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在飛行中拍攝鳥類的指南

2020-12-05 百家號

在飛行中拍攝鳥類需要很多耐心和練習。不僅需要擁有合適的相機裝備和知識才能有效地使用它們,而且還要了解哪種設置在哪種情況下最有效,以及如何創造美麗的作品。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與您分享在飛行中拍攝鳥類的三個最重要的原則。我還擴展了每個原則,以便您清楚地了解使飛行中的鳥類圖像看起來具有藝術性和視覺上令觀眾滿意所需的技能。

選擇你的設備

如果您剛剛開始拍攝鳥類,第一步是確保您擁有合適的設備。正確的設備可以使鳥類攝影成為一種愉快的體驗,並大大增加您獲得鳥類的機會。在選擇適合拍攝飛行中鳥類的設備時,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雖然幾乎任何鏡頭和數碼單眼相機都可用於製作飛行中的鳥類圖像,但固定焦距鏡頭(如300mm,500mm或600mm鏡頭)是變焦鏡頭的更好選擇。由於光學配置,這些鏡頭比同類鏡頭更快更銳利。

具有更快幀速率的DSLR相機具有以突發速率捕獲的優勢,可快速連續生成動作圖像。這非常適合捕捉慢速數碼單眼相機可能遺漏的鳥類的快速行動。此外,您還可以選擇從系列中挑選最佳圖像。將長鏡頭和數碼單眼相機安裝在帶萬向節頭的三腳架上是避免相機抖動和拍攝清晰圖像的最佳方法。

成為人類三腳架。當您提高技能時,請嘗試用手拿著相機和鏡頭進行拍攝。如果可能的話,將自己穩固在欄杆或牆壁上,握住相機和鏡頭,並將肘部緊緊地抱在胸前。當拍攝快速移動的飄忽不定的鳥類或當鳥類來自不同方向時,它更容易移動和射擊手持。使用三腳架可能是限制性的。相機/鏡頭設置

一旦您確定了設備,請確保您知道如何使用它。

始終在佳能或AF-C上以人工智慧伺服模式拍攝,或在尼康上繼續模式拍攝。設置為此模式時,只要半按快門按鈕,相機就會繼續跟蹤並保持對移動主體的聚焦。

在快速變化的色調背景下拍攝鳥類時,將數碼單眼相機設置為手動模式。如果您處於光圈優先模式,並且鳥兒從光天空變為黑暗樹木,則測光將導致快門速度下降,使鳥類曝光過度。請注意,在手動模式下,只要鳥的光線恆定,無論背景如何,鳥的曝光都是正確的。相反,當燈光變化且背景具有均勻且恆定的色調時,請將相機設置為光圈優先模式。這種方法適用於在均勻照亮的天空中拍攝鳥類,或者當鳥兒沒有飛行且光線不斷變化時。

在佳能數碼單眼相機上按下自動對焦點選擇按鈕,然後從可用選項中選擇展開自動對焦區域,同時激活四個周圍對焦點。這適用於飛行和動作攝影。在尼康數碼單眼相機上,根據相機的不同,您可以選擇動態的9,11,21,31或51個自動對焦點,它們可以協同工作。如果鳥在堅實的背景(晴朗的藍天)下,尼康的3D跟蹤效果很好。首次開始鳥類攝影時,使用中心對焦點來捕捉追蹤鳥類並拍攝清晰圖像。隨著您提高技能,開始考慮構圖。將相機的驅動器設置為高速連續拍攝模式以捕捉最大動作時刻。如前所述,這會快速連續生成鳥類的圖像,並捕獲更多親密時刻。

根據經驗,對於冰凍動作或飛行中的鳥類,快門速度應至少與鏡頭的焦距一樣多。如果使用600mm鏡頭拍攝,則應為1/600秒或更高。快門速度超過1/1250秒是理想的選擇。拍攝全開並增加ISO以獲得最大快門速度。在低光照條件下拍攝時也很重要。

對於創意拍攝和表現出動感,在手動模式下拍攝並選擇較慢的快門速度,並在鳥兒經過時平移。首先將ISO設置為較低的數字,然後將光圈設置為1/30秒。對於始終落在同一鱸魚上的小型鳥類,預先聚焦在鱸魚上並使用快門釋放線纜進行快速射擊。

