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LCD電視面板產能首現同比下降

2021-01-07 齊魯壹點

對電視產業來說,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巨變的一年。根據統計數據,在疫情肆虐、重大賽事推遲、社交隔離的背景下,2020年全球電視市場出貨量將達到2.47億臺,同比增長2.6%;在大尺寸化的帶動下,出貨面積將達到1.6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7%。與來之不易的「增長」相比,市場結構的巨變及影響是更加值得深思的議題。

成本居高不下面板價格持續上漲

從2020年第二季度末開始,以北美和歐洲為代表的多個海外區域,備貨需求強勢恢復。供應端因韓國產能的持續退出,以及主力面板廠商調減電視面板供應,增加IT應用產能供應,導致LCD電視面板的實際產能逐步減少。

數據顯示,全球LCD電視面板產能投片面積同比下降1.3%。這也是過去五年來,LCD電視面板產能首次出現同比下降情況。全球LCD電視面板市場供需趨緊,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呈現持續性供不應求現象,面板價格開始強勁上漲。

主流尺寸的面板價格從今年6月開始觸底反彈。截至12月,主流尺寸的面板價格漲幅均在60%以上。其中,32英寸的高清面板價格反彈最為迅猛,漲幅超過90%;43英寸到55英寸的超高清面板價格漲幅已超過60%;65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面板價格漲幅雖然較為溫和,但也達到30%以上。半年內,面板價格如此激烈的上漲,一方面反映了疫情催生的「居家消費」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也是面板供應端產能分配「去TV化」的結果體現。

「成本上漲」和「缺貨」成為橫亙在2020年下半場的關鍵詞,這無疑給整機品牌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隨著終端價格上漲,年末的促銷期對於品牌廠商來說可謂喜憂參半。接下來,整機廠商需要重新思考2021年的價格定位和產品策略,而這也將成為2021年全球電視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

市場需求突變產品結構動蕩

劇烈的需求節奏變化給整機廠商和供應鏈企業帶來諸多挑戰。

一方面,市場需求突變主要反映在市場節奏上。過去幾年,全球電視市場總規模始終保持平穩,同比變化在個位數,波動較小。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電視總出貨量僅有1.02億臺,較同期下滑4.9%。直到今年第三季度,在需求拉升下,全球電視總出貨量達到7430萬臺,同比增長20.8%,環比增長44.8%。預計第四季度,在出貨節奏提前以及電視市場產能下滑的雙重影響下,全球電視總體出貨節奏將放緩,同比下滑2.1%,環比下滑5.6%。

另一方面,需求高漲、供應不足和成本上漲三重因素疊加,共同推動著2020年全球電視市場的產品結構呈現「被動式」變化。從策略方向來看,2020年初,各品牌廠商和面板廠商均積極規劃,欲使大尺寸產品線增長。疫情後,海外需求的增長也帶動了各尺寸段產品價格的增長。其中,中小尺寸產品的增幅相對較大。與此同時,面板廠商並未放緩將產品結構從小尺寸向大尺寸調整的步伐,這使得在中小尺寸市場佔據主力的二線品牌和代工廠面臨更為嚴重的供應問題,市場規模快速萎縮。在中國市場,品牌廠商率先對終端價格進行調整,使得低端中小尺寸產品市場規模明顯縮小。綜合分析後可以看出,2020年全球電視市場產品結構「被動」升級明顯。從全年看,預計43英寸及以下尺寸產品的出貨量佔比將從2019年的56.1%降為2020年的51.7%,同比下降4.4個百分點。

競爭格局變化頭部品牌份額增長

2020年,全球電視市場「馬太效應」逐步顯現。

在市場競爭格局中,頭部品牌的市場規模和份額將雙雙提升,而尾部品牌和白牌的份額呈現下滑趨勢。全球Top7品牌的市場份額將從2019年第一季度的58.2%提升到2020年第四季度的64%。相較於手機、PC等消費電子品類,電視市場的品牌集中度仍然偏低。

預計2021年,全球電視市場品牌集中度將繼續提升,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頭部品牌擁有較強的供應鏈布局和較快的響應速度。在疫情爆發後,全球電視供應鏈備受挑戰。然而在市場需求逐步恢復後,部分頭部品牌在供應鏈資源儲備和推進當地工廠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反應迅速,較好地滿足了本地市場和渠道的需求。頭部品牌的供應鏈和體系化能力受到供需兩端劇烈波動的考驗後,發展基礎被進一步夯實。

二是頭部品牌擁有較強的上遊面板資源獲取能力。在面板廠商普遍下調電視產能分配的背景下,具備穩定面板供應資源的頭部品牌佔盡市場先機。

三是缺貨疊加成本大幅上漲,二線品牌的價格競爭力被削弱。在面板產能過剩期,二線品牌藉由靈活的市場操作和經營能力,從低端產品市場搶奪份額。隨著整機成本上升和資源緊缺,在價格戰中逐漸失去「彈藥」的二線品牌,其市場份額的下滑趨勢將不可避免。

