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幻想的「移居金星」為啥不可能?它的環境惡劣到超乎想像……

2020-09-18 常州新博科技有限公司

從古至今,每當人們仰望星空,往往會忍不住幻想:在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有沒有可能實現「星際旅行」?

麥哲倫號探測器從1990年至1994年拍攝的金星全球雷達影像

日前一則熱搜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這個話題的關注。據報導,天文學家在金星的大氣中,檢測到了磷化氫。這一氣體在金星大氣層中被檢測到,這意味著金星上可能有生命體存在。

事實真是如此嗎?人類幻想的「移居金星」,可能性有多大?

「磷化氫」帶來的可能性

首先需要釐清的一個問題是,這次在金星大氣層中檢測到磷化氫意味著啥?

「其實在此之前,人類已經在木星和土星大氣層中發現磷化氫了。不過在木星和土星大氣層中,磷化氫這種氣體可以長期穩定的存在。所以木星和土星上有磷化氫,並沒有什麼奇怪。」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副教授、知名科普作家王爽說。

他同時表示,但是金星不同。金星大氣層是強酸性的,會與磷化氫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在金星大氣層中檢測到磷化氫,就說明在金星上有某種機制,能夠持續不斷產生磷化氫。

「正常情況下,有兩種產生磷化氫的兩種途徑。一種是自然現象,比如閃電和火山活動;另一種是生物機制,即一些厭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動能夠產生磷化氫。

王爽介紹,「但問題在於,自然現象產生的磷化氫的量是很有限的。換句話說,用自然現象,很難解釋金星大氣層中為什麼會存在大量的磷化氫。」

所以,就有人猜測,在金星大氣層中會不會有一些厭氧微生物?王爽認為,這僅僅只是一種理論的可能性,跟真的在金星上確認有生命存在,還相距甚遠。即使真的存在生命,也只是一些外星微生物,外星人根本無從談起。

但這項研究發現仍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王爽說,「為什麼磷化氫能在金星大氣層中持續不斷地產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在科學上很值得探究。」

移居金星,可能性有多大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很多人在聽到金星大氣中檢測到磷化氫的消息時如此興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內心存在著一個浪漫的想像:金星會不會有外星人?未來能否去金星旅行?

這個想像並非完全虛無縹緲。科普作品《宇宙奧德賽:漫步太陽系》中提到,有很長一段時間金星一直被視為地球的姐妹行星,因為它們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

比如說,金星的體積約為地球體積的85.5%,而金星的質量約為地球質量81.5%;換言之,兩者的大小和質量都相差無幾。因此,很多人都幻想過,說不定有朝一日人類能移民金星。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真實的金星,其環境更像是一個很恐怖的「地獄」。

恐怖的金星環境

古代,金星有好幾個名字,當黎明時分出現在東邊天空時,被喚作「啟明星」,傍晚出現在天空西邊,被稱作「長庚星」。

然而,看上去如此明亮、美麗的金星,其環境卻極端糟糕。

王爽介紹,人類曾多次向金星發射探測器,進而了解金星那如同地獄一般的惡劣環境。金星環境最惡劣的有三點。

第一就是高溫。金星表面的平均溫度約為460℃,比水星還高。登陸金星,就相當於進了一個燃燒的油鍋。

第二則是高壓,金星表面的大氣壓大概是地球大氣壓的92倍,簡單打個比方,這相當於在一個人身上壓了一輛坦克。

再有就是可怕的酸雨。金星上時不時就會下一場規模浩大的硫酸雨,那是真真正正的濃硫酸,能讓人毀容。

王爽說,把金星變成這副地獄模樣的罪魁禍首,就是「溫室效應」。在金星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達96%。這種溫室氣體的含量如此之高,讓「溫室效應」在金星徹底失控,進而造就了現在這個高溫、高壓、強腐蝕的恐怖環境。

