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科學透視:將人造精子用於臨床還不能過於樂觀

2020-12-05 科學網

計劃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段恩奎

    日前,很多媒體報導了「科學家用幹細胞育出成熟精子」的消息,並指出這意味著男性不育症或許就此終結。

    生殖生物學專家、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段恩奎告訴《科學時報》,通過自己對原文的查閱,發現媒體和網站對這一新聞的翻譯大都不準確。他翻譯的「版本」是這樣的:

    7月10日最新出版的《發育細胞》雜誌,刊登了德國格廷根等大學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幹細胞研究中獲得一項重要突破:用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精原幹細胞發育而成的精子培育出了小鼠。這一成就可望改善男性不育症。主持這項研究的卡裡姆·納耶爾尼亞教授說:「這是第一次證明從精原幹細胞中培育出的成熟精子可以通過單精子注射產生後代。」他認為這項研究是了解男性不育症的科學基礎,因為它可以在分子和基因層面來了解這一疾病。
 

 

    幹細胞通常是指來源於早期胚胎的胚胎幹細胞和來源於成體組織的成體幹細胞,後者包括造血幹細胞、神經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表皮幹細胞以及這次討論的精原幹細胞等等。近年來,幹細胞研究的一個新趨勢是希望將幹細胞誘導分化為雄性配子—精子或雌性配子—卵子,因而「胚胎幹細胞配子」成為一個新的研究熱點。

    Nayernia K等科學家在7月10日出版的《發育細胞》雜誌上報導,人工精子可以生出小鼠,該研究最主要的進展體現在突破了以前通過胚胎幹細胞產生的精子從來沒有產生活的動物後代這一「瓶頸」,在「胚胎幹細胞配子」研究領域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它的意義在於人類通過用胚胎幹細胞誘導分化為精子細胞的過程認識了精子發生、成熟的條件、過程和機理,如果某男性患者在精子發生或成熟的某一階段出了問題導致不育,就可以先分離該男子的精原幹細胞,然後在體外培養成熟,再與其妻子的卵子受精,產生自己的後代。

    但是也應當看到,Nayernia K等科學家進行的胚胎幹細胞源的精原幹細胞發育為成熟精子的研究,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這種胚胎幹細胞源的精原幹細胞發育為成熟精子後尾巴短、不能運動或者活力很低,根本不能自身穿透卵子實現受精,因此不得不採取卵細胞質內精子注射的辦法使其完成受精過程;其次,所生的後代不是生長太快,就是生長阻滯,還有的伴發嚴重的呼吸和行走困難,甚至發展成肺部腫瘤,並出現生後5天~5個月就夭折的現象,這可能是培育精子時產生的基因缺陷所致;最後,成功率很低,用這種人工精子對210個正常卵母細胞進行單精子卵胞質內注射,只有65個卵子發育到2-階段細胞,將它們移植到雌性老鼠輸卵管中,最後僅有7隻小老鼠誕生,成功率僅為3%。

    此外,本研究的缺憾在於沒有能夠使成熟的精子自然穿透卵子實現受精,而是採用了單精子顯微注射的方法,這很難使人確信這種人工精子就是完全成熟的,因為顯微注射未成熟的圓形精子(還沒有長出尾巴)也能產生後代。

    我國關於精原幹細胞研究的報導始於2002年,2006年計劃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韓春生領導的研究組在Front. Biosci.上發表論文提出,小鼠精原幹細胞與胚胎幹細胞在自我更新調節方面具有共同的機理。但是,我國迄今尚未見到用精原幹細胞培育成成熟精子的報導。

    男性不育是指由於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所有的不孕不育疾病中,大約20%~25%是由男方引起的。近年來,男性不育症的發病率在我國城市育齡人口中約佔10%,而約有40%以上的不育男子出現精子生成異常。目前男性不育症治療的一個趨勢是精原幹細胞移植、自身未成熟生殖細胞的體外誘導成熟和胚胎幹細胞工程技術等。而要從根本上解決由於精子發生或者成熟原因引起的男性不育症,胚胎幹細胞工程技術的研究和完善是一個重要方向。

