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腐的禿鷲為何百毒不侵?人們都低估了它們的重要性

2021-01-14 迷你科學星球

禿鷲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是臭名昭著的鳥類,它們有著十分重口味的飲食習性,專以腐肉為食,而不是親自動手捕獵活物為生。大草原上哪裡有死亡,哪裡就有它們聚集的身影。

所有的生命最終都將走向終結,這是大自然的基本規律。大自然裡有時也會發生大規模的死亡事件,比如森林大火,病毒傳播等。禿鷲,鬣狗等食腐類動物作為大自然的分解者,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態位,沒有了它們,動物屍體無法得到及時清理,屍橫遍野,腐爛的屍體不僅散發惡臭,還會滋生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容易引起疾病肆虐,危害到其他動物與人類的生存,草原可能會變成難以想像的人間煉獄。

禿鷲的生活習性

禿鷲屬於鷹科的大體格猛禽,展開雙翅後,翼展長度約2-3米。它們翅膀雖龐大,卻不太會飛,為了節省飛行的能量,很多時候都是以滑翔的方式飛行,幾乎不怎麼揮動翅膀。它們善於藉助氣流在空中滑行。禿鷲的遠程視力非凡。在千米高空飛行時,可以準確發現地面上十幾釐米長的小動物,並能觀察到獵物的一舉一動。

禿鷲們覓食時,一般散布在空中不同的區域,不停地盤旋,窺視大地,搜尋動物殘骸。當其中一隻禿鷺發現一具動物屍體時,仔細觀察動靜後,再向下俯衝去取食。這時周圍的其他禿鷲就會知道有食物出現,都紛紛跟隨趕往現場,幾分鐘內,這具屍體就會被禿鷲群包圍。禿鷲的進食速度很嚇人,1分鐘就能妥妥地吃進去大約1斤肉,一群禿鷲在不到1個小時內就能將一頭死去的犛牛啄食得只剩骨架。

禿鷲的頭部光禿禿的,脖子也是裸露著的,這使它們的腦袋能更方便地伸入屍體裡進食,脖子上沒有羽毛,也不用擔心沾上血跡殘渣。

食腐的禿鷲為何百毒不侵?

動物的死屍發生腐敗一般會釋放大量的細菌和病毒,比如肉毒桿菌、肉毒素。腐肉含有毒素,一般的動物是不敢食用的,誤食之後會使它們輕易患病,甚至中毒死亡。對於禿鷲來說,腐肉卻是美美的大餐,吃了之後仍安然無恙。

而大自然中的動物屍體,有的是正常死亡的,有的是染病而死的。禿鷲對腐肉來者不拒,有實驗證實,對於因狂犬病毒、豬瘟、炭疽而病死的動物殘骸,它們也能照吃無憂。吃慣了腐肉的禿鷲為何可以不生病?

這因為禿鷲擁有極其強悍的消化系統,胃內酸性比人類胃酸高10倍,如此高濃度胃酸甚至可以腐蝕金屬,所以也能輕鬆秒殺掉腐肉中的大多數有害病菌,保護禿鷲不受感染。

胃酸雖然強大,但還是會有一些難以對付的細菌,可以在禿鷲腸道裡頑強存活,比如梭狀芽孢桿菌和梭狀桿菌,這兩種菌類對其他普通動物來說,都是致命性極高的。但這兩種微生物群落卻不僅能存在於禿鷲大腸裡,與禿鷲和睦相處,並且禿鷲與它們還形成了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

此外,由於長期接觸病原體,禿鷲也進化出了強大的免疫系統,體內擁有某些很強的抗體,可以有效地保護它們不受病菌侵害。

更重要的是,雖然禿鷲吃進去的是飽含病菌的物質,但排洩出來的物質卻是無害的。禿鷲在進食的同時,就會排洩,排洩物也具有高酸性,可以給自己的腿和屍體周圍進行殺菌消毒,扼制了疾病的擴散。