其實說起來,移居其他星球也好,可以進行星際旅行也罷,當下,這終歸只是人們的美好願望。更應該關注的,是保護地球,保護人們現在的家園

來源:中國新聞網,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移居金星」為啥不可能?它的環境惡劣到超乎想像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6日電(記者 上官雲)從古至今,每當人們仰望星空,往往會忍不住幻想:在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有沒有可能實現「星際旅行」?  日前一則熱搜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這個話題的關注。
  • 「移居金星」為啥不可能?它的環境惡劣到超乎想像……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6日電(記者 上官雲)從古至今,每當人們仰望星空,往往會忍不住幻想:在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有沒有可能實現「星際旅行」?日前一則熱搜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這個話題的關注。據報導,天文學家在金星的大氣中,檢測到了磷化氫。
  • 「移居金星」為啥不可能?
    2020-09-16 17:22:09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移居金星」為啥不可能?它的環境惡劣到超乎想像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6日電(記者 上官雲)從古至今,每當人們仰望星空,往往會忍不住幻想:在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有沒有可能實現「星際旅行」?日前一則熱搜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這個話題的關注。
  • 最新研究表明:環境極其惡劣的金星可能存在生命!
    日本「破曉號」探測器所拍攝的金星照片金星的環境有多麼的惡劣呢?超乎想像!在以前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從地球觀察金星,以為這是一個「人間理想」之地。因為人們發現金星直徑與地球直徑非常接近,為地球直徑的95%,而質量也有地球的85%,繞太陽公轉軌道也與地球相當。可以說是相當接近了,因此人們也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球。在18世紀的一次「金星凌日」中,人們更是發現了金星存在大氣層。人們開始了對金星的幻想,應該有水源有森林,有海洋,甚至存在生命。
  • 金星,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
    網友:金星會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嗎?答:金星有許多意義重大的優點,這是火星比不上的,特別當你的目標是創造地球外類似地球環境的棲息地,在那裡居民可以不受任何地球重力因素的幹擾,從而可以容易地在地球與金星之間往返:因為金星的重力在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的重力。
  • 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
    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人類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鍾」?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此前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人類火星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到今年6月底,全球共實施了44次探火活動。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中,為何總顯得對火星情有獨鍾?一個比較簡單、直接的答案就是「像地球」。
  • 它是大自然的寵兒,誕生於5億年前,有著超乎想像的頑強生命力
    人類的身體強度相比於自然界的很多動物是遠遠不如的,就拿在我們眼裡非常渺小的螞蟻來說吧,它能夠舉起比自身重數倍的物體,而人類要舉起和自身相等重量的物體也是比較費勁的,更不要說幾倍於人體重量的物體了。在地球的生物界裡,很多生命的生命力都是非常頑強的,可以在一些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生存。
  • 人類將移居火星,在改造火星計劃中,它們被定為火星首批「居民」
    從繁衍後代到直立行走,人類用了數萬年的時間;從鑽木取火到衣食無憂,人類用了千年的時間;從上天入地到衝出地球,人類卻只用了短短百年時間。,科學家們開始了一個又一個的大膽想像,幻想著宇宙飛船在太空中翱翔,人類舉家移民到其它星球上去。
  • 人類到達金星只需要100天,為啥人類不登陸金星?科學家給出解釋
    人類到達金星只需要100天,為啥人類不登陸金星?,所以很多人提出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人類要選擇遠的火星,而不選擇近的金星呢?金星被稱為是地球的姐妹星,因為金星的質量和體積都是和地球差不多,而且金星有大氣層的存在,人類對金星的探索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前蘇聯曾經對金星進行過23次探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雖然金星和地球的距離很近,但是人類從來都沒有計劃登陸金星,就是因為金星的環境太惡劣了,金星被稱為是煉獄般的環境,按照人類現在的科技,人類是沒有辦法登陸的,那麼金星上面的環境到底有多惡劣呢
