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是中國坡降最陡的大河,該河流水能蘊藏量豐富,在中國僅次於長江。長期以來,中方對包括雅魯藏布江在內的跨境河流開發利用一貫持負責任態度,實行開發與保護並舉的政策。然而印度近些年卻極力反對中國對雅魯藏布江的開發利用,不斷炒作所謂的「中國大壩威脅論」。
在印度不斷炒作的同時,新華社11月初受權播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從九個方面勾畫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提出要拓展投資空間,實施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開發、國家水網等重大工程,推進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
黨中央出臺的這份建議,對雅魯藏布江的水力資源開發無疑具有重要意義。11月26日,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晏志勇表示,對於水電行業來講,這是一次歷史性機遇。雅魯藏布江下遊近6000萬千瓦水電的開發,每年可提供近3000億度清潔、可再生、零碳的電力。此外,隨著水電站的開發,電網通了、公路通了,我國與南亞的合作也將更加通暢。
不過,雅魯藏布江開發項目在迎來歷史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印度的阻攔。據報導,早在2013年,印度外交部就渲染稱,印方擁有 「河流使用權」,並首次敦促中國「不得在上遊進行任何有損下遊利益的活動」。今年8月,《今日印度》等媒體又開始渲染所謂的「中國大壩威脅論」,聲稱中國人在10年的時間裡,在雅魯藏布江24公裡長的流域內修建了3座大壩。中國可能導致「印度全國各地的河流乾涸」。這種危言聳聽的報導,在印度國內引起了廣泛關注。
對於此類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表示,在跨境河流問題上,中國與印度一直保持著溝通與合作,長期以來中國從中印友好大局和人道主義精神出發,在向印度提供有關河流汛期水文資料和應急事件處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下遊防洪減災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