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學教育海文考研專業碩士教研團隊權威預測2015經濟類聯考必考點,請各位考生務必謹記。
第1部分數學
(一)微積分
1、函數、極限、連續
(1) 求複合函數的定義域;
(2) 求函數表達式;
(3) 無窮小階的比較;
(4) 利用等價無窮小替換、兩個重要極限求極限;
(5) 求冪指函數的極限;
(6) 利用洛必達法則求極限;
(7) 分段函數在分段點處的連續性;
(8) 判斷間斷點類型;
2、導數與微分
(1) 利用導數的四則運算法則、複合函數求導法則求導數與微分;
(2) 求分段函數在分段點處的導數;
(3) 一元函數隱函數求導;
(4) 一元函數的單調區間、極值、凹凸性、拐點、漸近線;
(5) 導數的經濟應用;
3、一元函數積分學
(1) 利用換元法與分部積分法計算不定積分;
(2) 利用換元法與分部積分法計算定積分;
(3) 變限積分求導;
(4) 定積分的幾何應用;
4、多元函數微分學
(1) 求二元函數的一階偏導數;
(2) 求二元函數的全微分;
(3) 二元函數隱函數的求導。
(二)線性代數
1、行列式和矩陣
(1) 矩陣的基本運算;
(2) 伴隨矩陣的求法;
(3) 逆矩陣的求法。
2、向量與方程組
(1) 向量組的線性相關性的判斷;
(2) 向量組的線性表示;
(3) 求齊次方程組的通解;
(4) 求非齊次方程組的通解。
(三)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1、隨機變量及常見分布
(1) 利用分布函數、分布律以及概率密度函數的充分必要條件求未知參數;
(2) 已知分布函數求任一事件的概率;
(3) 常見八大分布
2、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徵
(1)利用定義或公式計算期望、方差;
(2)利用性質計算期望、方差;
(3)常見分布的期望與方差;
(4)已知隨機變量的數學期望、方差求解未知參數;
第2部分 邏輯
(一)推理概念和邏輯基本規律
1.概念:理解概念的定義,熟悉概念的類型,特別是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掌握概念的外延與內涵;重點掌握概念間的關係;
2.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了解什麼是推理,什麼是推理的形式,要掌握基本推理結構及過程;
3.邏輯的基本規律:掌握邏輯的基本規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概念及區別,重點掌握矛盾律的基本結構。
(二)演繹推理
1.直言命題及其推理:了解直言命題的概念及其類型,直言命題中詞項的周延性,重點掌握直言命題之間的對當關係。
2.三段論:熟悉三段論的定義,重點掌握三段論的一般規則;三段論換質與換位推理。
3.聯言命題:熟悉聯言命題的定義,掌握聯言命題的有效形式。
4.選言命題及其推理:熟悉選言命題的定義,理解並掌握相容選言命題和相容選言推理的有效形式,及不相容選言命題和不相容選言推理的有效形式。
5.聯言、選言與簡單命題的肢幹關係。
6.假言命題及其推理:了解假言命題的定義,記憶並掌握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及其推理、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及其推理、充要條件假言命題及其推理;重點掌握肯定前件肯定後件,否定後件否定前件;重點掌握假言命題和選言命題的等價轉化;重點掌握假言連鎖推理。
7.三種複合命題的推理關係與負命題及其等值命題。
8.複合命題與簡單命題的推理關係:如直言命題與假言命題、性質命題與選言、聯言。
9.模態命題及其推理:理解掌握模態命題的定義,記憶相關的模態詞,重點掌握模態命題之間的推理關係、負命題的等值轉換。
(三)歸納推理
求因果聯繫的方法,了解因果聯繫的特點,掌握求因果聯繫的幾種方法:求同法、求異法、求同求異並用法、共變法等,了解歸納推理、類比推理的定義和形式。
(四)論證推理
1.直接推導,分為推導結論型和結論前提型,相對比較簡單,可直接理解掌握。
2.加強與支持,理解加強與支持的內涵、條件、基本表達形式,能快速分析出加強與支持的特點與聯繫。
3.削弱與質疑,理解削弱與質疑的內涵、條件、基本表達形式,能快速分析出削弱與質疑的特點與聯繫。
4.對話,對話題的形式與特點比較顯著,但在本質上,對話題是加強題、削弱題、假設題、評價題的綜合運用,考生需要準確理解對話雙方意思之間的差異,以此為突破口進行分析解答。
5.假設,做好假設題目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和運用三段論,一個成立的三段論推理必須有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成立的2個假設。
6.解釋說明,要重點掌握需要解釋的內容,一般要求解釋的內容可分2類:一是解釋結論或現象;二是解釋差異或緩解矛盾。
7.邏輯運算,重點考查考生在分析問題時,能否靈活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其中的問題。
第3部分 寫作
(一)論證有效性分析
1.論證有效性分析的切入點
(1)弄清該論證的論點、論據、論證及結論各是什麼,對其總體評價是什麼;
(2)該論證在概念界定和使用上是否清楚.準確並前後一致;
(3)該論證的論據是否真實、可靠、成立,是否是建立在某種假設基礎之上的,這些假設是否存在。如果論據是虛假的,如何證明這一點,雖然難以證明論據的虛假,但其真實性是否可從某種角度.某種程度加以質疑,例如,論據的真實性是否依賴其他因素,如果有的話,這些因素是否具有當然的合理性;
