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日本的專利信息平臺上,出現了一條與PS5相關的雲遊戲專利,主要內容就是PS5通過雲遊戲的方式兼容PS1到PS3時期的遊戲,這可能是到目前為止最能讓遊戲玩家感覺到實用的雲遊戲運用了。
古舊的PS1到PS3時代遊戲在現如今很難上手,如果想要懷舊的話,要麼等待廠商重置,要麼就去找模擬器,並且還要尋找有效的資源進行下載。這一次索尼官方提供統一遊戲庫,想必在玩老遊戲這一方面會方便上不少。這也是在雲遊戲發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次嘗試。
作為近年來遊戲界談論最多的新技術,雲遊戲已經有資格稱為老生常談了。但它雖然資歷夠老,我們看到的實際使用的人卻不怎麼多,造成這樣尷尬的場景,與雲遊戲發展之初所走的道路有著密不可切的關係。
如何能進一步的開發遊戲玩家的遊戲空間一直是很多硬體廠商、遊戲軟體開發商最重要的課題,畢竟更多的空間意味著更多的消費機會。所以能夠拓展玩家遊戲場景的」隨時隨地玩遊戲」,自然而然成為了最佳答案,遊戲掌機就是曾經用於滿足這一理念的產品,之後則是被手機遊戲所替代。
但是,不管是遊戲掌機還是手機,其可便攜性所帶來的是性能上的削減,進一步的引來的是在商業上的變化,最終導致手機遊戲變成了與傳統遊戲完全不同的一個產業,曾經傳統主機硬體廠商與軟體開發商想要解決的問題,結果依然存在。而伴隨著無線網絡和串流技術的不斷提高完善,雲遊戲的出現似乎又是一個能解決這個難題的新玩意。
新技術的出現必定會為用戶帶來諸多的疑問,長久以來的遊戲習慣並非是一朝就能夠打破的。再加上雲遊戲一登上舞臺,就引來了不少消滅主機遊戲、PC遊戲的言論,讓一些傳統玩家感到了威脅,自然就無法接受這個新技術。會嘗鮮的傳統用戶不願意接受,雲遊戲作為新興技術自然就找不到舒服的落腳點。
索尼的老遊戲雲遊戲兼容就像是課題上劃重點,通過給雲遊戲畫出一個清晰的使用場景,讓不知道為何要用這個功能的玩家群體,了解了這項技術所能夠提供的好處,那就是滿足一些特定環境下的特殊需求。
這也是近年來雲遊戲變道的產物,從替代傳統遊戲端轉向多元化遊戲方式。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設備上玩高品質的遊戲成了很多雲遊戲平臺的主打口號。而重點的轉變,也讓雲遊戲的受眾群體更加清晰,各個平臺的目標群體也從重度遊戲,轉移到了為輕度玩家提供重度遊戲內容之上。並且,這也標誌著雲遊戲不僅僅局限於主機、PC的遊戲平臺之上,很多遊戲圈之外的玩家也都可以進來吃蛋糕了。
但是,要是真想吃到飽,似乎還沒有那麼容易。
根據騰訊遊戲學院曾做出的一份不完全統計顯示顯示,截止至2019年9月,全球範圍入局雲遊戲的公司多達152家,中國企業有22家,其中不乏谷騰訊、網易這樣的遊戲大廠,而近日在5G商用的趨勢下,國內的三大運營商也加入了戰場,打算運用雲遊戲來為5G開路。
電信的」天翼雲遊戲」,聯通的」小沃暢遊」、移動的」咪咕快遊」,三大家族的雲遊戲平臺還都情況各不相同。
電信的天翼雲遊戲只可以在手機上使用,不過倒是支持iOS和安卓雙系統,而聯通的」小沃暢遊」則只支持安卓和電視盒子(基本上也是安卓),移動的」咪咕快遊」在支持手機雙系統之外,還有這Windows的獨立應用。
從這個設備的支持範圍上來看,移動顯然布局更廣,電信可以說是目前移動軟體的標配,聯通基本上就屬於偷懶了,基本上來說只有一個安卓端。不過,聯通專門為電視盒子做了適配,在電視上使用的時候,顯然會比只有手機端界面的移動和電信要有些優勢。
而在遊戲內容上,三家基本上更多的傾向於手機遊戲,這也是目前國內雲遊戲中最常見的運作內容。畢竟雲遊戲目前吸引的輕度用戶,在國內市場下主要的消費對象還是手遊。況且在使用權利上,國產手遊顯然也更好獲取,相同的場景也可以在網易的雲遊戲平臺上看到,基本都是自家的遊戲。
這樣的遊戲布局顯然缺乏對一些傳統玩家的吸引力,但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遊戲本身還是需要依靠軟體廠商的授權才可以使用,不然就和盜版毫無區別。現如今的雲遊戲平臺,基本上都只是使用了一些小品類遊戲,而那些真正對玩家有吸引力的3A大作,更多是被捏在了遊戲開發商自己手中。
技術派與內容派在同一戰場上互相爭奪,或許正是雲遊戲發展的最大阻礙,
谷歌在雲遊戲上的嘗試,最終栽到了內容的豐富度與收費不成正比之上,而Valve 和 EA 這樣的遊戲業大佬,雖然手中有著不少資源,但是在硬體技術上卻要寄人籬下。英偉達雖然一開始拉攏了不少的遊戲資源,但是在發售不久後就因」商業協議達成共識」失去了很多遊戲大作。微軟和索尼有著自己的遊戲庫,但是因為這兩家涉足主機硬體產業,在發展雲遊戲方面並不是很上心。
歸根結底,想要真正打造一個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雲遊戲平臺,強大的整合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將技術與內容成功整合到一起的平臺,才能夠真正的帶領雲遊戲走出泥潭。
但是目前看來,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人力財力實在是很大,玩家對於雲遊戲的熱度不高,似乎也無法刺激任何有能力做這件事的廠商來入局,所以現在雲遊戲依然處在發展的膠著狀態。於是,這就成了一個死循環,各家握著手中的利器想要自己耕耘,但是因此卻導致了技術或是內容上缺口,無法真正激起玩家對雲遊戲的熱情。
但是,新的交互方式和遊戲類型是遊戲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雲遊戲是能夠同時滿足這兩點的技術,雖然目前雲遊戲的商業模式依然處於摸索狀態,用戶在接受度上還有需要一些時間,但是我們依然不能排除它最終會成為一個新的爆發點,為整個遊戲界帶來新鮮血液。
科技發展的腳步總是從一個奇點跳向另一個奇點,隨著一個新產品的發布或許就能改變整個行業的未來,以谷歌對待Stadia的態度上來看,似乎也是在期盼著它能成為這個改變未來的奇點產品。不過結果就如現在我們看到的一樣,雖然為雲遊戲加了點油,但是遠沒有做到一路飛起的狀態。
雲遊戲何時一飛沖天?還是讓我們把答案交給時間去驗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