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比中國更早實施計劃生育,可為什麼搞砸了?

2021-01-08 虎嗅APP


8月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用一個整版報導了中國「生娃」的情況。同版配發的評論,標題為《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旋即該新聞就上了微博熱搜。


如今,低出生率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開始不斷顯現。中國的人口紅利基本告罄,老齡化加劇,用工成本上升,社會保障壓力大……


目前,中國仍舊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名次即將被印度趕超。有數據顯示,再過七年左右,印度人口將達到14.4億,並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


不管計劃生育還是計劃不生育,都非中國的特殊國情,其實印度實施計劃生育的時間比中國還要早。不過,像印度國內破破爛爛的基礎設施一樣,這一關係國計民生的工程被印度政府搞砸了。這一歷史進程是如何發生的?我們又該吸取哪些教訓?


得「計劃生育」風氣之先


世界人口,尤其是發展中國國家人口過多,是二戰之後的主流觀點。諸如洛克菲勒基金會這樣的組織大力推動控制人口的觀點,以至於聯合國都設立了人口基金會以表示對這一問題的重視。


印度過去就以人口眾多著稱,甚至曾由此成為眾矢之的。人口學家們舉出1770年至1950年30次的印度饑荒作為例子,認為印度人口不控制絕對不行。威廉·帕多克和保羅·帕多克兄弟於1971年出版著作《饑荒1975》,宣稱在未來即將發生的饑荒中,印度已經無可救藥。


面對不斷增長的人口和越發沉重的糧食、資源負擔,1952年印度提出了人口控制計劃,並為育齡婦女提供避孕藥具和服務,同時開足馬力輔之以各種少生少育的宣傳。


從這之後,各屆政府都在繼續進行這項工作。在印度所謂的「二五計劃」期間,印度在中央和各邦都設立了計劃生育委員會。早期的計生政策比較溫和,以勸導為主,並沒有施加強制政策。


在當時的印度,到處都可以看到印度政府設立的宣傳畫。打開收音機,就會聽到宣傳小家庭的歌曲。甚至在火車站,都能看到印度政府設立的絕育站。對於絕育的人,政府還會給予物質獎勵。


然而,印度的農村人口仍然在瘋漲。在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1952年,印度人口為3.8億,到了1975年,印度人口激增到6.13億,漲幅高達61%。即使近十年來,印度也並沒有停止人口的狂飆突進,甚至生出了好幾個「中東大國」。



這和另一個人口大國中國當時的境地很相似:1953年,中國就提出了計劃生育,但此後20多年的時間裡,也基本採取宣傳和自願的方式,部分時期還有反覆。因此中國這段時間的人口增長速度也與印度非常接近。


隨著人口快速增長,人地矛盾越來越尖銳,在沒有技術創新的情況下,耕地的承載能力問題也越來越凸顯。對此,福特基金會在1959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印度人口將在20世紀60年代觸及土地承載能力的上限,隨之而來的可能是糧食危機和饑荒。


於是這段時間也成為印度經濟發展停滯的時期。印度經濟增長率常年停留在3%左右,被人稱為「印度教速度」。農業更是難以自給,常年需要美國的糧食援助。1960年,印度用掉了美國小麥產量的1/8,到1966年,已經到了1/4。


從1967年開始,印度從菲律賓引進高產雜交水稻、從墨西哥引進高產雜交玉米和小麥。根據印度學者巴葛望的研究,實際增產規模達到2倍左右。


但印度政府很快發現,新技術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很快就被增長的人口所抵消。於是,在第五個五年計劃時期,印度政府將計劃生育變為學校必修課程。


最有名的強制計生措施,莫過於英迪拉·甘地在1975年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實施的大規模絕育手術,主要是男性的輸精管切除術。


其二子桑賈伊制定的推進計劃生育政策包括:領取政府補貼和獲取農業信貸之前必須出示絕育手術證明、第三胎以上的孩子無法入學、囚犯在絕育前不能假赦,有些部門還威脅以貪汙指控那些不願意絕育的政府僱員。


據統計,英迪拉·甘地時期有超過800萬人接受這種強制絕育手術。雖然印度官方宣稱這些人大部分都擁兩個孩子的男性,但是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有很多接受這種手術的人其實是貧困潦倒的窮人和走投無路的流浪者,因為地方官員為了滿足絕育指標,往往為「自願」絕育者提供豐厚的獎品——有時是一個半導體收音機。


然而,這一政策招致了人民的巨大不滿,反對的聲音在平靜的水面下湧動。大規模的強制閹割成為1977年英迪拉·甘地政府選舉失利的重要誘因。國大黨在此次選舉中慘敗,計劃生育正是其中最為民怨沸騰的一項政策。