(4)該論證的論據如果是真實的,是否充分足以支持結論,論據與結論二者之間是否有必然的聯繫,論證對所證明的結論是否做了不恰當的引申和推廣,如果論證所證明的事件之間是因果關係,導致結果的是否還有論證沒有提及的其他原因;
(5)有沒有支持該論證結論的更為有力的論據被忽視了;
(6)該論證所使用的推理和方法是否妥當、正確,論證是否有違背邏輯之處,從前提推出結論;除了依據已經表述的論據以外,是否需要假設其他條件,這些條件是否成立;
(7)該論證的推理有無錯誤、漏洞或不妥,有無主觀武斷之嫌;
(8)該論證的論證成立是否需要另外的條件,這些條件是否滿足;
(9)有沒有另外一種解釋或反例能削弱該論證;
(10)該論證作何種修改能使論證更為有力。
這些著眼點就指點了論證有效性分析的邏輯漏洞所在,挑錯要從這些地方人手。
2.論證有效性分析寫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抓住關鍵處
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最大的關鍵是要通過分析找出該論證存在的漏洞和錯誤,然後對該論證之所以存在這些錯漏,進行合乎事理邏輯的、實事求是的原因分析,並且注意從該論證的材料中選取有說服力的實例進行驗證,最後,針對其存在的漏洞和錯誤為其提出改進的對策建議。
(2)要注意客觀性
既然論證有效性分析要求的是對某個論證本身存在的漏洞和錯誤進行分析評論,縱然這些漏洞和錯誤是我們分析出來的、看出來的,但在評析時也不能加進自己的主觀認識.好惡態度和思想感情,而應當就該論證本身的問題,去客觀地分析其存在的邏輯漏洞或錯誤,不要去闡述自己主觀的認識和主張,並且評析要做到合情合理,持之有據,不能想當然。斷定它有漏洞錯誤,那它就得確實有漏洞錯誤,說它無效不成立,那它就得確實是無效不成立,決不能根據自己主觀的見解來決定其是非對錯或有效無效,更不能寫成立論性的評論或批判性的駁論。
(3)要明確目的性
論證有效性分析,意在測查考生邏輯分析的能力。對命題的內容熟悉,固然有助於我們更準確迅速地理解題幹以找出問題;然而,即使對命題內容不熟悉,我們仍然可以運用一明二否三疑的原則,通過對題幹推理過程中的客觀分析,找出其邏輯缺漏。
比如2011年的命題,內容是關於股票的,而考生不一定都懂得股票並炒股,但仍然可以就題幹論證的推理過程,找出其存在的邏輯漏洞和錯誤。因為,命題要檢測的不是看考生的股票知識,而是檢測其邏輯分析的能力。只要我們能找出題幹推理過程中客觀存在的邏輯錯誤,並準確分析出其致錯的原因,言之成理,就可以得到比較高的分數。
(4)要把握著重點
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這樣的評論型作文,固然可以肯定題幹論證的合理部分,但從寫作的要求來說,應該也必須從揭示和評論題幹論證的漏洞和錯誤的角度來寫,因為這才是論證有效性分析這類作文命題的意圖所在,這不但容易發揮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並且不易與論說文中的評論相混。即使題幹的論證有明顯成立之處,在對其加以肯定的同時,著重點也要放在揭示和評論其漏洞和錯誤上,決不能寫成完全支持題幹論證的贊成性的評論型作文。
論說文
(二)論說文命題熱點方向
1.個人素質與價值取向---職業精神、職業道德、責任感、恆心毅力、勤儉
2.文化與道德價值---有容乃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感恩、奉獻
3.科技對社會的影響---科技的社會、企業前行的動力、與時俱進
4.商業道德---誠信、競爭、信念、創新、遵守規律
5.勞動與就業問題—正確定位、樂業敬業
6.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精神食糧、因材施教、合理改革
7.政府規範商業行為和言論—原則、規範、公平、合作
8.以史為鑑---面對未來
9.個人成功因素
10.企業成功因素
寫作是所有考生都熟知的,是直接或間接地反映著時代脈搏的,具有鮮明的思想性、生動的可寫性,能讓生活在任何地區的考生都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理可論,有情可抒,充分體現著注重實用和公平競爭的精神。所以,命題材料都是在情理之中的,不存在命題內容有考生完全陌生問題的情況。
(三)論說文切入點
1.認真審閱命題材料,弄清命題表述的真意;
2.研究由這一材料能夠引發出哪些道理;
3.選擇自己認識最透徹、最深刻而有新意的、有材料證明的道理作為自己文章的中心;
4.選取能證明自己觀點的準確論據,編制結構提綱,然後下筆成文。
注意,一個命題可以引出多個論點,但考試時,在一篇文章中,考生只能引出並論證一個論點。寫作時,一定要通過事理或實例闡述透自己論點的根據和道理,並儘量展示出自己思維.知識及語言等諸方面的素養。
5.論說文寫作審題方向與注意事項
(1)「正確性」。即在命題範圍內的,以確保不跑題、不偏題。
(2)「深刻性」。即觸及材料核心的角度,以確保深入挖掘,能夠表現最深刻的思想內涵。
(3)「新穎性」。即想別人之未料,言別人之未發,出奇制勝。
(4)「有把握性」。即自己已經認識透徹,能夠駕馭、論述清楚的。
(5)「有東西可寫」。即有現成材料可用做論據,有話可說,易於發揮的。
這些都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擇優,例如自己覺得寫「球門」可能更好,可能出奇制勝,能表現深刻的思想內涵,那就選擇「球門」來寫。避免流俗。
應試成敗的關鍵,不在於是否知道試題內容,而在於你是否練出了「審」的本領。對論證有效性分析,是否能審出邏輯問題;對論說文,是否能審明命題讓你從什麼角度論什麼道理,也就是能否確定正確的論點,確保不跑題。
(萬學海文專業課教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