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為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想必有不少玩星際爭霸的玩家平時在玩遊戲的時候,腦海中一定閃過這樣一種想法,為什麼人族擁有那麼高的科技,卻沒辦法像神族那樣也擁有能量護盾呢?
不過大部分時候,這都只是一個比較隨意的奇思妙想,很快就又會被遊戲中緊張刺激的戰況所衝散。但是大麥作為星際爭霸界的「科學研究員」,今天將要和大家詳細解釋,為什麼人族不學這神族那樣,為機槍兵的CMC動力戰甲上加裝一層能量護盾,這樣既能保護士兵的生命,又能減少戰甲的維修費用。
四大基本力
相信看過《星際爭霸2:虛空之遺》開場CG的玩家應該對於神族的能量護盾有一些印象,在這個CG當中我們能看到,有一名聖堂武士在遭受蟲族毒爆蟲自爆攻擊時,身體周圍會形成一個半透明的球形護盾,以保護聖堂武士不受酸液的傷害,而這也基本上是符合玩家們想像中的能量護盾。
但實際上,要實現這種形式的能量護盾,其背後所需要的科技早已遠遠超出科普盧星區人類的水平。首先我得先和大家解釋形成能量護盾的基礎,也就是宇宙中的四大基本力。
在我們的宇宙當中,有四種亙古不變的力,分別是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引力。其中引力過於弱小,除非是天體級別的質量才能產生比較巨大的引力,因此在能量護盾這種追求小體量的發生裝置上並沒有什麼實際用途。
而強相互作用力呢就強得多,他是將原子核的距離極致的靠近在一起形成的作用力,同體積下要比引力強10的38次方倍。但是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強相互作用力會使得物質的密度急劇上升,因而導致質量會變得無比巨大,這樣如果我們的陸戰隊員使用強相互作用力來作為自己能量護盾,那麼可能連路都走不動了。
不過呢,星際爭霸中的人族也並不是沒有運用過強相互作用力,比如戰列巡航艦這種飛行於宇宙的飛船,他的外層防護鋼板就通過強相互作用力進行過加強,所以我們在蟲群之心的CG裡就會發現,從空中墜落的戰巡艦,造成的衝擊不亞於一顆小行星碰撞地球。
而弱相互作用力非常罕見,是通過交換w+、w-,z三種玻色子來傳遞相互作用,但因為力程很短,衰減速度很快,所以實際用途並不是很強。唯一能夠比較適合用來製作能量護盾的力就只有電磁力了,他的能量獲得簡單,強度也並不比強相互作用力弱。
那麼是不是說就能用電磁力製作一個所謂的電磁護盾了呢?這其中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事實上所有的力和物質基礎是分不開的,化學反應,機械運動的主體是電磁力,所有摩擦、彈力、所有機械運動,本質上是原子、分子外電子的交換,電場、磁場之間的碰撞。而電磁力形成的維繫物質存在的關係叫做化學鍵。
所以本質上來說,我們生活中所見到的鋼板他也是一種能量護盾,因為鋼板中的鐵原子碳原子,依賴核力將質子和中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電子在它周圍以一種「狀態」的形式存在著,通過交換光子傳遞電磁相互作用。
但畢竟星際爭霸也算是科幻背景的遊戲,那麼科普盧星區的人類有辦法弄出那種酷炫的能量護盾麼?
有能力做到,但是能量需求太大
其實玩家們想要見到的那種能量護盾,在星際爭霸中的人族科技也有,我們在蟲群之心的一開場,吉姆雷諾去探望剛剛變回人類的凱瑞甘時,她就被關在尤摩揚科技實驗室當中,而吉姆雷諾和凱瑞甘則被一堵透明的能量護盾所隔離開來。額,不過我個人更願意將其稱為高科技版的鋼化玻璃。
目前,科普盧星區所研發的能量護盾,很大程度上還是停留在通過電磁能來強化材料的硬度。讓材料本身的強度超過自身的極限。而尤摩揚的科學家也嘗試過想要模仿神族人的那種護盾,但是後來發現想要在沒有物質載體的情況下生成護盾,所需要的電能實在太可怕了,而且即使能生成護盾,最後也可能因為沒辦法約束這些電能而造成大爆炸,這實在是得不償失。
因此後來就放棄了,至於神族人為何能夠如此輕鬆的掌控這個技術,是因為他們獲得了如何使用暗物質能量的方法,這早已同科普盧星區的人類不再同一個文明層級。神族人的能量護盾非常穩定且高效,暗物質幾乎不存在任何質量,最大程度地強化了他們的機動性,不過這對於科普盧星區的人類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
畢竟50塊錢的好兄弟無窮無盡,何必花那個大價錢去搞這什麼能量護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