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行業併購重組 全球LCD產能進一步向中國集中

2020-12-05 ZNDS資訊

  導讀:在全球競爭格局中,2017年中國大陸取代韓國成為顯示面板市場規模第一。到2019年,中國大陸大尺寸面板市佔率達到了 41.1%,對日韓臺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10月19日,京東方與中國電子及旗下子公司共同籤署了《產權交易合同》,將以55.9億元收購南京中電熊貓 G8.5代線80.831%的股權;此前,京東方以不低於評估價收購成都G8.6公司部分股權已獲其股東大會通過。

  不到兩個月前,TCL科技(000100.SZ)公告TCL華星以7.39億美元收購蘇州三星G8.5代線60%的股權及3.41億美元收購三星模組廠100%股權,並獲三星對華星的7.39億美元增資。隨著TCL科技和京東方完成併購交易,LCD行業整合帶動全球LCD產能進一步向中國集中,全球兩強的行業地位得到鞏固。

  自2018年開始,面板價格一路下行,業內企業逐步陷入虧損。外部環境的不容樂觀,令整個行業,在秋風漸起中,略顯蕭瑟。韓企陸續宣布將退出LCD市場,中國面板廠商優勢,在相互競爭中,反而得以凸顯,這成為一道道亮光,推動著全球面板併購重組,優勝劣汰。

  業內雙雄領銜大尺寸面板市場

  第三方調研機構群智諮詢預計,TCL華星和京東方通過內生及外延式併購帶動產能擴張,市場份額領先優勢得到進一步提升。到2022年,面板雙雄的LCD產能在全球市場佔有率將達到45%,較2019的29%提升了16個百分點。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場競爭格局進一步確定,面板雙雄份額遙遙領先,龍頭地位得到鞏固。

  面板雙雄在全球LCD市場的趕超之路,也是中國面板產業的逆襲之旅。在2010年之前,中國自有的面板產線少之又少,在國際競爭中處於非常弱勢的地位,終端彩電品牌廠家長期深受「缺屏之痛」。2011年,隨著京東方北京8.5代線和TCL華星t1 8.5代線分別投產,中國面板產業由此長奮起直追,加速液晶面板國產化進程。

  在全球競爭格局中,2017年中國大陸取代韓國成為顯示面板市場規模第一。到2019年,中國大陸大尺寸面板市佔率達到了 41.1%,對日韓臺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與此同時,京東方和TCL華星的雙雄地位逐漸確立。隨著TCL華星完成對蘇州三星8.5代線的併購,以及京東方對中電熊貓面板線的併購,行業份額再次向這兩家頭部企業集中。

  行業復甦疊加產能擴張拉升業績

  面板是周期性行業,價格受供需影響呈現性周期波動。2017年下半年,隨著供需關係改變以及上遊原材料成本降低,大尺寸LCD面板價格開始下跌,到2019年年底價格跌到了周期底部。

  由於大尺寸面板價格不斷下探,2019年年末,日韓多個廠商接連宣布將退出LCD市場,全球面板產業格局迎來巨變,同時也結束了原本供大於求的局面。隨著供需關係改善,大尺寸面板價格今年以來持續上漲。

  (10月面板價格預測 圖片來源:群智諮詢)

  群智諮詢數據顯示,6月至9月期間,主流尺寸價格平均每月上漲了3至10美元。32吋、50吋、55吋、65吋和75吋的面板價格分別從6月份的32美金、84美金、107美金、167美金和278美金上漲到9月份的52美金、127美金、149美金、200美金和305美金,環比漲幅非常明顯。

  (數據來源:群智諮詢)

  此輪漲價行情能夠延續到何時?業界普遍認為,由於今年第四季度集結了國內「雙十一」、海外「黑色星期五」和聖誕節等傳統旺季備貨,全球LCD TV面板供應緊缺還將繼續延續。此外,展望2021年,光大證券研究認為,經濟復甦、大型體育賽事延遲、韓廠產能繼續退出帶來多重利好, 2021年全年的面板供給都將是偏緊的狀態,面板價格有望在2021年仍然保持上漲。

