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木棉島上,兩隻年輕的灰頭椋鳥(Sturnus malabaricus)從剛剛盛開的木棉花枝頭飛過,一月的木棉島,已是鳥語花香時,上千棵木棉樹漸次開花,花朵中有大量的花蜜,甚至會滴落下來。灰頭椋鳥喜歡吃花蜜,自然不會錯過這頓盛宴。
2021年1月9日,木棉島的顏色逐漸豐富起來。往年這個時候,都是木棉節籌備最忙碌的時期,2月上旬就會到木棉節——木棉島花開最豔、最熱鬧的時候。2020年1月疫情突發,打斷了第二十屆木棉節所有的籌備,直接進入疫情防控戰役,木棉島禁止來自泰國的遊客登岸,進入寂靜時刻。
時間一晃,過去了一整年,2021年的木棉節依然不會舉辦,疫情防控依然措施嚴格。雖然金三角經濟特區的居民可以隨時光臨木棉島,但平時這裡依然是鳥兒的天堂。
攝影師Facebook @Mike Bk(ໄມຄ໌)
@金三角經濟特區,Golden Triangle Special Economic Zone
《特區光影故事》計劃
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一些事情,每個人都在演繹自己的人生故事。人們發明了照片、視頻,試圖銘記轉瞬即逝的光影,普通或者偉大,悲傷或者歡欣。我們用最真實的素材,講述一個個發生在金三角經濟特區的真實故事。
2007年寮國中央政府與金木棉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籤訂開發合同,共同規劃建設「金三角東協經濟旅遊區」。2010年,在寮國革新開放政策的推動下,時任寮國總理波松·布帕萬籤署了《關於在寮人民民主共和國波喬省東鵬縣設立金三角經濟特區的活動和管理的第090 號總理政令》,正式批准成立國家級的金三角經濟特區,首期期限99年並允許延期,同時根據「小政府、大社會」機制設立金三角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並授權其在寮國法律、政令和開發合同框架下,行使對金三角經濟特區經濟開發權。
金三角經濟特區總開發面積為100平方公裡,其中包含核心發展區30平方公裡和自然森林保護區70平方公裡。目前已開發面積約為10平方公裡,總建築面積約200萬平方米。實際投資已達20億美元左右。
特區確立了"旅遊立區"的發展戰略,在維護和發揚寮國特色文化、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的同時,通過繼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休閒、娛樂、觀光產業。作為寮國國家級經濟特區,金三角經濟特區不僅有寮國政府為堅實後盾,還是中國與東協合作的重要節點。
在下一個階段,金三角經濟特區將會沿著三個「大目標」進行投資建設即「大基建」、「大旅遊」和「大農業」。特區正在繼續推進建設特區城市生活基礎設施和產業升級基礎設施。特區目前規劃容納20萬人口,目前已經建設好的設施能夠容納約5萬人口。已經完成的設施包括公路網絡,公寓樓和辦公樓群、不同規格的酒店群、自來水廠、汙水處理廠、變電站、基礎學校、基礎醫院、貨運碼頭、客運碼頭等。2020年的重點項目是「博膠省國際機場」。
當前特區正緊緊抓住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帶來的新機遇,加快發展步伐和城市化進程。金三角經濟特區積極響應,充分利用連接老、中、泰、緬、越的巨大區位優勢,推動國際旅遊合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通過金木棉集團大力推動下的寮國金三角經濟特區,將會成為東南亞旅遊產業的黃金樂園,展現東南亞風情最美的一塊瑰麗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