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颱風名字列表大全 2020年颱風命名表及其含義

2020-11-26 閩南網

2020颱風名字列表大全 2020年颱風命名表及其含義

  第31屆颱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裡的14個名字(每個成員提供1個名字),按每個成員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順序、循環使用。有權命名颱風是日本氣象廳(JMA),負責給予在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的熱帶氣旋國際編號及命名。

  2020年颱風名字開始:黃蜂-鸚鵡-森拉克-黑格比-薔薇-米克拉-海高斯-巴威-美莎克-海神-紅霞-白海豚-鯨魚-燦鴻-蓮花-浪卡-沙德爾-莫拉菲-天鵝-艾莎尼-艾濤-環高……以此類推。

  黃蜂:由中國澳門提供,意義為一種昆蟲。

  鸚鵡:由馬來西亞提供,是指一種身上有藍色冠羽的鸚鵡。

  森拉克:由密克羅尼西亞所提供,指的是密克羅尼西亞科斯雷島(Kosrae)傳說中的女神。

  薔薇:由韓國所提供的颱風名稱,指的是薔薇這種花朵,薔薇是玫瑰的一種,是時尚的象徵。

  米克拉:由泰國所提供,是指當地神話的海洋、雷電女神。

  海高斯:由美國提供,是查莫羅語中的「無花果」的意思。

  巴威:由越南所提供,是指位於河內市巴維縣的巴維山脈。

  美莎克:由柬埔寨提供,意為一種樹。

  海神:由中國提供,是指神話中的大海之神。

  紅霞:由北朝鮮所提供,是指日落時紅色的天空。

  白海豚:由中國香港提供,意為中國的一種珍稀動物。

  鯨魚:由日本提供,指鯨魚座。

  燦鴻:名字由寮國提供,原意為檀香。

  蓮花:由澳門提供,意為一種花,其花瓣呈粉紅色,大葉,是澳門的市花。

  浪卡:由馬來西亞提供,意為波羅蜜。

  沙德爾:由密克羅尼西亞所提供,指的是傳說中的將領「蘇迪羅」的首席士兵。

  莫拉菲:由菲律賓提供,意為一種常用於製造家具的硬木。

  天鵝:由韓國提供,意為白鳥。

  艾莎尼:由泰國提供,意為「閃電「。

  艾濤:由美國提供,意為風暴雲。

  環高:由越南提供,意為越南南部一河流。

颱風命名表一覽(點擊查看大圖)(更多請點擊中央氣象臺)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颱風名字起源及2012年颱風命名表一覽
    有趣的是,國際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颱風的名稱依然很少有災難的含義,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蓮花、彩雲等等,似乎與颱風災害不大協調。這是因為如果颱風到來,可有效緩解當地的旱情,為其帶來充足的降水,一般情況下,颱風名字還是極其動聽的。
  • 2018年第四號颱風叫什麼名字?2018颱風命名表一覽
    2018第三號颱風名字:傑拉華(Jelawat)  2018第二號颱風名字:三巴(Sanba)  2018第一號颱風名字:布拉萬(Bolaven)  附颱風命名表  2000年之後至今,西北太平洋颱風的命名工作由日本氣象廳東京區域專業氣象中心負責,當日本氣象廳將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熱帶氣旋確定為熱帶風暴強度時,即根據列表給予名稱,並同時給予一個四位數字的國際編號。
  • 2017年颱風最新消息:2017颱風命名表、颱風名字一覽
    2017年颱風最新消息:2017颱風命名表、颱風名字一覽  第31屆颱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
  • 颱風以不喜歡的人名命名?颱風還有命名表?颱風還有多個名字?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    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
  • 颱風都有哪些名字是怎麼命名的?2017年颱風名字大全
    像人的名字一樣,颱風也有自己的名字。在每個颱風形成之前,人們便已經早早的給他們命好了名字。去年的颱風我們仍依稀可記,今年又要迎來各種颱風。一起了解2017颱風命名表一覽。  2017颱風命名表一覽:颱風都有哪些名字是怎麼命名的?
  • 2018颱風命名表、名字一覽 2018颱風時間表(登陸中國)
    2018颱風命名表、名字一覽 2018颱風時間表(登陸中國)  第31屆颱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
  • 颱風命名的原則 颱風名字是怎麼確定的?
    氣象專家告訴記者,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命名表從2000年1月1日開始執行。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來自柬埔寨、朝鮮、馬來西亞等14個成員,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命名表按順序命名,循環使用。  世界氣象組織區域專業氣象中心(RSMC)-東京颱風中心負責在給達到熱帶風暴及其以上強度的熱帶氣旋編號命名,標準是颱風委員會確定的命名表。
  • 「黑格比」重現江湖 今天我們來聊聊颱風的名字
    02下一個颱風名字——薔薇上面說了,颱風的名字有一張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命名表按順序命名,循環使用。所以一個循環過後,之前用過的名字就會重新出現。而且下一個颱風的名字我們還可以從命名表中提前知道。下面我們來看看2020年前十位的颱風命名順序。
  • 2019年颱風命名表一覽 2019颱風名字表有哪些
    第31屆颱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裡的14個名字(每個成員提供1個名字),按每個成員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
  • 「山竹」作惡多端被除名 三個新名字加入颱風命名表