    《發育細胞》雜誌發表的研究成果是人類第一次以小鼠為模型將胚胎幹細胞誘導分化成成熟精子,進而通過顯微受精得到小鼠的成功嘗試。從理論上說,通過這一途徑治療那些由於精子發生或者成熟原因導致的男性不育是可行的。這無疑為全球數百萬不育男性帶來了福音。

    但是,如上所述,要真正將人造精子用於臨床治療還不能過於樂觀,目前使用這一技術還有很大的風險,還不能直接應用於治療人類男性不育。即便在技術細節上,也還有許多有待突破的地方,如提高從胚胎幹細胞誘導分化為成熟精子的成功率,解決這種精子的生理功能問題等。

    幹細胞研究一直與倫理學問題相伴,這一研究同樣也不例外。如果這種技術將來完全成熟了,只要出於治療男性不育的需要從其自身採集分離精原幹細胞,在體外生產成為成熟的精子,再與其妻子的卵子進行受精,最終生出屬於他們夫婦的後代,應該不存在倫理學問題。但是如果由於某種原因要直接從胚胎幹細胞生產精子,就可能存在倫理學方面的問題,因為這種方法必須使用人類胚胎幹細胞,而人類胚胎幹細胞需要由人的早期胚胎獲得,它涉及到輔助生殖多餘卵自願捐贈和知情選擇問題,如果執行得不嚴格,就有可能帶來倫理和道德方面的問題。

    此外,由胚胎幹細胞生產的男性精子並不是男性患者本身產生,由此產生的精子從遺傳來源上與該不育男性無關,也就是說,生的孩子與男性患者沒有遺傳關係。因此,這種技術也可能被用於製造沒有男性參與的孩子,即生出沒有父親的子女,這將會引發倫理學的爭議。

    對於幹細胞研究中的倫理學問題要正確分析、準確把握。如果嚴禁幹細胞研究,就有可能阻礙科學的發展,影響了這項技術造福人類的步伐;如果不加約束,就可能產生非常嚴重的倫理和道德問題,因此,我國政府在嚴格對幹細胞研究加以管理的前提下支持以治療為目的的幹細胞研究,這也體現了「對人的生命和尊嚴的維護與尊重」原則。

