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培育出人造「精子細胞」 男人或將多餘

2020-12-05 環球網

關鍵詞:人造「精子細胞」

生命的孕育讓人覺得神奇而美麗,從無論是植物稚嫩的幼芽,還是動物雛形的胚胎都讓人感覺充滿希望。然而現實中,並非所有個體都有孕育下一代的機會。2015年中國不孕不育大數據調查報告顯示,男性不孕不育性別發生率佔比為60%,女性為40%。而在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中,中國不孕不育的比例約為12.5%至15%,也就是說,每8對夫妻中就有1對不能生育。

現代社會常用「丁克」指「無子女家庭」,而「被丁克」指的就是想有自己的孩子卻不能如願的家庭。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中國南京醫科大學的研究小組成功在實驗室中成功培育出人造「精子細胞」,給「被丁克」家庭帶來了福音!

在實驗室中再造精子,曾經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據再生醫學和幹細胞領域權威雜誌《細胞:幹細胞》的最新報導,中國南京醫科大學的研究小組在實驗室中成功培育出小鼠精子後,利用這些人造「精子細胞」令卵子受精,最終迎來新鼠崽的出生。更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代幼鼠不僅非常健康,而且繁育了自己的後代。

報導描述了該小組獲得人造「精子細胞」的大致過程,首先研究人員提取了胚胎幹細胞,為「精子細胞」的軀體創造出一個「修復工具箱」。這是因為幹細胞是人體胚胎的起源細胞,它具有尚未充分分化,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潛在功能的能力。然後研究人員再利用化學製劑、荷爾蒙和睪丸細胞的混合物將這些幹細胞轉變成「精子細胞」。

由於使用了幹細胞的「外殼」,因此這些早期人造「精子細胞」都是圓圓的,沒有尾巴。美國「科學警報網」在2月26日的報導中指出,如果這些細胞不能發育出「尾巴」,這就意味著它們不能「遊泳」。即使它們能夠使卵子受精,也只能是以注射的方式,而非自然受精。

早在2014年,三位生殖領域專家就為人造「精子細胞」的等級定義了一系列準則,被學界稱為「黃金標準」。南京醫科大學研究小組的成果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符合該標準的人造「精子細胞」。定義「黃金標準」的研究者之一,康奈爾大學的約翰教授在採訪中表示「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另一個團隊有如此重大的研究進展」。

不孕不育症的治療方法將會發生革命

英國《每日郵報》在2月25日的報導中稱,假如有朝一日科學家們成功地利用皮膚細胞培育出精子,那麼不孕不育症的治療方法將會發生革命。南京醫科大學雖然使用了幹細胞為人造「精子細胞」的軀殼,但這項裡程碑式的研究已經給成千上萬的男性帶來了希望,其中包括那些曾經在童年時代罹患過癌症的倖存者們,他們極度渴望能擁有自己的孩子。

報導稱,全世界約有七分之一的夫婦在生育方面有困難,儘管傳統理念使得人們認為不孕不育一般是女性問題,但實際上男性和女性同樣存在問題。利用體外受精的試管嬰兒技術已經為現代社會所認可,但許多人仍被告知,該技術並不適用於他們的情況。現代醫學並非萬能,他們無法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

但人造「精子細胞」與此前的治療技術都不相同,從而成為打破不孕不育的「樊籬」。報導指出,人體中精子的製造過程非常複雜和漫長,過去對此雖然也有一些研究成果,但當前中國實驗室中取得的研究進展是迄今為止最深入和最富有前景的。

試驗中使用了來自小鼠胚胎的幹細胞,但如果使用某一塊男性皮膚作為培育新「精子細胞」的原材料時,就能夠令這名男性擁有自己的孩子。作為研究者之一,南京醫科大學的沙家豪博士表示,「我們已經建立起一套穩健而逐步行進的方法,來製造出滿足精子一切功能的細胞,這就好像是細胞功能的『雜燴』」,「這項研究為治療男性不孕不育提供了保障,帶來了希望」!

