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領椋鳥
黑領椋鳥:一種大型椋鳥,體長27-29釐米。整個頭和下體白色,上胸黑色並向兩側延伸至後頸,形成寬闊的黑色領環,極為醒目。
-
「傳說」中的紫翅椋鳥 成群結隊歇腳揚州高郵湖
展翅高飛「鳳求凰」比翼齊飛候鳥遷徙季,揚州攝影協會野生動物與鳥類分會會員錢治華在高郵驚喜發現一大群紫翅椋鳥。這種在西北地區常見的鳥兒,很少出現在揚州。而這次現身揚州,竟然還是一大群。「稀客」紫翅椋鳥對揚州鳥友而言更多出現在文獻中對揚州地區的觀鳥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來說,紫翅椋鳥一直是「神秘的存在」。多年前,有學生在寶應地區曾記錄過紫翅椋鳥,但沒能拍下它。對揚州鳥友而言,紫翅椋鳥更多出現在文獻之中,揚州鳥友在本地也沒有見過它。此前,錢治華也只是聽說過揚州有,但從沒見過,更沒有拍到過。
-
帶你認識南京美麗的椋鳥家族魚嘴公園、龍袍都有它們的身影
紫翅椋鳥黑領椋鳥一年四季都有鳥兒在南京棲息,特別是夏秋兩季,能看到眾多鳥類與南京市民和諧相處的景象。遷徙時,常成群棲於樹上,或旋翔於空中,飛行疾速。灰椋鳥是滅蟲小能手,能捕捉許多害蟲。一對正在餵養雛鳥的灰椋鳥,每天要捕捉400克害蟲,很多國家都把人工製作的巢箱掛在樹上,以便椋鳥前來安家,幫助人們消滅害蟲。由於其嗜吃昆蟲,在抑制害蟲發生和保護植物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已被我國一些省區列為地方重點保護鳥類。
-
城市中的鳥類軍團——絲光椋鳥
他們真正的名字叫作絲光椋鳥。絲光椋鳥(學名:Sturnussericeus)身體灰褐色,雌鳥頭部汙灰色,而雄鳥頭白,像一位頭髮向後梳的大佬!飛翔時翅下有白斑。常有觀鳥新手把絲光椋鳥與八哥混淆,八哥飛翔時身體黑色,翅下白斑,他倆體色不同,而且他倆飛行姿態也有差別,絲光椋鳥飛行時顯得更加迅速敏捷。
-
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白頭鷂和灰背椋鳥
近日,在日常及鳥類專項監測和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發現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包括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等。其中,白頭鷂和灰背椋鳥是保山鳥類新記錄。
-
那是黑領椋鳥在叫
民警諮詢專家了解到,這隻鳥叫黑領椋鳥,被列入了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於無生存危機的物種。黑領椋鳥在人接近的時候,常常發出嘈雜的叫聲,能夠學習發聲、說話,俗稱「花八哥」。民警單一說:「黑領椋鳥在我們這邊不多見,是屬於熱帶鳥。在我們國家一般分布在雲南、海南等偏南方的地方。」隨後,民警將小鳥送到了南京市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紅山森林動物園。
-
灰頭椋鳥,是椋鳥科的鳥類,淺灰色椋鳥
灰頭椋鳥,是椋鳥科亞洲椋鳥屬的鳥類。中等體型的淺灰色椋鳥。灰頭椋鳥,頭及後枕具絲狀珍珠色羽,肩無白紋。灰頭椋鳥,與灰背椋鳥及絲光椋鳥的幼鳥的區別在外側尾羽慄色,腰色深,兩脅具些許棕色。灰頭椋鳥,中小型鳥類,體長17-20cm。嘴橙黃色。
-
新記錄到兩種鳥類!保山市鳥類增至673種
掌上春城訊 今年2月以來,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記錄到了多個鳥類新記錄。近日,在日常監測工作、鳥類專項監測以及在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分別是: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黑喉紅尾鴝、紅翅鵙鶥、理氏鷚(田鷚)和赤胸擬啄木鳥。
-
新記錄到兩種鳥類!保山鳥類增至673種 居全省第三
近日,在日常監測工作、鳥類專項監測以及在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分別是: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黑喉紅尾鴝、紅翅鵙鶥、理氏鷚(田鷚)和赤胸擬啄木鳥。其中,白頭鷂和灰背椋鳥是保山首次記錄到的鳥類。
-
[長沙]出現大量絲光椋鳥 "場面很壯觀"/圖