(本報記者潘鋒採訪整理)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培育出人造「精子細胞」 男人或將多餘
    而在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中,中國不孕不育的比例約為12.5%至15%,也就是說,每8對夫妻中就有1對不能生育。現代社會常用「丁克」指「無子女家庭」,而「被丁克」指的就是想有自己的孩子卻不能如願的家庭。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中國南京醫科大學的研究小組成功在實驗室中成功培育出人造「精子細胞」,給「被丁克」家庭帶來了福音!
  • 人造精子是誰的「福音」—新聞—科學網
    近日出版的Cell Report雜誌顯示,來自美國幹細胞生物學&再生醫學研究所和蒙大拿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成功地由人類皮膚製造出了精子前體細胞,這一技術的實現將使男性不育症的診斷和治療獲得新的辦法。 人造精子由來已久 關於人造精子的研究由來已久。
  • 人造精子已成功?
    原標題:人造精子已成功?  新華社電 一群在法國裡昂工作的科學家17日說,他們已經在實驗室中培育出了成熟的人類精子並為這一方法申請了專利。   其中一位名叫菲利普·迪朗的科學家在接受英國《星期日獨立報》採訪時說:「我們已經製造出可以用於臨床的、有意義數量的成熟精子。」
  • 人造精子問世:男性還有存在的必要?
    此前,他們只在小白鼠身上做此實驗,如今他們第一次在人類細胞上實驗成功,順利的話,1年後他們將完成前臨床實驗。如果實驗成功,那麼2017年他們便可利用臨床實驗讓不孕患者生出孩子。他們會取出從男性的睪丸中取出尚未成熟的精原細胞,然後轉換遺傳物質形成成熟的精子,並利用試管做出寶寶。如果患者還不打算當爸爸,那他可以選擇把精子先冷凍保存起來。
  • 人造精子問世,男性地位恐不保
    Kallistem公司研究人員聲稱,精子生成這個過程在人體內完成需要72天時間,直到脫離曲細精小管,膠狀物溶解,精子發育成熟。此前,他們只在小白鼠身上做此實驗,如今他們第一次在人類細胞上實驗成功,順利的話,1年後他們將完成前臨床實驗。如果實驗成功,那麼2017年他們便可利用臨床實驗讓不孕患者生出孩子。
  • 科學家人造精子細胞 未來生娃不需要男人?
    而在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中,中國不孕不育的比例約為12.5%至15%,也就是說,每8對夫妻中就有1對不能生育。  現代社會常用「丁克」指「無子女家庭」,而「被丁克」指的就是想有自己的孩子卻不能如願的家庭。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中國南京醫科大學的研究小組成功在實驗室中成功培育出人造「精子細胞」,給「被丁克」家庭帶來了福音!
  • 英國科學家首創人造精子 不會用於人工授精
    英國科學家首創人造精子 不會用於人工授精 來源:人民網 2010年01月16日09:22   英國科研人員目前報告說,他們利用胚胎幹細胞首次成功製造出人類精子,但科研人員表示不會將這種試管精子用於人工授精。
  • 人造精子?早著呢
    人造精子?人造精子既能保持精子的單倍體性,又能夠與卵細胞結合,產生後代。解決男性不育問題及面臨的難題。中國科學家通過團隊合作發現:誘導小鼠胚胎幹細胞產生了功能性精子樣細胞(sperm-like cells)。隨後科學家將這種精子樣細胞注入小鼠卵細胞中,成功產生了能生育的小鼠後代。這也是人類首次在實驗室中創造出有功能的「人造精子」。
  • 「人造精子」有望成為重大疾病研究「加速器」
    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化與細胞研究所的李勁松研究團隊,帶來一種名叫「人造精子」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為基因科學發展帶來新思路。所謂「人造精子」,並不是真正的人工製造精子。而是,研究人員將雄性小鼠精子中的精源物質去除,只保留其遺傳物質,進而通過基因操作去除兩個雄性印記基因,獲得被稱為「人造精子」的單倍體細胞。
  • 科學家成功培養「人造精子」
    新華網華盛頓8月4日電(記者任海軍)日本研究人員4日報告說,他們成功將實驗鼠胚胎幹細胞轉化為健康精子,並最終培育出健康且具生殖能力的小老鼠。這項研究有望為男性不育者帶來福音。
  • 人造精子來了 男人們「沒用」了?-人造,精子,男人,生科醫學 ——快...
    中國在人造精細胞研究領域也走在了世界前列。2015年7月10日,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李勁松研究團隊,成功建立了穩定的「類精子細胞」單倍體細胞系。這些細胞是利用幼年雄鼠體細胞克隆出來的,這些「類精子」能穩定地與雌鼠的卵細胞結合,產生出半克隆小鼠。相關研究發表在權威學術期刊Cell Stem Cell上。
  • 英科學家稱:5年內就能讓女性自產「人造精子」