    「山竹」作惡多端被除名三個新名字加入颱風命名表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葉卡斯)還記得去年那個讓廣州停工、停產、停課,大家躲在房子裡不敢輕易外出的颱風「昨天的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51次屆會,作出將「山竹」逐出颱風命名表的決定,「山竹」就此被封印。而此次會議的主辦地,正是被「山竹」肆虐過的廣州。颱風命名有一條特別的規定,如果某個颱風給颱風委員會成員造成了特別嚴重的損失,該成員可申請將該颱風使用的名字從命名表中刪去。
  • 颱風竟用星座命名?這個科普貼告訴你,下次颱風可能叫「麗琵」
    1944年美國海軍受颱風重創後 開始使用名字列表美國海軍在二戰後期的1944年12月遭受了名叫"眼鏡蛇"(Cobra)的颱風的重創。為了應付颱風對船隻和飛行器的威脅,這次災難之後,美國海軍建立了颱風警報機構,開始為颱風編號、命名。1959年這些颱風警報機構整合為"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英文縮寫為JTWC),繼續為颱風編號命名。
  • 這次颱風為啥叫"摩羯"? 來看千奇百怪的颱風名字如何命名
    據2018年颱風的最新消息,其實,颱風名字是早就有的,而且有很多,整整一個命名表你說多不多?2018颱風命名表一覽,我們看看今年的颱風都叫什麼。2018年第7號颱風派比安,英文名:Prapiroon,編號1807,名稱來源於泰國,含義:雨神。2018年第8號颱風瑪莉亞,英文名:Maria,編號1808,名稱來源於美國,含義:查摩洛女人的名字。2018年第9號颱風山神,英文名:Son-Tinh,編號1809,名稱來源於越南,含義:越南民間傳說四不死中的山神。
  • 颱風的命名規範
    為什麼今年第14號颱風要叫「天秤」,「布拉萬」又有什麼含義?事實上,颱風叫什麼名字,都是早已確定的。2000年起,颱風的命名由國際氣象組織中的颱風委員會負責。現在西北太平洋以及南中國海颱風的名字,由颱風委員會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各提供10個名字,分5組列表,共140個名字。
  • 請你給颱風起個名字
    最終選定的颱風名將於2021年2月召開的會議上公布。中央氣象臺將給最終選定名字的公眾頒發颱風命名專屬證書。今年4個颱風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較同期偏少截至2020年9月2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2個颱風生成,較同期平均(18.1個)偏少6.1個。
  • 2020年3號颱風森拉克 消息 7月下旬颱風生成的可能性加大
    2020年3號颱風森拉克 消息 7月下旬颱風生成的可能性加大時間:2020-07-13 13:09   來源:中國天氣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3號颱風森拉克 消息 7月下旬颱風生成的可能性加大 @中國天氣:預計未來10天,無颱風生成,7月下旬颱風生成的可能性加大,但活躍程度較常年同期弱
  • 颱風「玉兔」將被除名 中央氣象臺向公眾徵集颱風新名字
    由於破壞力巨大,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52次屆會決定將「玉兔」從颱風命名表中刪除,並將由中國提交新的颱風名字以補空缺。9月21日,中央氣象臺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面向公眾徵集新名字。通常,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使用140個名稱來給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颱風循環命名。
  • 首位退出颱風命名表的中國颱風名,超級颱風「龍王」
    本篇文章就說一下我國第一位退役的颱風名—「龍王」。超級颱風--「龍王」為2005年第19號颱風,為何19號颱風會被命名為「龍王」。根據命名規則,西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而命名的方法便是,按照事先排列好的命名表循環使用颱風的命名,而「龍王」這個名字是第二次輪到,也是最後一次使用。
  • 颱風是怎麼起名字的
    颱風的結構,從中心向外依次分為:颱風眼區、雲牆區、螺旋雨帶區。《科技術語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颱風名詞探源及其命名原則》一文,文中論及「颱風一詞的歷史沿革」。作者認為:在古代,人們把颱風叫颶風,到了明末清初才開始使用「颱風」這一名稱,作為寒潮大風或非颱風性大風的統稱。 typhoon在英語中指發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熱帶暴風。
  • 颱風如何命名,2017年會出現哪些名字的颱風?
    全球熱帶氣旋分布圖西北太平洋海域是受到颱風影響最大的地區,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每年都會有不少颱風登陸,有的甚至帶來巨大的危害,比如2006年的「桑美」颱風,嚴重影響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共造成了25億美元的巨大損失。因此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三十九屆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中決定把「桑美」這個名字退役,由「山神」替代。
  •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颱風命名法使用原則(圖解)
    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 香港、日本、寮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以便於各國人民防臺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  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颱風名稱中,每個國家和地區提出10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