從上圖可以看出,對於高級射擊遊戲,建議使用後退按鈕聚焦。在此技術中,您可以指定其中一個後退按鈕(AF-ON)進行對焦,只保留拍攝最終圖像的快門按鈕。為什麼要用兩根手指而不是一根?當您使用快門按鈕進行對焦以及拍攝圖像時,在最終拍攝之前釋放快門的可能性更高。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快速飛行的飄忽不定的鳥類身上,這可能會導致您在平移時遇到一些相機抖動。使用後退按鈕功能,即使鬆開對焦按鈕,也可以保持對焦。

預先聚焦鏡頭。大多數變焦和固定焦距鏡頭在尋找長距離尋找鳥類方面並不擅長。大多數情況下,攝影師都在拍攝不同距離或在不同距離飛行的鳥類。讓我們說你剛剛拍完了5米外的鸕鷀,你的鏡頭預先聚焦在那裡,突然一隻鵝在30米的距離飛過。在這種情況下,您將無法及時在取景器中找到鵝。要處理這些情況,最好確定飛行路徑並手動對焦到30米,然後讓鏡頭獲得焦點。請注意,如果拍攝對象移動速度太快,當拍攝對象直接朝向您時,相機中的自動對焦系統將無法跟上移動。在這種情況下,最好將注意力集中在主體通過的位置。然後,當拍攝對象即將到達該點時,開始以人工智慧伺服或連續模式拍攝,直到拍攝對象超過對焦點。在佳能鏡頭上,將圖像穩定模式(IS)保持為2或3.這些設置適用於平移鏡頭和飛行中的鳥類。在尼康鏡頭上,將減震(VR)保持在正常模式。創建作品

現在您已經了解了設備和相機設置,我們需要考慮合成以拍攝一些令人驚嘆的鳥類照片。就像任何其他自然照片一樣,攝影構圖可能意味著拍攝照片和製作讓觀眾走向WOW的圖像之間的差異。以下是在飛行中拍攝鳥類的一些實用想法:

避免將鳥放在框架的中心,並使用焦點幫助將鳥放在中心位置。給鳥兒飛行的方向留出更多空間。想想三分法則。

尋找鳥類與眼睛接觸的機會。這使得圖像在視覺上更加強大。

旨在拍攝飛行中的鳥類,其棲息地包括在背景中。這給出了他們周圍環境和棲息地的一些指示。而且,這樣的背景使得整個圖像在視覺上更具吸引力。

對於向您指明方向的鳥類,使用高端數碼單眼相機上的垂直握把來創建垂直構圖。我們主要用於拍攝水平畫面。切換到垂直手柄可能在開始時不直觀,但通過練習,它將變得更容易。 結論

上面提到的所有建議都是為了幫助您提高拍攝飛行中鳥類的技能。請注意,我並不認為這是拍攝的唯一方法。我建議每個鳥類攝影師仔細閱讀他們的相機和鏡頭手冊,按照本文中的提示,開發自己的拍攝風格。您必須經常在飛行中練習射擊鳥類。花時間觀察鳥類的行為也很重要。在行動即將發生之前,鳥類幾乎總會以某種方式行事。預測動作是拍攝關鍵時機的關鍵。最後,耐心是成功的關鍵。

