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竟用星座命名?這個科普貼告訴你,下次颱風可能叫「麗琵」

2021-01-15 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颱風"摩羯"今天深入河南,將掀起大暴雨。

所謂"颱風",更準確的說法是西北太平洋上空的熱帶氣旋,颱風所經過的地區都會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據統計每年大概有6至7個颱風光顧我國沿海地區。

每來一次颱風,就有一個新名字,有的名字很拗口,有的名字自帶亮點,不小心還會成為"網紅",也有的颱風太不安分,還會有除名的危險。那麼這些颱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今天"摩羯",下次會不會有"天蠍"?

【颱風從啥時候開始有名字?】

1944年美國海軍受颱風重創後 開始使用名字列表

美國海軍在二戰後期的1944年12月遭受了名叫"眼鏡蛇"(Cobra)的颱風的重創。為了應付颱風對船隻和飛行器的威脅,這次災難之後,美國海軍建立了颱風警報機構,開始為颱風編號、命名。1959年這些颱風警報機構整合為"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英文縮寫為JTWC),繼續為颱風編號命名。

早期的JTWC命名有兩大特點:

第一,制訂了4個名字列表,每個列表中有21個名字,分別以A–W(Q,U除外)這21個字母開頭,並按字母順序排列;這些名字都是英語人名,早期全是女性名字,後來在女權組織的抗議下加入了男性名字。

第二,所有編號颱風按這4個列表順次命名,後一年接續前一年,第4個列表中的名字用完了就再從第1個列表開始,如此周而復始。這個命名方法,為後來其他颱風命名系統奠定了基礎。

【颱風有了國際標準】

14個國家和地區共提供140個名字 輪著使用

事情在2000年有了轉折。

從這一年起,世界氣象組織授權日本氣象廳作為區域專業氣象中心發布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的預報信息,作為國際標準。與此同時,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又決定借鑑美國為颱風命名的經驗,制定新的颱風名字系統。

【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颱風委員會確定的首個颱風名字表(標為紅色的是已除名)】

這個新系統中的名字是由西北太平洋地區及周邊的1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的,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10個,一共是140個名字,編成5個列表,每個列表28個。在名稱使用上,同樣是所有編號颱風按這5個列表順次命名,後一年接續前一年,第5個列表中的名字用完了就再從第1個列表開始,如此周而復始。

中國提供的名字是:"龍王"、"玉兔"、"風神"、"杜鵑"、"海馬"、"悟空"、"海燕"、"海神"、"電母"和"海棠"。

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但也有特殊情況:如果一個颱風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或有其他特殊原因),比如當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成為公眾知名的颱風後,為了防止它與其它的颱風同名,就可以把它從這個名單中踢出去,比如"海燕",之後再由提出這個名字的國家或地區再提供一個替代名。

就這樣,從2000年起,在中國大陸的天氣預報裡,颱風也都有名字了。

【相關連結】

"摩羯"之後看看還有啥新鮮名字

由以上信息可知,颱風的名字並不是臨時取的,而是"未見其風,先聞其名",它們名字早就被安排好了。據2018年颱風的最新消息,颱風名字已經排到2018第30號颱風,那麼我們來看看14號"摩羯"之後的颱風都叫什麼名字,都有哪些含義。

【2018颱風命名表(部分名單)】

第14號颱風摩羯,來源於日本,含義:摩羯座(星座)。

第15號颱風麗琵,來源於寮國,含義:寮國南部最美麗的瀑布。

第16號颱風貝碧嘉,來源於中國澳門,含義:一種牛奶布丁,澳門人喜愛的食物,可於澳門的葡國餐廳找到。

第17號颱風溫比亞,來源於馬來西亞,含義:一種盛產西米的溫比亞樹,通常生長於河岸、沼澤或近水的地方。

第18號颱風蘇力,來源於密克羅尼西亞,含義:波納佩島傳統將領的銜頭。

第19號颱風西馬侖,來源於菲律賓,含義:菲律賓的一種野牛。

第20號颱風飛燕,來源於韓國,含義:一種體積細小、翼長和尾部呈叉形的飛燕。

第21號颱風山竹,來源於泰國,含義:泰國人喜愛的水果。

第22號颱風百裡嘉,來源於美國,含義:風浪拍打下的海岸(馬紹爾語言)。

第23號颱風潭美,來源於越南,含義:一種花。

第24號颱風康妮,來源於柬埔寨,含義:高棉傳說中的可愛女孩兒及山名。

第25號颱風玉兔,來源於中國大陸,含義:神話傳說中的兔子。

第26號颱風桃芝,來源於朝鮮,含義:朝鮮深山中的一種花。

第27號颱風萬宜,來源於中國香港,含義:海峽名,現為水庫。

第28號颱風天兔,來源於日本,含義:天兔座(星座)。

第29號颱風帕布,來源於寮國,含義:大淡水魚。

第30號颱風蝴蝶,來源於中國澳門,含義:一種昆蟲。

一個互動:颱風起名都有這麼多講究,那你的名字呢?

