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造了一個能轉動的太陽系模型,就是九大行星圍著太陽轉,很精緻。他有一個朋友是無神論者,有一次他到牛頓家做客,偶然發現這個模型,就玩得愛不釋手,他就問牛頓:這麼精緻的太陽系模型是誰製造的,他一定非常聰明。
牛頓回答說:沒有人造。牛頓的朋友就嘲笑說:怎麼可能呢,怎麼會沒有人造呢?牛頓又接著說:如果一具模型都必須有人設計製作的話,為什麼這實際運轉著的太陽系卻會是偶然形成,而沒有一位設計創造者呢?這位朋友頓時語塞,後來也相信了上帝。
當你看到一輛汽車,或是一塊手錶,或是一棟大樓時,你就知道,這背後都有人設計製造、不是偶然形成的。同理,當你看到浩瀚的宇宙井然有序時,你就知道這背後一定有一位造物主。這造物主就是神,宇宙萬物都是神造的,人也是神造的,我們可以從「造」字找到真相。
「造」字由「丿、土、口、辶」組成,土指的是泥土,口指的是人,丿指的是神吹的氣,辶指的是行走。連起來就是:「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創世記》2:7
這就是「造」造字的本意。而且中國有「女媧造人」的傳說,這個傳說是對神造人遠古記憶的錯位。需要指出的是,女媧在我國最初的傳說中是男性,後來才誤傳為女性;而且女媧和洪水滅世後人類的祖先挪亞原文的發音(努俄)相同。
即便「造」字已經極為形象地反映了上帝造人的情形,還是會有人說:「神用泥土造人,太不可思議了,有科學依據嗎?」還真有科學依據!現代科學證明,人體的化學元素和塵土的化學元素相同。
人體除了水分,還有,碳,氧,氫,氮,硫,磷,鈉,鉀,氯,鈣,鎂,鐵等無機元素,這些元素也是泥土成分。人的牙齒、骨頭的成分是磷酸鈣,人的肉是由脂肪和蛋白纖維細胞組成,這些用化學實驗將其分解,變成水、煤炭和芒硝,這三樣也是泥土成分。
人的血加以分解,是水與氧化鐵。氧化鐵是紅色泥土的主要成分。各元素也有比例,過多過少,人都會生病。科學現在可以將人體再變成塵土,但人可以用這些物質合成生命麼?不能,只有造物主才可以創造生命。
科學家施勞生說:「聖經之最大奇事,是它化學上的正確。聖經第一卷說,人是造自塵土的。這在字面上和科學上都是正確的。在塵土裡有十四種不同的化學元素,在人體裡也同樣有那十四種元素。」
的確,人體所有的化學元素是和塵土一樣的。根據萱曼氏(SHERMAN) 研究指出:人體的平均成分如以下的分折、統計,泥土的成分也和人體的相同:氧佔有65%,炭18%,氫10%,氮3%, 鈣2%, 磷1%, 鉀0.35%,硫0.25%,鈉0.15%,氯0.15%,鎂0.05%,鐵0.001%, 碘少許,氟少許,矽少許。(見科學中國雜誌四卷十期)。
所以,上帝用泥土造人不但有《聖經》的記載,有中國的漢字「造」做見證,更有科學的證明!正如《聖經》所記:「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造人是神創造的高峰,因為:「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神愛人,神造好宇宙萬物之後才造人,萬物都是給人預備的。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傲慢自大的人類卻是:力不如牛馬,打不過老虎,跑不過獵豹,視不如老鷹,聽不如蝙蝠,嗅不如旺財,壽不如烏龜……簡直弱爆,但是人卻統治地球,為何?
無他,因為:「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這是神命定的,神賜給人悟性聰明,使人可以管理地球。
神有無限的創造力,而人是按著神的形象造的,所以人也有較大的創造力,這是其他動植物所沒有的。人可以造出飛機大炮,甚至將來還可以造出先進萬倍的東西,但永遠無法創造出生命,甚至連一個細胞都不能!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說有一天人類的科技極其發達,一個科學家來到神面前,驕傲的說:神你可以用泥土造人,我也可以,咱倆比試比試!於是他準備好了泥土,自信滿滿。這時神對他說:不好意思,這泥土是我的,你用你自己的吧。
驕傲是阻擋人認識神的最大障礙,沒有之一!可以說,人是神創造的傑作,所以倉頡在造「造」字時,完全忠實反映了神造人的歷史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