從2018年、2019年電視面板市場產能供過於求且價格戰頻發,到2020年市場供需緊張,面板價格大幅拉升,電視面板供應格局也發生了巨變。主導廠商地位變化、世代線迭代、面板廠商策略改變等對整機廠商的供應鏈帶來多重影響,進而影響全球電視整機市場的各個方面。

展望2021年,電視面板供應鏈還將面臨深度調整,影響因素複雜。無論如何,產業鏈應該意識到,上下遊互為依存,與面板供應商建立穩定夥伴關係對實現整機廠的發展戰略至關重要。(中國電子報)

相關焦點

  • LCD面板產能重鎮復工推遲,漲價模式開啟在即
    跟半導體晶片一樣,面板產能也經歷過漲價、跌價的循環,2016年全球LCD就有過一次大漲價,當年退出的LCD產能高達361.5萬平方米,而去年、今年關閉的LCD產能要高得多,去年關閉的產能為251.3萬平方米,今年要關閉的產能達到了551.9萬平方米,佔了全球產能的6.47%,比上一次大漲價前的退出比例還要高1.07個百分點。
  • 2018年全球液晶面板企業業績概述及液晶面板企業未來發展
    3華星光電:2018淨利潤下降53%(一)全球領先的面板製造商     華星光電成立於2009年,現有6條面板產線,其中4條電視面板產線在深圳,兩條手機面板產線在武漢。目前,公司在18年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僅次於京東方和群創光電排名第三,小尺寸LTPS手機面板出貨量位居深天馬和JDI之後,排第三。
  • 液晶面板行業深度報告:LCD風雲再起,龍頭邁入收穫期
    我們假設產能的新增和減少進度都按照線性完成,則全球大尺 寸 LCD 產能總面積情況測算如下表,可見自 1Q20 起,全球大尺寸 LCD 產能面積季度環 比增速出現顯著下降,較 2019 年明顯放緩。基於測算結果,我們預計 2020 年底全球大 尺寸 LCD 產能總面積僅同比增長 1.04%,預計 2021 年全球大尺寸 LCD 產能總面積同比 增長 5.17%。
  • 全球LCD液晶面板價格漲勢兇猛,55寸液晶面板年漲70%!
    全球液晶面板價格異常上漲。液晶面板在全球範圍內快速陷入缺貨狀態。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響,居家辦公和在線教育擴大,個人計算機的需求增強,同時宅家生活使得電視銷售堅挺。在面板的價格方面,計算機用產品比春季前後上漲2成,電視用產品上漲6成。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漲價」(日本國內的分析師)。
  • LCD面板產業現狀及趨勢分析
    現狀:LCD面板價格維持高位 龍頭廠商盈利能力有望趨於穩定 LCD漲價,電視生產商庫存持續吃緊,諮詢機構 OMDIA 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韓國面板廠已關閉約三分之二液晶面板產線,且面板上遊零組件缺貨,面板供不應求。財聯社記者從電視生產商了解到,目前面板庫存水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且拿貨價格上漲明顯。
  • 液晶面板價格跌破成本線,各面板廠電視面板業務都處於虧損狀態
    電視面板的2019年:液晶落幕時。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2019年的電視液晶面板行業,那就是「寒冬」。到目前為止,主流尺寸產品價格都已跌破成本線,並且達到歷史最低點,各家面板廠的電視面板業務都處於虧損狀態。
  • 【趨勢】三星顯示延期關停LCD產線,明年面板漲勢或將趨緩;
    根據市調機構集邦諮詢(TrendForce)的報告,新冠疫情刺激了「宅經濟」的發展,電視和筆記本電腦的需求激增,導致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面板需求環比增長30%。不過,集邦諮詢補充稱,更多中國LCD生產商的湧入,可能會致使明年的供應過剩。
  • 京東方等國產面板廠商預計今年將佔全球LCD面板出貨量的55%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LCD最新資訊 > 正文 京東方等國產面板廠商預計今年將佔全球LCD面板出貨量的55%
  • 液晶電視Open Cell價格持續上漲,上升到2017年第4季度的水平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1/0111/59122.html2020年6月以來,液晶電視Open Cell出現短缺,面板價格強勁反彈,去年第3季度和第4季度,液晶電視Open Cell價格持續上漲。
  • 電視液晶面板價格上漲近70%,12月漲幅有所回暖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今年智能電視的價格水漲船高,以往的價格戰促銷也一去不復返。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液晶面板價格的上漲。根據權威數據顯示,短短一年時間,電視液晶面板價格上漲近70%,12月份漲幅有所回暖。
  • 萊寶高科與東湖管委會投資115億元新建8.5代TFT-LCD面板產線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0/1030/58650.html王忠林對萊寶高科的客人們來漢洽談籤約表示歡迎和感謝。他說,武漢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光電子信息領域實力雄厚,創新創業生態良好,人才尤其是信息技術領域高端人才聚集。萊寶高科選擇投資武漢,大有前途、大有可為。