當時人民黨成功利用強制絕育這一議題扳倒英迪拉,至此男性絕育成了任何一個政黨都望而卻步的政治禁區。除了「政治不正確」的意識因素外,節制人口意味著本族群、本種姓、本民族的票倉在選舉中削弱,正因為這樣的現實利益,沒有哪個印度政黨願意為計劃生育這種自殺政策背書。


此後印度再沒有哪個政治家敢於用這樣的辦法推進計劃生育。即使英迪拉·甘地自己,雖然認為印度人口太多了,在重新擔任印度總理之後也沒有重啟計劃生育。印度的人口控制又回到了以前的勸說和經濟鼓勵的軌道上,也就基本等於沒有控制。


與之對比,就在印度強行計劃生育失敗的幾年之後,1980年中共中央發布《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國內開始採取嚴厲的節育政策,就此實施30餘年。


為何「生生不息」?


有趣的是,雖然計劃生育在政治層面成了禁區,但是在操作層面,計劃生育工作卻從來沒有停止,只是負責計劃生育工作的「印度家庭計劃部」把說法換成了「印度家庭衛生和福利部」。


面對世界上最快的人口增長率和最尖銳的資源矛盾,任何負責任的印度官僚都不敢放鬆計劃生育工作,每年大量的資金和政策資源依然從聯邦政府源源不斷流入地方政府,用於落實計劃生育工作。


印度國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裡,而且印度綜合國力與中國相差甚遠。印度國內的貧富差距、種姓制度、宗教矛盾是阻礙印度發展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民眾都是比較貧窮的階級,為什麼他們還在增加人口數量,而不去提高生活質量呢?


一是印度幾乎全民信教,雖然教派不同,但每個宗教幾乎都鼓勵多生育。


更為重要的是,印度的教派衝突此起彼伏,每個教派都不想限制自身的人口數量,以免處於劣勢。例如,為了安撫穆斯林,印度政府一直對其實行比較寬鬆的人口政策,結果不但使穆斯林人口增長迅速,而且還使其他教派尤其是印度教徒極為不滿。而穆斯林由於人口總體偏少,因此也堅決反對政府對穆斯林實行計劃生育。


二是印度自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民眾既然反對政府強制推行計劃生育,政客為了取悅選民,也宣稱這侵犯人權,有悖民主自由的精神。這一點上文也有所提及,儘管每個政黨都認識到人口過多的消極影響,但都害怕觸犯眾怒,在歷次的大選中,沒有任何政治家敢再提計劃生育。


三是重男輕女觀念嚴重。


在印度教傳統中,男孩不僅肩負傳宗接代的重任,而且在父母歸天的火葬儀式上,如果沒有兒子親自點燃火葬柴堆,父母的靈魂將無法升入天堂。此外,由於實行嫁妝制,女孩出嫁要給男方價格不菲的彩禮,擁有男孩也就意味著多了一條生財之道。


印度有句俗話,「一家若有仨姑娘,全部家產折騰光」。而咒罵男人的話則是「但願你生個女兒」。在這種社會氛圍下,家家戶戶都想生男孩,於是「生生不息」。


人口、紅利


到了21世紀,印度計劃生育政策的失敗,反而在很多印度人眼中成了一件幸運的事情。


80年代的時候,英迪拉·甘地還在充滿憂慮地說,「印度人口太多了」。結果到了2004年,同為國大黨的印度總理辛格卻已經在宣傳印度的人力資本優勢了。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轉變,在於學界和國際輿論已經發生了反轉。在新的技術背景下,人口不再被認為是一種負擔,而被認為是一種生產力。很多經濟學家認為,東亞和東南亞國家之所以能夠取得高速發展,與充分利用這些地方大量的年輕人口密切相關。


今天的印度,恰恰是一個不缺乏年輕人的國家,或者說,是一個擁有人口紅利的國家。對於印度來說,老齡化問題依然是個遙遠的事情。


2016年,印度人口數量已經達到13.24億,其年齡中位數為28歲。而中國和美國的這一數據是37歲,西歐是45歲,日本是47歲。印度人口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以上,平均生育率為3.0。



值得一提的是,同為發展中國家,印度和中國都存在較為嚴重的重男輕女問題。但相較而言,中國過去的情況更加嚴重。


中國的出生性別比曾一度高達121,近幾年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了113以上的高位。而印度出生性別比雖然逐年上升,但最近才接近中國,其原因恐怕在於因為中國堅持一胎政策,所以帶來了更嚴重的選擇性生育。



據估計,印度可以一直享受人口紅利到2050年。在此之前,印度可以一直保持5%的經濟增長速度。這意味這印度將擁有6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期,這在人類經濟史上都可能是空前的。


但也有觀點認為,印度通過「計劃生育」獲取人口紅利進而獲得工業化、現代化資本的努力以失敗告終。目前印度大量勞動力仍然集中於生產力低下的農業部門,而服務業也由於工業發展滯後而相對繁榮,因此整體上看印度依然處於前工業時期。