(文本綜合自果殼網、東方天氣網等)

(河南商報編輯 施尚景 戴晨曦)

相關焦點

  • 這次颱風為啥叫"摩羯"? 來看千奇百怪的颱風名字如何命名
    據2018年颱風的最新消息,其實,颱風名字是早就有的,而且有很多,整整一個命名表你說多不多?2018颱風命名表一覽,我們看看今年的颱風都叫什麼。2018年第15號颱風麗琵,英文名:Leepi,編號1815,名稱來源於寮國,含義:寮國南部最美麗的瀑布。2018年第16號颱風貝碧嘉,英文名:Bebinca,編號1816,名稱來源於中國澳門,含義:一種牛奶布丁,澳門人喜愛的食物,可於澳門的葡國餐廳找到。
  • 颱風「山竹」即將來襲 |盼著你來,又怕你亂來~
    :颱風「山竹」(超強颱風級)的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7級以上,預計15日中午前後移入南海東北部海面,然後逐漸向廣東西部到海南東部一帶沿海靠近,並可能於16日晚上在上述沿海登陸。發現妹看到這些消息的時候 瑟瑟發抖 「突然暴風雨」真的不是開玩笑啊 雖然它們的名字叫的都很溫柔 但實際上卻一點兒都不可愛 說到這 你知道颱風的名字都是怎麼來的嗎?
  • 三颱風來襲?14號摩羯來襲浙江,15號麗琵指向日本,16號未曾得名
    但是颱風的路逕往往生變,15號麗琵雖指向日本,能不能到達還是未知,不過,14號颱風摩羯登陸浙江可以完全確定。兩個颱風生成時都是熱帶風暴級,但是摩羯較穩定,一路行進中緩慢的增強,預計登陸時最高達到10級,而15號麗琵目前來看,成長的快,可達12級,但是消亡的也快,很可能在未進入東海就已消散。這兩個颱風本同處於一個大的低壓氣旋中心,摩羯早已從中分離,麗琵周六夜間才初具颱風資格。16號颱風所處位置原本有多個低壓氣旋,本以為不會成長到颱風級別,最終還是達到了8級,未來三天就會登陸廣東。
  • 颱風麗琵最新消息:15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衛星雲圖
    颱風麗琵最新消息:15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衛星雲圖  「麗琵」未來對我國無影響  今年第15號颱風「麗琵」(熱帶風暴級)已於今天(15日)凌晨2點前後在日本九州島宮崎縣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90百帕。
  • 【颱風科普十一】關於颱風的命名
    【颱風科普十一】關於颱風的命名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07日16:57   人們談「風」而色變,但有個奇怪的現象是,每個颱風與熱帶風暴都有個好聽的名字
  • 冷知識 | 利奇馬為什麼叫利奇馬?颱風的命名和除名,原來是有規定的...
    再給大家科普颱風命名的由來前,先祝各方平安!
  •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為什麼這次強颱風叫「玉兔」不叫「小白兔」
    據考證,中國在古代不叫颱風,而叫做颶風。公元5世紀沈懷遠在其《南越志》中曾寫道:「熙安多颶風,颶者,其四方之風也,一曰颶風,言怖懼也,常以六七月興」。後來為什麼改叫颱風,有多種猜測。一種說法是古人不清楚颱風的起源,認為颱風自臺灣而來,故叫颱風;另一種說法是颱風來自於廣東話,在廣東話中颱風是「大風」的諧音;還有一種說法是颱風是英文「Typhoon」的諧音,「Typhoon」一詞於16世紀初最早出現在法國詞典中,後來被收錄到英文字典中,再後來就傳到了中國。由於颱風與強熱帶風暴只有在暖洋中產生,因此颱風與強熱帶風暴的分布很不均勻。
  • 超強颱風「巴威」登陸東北,你知道颱風是怎麼命名的嗎?
    今天,超強颱風「巴威」從遼寧登陸,據氣象臺估計,颱風「巴威」將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遼寧的最強颱風。我們都知道颱風有超強的破壞力,但是你知道颱風是怎麼命名的嗎?今天我們分享的文章,生動簡單的解釋了這個問題,一起來看看,颱風到底是怎麼起名的。
  • 颱風貝碧嘉一蹶不振,深入華北的殘餘摩羯竟開始翻江倒海
    8月15日凌晨颱風「麗琵」將登陸日本延岡市,據日本氣象廳消息(JMA),截止15日2點10分,「麗琵」中心位於北緯32.4度,東經131.9度,距離延岡市東大約30公裡處,預計今天凌晨3點登陸延岡。中心最大風速50KT(相當於10級)。
  • 三颱風:摩羯已登陸浙江溫嶺,16號颱風南海打轉,麗琵趨向日本
    不過這個南海「土颱風」並沒有第一時間被命名,原因是在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架構下,颱風或者熱帶氣旋的命名權在區域颱風中心手裡,而負責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颱風的起編命名的是日本東京區域颱風中心(RSMC-Tokyo)。而東京區域颱風中心直到8月12日夜裡9點認為位於華南西部近岸的熱帶系統的強度才達到熱帶低壓級。
  • 颱風命名的原則 颱風名字是怎麼確定的?