如果沒有禿鷲等食腐動物即使處理死屍,草原上將橫屍遍野,病菌肆意滋生,汙染土壤、水源,將影響到人類的生活環境,造成疾病的大流行,危害動物和人類健康。

禿鷲是草原的勤勞的保護神,憑藉自身的強酸胃,腸道裡的微生物種群和強大的免疫系統,通過食腐,為人類解決了大自然中大量的動物殘骸,將環境中大量的病原體殺死,隔絕在自己體內,阻止了致病菌的傳播與蔓延,是草原上最偉大的清潔衛士,使草原保持乾淨。

禿鷲的存在,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大自然處理動物屍體的最清潔方式,減少了潛在的有害動物屍體帶來的危害,它們是生態系統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相關焦點

  • 動物科普:食腐不中毒 禿鷲有訣竅
    ,以食腐肉為生。  禿鷲食腐有「秘訣」> 大自然中,假如沒有禿鷲以及其他食腐鳥類,荒野上將會堆滿動物的屍體。正是由於禿鷲等鳥類及時清理了動物屍體,才有了乾淨的荒野。但腐爛的肉塊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這種令其他動物望而卻步的腐肉,為何卻成為禿鷲的饕餮大餐?它們就不會中毒嗎?這其中的奧妙在於禿鷲擁有一個「百毒不侵」的胃。禿鷲胃內酸性比人類的胃酸高十倍,可以大量消滅攝入的可致病細菌。即便如此,一些難纏的細菌依舊可以在禿鷲的體內生存。
  • 「腐肉之王」禿鷲,胃酸能消化金屬,百毒不侵卻難逃滅絕的命運
    在所有動物裡,禿鷲無疑是無比特殊的,它們依靠吃腐肉來生活。禿鷲也被稱為「腐肉之王」,它的胃酸甚至能消化金屬,可以說禿鷲幾乎是百毒不侵。可惜就算是這樣的動物也難逃滅絕的命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禿鷲在自然界中承擔的是清除者的職務,它和分解者其實異曲同工。所謂分解者,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組成。
  • 「腐肉之王」禿鷲,胃酸強到可腐蝕金屬,百毒不侵卻也難逃滅絕
    生態系統中的清除者一般指食腐動物,像鬣狗、禿鷲、狼獾、禿獾豺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禿鷲。 但就是它們這種吃腐肉的食性,為生態系統的平穩運作做出了巨大貢獻,儘管很多人並不知情。 食腐動物不止禿鷲一種,但禿鷲是公認的「腐肉之王」,它們能做到其他腐肉動物無法做到的事情。 一般的食腐動物如果吃掉了帶病菌的腐肉,那它很大概率要染上疾病,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一命嗚呼。
  • 食腐動物例如禿鷲為什麼都不怕腐肉上的病毒細菌?
    食腐動物的種類很多,它們是大自然的分解者,因為有了這些食腐動物大自然中才沒有遍地殘害、臭氣燻天。這些動物一般以腐敗的動植物屍體為食,例如蚯蚓、蝸牛、禿鷲、鬣狗等。在這裡主要以禿鷲為代表講解一下它們為什麼吃腐敗的肉而不生病。
  • 美洲的這種動物百毒不侵,胃酸強到可腐蝕金屬,卻也難逃滅絕
    比如在廣闊的美洲大陸上就有很多神奇的動物,而這種動物更是堪稱百毒不侵,它的胃酸甚至於酸性強烈到可以腐蝕金屬。然而就算是這麼厲害的動物,在人類城市高速擴張的情況下,也難逃瀕臨滅絕的命運,這種厲害又悽慘的動物就是赫赫有名的禿鷲。
  • 食腐動物為何不怕細菌病毒,吃了腐肉一點事也沒有?
    在自然界當中,有很多的食腐動物,比如禿鷲和鬣狗等,它們一般就吃獅子、豹子等大型捕食動物剩下的肉。但是這些剩下的肉在自然的作用下,會產生很多有害的物質,比如肉毒桿菌,對於人類來說吃生肉尚且意味著可能感染寄生蟲,更不說生食這些已經腐爛的肉了。那為什麼食腐動物並不怕肉中腐爛所帶的這些細菌和病毒呢?