反烏託邦式的未來:男性在創造生命的過程中,將成為「多餘的人」

英媒認為,這項研究的確有望改變試管嬰兒技術,但技術的成功往往會牽涉一系列倫理問題,比如一旦研究者們可以使用男性皮膚製造出「精子細胞」,那是否也可以使用女性皮膚製造出女性「精子細胞」呢?

既然人造「精子細胞」是可以的,那人造「卵子細胞」是否也可以?若細胞的功能和形態都可以被培育,那性別對於繁衍後代來說是否還具有意義?眾多值得思考的問題背後,甚至包括了一個反烏託邦式的未來:男性在創造生命的過程中成為了「多餘的人」。當然這也可以衍生出更多可能,比如繁衍不再與生物個體有關,而僅與基因的組合有關,至於基因來自哪種性別的個體則不那麼重要。

不少英美專家在肯定這項技術重要性的同時也提出警告:在小鼠身上發生的未必總會在人類身上實現,安全性仍然是一個重要的關注點。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特裡·哈索爾德博士認為,這項技術能夠實現輔助生殖技術領域的革命。而來自匹茲堡大學的凱爾·奧維格博士則表示,這項研究令人印象深刻,但只有時間才能夠證明其是否對人類有所助益。

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所的研究者同樣也指出,這項技術轉化到臨床中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人與小鼠之間的差異必須引起關注,現在討論其臨床應用還為時過早。從理論上看,這項研究解開了生殖奧秘,突破性進展也能夠促進研發新的避孕藥,甚至出現治療不孕不育症的「靈丹妙藥」。研究人員計劃不久之後就開始培育人類精子,樂觀的話,這項技術有望在十年內應用於試管嬰兒診所,從而提升治療不育症患者的成功率。本版文並供圖/王祺

