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光影故事:在木棉花樹上覓食的椋鳥飛過枝頭

2021-02-15 寮國金三角經濟特區生活旅遊投資


圖片故事:木棉島上,兩隻年輕的灰頭椋鳥(Sturnus malabaricus)從剛剛盛開的木棉花枝頭飛過,一月的木棉島,已是鳥語花香時,上千棵木棉樹漸次開花,花朵中有大量的花蜜,甚至會滴落下來。灰頭椋鳥喜歡吃花蜜,自然不會錯過這頓盛宴。

2021年1月9日,木棉島的顏色逐漸豐富起來。往年這個時候,都是木棉節籌備最忙碌的時期,2月上旬就會到木棉節——木棉島花開最豔、最熱鬧的時候。2020年1月疫情突發,打斷了第二十屆木棉節所有的籌備,直接進入疫情防控戰役,木棉島禁止來自泰國的遊客登岸,進入寂靜時刻。

時間一晃,過去了一整年,2021年的木棉節依然不會舉辦,疫情防控依然措施嚴格。雖然金三角經濟特區的居民可以隨時光臨木棉島,但平時這裡依然是鳥兒的天堂。

攝影師Facebook @Mike Bk(ໄມຄ໌)

@金三角經濟特區,Golden Triangle Special Economic Zone

《特區光影故事》計劃

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一些事情,每個人都在演繹自己的人生故事。人們發明了照片、視頻,試圖銘記轉瞬即逝的光影,普通或者偉大,悲傷或者歡欣。我們用最真實的素材,講述一個個發生在金三角經濟特區的真實故事。

2007年寮國中央政府與金木棉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籤訂開發合同,共同規劃建設「金三角東協經濟旅遊區」。2010年,在寮國革新開放政策的推動下,時任寮國總理波松·布帕萬籤署了《關於在寮人民民主共和國波喬省東鵬縣設立金三角經濟特區的活動和管理的第090 號總理政令》,正式批准成立國家級的金三角經濟特區,首期期限99年並允許延期,同時根據「小政府、大社會」機制設立金三角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並授權其在寮國法律、政令和開發合同框架下,行使對金三角經濟特區經濟開發權。

金三角經濟特區總開發面積為100平方公裡,其中包含核心發展區30平方公裡和自然森林保護區70平方公裡。目前已開發面積約為10平方公裡,總建築面積約200萬平方米。實際投資已達20億美元左右。

特區確立了"旅遊立區"的發展戰略,在維護和發揚寮國特色文化、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的同時,通過繼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休閒、娛樂、觀光產業。作為寮國國家級經濟特區,金三角經濟特區不僅有寮國政府為堅實後盾,還是中國與東協合作的重要節點。

在下一個階段,金三角經濟特區將會沿著三個「大目標」進行投資建設即「大基建」、「大旅遊」和「大農業」。特區正在繼續推進建設特區城市生活基礎設施和產業升級基礎設施。特區目前規劃容納20萬人口,目前已經建設好的設施能夠容納約5萬人口。已經完成的設施包括公路網絡,公寓樓和辦公樓群、不同規格的酒店群、自來水廠、汙水處理廠、變電站、基礎學校、基礎醫院、貨運碼頭、客運碼頭等。2020年的重點項目是「博膠省國際機場」。

當前特區正緊緊抓住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帶來的新機遇,加快發展步伐和城市化進程。金三角經濟特區積極響應,充分利用連接老、中、泰、緬、越的巨大區位優勢,推動國際旅遊合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通過金木棉集團大力推動下的寮國金三角經濟特區,將會成為東南亞旅遊產業的黃金樂園,展現東南亞風情最美的一塊瑰麗寶石。