  • 金星比想像的還惡劣!
    金星比想像的還惡劣!自英國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科學技術水平可以說是快速發展,但同時它發展迅速,也給地球的環境帶來了很多問題。眾所周知,由於各種原因,地球目前處於全球變暖狀態,這也將導致地球氣候的變化和不平衡。幸運的是,人類現在知道全球變暖的嚴重後果,已經採取了許多措施來防止環境繼續惡化。
  • 生態環境超乎想像,但有一點讓人無奈
    生態環境超乎想像,但有一點讓人無奈眾所周知的是,地球雖然是我們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但是由於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使得地球已經逐漸在朝著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方向前進了,比如近幾年來世界各地接連發生超過八級以上的大地震,尤其是日本國家接連的發生地震和颱風的侵擾,都是在給人類警告,地球很可能已經不適合生命繼續生存下去了
  • 除了我們生活的地球以外,人類還有可能移居到哪一顆星球?
    移民外星球宇宙中,像地球一樣的星球有無數顆,那麼人類有可能移居到哪一顆星球呢?首先我們對於宇宙中的天體進行梳理,那些發光發熱的像太陽一樣的恆星,一些由氣體組成的像木星一樣的氣態行星,還有個頭過小的小行星、彗星等等,都是不適宜人類開發居住的。也就是說人類將來有可能移居的星球,應該是那些固態行星和個頭較大的衛星。
  • 如果地球毀滅,人類能移居火星嗎?
    2011年,「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拍到日偏食,發現古河床遺蹟,取得火星有水的有力證據,測定了火星年齡,發現火星有機物……越來越多的探測證據證明火星和地球如此相似。有朝一日,火星將會適合生命的繁衍。人類移居火星,絕對沒問題。  反對派:火星生態環境十分複雜,根本不適合人類移居  火星大氣稀薄,只有地球的1%,主要由二氧化碳、氮氣、氬氣、微量的氧氣和水汽組成。
  • 探測火星 人類移居火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資料圖: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不過,朱進說,金星雖然離著地球更近一些,但環境太惡劣,並沒有得到類似火星這樣的關注。一顆遙遠的類地行星火星屬於類地行星。在太陽系中,類地行星按照與太陽從近到遠的距離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火星和地球的最遠距離超過4億公裡。
  • 「第二地球」主動現身,人類想要移居在此,需滿足這2大條件!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難免會感到孤獨,在這浩瀚的宇宙中,星體數不勝數,有沒有地外生命的存在呢?如果有,意味著這些星球具備誕生生命的條件,那人類能不能移居到此呢?這些問題常年困擾著科學家,這麼久以來,人類尋覓第二地球從未停止過步伐,從月球到火星再到金星,一步一個腳印,耗費了巨資,終究一無所獲。
  • 「第二地球」主動現身,人類想要移居在此,需滿足這2大條件!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難免會感到孤獨,在這浩瀚的宇宙中,星體數不勝數,有沒有地外生命的存在呢?如果有,意味著這些星球具備誕生生命的條件,那人類能不能移居到此呢?這些問題常年困擾著科學家,這麼久以來,人類尋覓第二地球從未停止過步伐,從月球到火星再到金星,一步一個腳印,耗費了巨資,終究一無所獲。
  • 「新地球」主動現身,與地球環境相差無幾,人類移居靠它了!
    「新地球」主動現身,與地球環境相差無幾,人類移居靠它了!太空移居是人類早已制定好的計劃,為了接近這一目標,科學家們做出卓越的貢獻,從登月計劃到探索火星,浪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努力打造探測器、望遠鏡等,為的就是在這些星球上找到資源的存在,然而結局一無所獲,月球、火星的環境相當惡劣,不僅無水無氧氣,溫度也不適宜人類長待。
  • 人類移居火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資料圖: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郭文彬 攝人類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鍾」?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此前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人類火星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到今年6月底,全球共實施了44次探火活動。
  • 人類移居火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資料圖: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不過,朱進說,金星雖然離著地球更近一些,但環境太惡劣,並沒有得到類似火星這樣的關注。一顆遙遠的類地行星火星屬於類地行星。在太陽系中,類地行星按照與太陽從近到遠的距離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火星和地球的最遠距離超過4億公裡。
  • 為什麼科學家要放棄登陸探索金星?原來那個星球上的環境太惡劣了
    按照它跟地球相似的地質結構以及同處宜居帶的屬性,金星應該也是具備成為生命星球的各種條件。正是如此,所以,人類在剛走出地球後不久,第一個探索的的目標行星就是金星。金星離地球也最近,探測器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夠到達。上個世紀,人類向金星發射的探測器達到了數十個,絲毫不亞於後來向火星發射的探測器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