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了人工射擊之後,日本在龍宮小行星發現了什麼?

2021-01-18 前瞻網
在進行了人工射擊之後,日本在龍宮小行星發現了什麼?
 Connor Feng • 2020-03-27 16:45:25 來源:前瞻網 E3162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來源:JAXA

在向Ryugu小行星表面發射了一個銅球之後,近日,與日本多家機構進行合作的一個大型研究團隊揭示了Ryugu小行星的年齡和其他特徵。

研究團隊的論文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在論文中,該小組描述了他們迄今為止從模擬隕石坑形成的過程中了解到了什麼情況。

早在2014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就發射了太空探測器「隼鳥二號」(Hayabusa2),目的是前往Ryugu小行星並了解更多有關它的情況。該探測器於兩年前抵達Ryugu小行星,並開始了它的探測任務。

隼鳥二號的其中一個任務是以7200公裡/小時的速度向小行星發射一個2公斤重的銅球,任務目標是為了更多地了解隕石坑的形成過程以及Ryugu小行星的結構。這個網球大小的彈丸在小行星表面炸出了一個寬14.5米、深2.3米大坑,還產生了短暫的碎片雲。通過分析碎片雲和隕石坑底部以及側面的物質,研究人員已經對小行星的構成有更多的了解。

研究人員在小行星的巖石表面下發現了類似沙子的物質,這為認為Ryugu小行星是「碎石堆」類型小行星的理論提供了證據。「碎石堆」類型的小行星是由一個較大的天體與另一個天體碰撞後遺留下來的物質形成的。研究人員還指出,這個隕石坑不是圓形的,更像是月牙形,這表明隕石坑的一個邊緣與一塊非常大的地下巖石相連,這塊巖石非常堅硬,所以才沒有被拋射物炸裂。

隼鳥二號發現的沙質物質也表明,這顆小行星可能比一些人在「隼鳥2號」任務發射之前推測的要年輕得多。研究人員現在認為Ryugu小行星大約有900萬年的歷史。研究小組還指出,隕石坑形成受到的限制來自於重力,而不是小行星表面的強度,這再次表明,這顆小行星是由脆弱的多孔材料構成的。他們指出,這個彈丸在小行星上造成的隕石坑會比在地球造成的隕石坑大約7倍,而地球的表面要堅硬得多。