相關焦點

  • [長沙]出現大量絲光椋鳥 "場面很壯觀"/圖
    本報12月15日訊(記者 吳靜)絲光椋鳥體長20-23cm,嘴朱紅色,腳橙黃色。它們喜結群於地面覓食,取食植物果實、種子和昆蟲,愛棲息於電線、叢林及農耕區。冬季聚大群活動,夏季數量少。這些鳥叫絲光椋鳥,分布在湖南省各地,每年冬天,來長沙吃成熟的樟樹果子。  飛鳥在上海城小區盤旋兩小時  昨日下午3點左右,大群的飛鳥飛到韶山南路上海城小區,時而在屋頂停留,時而飛到樹上歇息,居民汪先生說:「太壯觀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鳥。」他致電本報熱線96360,希望記者能拍個照,「太唯美了。」
  • 深圳木棉花成鳥界網紅景點 這些野鳥紛紛來打卡
    3 月,深圳的木棉花嬌豔綻放,紅得耀眼,一株株木棉樹成為了鳥界的網紅景點,不少野鳥們慕名前往打卡。▲深圳木棉花。首先來報到的是暗綠繡眼鳥,它上體為鮮亮綠橄欖色,眼周有一白色眼圈極為醒目。同樣高顏值的黑領椋鳥,站在木棉樹上自帶高冷範兒。它頭部和下體白色,上胸黑色並向兩側延伸至後頸,形成寬闊的黑色領環,極為醒目。且嘴黑色,眼周裸皮黃色,腳黃色。▲黑領椋鳥。紅耳鵯,頭頂有聳立的黑色羽冠,眼下後方有一鮮紅色斑,其下又有一白斑,外周圍為黑色,外貌特徵較為醒目。
  • 絲光椋鳥又來株洲啦
    成群的絲光椋鳥。 戴凜 攝全媒體記者 戴凜株洲日報訊 10月25日下午,人民路紅港路交叉路口的上空颳起一陣「黑旋風」,場面非常壯觀。原來,這是一群絲光椋鳥,聚集數量上千隻,因為冬季即將來臨,株洲成了它們集中覓食的好去處。
  • 帶你認識南京美麗的椋鳥家族魚嘴公園、龍袍都有它們的身影
    近日,在南京魚嘴公園溼地上空,許多市民看到了令人驚奇的一幕:很多灰椋鳥在天空盤旋,約半小時後,椋鳥們聚集而來,鳥群如翻滾的烏雲,數量多達上萬隻。江南時報記者徐昇魚嘴公園上萬隻椋鳥大聚會「它們好像在呼朋引伴,剛開始有幾百隻鳥兒在空中盤旋,像是一個小部隊,然後成群結對地從草坪上飛起再落下覓食。」
  • 木棉花絮織布如雪白
    不過,它又名「斑枝花」,兩千年前,先民曾以木棉花絮織出潔白如雪的「廣幅布」,遠早於今日我們熟悉的棉花引種入華的時間;而大唐盛世的廣州城,越秀山麓木棉盛放,是遊人賞花踏青的好去處;至於木棉被呼作「英雄花」的歷史,也有五百年之久了:這些有意思的故事,你都不知道吧?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一說。
  • 【rlyl物種說】今日--灰背椋鳥(White-shouldered Starling)
    ▲灰背椋鳥靜立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科:椋鳥科 Sturnidae屬:椋鳥屬 Sturnus種:灰背椋鳥 S. sinensis (Gmelin, 1788)
  • 邕江邊的木棉花,美麗奔放又秀色可餐
    圖1.木棉花木棉花是一種肉質花,花大色豔,花瓣5片、肉質,倒卵狀長圓形,長8-10釐米,寬3-4釐米,掛在枝頭又大又沉,在樹下賞花還得時刻提防被砸。木棉花是廣州市市花。而最愛木棉花的,恐怕非攀枝花市莫屬了。
  • 高清組圖:絲光椋鳥榕城越冬千嗓齊亮 福州成「鳥的天堂」
    高清組圖:絲光椋鳥榕城越冬千嗓齊亮 福州成「鳥的天堂」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15年12月14日17:11 李章亮攝 人民網福州12月14日電 (詹託榮 李章亮 鄒家驊)14日14時許,位於福州市鼓屏路和華林路交叉口的行道樹上,數千隻鳥兒齊聚一堂,像比賽一樣亮開嗓子,雀躍啼叫,頗為壯觀。
  • 珊瑚樹上珊瑚紅,串串珊瑚掛枝頭
    《珊瑚樹》珊瑚樹上珊瑚紅,串串珊瑚掛枝頭。初為橙紅惹人愛,珊瑚紅後變紫黑。遮光擋陽很嚴密,淨化灰塵和尾氣。樹脂較少難燃燒,可做防火隔離帶。木材細軟做鋤柄,障醜顯美好幫手。珊瑚樹上珊瑚紅,串串珊瑚掛枝頭。