  • 華星光電、CEC、鴻海、惠科都在建設10.5代TFT-LCD面板生產線
    2017年12月20日,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BOE(京東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提前投產,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尺寸的TFT-LCD面板生產線。所以,未來全球大尺寸電視面板的生產將以中國大陸地區為主。產能數千萬片,是否過剩值得思考多條10.5代面板線的建設,將帶來產能的巨大增長。我們以7條10.5代線、切割65英寸和75英寸面板測算,每年產能可以切割7585萬片65英寸電視面板或5688萬片75英寸電視面板。
  • OLED產業鏈主要面板製造模組組裝廠商名單
    全球量產的OLED面板企業以三星、LGD、京東方等企業為主,三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小型OLED屏幕生產商。隨著中國在OLED手機面板領域的投資開始趕超三星和LGD,進入2018年後,三星和LGD都同時暫停了OLED手機面板的新增投資計劃,基本上以保持現在產能規模為主。與此同時,在韓國三星與LG的中小尺寸RGBOLED產線投資停滯了近一年期間內,中國內地的投資腳步卻並沒有放緩。
  • 液晶面板價格出現全面上漲,面板廠商的盈利能力或將進一步提升
    卞錚表示,後續電視面板價格的市場走向,還需要看今年四季度北美「黑色星期五」和中國「雙十一」的銷售情況,如果全球市場需求沒有明顯提振,隨著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新產線的不斷開出,未來對面板行業的考驗只會越來越大。因為全球彩電市場已基本進入存量市場,僅依靠電視市場的大尺寸化來消耗不斷增加的產能比較困難,未來商用顯示、新應用顯示等方向的不斷成熟和擴張,將有可能成為面板業新的機會。
  • 【華西電子孫遠峰團隊】主流尺寸電視面板價格全面回升
    相比於2019年12月,預計2020年1月32"、40"、43"面板價格分別上漲1美元,50"、55"、65"面板價格分別上漲2美元,75"面板價格下降1美元。►  供給側出清,庫存回歸健康,行業稼動率仍處於低位,年終備貨帶動面板價格拐點確認。電視面板行業屬於重資產投入、產品具有標準化的特點,具備較強的周期屬性。
  • 面板行業併購重組 全球LCD產能進一步向中國集中
    隨著TCL科技和京東方完成併購交易,LCD行業整合帶動全球LCD產能進一步向中國集中,全球兩強的行業地位得到鞏固。  自2018年開始,面板價格一路下行,業內企業逐步陷入虧損。外部環境的不容樂觀,令整個行業,在秋風漸起中,略顯蕭瑟。韓企陸續宣布將退出LCD市場,中國面板廠商優勢,在相互競爭中,反而得以凸顯,這成為一道道亮光,推動著全球面板併購重組,優勝劣汰。
  • TFT-LCD面板的製造工藝流程和行業最新發展趁勢
    8.5代線進入量產階段,預計全年銷售收入將超過2200億元,顯示面板出貨面積突破6000萬平方米,全球佔比超過40%,面板產能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蘋果將在旗艦手機上採用OLED屏,帶動了其他手機品牌企業的需求,進一步增強手機市場對OLED屏幕的需求;同時,索尼PSVR開售引爆全球VR設備市場,OLED屏已成為多家VR廠商出貨瓶頸。LGD將持續展出更大尺寸的差異化產品,已加大產能,確保2017年可生產200萬片OLED電視面板。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加入OLED陣營,OLED市場正逐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 深度解析京東方_行業新聞_液晶面板資訊_液晶面板_觸控螢幕與OLED網
    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 608.67 億元,同比增長 10.59%。2020Q2 單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349.87 億元,同比增長 22.40%;單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 5.69 億元,同比下降 7.77%; 單季度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 3.26 億元,同比增長 8.97%。公司二季度單季度淨利潤環 比提升 8.28 億元,經營層面迎來大幅改善。
  • LCD面板需求旺盛,三星停產為了什麼?
    自三星將LCD面板停止時間從2020年底推遲到2021年3月之前之後,近日,根據外媒報導,三星顯示(SDC)決定,應集團要求,原定的關閉韓國境內LCD面板生產線的計劃,將延後至2021年11月。本次延後將增加400萬片的LCD電視面板產量,以彌補部分供給缺口。
  • 2020到2025年全球中小尺寸TFT LCD和全球大尺寸LCD面板產業分析
    雖2021年智慧型手機面板需求可望復甦,但平板計算機主流尺寸加速大型化、數位相機需求持續萎縮、智慧型手機面板續轉向AMOLED,將使車用及物聯網(IoT)應用於2022年起成為全球中小尺寸TFT LCD出貨主要成長動力。整體而言,DIGITIMES Research估計至2025年全球中小尺寸TFT LCD出貨將僅持穩於18.2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