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華山與黃山走出來的清溪江,洋洋灑灑穿越皖南境地,進入宣紙故鄉涇縣,就改了一個青澀而正式的名字——青戈江,與彎曲婀娜的水陽江匯成長江下遊水力資源最豐富、開發程度最高的河流,全程落差超過400米;若不是受季節性影響,常年都可以通行200噸位以內木船和駁船,不僅如此,清澈的青戈江魚產豐富、河岸沼澤候鳥諸多,一路風景是山是水。
涇縣境內散布著濃厚的宣紙、默然氣氛,即使小村莊裡有一棟小房子,也能生產出好的宣紙、默然、稀罕的茶、雕塑等,但幾乎沒有訪客,「來這裡的人大部分都是周末開車來合肥、宣城、南京、鎮江、杭州、上海吃飯,參觀旅遊景點就回去,」。
客觀地說,涇縣的旅遊景點一下子沒有驚訝或出眾的地方,「處處相似」也正是「差不多」能給能夠細細領悟的人意想不到的江南顏色,例如,輝派的涇縣茶堤古村、王倫的桃花潭、徐來的晉江南川橋都有歷史時代,都充滿了輝派特別是沒有開發的江南千橋,那是真正的古鎮,沒有開發,沒有真正的保護,清高河在旁邊心滿意足地流淌,漁民、白鷺、船夫走了幾千年,李白在這裡朗讀,高喊「徐來一振」,當然,如果我們只是單純地過去,「西萊一鎮」長道就是一個普通的村莊,清高河是一條洗衣服捕鴨子的大河,岸上的那座石頭原木望樓塌得很慘,仔細觀察裡面幾乎都是人住的,真是一般。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漫步在青石板、鵝卵石鋪成的長道胡同,這是沿著清古河建起的唯一一條古巷,再破舊的門房都是對著的木門,門內另有庭院風景,雖然已經荒草叢生,門外掛著一個陳舊對稱的燈籠,是用布或紙做的燈籠,輕輕將手寫的對聯塗在微風霜上,生活在裡面的人啊,還用黑白電視熟悉的聲音,英雄們的抗日電影,整個人一下子回到了過去,回到了開始報導時的童年。
這裡每個周末都有外地私家車遊客,當地村民也用河水建農家旅館,房價不比縣城便宜,但是大部分村民仍然各自忙碌,9月份忙於秋收和曬太陽,空閒的時候和鄰居嘮嗑,打撲克,談論荒唐的話題,清古河上遊是九華山、黃山連接邊界的太平湖,一年四季都這麼清澈,像泉一樣清澈,但河水的平靜聲格外清澈,與山明鳥一起一波江南。
旅行不只是為了逃避生活的苟且,更是為了認識旅行本身,小編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