它們依靠沉落海底的屍體存活。它們生活的區域最深達到4千米。
  • 為什麼稱鯨落是深海生命的綠洲?
    鯨魚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動物之一,藍鯨則是鯨魚之最,體長最長可達27.6米,190噸,也就是有9層樓高,可能有30幾隻大象那麼重。因此,我們對鯨魚使用的兩次甚至可以不用「條」,可以說是一座鯨魚了。正是由於這麼龐大的體型,一座鯨魚的屍體在海底中的循環可達上百年。就好像,這條鯨魚的生命雖然結束了,但是它仍然在燃燒自己。
  •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網友:那鯊魚死了叫什麼?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網友:那鯊魚死了叫什麼?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 食腐動物到底有什麼用?
    關於自然界野生獅子和老虎的屍體,其實背後牽涉到了自然界非常重要,但經常被人類忽略的角色——食腐動物。 可能你會覺得,食腐動物也沒什麼了不起,沒有它們的存在,微生物照樣可以分解獅子和老虎,地球生物也不會有什麼問題,而是照樣運轉。 如果你這麼想,那麼代表著你不了解食腐動物的作用。 首先我們知道,微生物分解老虎和獅子的屍體速度非常慢,僅靠微生物分解最快也需要1個月左右,甚至能達到1-2年。
  • 為什麼鯨落越來越難以發現
    我們先介紹一下鯨落的發生過程鯨落的起初會進入移動清道夫階段首先由移動的食腐動物,如:盲鰻、睡鯊、深海魚類等先會吃掉90%的軟組織、拆解屍體。大型腐食者離去後,接著為機會主義者階段輪到多毛類和甲殼類小型生物等寄生在殘餘鯨落身上,此外,還有許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也會蠶食殘渣。 對這些分解者它們而言就是一場美食盛宴,這頓饗宴依照鯨魚體型的大小,可以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
  • 男子發現巨大鯨魚屍體旁黑影移動 湊近一看毛骨悚然
    「一鯨落萬物生」,一男子在楠塔基特島附近海釣時發現大海中有一具鯨魚屍體,讓他大感意外,因為鯨魚的屍體很少被人看見的。該男子立馬掏出相機拍攝記錄,但是沒想到正在他拍攝的時候突然看到鯨魚屍體周圍有一道黑色的影子,該男子定睛一看差點嚇得腿軟了,原來那道黑色的影子竟然是一條鯊魚,而鯊魚正在啃食著鯨魚的屍體。
  • 男子發現巨大鯨魚屍體旁黑影移動 湊近一看毛骨悚然
    「一鯨落萬物生」,一男子在楠塔基特島附近海釣時發現大海中有一具鯨魚屍體,讓他大感意外,因為鯨魚的屍體很少被人看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