  • 科普貼 | 食腐動物有哪些?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科普那些因捕獵技術拙劣, 而以腐肉、排洩物食腐動物。經常成群飛行於高空中,嗅覺較弱的它依賴于敏銳的視覺找尋屍體,它們也會依靠同伴或者其他食腐動物發現食物,然後迅速下降,等待輪到它們進食的時機,或者去搶奪有利的位置。 兀鷲的食物主要是新鮮的腐肉,在食物匱乏時也會吃些腐敗時間較長的肉,它的胃裡有消化能力很強的酸 。
  • 鬣狗在吃腐食的時候,為什麼不抓捕旁邊等待的禿鷲而僅是驅趕?
    鬣狗作為非洲草原上的頂級獵食者,它們雖然擁有著強大的捕獵能力,但是卻不常用。我們常說的鬣狗全名叫斑鬣狗,它是鬣狗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它有兩個非常有名的外號,非洲二哥,掏肛哥。它們在吃腐食的時候並不抓捕旁邊等待的禿鷲,僅僅是驅趕一下而已,具體原因下面我一一陳述,我們先來看看這兩種動物都有什麼特性。斑鬣狗能號稱非洲二哥,那麼大哥是誰呀?
  • 淺談食腐動物對環境的重要性,它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
    談起食腐動物,人們總是對它們沒有什麼好印象,比如鬣狗家族,由於外形、食性等諸多原因,始終不被人們喜愛。我們常說要維持生物多樣性,這對於生態系統的平衡來說至關重要,但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食腐動物的存在,更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由於它們能夠清除一些動物屍體,有效地防止了疾病在動物之間的傳播,這對環境來說極為有利。
  • 深藏心中的疑問:食腐動物如何吃得健康?
    圖片:Pedro Szekely / flickr;PhilArmitage食腐,並沉迷「二次元」美洲鷲和禿鷲的「脫髮」是趨同進化的結果。兩者都愛吃死屍,腦頂沒毛,進餐時才不會弄髒羽毛。食腐動物的生活習慣為許多人所不喜,一來是因為吃死屍給人一種「不勞而獲」的感覺,不如捕食者有「真本事」;二來是它們喜愛的食物令人類厭惡。
  • 禿鷲的進食順序總要排在獅子之後?在這種情況下獅子不會阻攔它們
    導讀:禿鷲為何要恪守順序最後進食?因為它們知道和獅子搶食的下場。但在一種特殊的情況下,獅子不會阻攔它們。禿鷲是一類有名的大型猛禽,常常以各種動物的屍體為食。雖然它們長得不好看,但它們的食腐習性對維護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還被人們譽為「大自然的清潔工」。在非洲大草原上,一頭被獅群獵殺的野牛,常常是獅子吃過之後鬣狗吃,鬣狗吃過之後禿鷲吃,一群禿鷲往往能把動物的屍體啄食得只剩下白骨。那麼,禿鷲為何要恪守進食順序最後才進食呢?
  • 禿鷲和斑鬣狗吃腐肉不生病著稱,它們吃下蝙蝠會消化掉病毒嗎?
    有哪幾種食腐動物?常見如天上飛的有禿鷲,地上跑的有非洲鬣狗,這些動物最強大的能力就是即使吃下腐爛了一周的動物屍體,也不會有任何問題,它們有如此強大的能力,主要是其特殊的身體功能所決定的!食肉動物和雜食性動物的胃就沒有食草動物那麼複雜,而且食肉動物的腸道比較短,因為這些食物不需要經過長長的消化道吸收。食草動物的胃往往蠕動能力很強,但胃液環境比較溫和,而食肉動物則完全不一樣,胃液為強酸,PH值很低,這就意味著,當肉類進入食肉動物胃中時,強酸可以搞定一大批微生物菌群!
  • 紐約死亡人數持續飆升,屍體無處安放引來大量食腐禿鷲