這種社會經濟形態中,普通人在其他生產要素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只能靠增加人口數量以擴大生產,因此傾向於生育更多的小孩。但是如果社會進入工業化階段,人們會發現與其增加數量,不如通過提高人口質量促進經濟產出,同時也會發現在工業社會生育小孩的機會成本遠高於前工業化社會。因此,應該開始傾向於增加人力資本投入,而不是增加人口數量。


但對於印度來說,幸運的是1991年印度改革開放之後,當地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在莫迪擔任總理之後,堅持了市場化和開放的方向,印度經濟發展速度始終保持在7%左右。


印度的人口現狀,正如他們備受爭議的火車掛票一樣,雖然有各種不盡人意之處,但畢竟總體而言,這些人中大多數仍是去上班、去創造GDP的人力資源大軍。


相關焦點

  • ...生育委員會北京市計劃生育協會關於創建幸福家庭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報告精神,實踐「中國夢」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家庭發展政策,切實促進家庭和諧幸福,滿足群眾對公共服務和家庭發展的需求,建設文明、富裕、優生、健康、奉獻的新家庭,根據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計劃生育協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下發的《關於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人口廳〔2011〕46號)精神,北京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北京市計劃生育協會(以下簡稱
  • 人口總量馬上世界第一,只比中國少五千萬,印度為何不控制人口?
    但南亞的印度,卻是一個特例。從最新統計數據來看,整個印度的人口總量已經來到了13.53億,而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中國也不過剛剛超過14億而已。要不了多久,印度將會取中國而代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按照聯合國對印度當前人口增長速度來看,2030年之前印度很可能會來到15億人口的大關。由於印度人口增長率依舊沒有世界人口增長率高,所以印度人口佔世界人口的份額反而會下降。
  • 實施人口戰略規劃 為世界人口與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到2027年左右,印度人口將會超過中國人口,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聯合國經社部人口司認為,中國生育率水平目前已經很低,生育水平大概在每對夫婦生育1.6到1.7個孩子的水平。報告指出,為避免國家人口長期下降(排除移民情況),生育率有必要保持在2.1。
  • 印度和中國差不多同時起步,為什麼印度卻始終發展不起來?
    近期,我們的老鄰居印度一直表現得比較活躍,先是在邊境地區製造摩擦,吃了癟之後也不死心,反而擺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態,還要討說法。印度不僅一直在往前線增兵,大有一雪前恥的決心。 而後,印度國內更是掀起一場"去中國化"的浪潮,打砸中國的產品,並刪除中國的APP。
  • 美國也有「計劃生育」
    當近來中國社會熱議「二孩」全面放開新政之際,美國政治圈恰好也在為另一件與「生孩子」相關的事情憂心忡忡。在此期間,桑格遠赴亞洲遊歷,還在中國上海與女作家賽珍珠(Pearl Buck)一起開設了一家生育控制診所。在持續得到社會正面回應的同時,桑格及其全美生育控制聯盟也不得不直面眾多針鋒相對的阻撓。
  • 沒有計劃生育 中國人口就會膨脹?
    [摘要]「發展是最好的避孕藥」,對於降低生育率來說,計劃生育的作用遠不如社會經濟發展。誤區三:如果沒有計劃生育政策,中國人口現在不知道得多生多少「發展是最好的避孕藥」,對於降低生育率來說,計劃生育的作用遠不如社會經濟發展。學者早就發現,女孩子的中學毛入學率跟生育水平之間的關係呈負相關。城鎮化、生育年齡推遲都是降低中國生育率水平的重要因素。西歐國家和俄羅斯長期鼓勵生育,但生育率都長期低於更替水平。
  • 印度「閉關鎖國」,中國風投轉向「新大陸」?
    後來在貿易方面又動作頻頻,表示要針對中國的電子產品,延長其過審的時間,不過實際上印度實施起來倒是起了反作用,自從開始限制以來,反而促進了印度企業從中國的進口。最近又想出了新的「花招」,今年年中,印度表示要收緊投資外國投資限制。
  • 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計劃生育政策調整時候已到
    報告中涉及中國人口結構老齡化的眾多數據,使得國內外媒體對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討論進一步升級。  8月26日,一家英國媒體撰文呼籲中國全面放寬計劃生育政策以應對中國「多老」、「少子」的現狀,認為「單獨二胎」等微調政策不足以扭轉人口結構嚴重老齡化趨勢。
  • 印度13.53億人口,為什麼不控制?這麼多孩子養得起嗎?