    根據定義,熱帶氣旋是生成於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具有有組織的對流和確定的氣旋性環流的非鋒面性的天氣尺度的渦旋統稱,它包括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並不是所有的氣旋都叫「颱風」。  「熱帶氣旋,民間約定俗成叫颱風,大家也都習慣了。但要注意的是,等級意味著不同程度的防禦標準,所以大家還是要留意氣象部門嚴謹的說法。」一位資深天氣預報員對記者說。
  • 四颱風七氣旋共舞!西太平洋嚴重超生,多個颱風正撲向我國
    進入盛夏,西北太平洋颱風活動進入高峰期,接二連三的颱風在西太平洋上誕生,並且已有多個颱風影響和登陸我國。目前西太平洋上仍風起雲湧,熱帶雲團大量湧現,多個颱風正在活動。隨著今年17號颱風赫克託在西北太平洋上誕生,目前西北太平洋上組成了壯觀的四個命名颱風共舞的奇觀——南海北部有16號颱風貝碧嘉,正給華南沿海帶來風雨,而日本以南海面有15號颱風麗琵,正在接近日本九州島,我國黃淮地區有已經登陸的14號颱風摩羯,而靠近換日線有剛從中太平洋進入西太平洋的17號颱風赫克託,直觀的顯示了西太平洋目前颱風活動是何等活躍。
  • 氣象科普:颱風命不命名日本說了算?
    2000年以前還沒有出臺統一的命名規則時,大家都是各叫各的,比如中國用編號來稱呼颱風,而歐美國家一般是用人名來稱呼它。這就混亂了不是?也不利於相互交流研判。因此1997年,在剛剛回歸祖國懷抱不久的香港,召開了世界氣象組織(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
  • 什麼名字的颱風惹不起?天字號颱風現身說法告訴你
    近年來登陸時達到14級強颱風級別的,並不只有山竹,遠的有2013年的天兔,近的有去年的天鴿,都是讓廣東人民記憶猶新的厲害颱風。小編整理資料時發現,名字帶有「天」字的颱風,居然無一例外都是狠角色。(咦?我是不是找到了一個另類的颱風預報方法?)今天小編跟大家仔細盤點一下。話說,日本人似乎對天上的星座情有獨鍾,他們提供的西北太平洋颱風名字,全部都是星座名稱。
  •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颱風命名法使用原則(圖解)
    具體而言,每個名字不超過9個字母;容易發音;在各成員語言中沒有不好的意義;不會給各成員帶來任何困難;不是商業機構的名字;選取的名字應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可,如有任何一成員反對,這個名稱就不能用作颱風命名。  有趣的是,目前所使用的西太平洋颱風的名稱依然很少有災難的含義,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蓮花、彩雲等等,似乎與颱風災害不大協調。
  • 「黑格比」怎麼來,給颱風命名是件正經事兒
    之前,「鸚鵡」成為今年首個登陸中國的颱風。或許你會好奇,去年來勢洶洶的颱風「利奇馬」、「蝴蝶」、「海貝思」……這些名字都是誰起的?我國的颱風命名規則由何而來?它們背後有沒有蘊藏著什麼深意?01 究竟是誰在給颱風取名?
  • 颱風巴威來了!颱風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命名颱風?
    周圍高氣壓區空氣向低氣壓區流動 當這個風的速度達到10.8m/s,人們就叫它熱帶低氣壓;風速達到17.2m/s,人們就叫它熱帶風暴;風速達到24.5m/s,就稱為強熱帶風暴;如果風速達到32.7m/s就稱為颱風。
  • 颱風山竹除名申請已提出 颱風天鴿替補名出爐
    因為除名颱風的替補名字是在下一年的颱風委員會年度會議中由提供該名稱的成員需提交新名稱補缺,所以"山竹"的替補名字將在2020年和大家見面,提供名稱的還是泰國。不過,大家猜每年泰國提供的名字會是什麼呢?榴槤、山竹除名了,下次會是菠蘿蜜嗎,還是芒果,或者椰子?泰國還有什麼水果?
  • 原來颱風叫「山竹」「榴槤」是有這樣一個原因的
    其實早在他出生之前就定了下來,因為颱風的命名在國際上有一套成熟的規則我們先來看看颱風的特點,颱風是指風速達到每秒33米以上的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比較高發,每年登陸我國的颱風就有六七個那麼多,而且颱風經常是長途奔襲,殃及多個國家和地區,比如這次的颱風山竹,除了我國,他已經掃過菲律賓,越南,寮國等好幾個國家了,過去國際上對颱風並沒有統一的命名,於是大家各叫各的就叫亂了,為了避免這種混亂,
  • 颱風天貓要來了?2017年除名颱風有了新名字,颱風天鴿成了它!
    由於日本提供的颱風名字都是星座,這次替補天鴿三個名字分別代表的是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規定的88星座中的天貓座、時鐘座和三角座,當然天鴿也是來源於星座天鴿座,它是替補2011年被除名的名字天鷹,天鷹這個名字則是來自天鷹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