    日前,日本TBS電視臺記者實地探訪了紐約一處殯儀館,現場畫面令人觸目驚心,據這位記者透露,殯儀館內的大多數房間都已經被用來存放屍體,在其中一處面積不大的房間中,幾十個白色的箱子整齊的排布著,而這些紙箱子裡存放的都是因感染新冠肺炎而不幸去世的遺體,殯儀館負責人紐菲爾德對記者說,這個房間內有40具遺體,在另一層還有一處。
  • 世界上最醜的動物,「屁股」仿佛長在了臉上,卻百毒不侵
    身披黑褐色的毛髮,頂著一張金黃色的大臉,被人們戲稱為「屁股長在了臉上」。相信人們在野外遇到的話,定會驚魂不定。而除了確確實實的醜之外,白面粗尾猿還有個讓人們驚嘆不已的地方——百毒不侵。平時白面粗尾猿主要是喜歡吃水果、堅果或者一些昆蟲。但是如果有時候不小心吃到一些帶毒素的食物之後,也可以安然無恙。比如有人曾就看到白面粗尾猿吃完毒蛇之後,還可以繼續生活。
  • 美國紐約死亡過萬人,停屍房晝夜工作:屍氣竟引來大批食腐禿鷲
    由於紐約的死亡人數太多,停屍房即使24小時運轉也滿足不了需求,為了防止病毒的傳染,紐約不得挖萬人坑來掩埋屍體。紐約哈特島的萬人坑,由於「屍氣太重」,竟然引來了食腐的禿鷲,不僅給這個城市帶來不詳的徵兆,也非常的可怕。在4月17日,有人拍攝到了一組紐約非常可怕的照片。從照片中我們看到,一群禿鷲在紐約上空盤旋,其中還有三隻禿鷲被抓拍到在美軍醫院船「安慰」號的頂部盤旋。
  • 美國紐約之前死亡過萬人,由於「屍氣太重」,引來大批食腐禿鷲
    紐約州不得已的舉措由於死亡人數過多,紐約州的停屍房和殯儀館都處於飽和狀態。很多遺體都無法處理,面對這種情況,紐約州政府採取了挖萬人坑掩埋遺體的措施。這也是十分無奈的舉措,如果任由遺體隨意停放,那麼很有可能導致病毒的進一步傳染,為了紐約州人民的健康考慮,州政府也只好出此下策了。不過,這又引來了新的問題。那就是由於"屍氣太重",萬人坑引來了大批禿鷲。
  • 食腐動物為什麼吃完腐肉後安然無恙?它們真的不怕細菌病毒嗎?
    其實也是現實所迫。這些食腐動物因為行動等各個方面原因,根本不適合在殘酷的大自然界和其他動物搶奪新鮮的獵物,所以就將食譜轉移到了沒有動物願意嘗試的腐肉上面,可是這些腐肉中含有著大量的細菌病毒,禿鷲或者是鬣狗它們吃完以後卻還安然無恙的生活,這是因為它們的體內早就有了一套能夠抵抗這些病原體的能力。
  • 為什麼食腐動物吃了腐肉沒什麼影響?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那麼,為什麼食腐動物吃了腐肉沒有什麼影響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食腐動物的食物以腐爛的肉類、糞便或是枯枝落葉為主。也就是說,食腐動物並一定只是吃腐肉的,比如蚯蚓就是一種食腐動物,它主要以土壤中的植腐物為食。無論是哪種食腐動物都在大自然的生態中充當著分解者或清道夫的角色。
  • 神秘食人魚的天敵電鰻 食人魚生性兇狠卻不是百毒不侵
    說到食人魚大家是不是都膽戰心驚啊,食人魚難道就是百毒不侵了嗎?食人魚的天敵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揭開神秘的食人魚真相。
  • 草原上的食肉動物,為何極少捕食禿鷲?主要是禿鷲「很好用」
    在看一些自然紀錄片的時候,我們時常能夠見到一種腦袋光禿禿的鷹,就站在獅子、鬣狗等食肉動物的進食場旁邊,但這些食肉的猛獸似乎對它們並不感興趣,絲毫沒有表現出一丁點的驅趕或者捕捉行為。這種非洲草原上常見的鷹就是兀鷲,屬於禿鷲亞科,人們也習慣稱之為禿鷲。人們感到好奇的是,難道鬣狗等動物看不上這幾兩肉,才沒有捕食它們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