    印度是一個領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裡,只相當於我國領土面積的1/3。而我國雖然有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面積,可是實際上可利用的耕地面積只有1.282億公頃,人均僅有0.092公頃。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就是因為我國境內存在許多高寒、高原、高山地區,大量的沙漠戈壁山谷等地形,這樣的地形根本無法種植作物。
  • 處處落後於中國,為什麼印度的遙感衛星商業應用,就比中國更好?
    印度是一個地廣人稠、經濟技術落後的國家,這個特點造成了印度的經濟活動對遙感衛星的大覆蓋面、高清晰圖像的需求,比中國來得更為旺盛。印度自1988年發射遙感衛星,比中國早了10年時間,雖然印度沒有能力生產先進的相機和鏡頭技術,主要核心零件依賴進口,但也是不折不扣的遙感技術大國。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
    負責協調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醫療保障,統籌規劃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資源配置,指導區域衛生和計劃生育規劃的編制和實施。  (八)負責完善生育政策,組織實施促進出生人口性別平衡的政策措施,組織監測計劃生育發展動態,提出發布計劃生育安全預警預報信息建議。制定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制度並監督實施。制定優生優育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推動實施計劃生育生殖健康促進計劃,降低出生缺陷人口數量。  (九)組織建立計劃生育利益導向、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和促進計劃生育家庭發展等機制。
  • 風象星座——雙子座,天秤座,水瓶座是如何把一段感情「搞砸」的
    雙子座,天秤座,水瓶座,這三個星座天生就人性,叛逆,且自尊心強的要命,不服任何人的管制,在感情中捉摸不透的ta們更是經常輕而易舉的「搞砸」一段關係。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雙子座,天秤座,水瓶座在感情中「搞砸」一段關係要經歷什麼樣的心路歷程吧!雙子座,天秤座,水瓶座在感情中的煩惱源自於:ta們都有非常獨立的精神世界,愛情只是ta們精神世界需求的一部分,有時候另一半會讓ta們覺得是「累贅」。
  • 卡印度「脖子」,印媒:中國將在雅魯藏布江下遊實施水電開發
    卡印度「脖子」,印媒:中國將在雅魯藏布江下遊實施水電開發對印度來說,中國就像是一座不可攀登的高山,而這座高山在近日宣布,將在雅魯藏布江下遊實施水電開發。聽到這個消息的印度媒體對這個新聞大肆的炒作,認為中國對雅魯藏布江下遊實施水電開發會卡住印度經濟的「脖子」。
  • 印度重大選舉中,莫迪政黨獲選,大批印度教暴徒砸清真寺慶祝!
    ,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黨聯盟多以印度教徒組成,而印度國大黨領導的反對黨聯盟是莫迪的競爭對手。    印度教徒為慶祝打砸清真寺  在莫迪連任後,許多印度教徒在街頭進行慶祝,而他們也對穆斯林和清真寺進行打砸。
  • 外交部就對美實施對等制裁、印度外長稱中國違約派兵等答問
    中國網12月10日訊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就對美實施對等制裁、印度外長稱中國違約派兵等回答記者提問。以下為文字實錄:總臺央視記者:12月8日,美方以涉港問題為由宣布對14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實施制裁,中方表示將採取反制。請問具體有哪些反制措施?
  • 幾年前印度極力反對,如今中國下了決心!實施開發世界級「寶藏」
    雅魯藏布江是中國坡降最陡的大河,該河流水能蘊藏量豐富,在中國僅次於長江。長期以來,中方對包括雅魯藏布江在內的跨境河流開發利用一貫持負責任態度,實行開發與保護並舉的政策。然而印度近些年卻極力反對中國對雅魯藏布江的開發利用,不斷炒作所謂的「中國大壩威脅論」。
  • 為什麼洗澡水砸不死蚊子?
    這是為什麼呢?蚊子的體重一般在2-10毫克之間,而最大的水滴重量可以達到100毫克。也就是說,水滴的重量可以達到蚊子體重的50倍。如果你是蚊子,那下雨的時候,天上下的就不是雨,而是挖掘機,而且每隔25秒,你都有可能被一輛「挖掘機」砸到頭。照這麼說的話,雨水就是蚊子的「天敵」了。那麼我們為什麼沒有在雨後看到大量被砸死的蚊子呢?
  • 印度人口密度這麼大,為啥不控制人口?今天終於知道了
    印度人口密度這麼大,為啥不控制人口?今天終於知道了提起印度這個國家,這裡到處都充滿著神奇色彩,走在印度街頭,發現當地人們的生活方式讓人大開眼界,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訴說著民族的獨特文化,有數據表明,印度即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這裡經濟落後,人口密度這麼大,為什麼不控制一下人口呢?
  • 毛澤東強烈反對計劃生育:有人就能造人間奇蹟
    根據孫沫寒先生編撰的《中國計劃生育紀事》,195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37.00‰,死亡率18.00‰,自然增長率19.00‰,年增人口1039萬。到1953年時,全國人口出生率37.00‰,死亡率14.00‰,自然增長率23.00‰,年增人口133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