  • 百萬椋鳥羅馬擾民 鳥糞如雨點般從天而降[圖]
    最近十多年來,這裡每年冬季都會吸引大量椋鳥到來,首都羅馬更是椋鳥成災,鳥糞臭氣燻天,讓市民不勝其擾。   椋鳥成災  據統計,今年到羅馬過冬的椋鳥數量已達500萬,為義大利所有城市之首。   椋鳥喜歡成群結隊活動。一大群黑壓壓的鳥鋪天蓋地,像蝗蟲一樣密集。
  • 絲光椋鳥
    2020年4月15日,我正在株雷路旁一水田邊拍攝林鷸,突然有兩隻絲光椋鳥闖入畫面。
  • 情報站|落在枝頭覓食的大斑啄木鳥,為何又被譽為「森林醫生」?
    1月6日,壹粉「金城十八子3150」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一組拍攝於濟南泉城公園大斑啄木鳥的照片,落在枝頭上的大斑啄木鳥漂亮又萌動。羽毛色彩豔麗的大斑啄木鳥,外側尾羽和飛羽有著黑白相間的橫斑,好像披了一件黑白相間的披風一般,落在枝頭正認真捕捉著自己的美食呢。
  • 【泰山鳥類科普124】北椋鳥
    形態特徵 體型較小的椋鳥,體長18釐米左右。嘴黑褐色。雄鳥頭至上背灰色,枕部具黑紫色斑塊。
  • 一隻烏鴉從頭頂飛過
    一隻烏鴉從我的頭頂飛過,不知道它從哪一片樹枝間彈射出來,裝點了這片天空。遠遠看去,宛如天空中一個會移動的雀斑。01      烏鴉,這在意象中獨行於鄉村曠野的黑客,它們總是與蕭瑟和厄運聯在一起。寒風過處,烏鴉獨立枝頭,冷不丁操起那粗粗的嗓門「鴉、鴉」數聲後,在人們的厭煩聲中倏然飛起。那紫藍色伴有金屬般光澤的羽毛,如同一枚飄逝的葉子,被風吹到沒有盡頭的深處。
  • |海珠|春|木棉花|藝洲路|簕杜鵑
    奇花爛熳半天中天上雲霞相映紅首先欣賞的這種花花開之時樹樹濃烈似火,颯爽英姿煞是好看仿佛整座城市都被她映紅了沒錯說的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廣州市市花木棉花廣州市第五中學校園內,木棉花爭相鬥豔組圖來源廣州市第五中學木棉花開得紅豔卻不媚俗花葩的顏色紅得猶如壯士的風骨色彩就像英雄的鮮血染紅了樹梢因此有「英雄花」之美譽哪怕天色不佳也擋不住木棉紅意枝頭鬧的別致景象與雲霧繚繞的廣州塔相映襯,藝洲路上的木棉花更加美豔動人。
  • 鳥類攝影——飛行中的黑領椋鳥
    黑領椋鳥頭白色,頸黑色與下喉和上胸的黑色相連,形成一寬闊的黑色領環,領後頸黑色領環後有一窄的白環。背和尾上覆羽黑褐色或褐色、具灰色或白色尖端,但此白色尖端常常被磨損而不顯或缺失。腰白色。尾黑褐色具白色端斑,且越往外側尾羽白色端斑越大。
  • 新疆塔城出現數千紫翅椋鳥空中「起舞」
    近兩年,每到這個季節,他都能在庫魯斯臺草原看到這一奇觀,「成群結隊的紫翅椋鳥聚集在一起,時而在空中結群飛行,時而落在草原上覓食休息,「它們在空中飛行的時候,就像有人在空中指揮,一會兒變換成羽毛,一會兒成一把扇子,一會兒像一隻蝴蝶,一會兒又像巨人腳印,動作整齊,隊形有序。」
  • 灰頭椋鳥,是椋鳥科的鳥類,淺灰色椋鳥
    灰頭椋鳥,是椋鳥科亞洲椋鳥屬的鳥類。中等體型的淺灰色椋鳥。灰頭椋鳥,頭及後枕具絲狀珍珠色羽,肩無白紋。灰頭椋鳥,與灰背椋鳥及絲光椋鳥的幼鳥的區別在外側尾羽慄色,腰色深,兩脅具些許棕色。灰頭椋鳥,中小型鳥類,體長17-20cm。嘴橙黃色。
  • 南湖邊的萌鳥 | 在老餘杭,有一種鳥叫「絲光椋鳥」,你不一定了解,進來看!
    南湖生活著一大群的絲光椋鳥,太陽升起時,它們從湖中小島上飛到稻田公園及周邊的樹叢中覓食。絲光椋鳥也會受到猛禽—隼的攻擊,為了擺脫隼的攻擊,它們集體行動,在空中不停的變化著隊形,當它們翅膀全部打開後,地下看上去真的很像是轟炸機機群,很是壯觀。絲光椋(liáng)鳥體型大小和其他椋鳥相似,體長20-23釐米。嘴朱紅色,腳橙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