原文:https://phys.org/news/2020-03-artificial-impact-asteroid-ryugu.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對小行星龍宮的人工探索的初步發現
    2020年3月20日,作者:Bob Yirka,Phys.org信用:JAXA遍布日本多個機構的一大批研究人員通過在其表面發射銅球揭示了小行星龍宮的年齡和其他特徵。該小組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描述了他們迄今為止在模仿隕石坑形成條件方面所學到的東西。
  • 日本深空探測發現「龍宮」小行星存在含水礦物質
    (觀察者網訊)日本深空探測器「隼鳥2號」自2月起一直在小行星「龍宮」上開展探測活動,根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目前公布的探測結果顯示,「龍宮」內部存在含水礦物質。 據日本放鬆協會(NHK)3月20日消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東京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利用兩個月的時間,從「隼鳥2號」向「龍宮」表面照射紅外線,對「龍宮」上巖石的成分進行了調查。調查後發現巖石出現了內部有水成分存在時特有的反應。
  • 日本在小行星「龍宮」上發現較新巖石 命名其為「龍女」
    日本在小行星「龍宮」上發現較新巖石 命名其為「龍女」據日本共同社10月28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等的團隊通過探測器「隼鳥2號」的觀測發現,位於小行星「龍宮」南極的巨大巖石表面與其他部分相比,暴露在太空的時間較短,可能比較新。
  • 小行星龍宮和Bennu上發現的奇怪而明亮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important}【ALENG 自媒體】9月22日晚間自媒體專稿,今年12月,日本宇航局的隼鳥2號(Hayabusa2)太空飛行器,將攜帶來自小行星龍宮(Ryugu)的土壤樣本返回地球,屆時,科學家有望揭開關於小行星龍宮上一系列謎之難題,不過,在此之前,通過對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採集的數據進行的研究,
  • 小行星龍宮和Bennu上發現的奇怪而明亮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ALENG 自媒體】9月22日晚間自媒體專稿,今年12月,日本宇航局的隼鳥2號(Hayabusa2)太空飛行器,將攜帶來自小行星龍宮(Ryugu)的土壤樣本返回地球,屆時,科學家有望揭開關於小行星龍宮上一系列謎之難題,不過,在此之前,通過對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採集的數據進行的研究,也有了新的進展:日前,科學家對在小行星龍宮上發現的奇怪而明亮的物質進行了分析
  • 隼鳥2號的小行星龍宮之旅·彩色「龍宮」是什麼鬼?
    一點簡單的前情提要:2014年12月3日,日本JAXA隼鳥2號探測器發射,2018年6月27日抵達小行星「龍宮」,開始了長達一年半的伴飛探測,其間順利完成了兩次著陸採樣[1]。兩次著陸採樣點TD1和TD2的位置。
  • 日本探測器在小行星「龍宮」上製造撞擊坑
    新華社東京4月5日電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 日本探測器發現小行星「龍宮」身上有個非常奇怪的特點
    「龍宮」。JAXA日本的「隼鳥2號」探測器2018年向鑽石形的小行星「龍宮」丟下了三枚著陸器,並帶走了一小撮物質樣本。科學家通過其中一枚著陸器拍攝的照片發現,「龍宮」的特點和預期不太一樣。其表面竟然十分「乾淨」,幾乎「一塵不染」(當然也不是一點塵埃也沒有,而是不像月球表面那樣有厚厚的一層)。
  • 日本「隼鳥 2 號」飛船採集巖石發現:龍宮小行星聚集形成之前失去...
    北京時間 1 月 11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最新研究表明,日本 「隼鳥 2 號」飛船最近勘測 「龍宮(Ryugu)」小行星上的巖石時,發現其表面的巖石在聚集形成小行星之前,似乎已失去大部分水分。
  • 日本「粉碎小行星」探測器發現了相當年輕的太空巖石!
    富含碳的小行星「龍宮」可能在大約1000萬年前就形成了。2019年4月,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撞向了小行星「龍宮」,撞擊產生的衝擊波向四周蔓延。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日本宇宙飛船向小行星發射的炮彈正在「照亮」太陽系中最常見的小行星。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向龍宮小行星部署一對目標標記物
    日本隼鳥2號成功向龍宮小行星部署一對目標標記物  Connor Feng • 2019-09-20 14:00:54
  • 小行星龍宮上奇怪而明亮的東西是什麼?科學家可能知道答案了
    【ALENG 自媒體】9月22日晚間自媒體專稿,今年12月,日本宇航局的隼鳥2號(Hayabusa2)太空飛行器,將攜帶來自小行星龍宮(Ryugu)的土壤樣本返回地球,屆時,科學家有望揭開關於小行星龍宮上一系列謎之難題,不過,在此之前,通過對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採集的數據進行的研究,也有了新的進展
  • 小行星紅色物質之謎——日本探測器著陸「龍宮」的瞬間
    為了更好的了解這些飛行在地球周圍神秘的巖石天體,來自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天文學家向「龍宮」發射了一個小行星探測器。在2019年著陸到「龍宮」上之前,日本的小行星取樣探測器已經在太空中度過了長達5年的漫長旅程。視頻顯示了「隼鳥2號」探測器著陸到小行星上的瞬間,它將收集小部分巖石體樣本帶回地球。
  • 小行星龍宮極度缺水,隼鳥2將炮轟龍宮
    而日本的科學家,卻避開了登月這個熱門路線,選擇比較冷門的小行星帶的探測,隼鳥2探測器成功捕捉到了小行星龍宮,這則消息引起了國際天文界的高度關注。地球的水源到底從哪裡來的?按照科學家們制定的宇宙模型,地球上的水資源,絕大部分來自於小行星帶,那些逃離正常軌道的小行星和彗星,攜帶的大量水汽撞向地球,從而給地球帶來了充足的水源,這個為地球補水的理論,在科學界一直有著廣泛的共識。
  • 日本宣布獲取小行星「龍宮」黑色砂粒狀物質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4日發布公報宣布,確認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了黑色砂粒狀物質。
  • 剛剛,小行星龍宮被偷親了一口!
    今天清晨,北京時間2019年2月22日6:49,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展開一場技驚四座的表演——偷親小行星龍宮一口,採集小行星樣品。
  • 日本探測小行星的隼鳥2號計劃攜帶開採的樣本降落澳大利亞沙漠
    日本小行星取樣任務項目組官方發布信息,他們將返回珍貴的取樣樣品,預計12月份返回澳大利亞。隼鳥2號(Hayabusa2)飛船計劃返回地球,帶著樣品膠囊,滿載從近地小行星龍宮星Ryugu開採的樣本。日本負責太空研究的機構,一直計劃將他們開採的樣品,從澳大利亞巨大的沙漠著陸,但之前澳大利亞並沒有同意。此次官方消息的發布,意味著澳大利亞同意了日本的著陸請求。澳大利亞工業科學技術部長說,他們很高興跟日本合作這個項目,這個項目是人類科學技術研究,取得的一個巨大進步。
  • 日本探測小行星的隼鳥2號計劃攜帶開採的樣本降落澳大利亞沙漠
    日本小行星取樣任務項目組官方發布信息,他們將返回珍貴的取樣樣品,預計12月份返回澳大利亞。日本負責太空研究的機構,一直計劃將他們開採的樣品,從澳大利亞巨大的沙漠著陸,但之前澳大利亞並沒有同意。此次官方消息的發布,意味著澳大利亞同意了日本的著陸請求。澳大利亞工業科學技術部長說,他們很高興跟日本合作這個項目,這個項目是人類科學技術研究,取得的一個巨大進步。如何成功,是人類第一次將小行星地表下的土壤巖石樣品帶回地球。
  • 「龍宮」小行星為何缺水?
    兩年前,日本隼鳥2號宇宙飛船在小行星「龍宮」附近飛行時拍下了這張照片。後來,飛船將小行星的巖石樣本帶回了地球。 上個月,日本的「隼鳥二號」飛船帶回了在近地小行星「龍宮」(Ryugu)上收集的巖石樣本。雖然樣本分析任務才剛剛啟動,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嘗試通過飛船上其他儀器的數據揭示「龍宮」的歷史細節。phys.org網站當地時間1月5日報導,研究人員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中發文,解釋了「龍宮」為何不像其他小行星一樣富含水分——「龍宮」的遠古母體很可能在其形成之前的某次加熱事件中已經丟失水分,因而使得「龍宮」比預期更乾燥。
  • 小行星龍宮巖石即將抵達地球
    周六上午(2020/12/5),當日本隼鳥二號(Hayabusa-2)太空飛行器接近地球時,它釋放了一個裝有這個小行星樣品的膠囊。周六下午,樣品膠囊應該會啟用降落傘並在澳大利亞腹地著陸。隼鳥二號是從小行星龍宮(Ryugu)上抓取的這些宇宙寶藏,龍宮是我們太陽系原始構成要素的小行星之一。小行星是幾十億年前的遺物,那時候地球正在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