  未來5年內,LCD仍然是TV面板的主流應用技術,隨著行業復甦、價格上漲,疊加規模擴張,TCL華星等少數龍頭企業將在本輪上行大周期顯著受益。與2019年年末的低谷期相比,今年面板企業的業績已有明顯的回彈。以TCL華星為例,今年一季度,TCL華星淨利潤環比減虧1.59億元,率行業之先迎來改善節奏;二季度則迅速恢復盈利,環比一季度改善2.15億元。

  加大中小尺寸布局,LTPS和OLED手機面板分獲全球前三、前四

  在面板雙雄競爭格局之下,TCL科技仍然在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構建長期競爭力。

  TCL科技正在加速提升中小尺寸的競爭力。在產業布局中,TCL華星位於武漢的t3和t4生產線聚焦中小尺寸產品。其中t3為LTPS生產線,t4為柔性顯示生產線。目前t3滿產滿銷,t4在2019年第四季度實現量產,目前正在推進二期、三期擴產工程建設。

  TCL華星的LTPS 產線的良率和品質已達國際一流水平。手機面板方面,Incell/COF/盲孔產品等高階產品佔比持續提升,並積極開發屏下/屏內指紋技術,提高產品競爭力,今年上半年LTPS手機面板出貨量排名全球前三。

  此外,今年以來筆電、平板等市場需求走旺,t3項目也及時調整了產品策略,增加中尺寸產品出貨佔比。TCL華星光電高級副總裁趙軍此前表示,LTPS產線今年下半年中尺寸產品佔比將從上半年的7%提高到17%,筆電出貨量全年有望衝刺全球前二,產品結構取得極大的改善。中尺寸業務的發展,將有效抵禦今年小尺寸手機市場的衝擊,平滑波動性,實現全年穩定經營。

  作為目前中小尺寸的高階技術,柔性OLED 具有可摺疊、可彎曲的優點。為了加快在行業競爭力提升,TCL華星AMOLED重點布局了屏下攝像、摺疊、LTPO 等差異化技術。TCL華星t4量產的AMOLED屏幕已經應用於小米10和摩託羅拉手機之上,上半年出貨量已躍居全球第四,市場預計其柔性OLED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隨著中小尺寸的貢獻度提升,TCL華星面板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和大尺寸相比,中小尺寸面板價格相對穩定,也因此將增強了公司平滑周期波動的能力。此外,無論是大尺寸還是中小尺寸,TCL華星持續推進產品結構優化。隨著高毛利產品銷量增加,TCL華星盈利能力又將進一步增強。

下一篇

10月21日,第四代小米盒子4S新品正式發布,小米盒子4S內置2GB內存+8GB快閃記憶體,支持內置2GB內存+8GB快閃記憶體、4K HDR傳輸。 小米盒子4S在外觀上仍然延續小米盒子4的外觀,採用簡潔白色外形設計…