相關焦點

  • 科學家人造精子細胞 未來生娃不需要男人?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中國南京醫科大學的研究小組成功在實驗室中成功培育出人造「精子細胞」,給「被丁克」家庭帶來了福音!精彩閱讀:驚!  報導描述了該小組獲得人造「精子細胞」的大致過程,首先研究人員提取了胚胎幹細胞,為「精子細胞」的軀體創造出一個「修復工具箱」。這是因為幹細胞是人體胚胎的起源細胞,它具有尚未充分分化,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潛在功能的能力。然後研究人員再利用化學製劑、荷爾蒙和睪丸細胞的混合物將這些幹細胞轉變成「精子細胞」。
  • 英科學家稱:5年內就能讓女性自產「人造精子」
    通常只有男性才會生產精子,然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卻計劃從女性骨髓中提取幹細胞,培育女性「人造精子」!英國科學家目前已經提出了實驗申請,一旦獲得批准,英國科學家將在兩年內培育出早期階段的女性「人造精子」,並在5年內培育出成熟的女性「人造精子」。5年後,女性在完全不需要男性 參與的情況下,就能獨自繁育後代!
  • 人造精子來了 男人們「沒用」了?-人造,精子,男人,生科醫學 ——快...
    古今中外很多文人墨客,曾如此譏諷男人:男性只不過是在女性生殖時提供精子而已。估計贊成這句話的女性居多,我不敢苟同,但是近些年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不斷地宣稱在實驗室裡已成功實現人造精子,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男性在為生殖方面的貢獻地位,似乎也要跌落下來。
  • 英科學家造人造精子 5年內女性可獨立生子
    骨髓是這樣變成精子的只有男性才會生產精子,然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卻計劃從女性骨髓中提取幹細胞,培育女性「人造精子」。英國科學家目前已經提出了實驗申請,一旦獲得批准,英國科學家將在5年內培育出成熟的女性「人造精子」。
  • 日本培育出人工精子 沒男性也能生育後代
    (Agencies)科學家近日突破性地培育出「人工精子」,可以使不育男性重獲生育能力,幫助數千男性實現「父親夢」。在激動人心的實驗中,科學家從零開始製造精子,而且首次成功地用這些精子培育出了健康的鼠寶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老鼠寶寶還能自己繁殖後代。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為研發新的治療不育的藥物鋪平了道路。
  • 人造精子問世:男性還有存在的必要?
    近日,法國裡昂一家Kallistem(卡利幹細胞)生物科技公司研究人員宣稱,他們從6個患有不育症的男性睪丸中提取出精原細胞,成功培育出成熟的人造精子細胞。假若這一項技術真的成熟,而且卵子也接受,會帶給人類哪些福音呢?是否會危及男性地位?在過去20多年裡,科學家一直嘗試在實驗室培養「人造精子細胞」。
  • 人造精子問世,男性地位恐不保
    近日,法國裡昂一家Kallistem(卡利幹細胞)生物科技公司研究人員宣稱,他們從6個患有不育症的男性睪丸中提取出精原細胞,成功培育出成熟的人造精子細胞。假若這一項技術真的成熟,而且卵子也接受,會帶給人類哪些福音呢?是否會危及男性地位?在過去20多年裡,科學家一直嘗試在實驗室培養「人造精子細胞」。
  • 人造子宮讓女人多餘嗎?
    第一代人工生殖技術是體外授精和胚胎移植;第二代人工生殖技術是胞質內單精子注射,將精子注入卵子並發育成有4~8個細胞的早期胚胎,再將胚胎移植到人的子宮內繼續生長發育直至分娩;第三代人工生殖技術是胚胎移植前診斷(PGD),主要適用於夫婦雙方或一方患有遺傳性疾病,從發育到8個細胞以上的胚胎中取出一個細胞進行細胞遺傳學或分子遺傳學檢查
  • 骨髓就能"造"精子 女性有望單性生育 只能生女兒
    >     據英國媒體12日報導,紐卡斯爾大學英格蘭東北幹細胞研究所卡裡姆·納耶尼亞教授成功地利用骨髓細胞培育出人類精子細胞。    在實驗室環境下,納耶尼亞教授已經成功地用老鼠晶胚細胞培育出具有完全功能的精子細胞,並且用這些精子對老鼠卵子進行受精,生出了7隻小老鼠。雖然這些小老鼠因健康問題過早死亡。    人造精子卵子違法?
  • 生命秘方:科學家試圖實驗室培育出人類精子和卵子
    目前,科學家試圖在實驗室裡培育卵子和精子,未來能替代正常的人類生殖方式嗎?「人造配工」進程不斷地加速,日本科學家在實驗器皿中使用老鼠尾部細胞培育卵細胞,然後生長成老鼠。日本科學家將老鼠尾部細胞變成了誘導多能幹細胞,之後發育成了卵子。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體內創造出人造卵子。用這些合成的卵子,他們培育了8隻幼鼠。
  • 人造精子?早著呢