相關焦點

  • 初學者的天文攝影:可以在這裡開始你的拍攝旅程
    由於攝影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被吸引到捕捉許多以不同方式觸發我們感官的東西,而星空就是其中之一。在這裡,我們將為您提供您需要的東西,以便通過探索天文攝影為初學者開始捕捉美麗的深空。天文攝影的基本裝備如果您剛剛開始,市場上並不需要最好的全畫幅相機 。你可以使用最近的數碼單眼相機和廣角鏡頭做得很好。
  • 《藍點頦鳥類》金眼彪-協助拍攝
    喜歡潛匿於蘆葦或矮灌叢下,飛行甚低,一般只作短距離飛翔。常歡快地跳躍,在地面奔走極快。平時鳴叫為單音,繁殖期發出嘹亮的優美歌聲,也能仿效昆蟲鳴聲。藍點頦鳥類【第1幅圖】此作品由威海攝影愛好者糜先生在著名的洛陽地區拍攝
  • 瞧一瞧這些鳥類飛行軌跡合成圖,精細動作感嘆自然造物神奇!
    2020年4月21日訊(具體拍攝時間不詳),一位63歲創意鳥類攝影師拍攝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鳥類照片,並將這些照片進行合成,他的快照捕捉到了鳥類飛行時的動作細節,既有搶食下一餐的情景,也有從高樹枝上飛下的情景。瞧一瞧,這些鳥類飛行軌跡合成圖,精細動作感嘆自然造物神奇!
  • 鳥類拍攝要怎樣拍才有趣味?
    鳥類的靈動、活潑,拍攝時是非常需要拍攝技法的。上一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了使用數位相機拍攝鳥類題材的技法,當然光有技法是無法拍出好的鳥類攝影作品!今天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幾種畫面表達方式,使拍攝的畫面更有趣味、更具靈性!
  • 【漲知識】鳥類飛行的奧秘
    世界上的鳥類眾多,不同的鳥有著自己的獨家飛行本領。為什麼鳥類會飛翔?魚兒會遊泳,人類通過後天學習亦能掌握這項本領。但鳥類的飛行本領卻無法被人類所掌握,再多的練習也無法使人們單獨憑藉自身飛上天空。鳥類能飛上天與它們巧妙的身體構造是分不開的。首先,鳥類擁有一個流線型的身體,大大減小了它們在飛行時的阻力。
  • 飛行動物中昆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對比
    昆蟲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也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長有翅膀、會飛行的一類動物。昆蟲的種類佔所有動物種類的70%以上,超過100萬種。科學家估計,現存的昆蟲種類可能高達200萬-500萬種。與鳥類類似,除少數昆蟲不會飛行外,絕大多數昆蟲能夠飛行。
  • 為什麼鳥類會飛翔?你知道鳥類飛行的奧秘嗎?
    有時,我們可以見到鳥兒成群結隊地在空中平穩地飛翔,或者在空中劃出飛行的「波浪」。世界上的鳥類眾多,不同的鳥有著自己的獨家飛行本領。為什麼鳥類會飛翔?魚兒會遊泳,人類通過後天學習亦能掌握這項本領。但鳥類的飛行本領卻無法被人類所掌握,再多的練習也無法使人們單獨憑藉自身飛上天空。鳥類能飛上天與它們巧妙的身體構造是分不開的。首先,鳥類擁有一個流線型的身體,大大減小了它們在飛行時的阻力。其次,當鳥類飛行時,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而鳥類獨特的呼吸系統解決了這一難題。鳥類呼吸作用旺盛,擁有「雙重呼吸」的本領。它們的肺實心而呈海綿狀,還連有9個氣囊。
  • 6個秘訣拍攝鳥類照片,攝影大師們都是這麼打鳥的
    鳥類攝影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的題材,但鳥類並不好拍,它既屬於生態攝影又屬於運動攝影,有太多的不確定和不可控性。但是也有很多攝影師能拍出非常精彩的鳥類照片,他們是怎麼「打鳥」的呢?有什麼經驗呢?1)曝光模式一般情況下,如果拍攝相對靜態的鳥兒,可以選擇光圈優先模式,把測光任務交給相機。 但如果抓拍動態的畫面,就建議使用手動曝光模式。
  • 《紅尾水鴝鳥類》鐵笛仙-協助拍攝
    紅尾水鴝活動於山泉溪澗中或山區溪流、河谷、平原河川岸邊的巖石間、溪流附近的建築物四周或池塘堤岸間。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實和種子。紅尾水鴝鳥類【第1幅圖】此作品由長沙攝影愛好者易先生在著名的湖南地區拍攝
  • 5000萬年前在南極飛行的巨鳥或為最大飛行鳥類
    5000萬年前在南極飛行的巨鳥或為最大飛行鳥類 2020-10-30 10:03:53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陸成寬| 字號:A+ | A- 2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對發現於南極洲的5000萬年前的化石進行了鑑定,最終確定該化石為一類已滅絕的巨型遠洋鳥類——偽齒鳥。
  • 拍攝小動物時,如何拍攝出生動的鳥類,拍攝昆蟲有哪些技巧?