相關焦點

  • 未來中國顯示面板市場很可能會形成一超或雙寡頭面板廠商局面
    北京時間01月02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中國面板權重激增 未來將現一超或兩強局面?「缺芯少屏」一直是深埋在中國產業裡的隱痛,這一局面正率先在顯示屏上突破。2020年顯示面板行業風雲變幻,韓系三星、LG逐步退出LCD轉向OLED,全球LCD產能加速向中國集中,曾經的中日韓三國混戰蛻變成中國一家獨大。
  • 京東方收購中電熊貓,TCL華星收購蘇州三星面板,雙雄龍頭地位得到鞏固
    隨著TCL科技和京東方完成併購交易,LCD行業整合帶動全球LCD產能進一步向中國集中,全球兩強的行業地位得到鞏固。外部環境的不容樂觀,令整個行業,在秋風漸起中,略顯蕭瑟。韓企陸續宣布將退出LCD市場,中國面板廠商優勢,在相互競爭中,反而得以凸顯,這成為一道道亮光,推動著全球面板併購重組,優勝劣汰。
  • LCD面板產能重鎮復工推遲,漲價模式開啟在即
    2020年面板價格上漲將是大概率事件。全球LCD面板產業的轉移經歷了「美國起源—日本發展—韓國超越—臺灣地區崛起—大陸地區發力」的過程。從2009年後,大陸LCD面板開始發力,全球液晶面板產能也由日韓及我國臺灣地區向我國大陸地區集中。2011年,京東方北京8.5代線和華星光電8.5代線陸續投產,標誌著中國大陸TFT-LCD面板產業實現了高世代線的技術突破。
  • LCD面板產業現狀及趨勢分析
    LCD面板價格於2019年10、11月觸底並在2019年12月開始反彈,受疫情影響價格進一步上漲趨勢停滯。分析認為,雖然顯示器、筆電需求的高增速不可持續,但由於這部分產品的整體產能面積佔比低(約為18%),即使未來顯示器、筆電產品面板需求出現回落,隨著TV持續向大尺寸化發展,LCD面板整體產能需求仍將維持正常增長(約2-3%)。
  • 全球LCD電視面板產能首現同比下降
    供應端因韓國產能的持續退出,以及主力面板廠商調減電視面板供應,增加IT應用產能供應,導致LCD電視面板的實際產能逐步減少。數據顯示,全球LCD電視面板產能投片面積同比下降1.3%。這也是過去五年來,LCD電視面板產能首次出現同比下降情況。全球LCD電視面板市場供需趨緊,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呈現持續性供不應求現象,面板價格開始強勁上漲。
  • 液晶面板產能不斷向大陸轉移,偏光片需求旺盛
    北京時間08月21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面板產能不斷向大陸轉移 國內偏光片行業崛起在即。偏光片是顯示面板的核心材料之一。 液晶顯示模組中有兩張偏光片分別貼在玻璃基板兩側,下偏光片用於將背光源產生的光束轉換為偏振光,上偏光片用於解析經液晶電調製後的偏振光,產生明暗對比,從而產生顯示畫面。
  • 液晶面板行業深度報告:LCD風雲再起,龍頭邁入收穫期
    ,最終實現追趕並全面反超,我們認為正 是這數次大規模的、集中的、逆周期的投資導致 LCD 行業在歷史上有較強的周期性。我們 基於 WitsView 數據測算得到,全球液晶電視平均尺寸從 1Q15 的 40.58 英寸提升至 2Q20 的 47.66 英寸。根據群智諮詢數據及預測,2019 年 65 英寸及以上電視的出貨佔比為 11.1%, 2020 年有望提升 2.6pct 至 13.7%,有望帶動 2020 年全球電視的平均尺寸進一步提升。
  • 液晶面板行業深度分析:格局重塑,聚焦新機
    2)中長期——需求端,TV 面板大尺寸化增加對面積產能的需求, Mini LED 背光技術加持催生高畫質化趨勢下的升級換代需求。供給端,中國大陸 成為全球面板產能重心,未來全球佔比超過 60%,韓廠本土產能預計於 2021 年前退出,新增產能集中在中國大陸且新增有限,大陸「雙巨頭」格局成型。行 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有望不再重演供過於求引起的衰退周期,大陸廠商掌握更 多行業話語權,塑造良性行業格局。
  • 愛瑪控股富士達電動車產業 向行業寡頭再邁一步
    [摘要]據愛瑪集團內部人士透露,此次愛瑪和富士達資源重組後,「愛瑪」、「富士達」「邦德」品牌將繼續堅持原先的品牌路線,同時更加注重電動車市場的細分化和差異化,把電動車行業高、中、低各級市場做全、做精。這樣一來,愛瑪將形成電動車行業全線布局,成為真正的行業超級航母。
  • 面板行業深度報告:產業轉移+景氣向上,LCD國產材料有望受益
    中國 LCD 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以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等為代表的面板企業迅 速崛起,產業中心向中國呈現明顯轉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日韓面板產能逐步退出。 2013 年中國大陸 TFT-LCD 面板營收佔全球的 10%左右,目前中國大陸 TFT-LCD 主流面 板廠商營收佔全球的比例已達 40%以上。