    女性「精子」只能生女兒納耶尼亞教授稱,他們目前還不清楚通過這種先鋒性科技培育出來的女性「人造精子」,是否具有授精和孕育後代的能力,他們希望通過實驗來證明這一點。不過納耶尼亞教授說,如果他們將來真能通過女性骨髓細胞培育出成熟的「人造精子」,並將它們用於孕育後代,那麼這些「人造精子」將只能生出女兒,因為通過女性細胞培育的「人造精子」中將缺少生育男孩所必需的Y染色體。
  • 英科學家造人造精子 5年內女性可獨立生子
    骨髓是這樣變成精子的只有男性才會生產精子,然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卻計劃從女性骨髓中提取幹細胞,培育女性「人造精子」。英國科學家目前已經提出了實驗申請,一旦獲得批准,英國科學家將在5年內培育出成熟的女性「人造精子」。
  • 研究:人造精子和卵子或將成為可能
    科學家已於近日製造出人造精子和卵子的雛形。這一醫療壯舉有望轉變人們對於年齡相關疾病和生育問題的認識。在取得初步成功後,研究人員認為同樣的程序能夠將成人皮膚組織培育成精子和卵子的前體細胞。應用這一研究成果則有望培育出與不孕不育症患者基因相匹配的生殖細胞,治療不孕不育症的前景也因此被看好。
  • 專訪李勁松博士:人造精子孕育"女兒國" 破解出生缺陷基因
    我們只需要將攜帶修飾基因的孤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注入卵子,便能直接獲得攜帶特定基因遺傳修飾的半克隆小鼠,從而加速出生缺陷、多基因介導複雜疾病的病因分析。這正是我們得以實現快速基因篩選的關鍵所在。Q:您的團隊還將人造精子技術與基因剪輯技術進行了完美結合,請您談談相關應用。
  • 基因溯源|李勁松:用人造精子細胞為人類基因組研究「破局」
    原來,用於蛋白質功能研究的抗體,製備起來昂貴且繁瑣,而不同蛋白質的研究又對應不同抗體,如此龐雜而無序,使得研究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推進緩慢。那麼,能不能為這兩萬六千種蛋白質貼上專屬標籤,用一種抗體識別出所有蛋白質呢?進入2019年,一位中國科學家決心打破僵局,用自己的技術,為那些未知的基因標記,編制專屬「二維碼」,推動整個人類基因組研究的進程。
  • 日本教授製成「人造精子」:不孕不育有救了
    據中新網報導,日本京都大學教授齋藤通紀的研究小組在6日的美國科學雜誌網絡版上發表一項成果,有可能為治療不孕和基因異常導致的疾病作出貢獻。據報導,齋藤通紀的研究小組首次在老鼠試驗中,由能夠成為各種細胞或組織的「胚胎幹細胞」(ES細胞)成功在體外製作出了成為精子基礎的「精子幹細胞」。
  • 用皮膚細胞製造出精子卵子來生娃?英國科學家正在認真討論
    「人造精子和卵子已經成為可能,將來一對夫婦甚至可以用皮膚細胞來懷孕,而不是非得從雙方體內提取精子及卵子。」即便是一些臨床醫生被問到用皮膚細胞來懷孕是否可行,他們的第一直覺也懷疑是克隆。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世紀壇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周平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皮膚細胞不是生殖細胞,目前不能直接用於生育。」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張弋進一步解釋,體細胞雖然攜帶了遺傳基因,但無法像生殖細胞那樣在成為受精卵時將染色體分開並配對。為什麼大家懷疑是克隆呢?
  • 早年想做公務員 如今他發明"人造精子"技術
    原標題:早年想做公務員,如今發明「人造精子」技術,獲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  對細胞進行重編程,目前比較有效的是核移植和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  「人造精子」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能夠證明這一假說,我到現在都感到興奮。」李勁松研究員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通過核移植重構胚胎,能在小鼠的體外發育成囊胚,但將這些囊胚移入小鼠子宮,僅有3%左右能發育成克隆鼠。國際上有一種假說認為,這是由於克隆囊胚的滋養外胚層裡,存在一類「重編程異常細胞」。然而,這一假說始終未被證實。
  • 科學家首次成功在實驗室培育出人造精子,人造人有望成為現實
    據《未來派》報導,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環境中培育出了精原幹細胞(SSCs),這種細胞最終會發育成成熟的精子。這種細胞目前用於臨床還為時過早,但這項研究為生育醫學的革命性發展奠定了基礎。長期以來,醫生們一直在尋找一種方法來生產精子,但一直以來分離和產生這些SSCs都沒有成功。現在隨著精原幹細胞的培育成功,一些不育症治療也有可能在以後某一天成為可能。「我們認為我們的方法——得到好幾項技術的支持,包括單細胞RNA序列分析——是將SSCs治療方法引入診所的重要一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生殖科學研究員英裡·威爾金森在新聞發布會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