圖/記者張軼 本報12月15日訊(記者 吳靜)絲光椋鳥體長20-23cm,嘴朱紅色,腳橙黃色。它們喜結群於地面覓食,取食植物果實、種子和昆蟲,愛棲息於電線、叢林及農耕區。冬季聚大群活動,夏季數量少。該鳥是我國特產鳥類,曾經較為豐富,而且分布也較廣。但由於捕獵和環境汙染,數量有所減少,目前已被國際鳥類保護聯盟列為世界受脅鳥類名錄。
-
椋鳥科辯識小結
主要以植物果實為食,營巢於樹洞或者其他洞穴,本科鳥類大多特點鮮明,比較容易辨認,本文依然按照鄭光美的《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進行介紹。5.家八哥整體偏灰褐色,眼周具有黃色裸皮可明顯與其他鳥類進行區分,原僅分布於海南雲南,現逃逸呈現擴散趨勢。金冠樹八哥和鷯哥不屬於八哥屬,整體黑色,頭部分帶黃色為其主要特徵。
-
【生態】新記錄到兩種鳥類!這個地方的鳥類增至673種,居全省第三
近日,在日常監測工作、鳥類專項監測以及在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分別是: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黑喉紅尾鴝、紅翅鵙鶥、理氏鷚(田鷚)和赤胸擬啄木鳥。其中,白頭鷂和灰背椋鳥是保山首次記錄到的鳥類。
-
施工高速路現大量椋鳥育雛 當地為保護幼鳥停工一個月
在石頭縫中築巢的粉紅椋鳥。 來源:觀鳥攝影愛好者為保護還在碎石縫中育雛的粉紅椋鳥,位於新疆伊犁尼勒克縣218國道194公裡處(墩那高速路段)的道路施工自6月26日起緊急暫停一個月,施工方築起圍欄保護築巢區域,並安設了提醒標牌。
-
攝影丨今年最好看的鳥類照片都在這裡
時間如水般流逝,話說,在這一年裡你拍到了滿意的鳥類照片了嘛?如果沒有,那也沒有關係。我們可以看一些優秀的鳥類攝影作品,在往後的日子裡再接再厲。近日,2018年度鳥類攝影師大賽(Bird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公布了獲獎作品。
-
台州好山好水好空氣引絲光椋鳥集聚過冬
絲光椋鳥提及拍鳥,儲伏龍在攝影圈堪稱是「大神」級人物,多年前就被戲稱為「台州第一鳥人」,如今又被冠以「鳥叔」的雅號。自2004年開始拍鳥以來,儲伏龍拍攝到的鳥兒近500種。中華秋沙鴨、中華鳳頭燕鷗、丹頂鶴、朱䴉等世界極危珍稀鳥種,都出現在他的鏡頭裡。他的鳥類攝影作品,曾多次在國際、全國攝影大展中斬獲大獎。
-
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鳥類增至236種
近期,鳥類攝影愛好者們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青華海的鳥類照片,通過梳理鑑定,結合近期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的鳥類監測數據,發現14種青華海鳥類新記錄,分別是北椋鳥、矛紋草鶥、灰山椒鳥、澤鷸、比氏鶲鶯、棕胸藍姬鶲、短耳鴞、白琵鷺、豆雁、中杜鵑、鶚、燕雀、斑鶇和綠嘴地鵑。其中,北椋鳥為保山市新記錄。短耳鴞、鶚和白琵鷺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
新疆塔城出現數千紫翅椋鳥空中「起舞」
近兩年,每到這個季節,他都能在庫魯斯臺草原看到這一奇觀,「成群結隊的紫翅椋鳥聚集在一起,時而在空中結群飛行,時而落在草原上覓食休息,「它們在空中飛行的時候,就像有人在空中指揮,一會兒變換成羽毛,一會兒成一把扇子,一會兒像一隻蝴蝶,一會兒又像巨人腳印,動作整齊,隊形有序。」
-
通過非洲草原典型鳥類:牛椋鳥,認識鳥類與其他動物的共生關係
但隨著對生物了解的加深,後來才知道原來不只有牙籤鳥這種為其他動物服務的鳥類,也知道原來牙籤鳥和鱷魚的關係並非嚴格意義上的「互利共生」。在非洲草原水源附近,還有這麼一種神奇的鳥兒,它們和大象犀牛長頸鹿作伴,一方面給它們提供「服務」,一方面又偶爾「禍害」這些非洲精靈——這種鳥類就是機靈的牛椋鳥。
-
狂野肯亞之行(鳥類篇2:上百張鳥類照片等你來欣賞,文末附鳥種清單)
圖、文:Mr.Pica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我繼續對旅途中所觀察到的鳥類進行匯總。
-
初學者在飛行中拍攝鳥類的指南
在飛行中拍攝鳥類需要很多耐心和練習。不僅需要擁有合適的相機裝備和知識才能有效地使用它們,而且還要了解哪種設置在哪種情況下最有效,以及如何創造美麗的作品。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與您分享在飛行中拍攝鳥類的三個最重要的原則。我還擴展了每個原則,以便您清楚地了解使飛行中的鳥類圖像看起來具有藝術性和視覺上令觀眾滿意所需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