    導讀:人類首次在實驗室中創造出有功能的「人造精子」。近年來,隨著細胞顯微操作技術、幹細胞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蛋白質組學、胚胎發育學等研究不斷深入,科研人員已經研創出「人造精子」。人造精子既能保持精子的單倍體性,又能夠與卵細胞結合,產生後代。解決男性不育問題及面臨的難題。中國科學家通過團隊合作發現:誘導小鼠胚胎幹細胞產生了功能性精子樣細胞(sperm-like cells)。隨後科學家將這種精子樣細胞注入小鼠卵細胞中,成功產生了能生育的小鼠後代。這也是人類首次在實驗室中創造出有功能的「人造精子」。
  • 幹細胞培育卵子精子前體細胞獲成功
    圖片來源:南伊利諾伊大學   本報訊以色列與英國研究人員利用人體皮膚細胞在實驗室中培育出人類精子與卵子的前體細胞。儘管面臨著大量爭議和監管障礙,這一成就依然向著治療不孕不育症邁出了重要一步。   這項試驗利用誘導多能幹(iPS)細胞——能夠分化成幾乎所有細胞類型的一種再編程細胞——在小鼠體內培育出精子和卵子,這些生殖細胞隨後通過體外受精技術產下了活體後代。   研究人員在12月24日出版的《細胞》雜誌網絡版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 英科學家造人造精子 5年內女性可獨立生子(圖)
    □臺文(本報專稿)  只有男性才會生產精子,然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卻計劃從女性骨髓中提取幹細胞,培育女性「人造精子」。  英國科學家目前已經提出了實驗申請,一旦獲得批准,英國科學家將在5年內培育出成熟的女性「人造精子」。5年後,女性在完全不需要男性參與的情況下,就能獨自繁育後代。
  • 科學家成功培養「人造精子」
    新華網華盛頓8月4日電(記者任海軍)日本研究人員4日報告說,他們成功將實驗鼠胚胎幹細胞轉化為健康精子,並最終培育出健康且具生殖能力的小老鼠。這項研究有望為男性不育者帶來福音。
  • 探秘人造精子卵子:當皮膚細胞能變成生殖細胞
    但我認為這些研究都不如研究精子和卵子結合更有價值,因為後者可以製造出一個人類。並且,絕大多數時候造出的人都有兩隻胳膊和兩條腿。「這種精準度令人嘆為觀止。」培育「生殖細胞」的進展一直在加快。在日本,科學家們通過用尾部細胞培育的卵子培育出老鼠。中國科學家後來聲稱,他們已經確定了製造老鼠精子所需的準確的分子信號序列。
  • 研究:人造精子和卵子或將成為可能
    科學家已於近日製造出人造精子和卵子的雛形。這一醫療壯舉有望轉變人們對於年齡相關疾病和生育問題的認識。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選取了人類胚胎幹細胞,在嚴格控制實驗環境的情況下通過一周的試驗,終於培育出早期的生殖細胞。
  • 有人造精子,男人會不會從此out?
    但眼下,科技界傳來了同性戀伴侶與不孕不育夫婦的福音——科學家們經研究發現,可以利用人體幹細胞培育出精子和卵子。這意味著在未來,同性戀伴侶和無法生育的夫妻擁有自己的親生孩子,並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報導稱,研究人員計劃不久之後就開始培育人類精子,並稱這項技術將在十年之內應用於試管嬰兒診所。很早前,史丹福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就已經宣布,他們找到了一些由化學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組成的混合物,這種混合物可以誘導人體幹細胞變成卵子和精子。
  • 基因溯源|李勁松:用人造精子細胞為人類基因組研究「破局」
    那麼,能不能為這兩萬六千種蛋白質貼上專屬標籤,用一種抗體識別出所有蛋白質呢?進入2019年,一位中國科學家決心打破僵局,用自己的技術,為那些未知的基因標記,編制專屬「二維碼」,推動整個人類基因組研究的進程。他就是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李勁松。
  • 人造精子是誰的「福音」—新聞—科學網
    近日出版的Cell Report雜誌顯示,來自美國幹細胞生物學&再生醫學研究所和蒙大拿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成功地由人類皮膚製造出了精子前體細胞,這一技術的實現將使男性不育症的診斷和治療獲得新的辦法。 人造精子由來已久 關於人造精子的研究由來已久。
  • 科學網—科學透視:將人造精子用於臨床還不能過於樂觀
    他翻譯的「版本」是這樣的:     7月10日最新出版的《發育細胞》雜誌,刊登了德國格廷根等大學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幹細胞研究中獲得一項重要突破:用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精原幹細胞發育而成的精子培育出了小鼠。這一成就可望改善男性不育症。主持這項研究的卡裡姆·納耶爾尼亞教授說:「這是第一次證明從精原幹細胞中培育出的成熟精子可以通過單精子注射產生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