    讓他人感受到平凡中的美麗,察覺到我眼中之美,是我攝影的目標,我也一直朝著這個目標砥礪前行,掌握更好地攝影技巧,期待未來拍出更精彩的畫面。每一片森林、草叢都是一個生態系統,由植物、動物等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彼此依賴、相互依存。拍攝生態系統中的小昆蟲,鳥類可將奇妙的微觀世界展示在照片中。
  • 鳥類飛行遵循物理法則(圖)
    鳥類飛行遵循物理法則(圖)小】【列印】 【關閉】     南方都市報   本報綜合報導 據《自然》雜誌報導,英國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鳥類飛翔的一個秘密。
  • Luke像素畫教程:鳥類飛行動畫
    Luke像素畫教程:鳥類飛行動畫原作者:Luke[1]教你畫像素畫編譯出品題圖:ADYODYO[2]鳥類飛行關鍵幀>鳥類飛行的時候會扇動翅膀,因此關鍵幀就是翅膀以肩關節為軸,上下扇動。鳥類在像素畫遊戲中常見的有2種透視,正面和側面。示範案例畫的都很簡單,但是可以作為參考模版使用,可以在此基礎上加上更多細節。正面的5幀飛行動畫。側面的5幀飛行動畫。添加更多中間幀添加更多中間幀,可以使動畫更細膩,但是工作量也會翻倍。
  • 超真實鳥類飛行模擬遊戲《鳥類模擬器》遊俠專題上線
    中文名稱:鳥類模擬器英文名稱:Bird Simulator製作公司:GameFlare.com發行公司:Gametoria遊戲類型:模擬經營SIM遊戲平臺:PC遊戲語言:英文發售日期:2020-01-07
  • 如何拍攝好鳥類照片?掌握這7個方法和技巧即可!
    這就是為何吸引愛鳥或愛好攝影的人們紛紛投身拍鳥行列的原因,縱使鳥類攝影需要花費很多錢去購買設備,且要跋山涉水並苦苦等待,但是與鳥兒近距離接觸,又能拍幾張滿意的作品,再辛苦我也心甘情願。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拍攝鳥類的方法與技巧。一、知已知彼百戰百勝想成功拍出漂亮飛鳥,我在出發前得先做好功課。
  • 飛碟工作原理及鳥類飛行原理淺析
    今天,猛一醒來,我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鳥兒飛行的原始原理。為什麼說它是原始的原理呢?因為,鳥兒的飛行原理是天生的,大自然進化的,最純樸最簡單的飛行原理。我們都知道,鳥兒左右各有一2翅膀,後面還有個尾巴上也長毛,另外還有一雙腳,可能絕大部份研究鳥類飛行的物理專家前輩們都只注意到了鳥類的雙翼,藉助雙翼拍打空氣,產生反作用力,一則可以利用這股反作用力讓自己升空,二則可以控制方向,我們100多年的飛機製造史就是利用的這一原理。
  • 鳥類飛行起源:不是謎,大量化石證據支持
    鳥類動力飛行的進化通常被認為是一個關鍵的適應性突破,幫助它們開拓了一個其他恐龍無法到達的、新的空中生存環境。然而,這一非凡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仍然是一個謎。在發現始祖鳥後不久,飛行起源便引起了科學家們激烈的爭論。
  • 近鳥類恐龍撲翼飛行或存在多次獨立起源
    非鳥恐龍是否也可以像鳥類一樣扇動翅膀翱翔天空?10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徐星研究團隊聯合香港大學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人員,使用暗示權重方法進行系統分析更新了虛骨龍類的系統發育樹,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定量手段分析顯示,撲翼飛行在近鳥類恐龍中至少有3次獨立起源。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當代生物學》上。
  • 模仿鳥類翅膀 科學家造新型飛行機器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3月26日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機器人專家以蝙蝠和鳥類在空中避免碰撞的方式為靈感,製造出了一種使用「變形翅膀」的飛行機器人。新款機器人的翅膀以碳纖維和聚酯薄膜打造,每個翅膀上都裝有3D列印而成的鳥類腕關節裝置,這些關節使翼手在翅膀拍打的過程中能夠自動摺疊和展開。
  • 5000萬年前南極巨鳥或為最大飛行鳥類
    5000萬年前在南極飛行的巨鳥或為最大飛行鳥類2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對發現於南極洲的5000萬年前的化石進行了鑑定,最終確定該化石為一類已滅絕的巨型遠洋鳥類——偽齒鳥。此次發現的這類偽齒鳥或許是有史以來能夠飛行的最大鳥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報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