  • 深度解析京東方_行業新聞_液晶面板資訊_液晶面板_觸控螢幕與OLED網
    (1)產能退出類:三星、LGD、CEC,產能逐步減 少;(2)產能維持類:友達、群創,不新增產能,轉型利基市場;(3)產能增長類:京 東方、華星光電,具有新的 10.5 代線釋放;(4)二線獨苗:惠科,產能擴張幅度較大。行業雙寡頭定局:2021 年京東方+華星光電產能佔比達 40%,考慮行業出清及潛在外延 併購機會,雙寡頭有望邁向 50%+市佔率。
  • 2018年全球液晶面板企業業績概述及液晶面板企業未來發展
    華星光電效率領先行業,其25.9%的EBITDA利潤率冠絕全球,另外華星的市佔率也穩步提升,55寸面板市佔率全球第一,32寸、65寸和75寸面板市佔率全球第二。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9/0404/53691.html     韓國LGD、SDC業績下滑明顯,積極謀求轉型。
  • 2018年度面板驅動IC行業的產值僅較2017年成長約3%至67.6億美
    北京時間03月14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2018年全球面板驅動IC產值增長3%至67.6億美元。根據CINNO Research對面板驅動晶片供應鏈的調查顯示,受到智慧型手機出貨疲軟,以及上半年8寸與12寸80納米工藝吃緊的影響,2018年整年度面板驅動IC行業的產值僅較2017年成長約3%至67.6億美元。
  • 2020到2025年全球中小尺寸TFT LCD和全球大尺寸LCD面板產業分析
    國內面板業者京東方、TCL華星繼續擴大10.5/11代面板產能,加上預計於2021年以內分別完成對中電熊貓南京與成都8.5/8.6代廠、SDC蘇州8.5代廠股權收購,此兩大面板業者合計產能比重可望由2019年24.5%至2025年達到趨近倍增的影響力。2019年起,國內已是全球大尺寸LCD產能最大的地區(包括韓國業者在國內設置的LCD廠產能)。
  • 五礦整體併購中冶 7000億資產重組三步走(圖)
    當天在戰略重組溝通會上,張兆祥向記者透露,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與國資國企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冶集團整體進入中國五礦集團,重組後,中國中冶成為新五礦集團的下屬上市公司,中國五礦成為中國中冶的實際控制人,而國資委則成為中國中冶的最終控制人。
  • 金融界2017資本市場併購重組盤點與績效評價報告
    投資回歸理性、回歸價值,長期投資理念更快更深地在國內資本市場中向投資者滲透開來。這一變化進程,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是多方位的,在某些方面甚至引發了深遠的結構性變化。其中,在資本市場中最明顯的體現之一,就是上市公司的併購重組。
  • 十張圖帶你了解半導體設備行業發展情況 全球半導體產能向中國大陸...
    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包括集成電路、LED、面板、光伏等設備,實際上國內集成電路設備的國內市場自給率僅有5%左右,在全球市場僅佔1-2%,技術含量最高的集成電路前道設備市場自給率更低。對應巨大的需求缺口,中國半導體設備進口依賴的問題突出,專用設備大量依賴進口不僅嚴重影響我國半導體的產業發展,也對我國電子信息安全造成重大隱患。
  • 【趨勢】三星顯示延期關停LCD產線,明年面板漲勢或將趨緩;
    根據市調機構集邦諮詢(TrendForce)的報告,新冠疫情刺激了「宅經濟」的發展,電視和筆記本電腦的需求激增,導致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面板需求環比增長30%。不過,集邦諮詢補充稱,更多中國LCD生產商的湧入,可能會致使明年的供應過剩。
  • 2020年全球面板的行業趨勢分析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全球顯示面板產業經歷了從美國、日本、韓國再到中國崛起的發展歷程。2018年,中國超過韓國成為全球最大的LCD生產大國;2019年,韓國宣布繼續減少LCD產能轉戰OLCD市場,中國持續布局OLCD。未來,中國能否進一步搶佔全球LCD市場?韓國是否繼續保持OLCD市場的壟斷地位? 中國將進一步瓜分LCD市場 近年來,受到國家政策的保駕護航,我國面板產業迅速發展起來,2018年超過韓國成為全球最大的LCD生產大國。
  • 盤點:2018面板顯示及相關產業企業二十大併購事件
    |  光鏈 · 勢銀旗下媒體平臺  |來源:光鏈註:文內信息僅為提供分享交流渠道,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2018年顯示行業蓬勃發展,諸多事件在行業的歷史中留下深深的腳印,或是彰顯實力的歷史性時刻令國人引以為豪,亦有行業激烈競爭下企業的無奈與落寞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