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腱子肉」的比利時藍牛:人為幹預進化惹多方爭議

2021-01-10 澎湃新聞
一身「腱子肉」的比利時藍牛:人為幹預進化惹多方爭議

澎湃新聞 綜合報導

2016-05-20 16:00 來源:澎湃新聞

外媒發布比利時藍牛在農場的視頻。(00:44)

英國鏡報

報導,比利時的藍牛由於其滿是肌肉的體格,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藍牛因其肉質緊實滑嫩,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而外媒發布的一段比利時藍牛在農場的視頻,卻引起了消費者的熱烈討論。從視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藍牛與一般牛不同,體型明顯偏大,全身肌肉都很發達,儼然是動物界的「健美冠軍」。

消費者的意見大致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這些藍牛是由於人為注射而形成這樣的體格,其背後原因是近年來不斷擴大的牛肉市場,農戶們為了追求利益而採取了這樣的措施。而另一派則認為,藍牛的品種天生如此,不會有什麼影響。

據比利時當地農戶介紹,比利時藍牛確實是天生如此強健,但藍牛這個品種卻是人為培育出來的。他們選取了強壯種牛的精子,

對其基因進行了人為幹預

,使其缺少一種控制肌肉生長的激素分泌。比利時藍牛已在除比利時之外的許多國家進行培育,在吃同樣飼料的情況下,比利時藍牛更早熟,肥肉所佔的比例更小。

一些動物保護人士認為,這種培育違背了自然進化規律,基因改變給比利時藍牛帶來了很多痛苦。比如,比利時藍牛出生時的體積就比一般牛要大,因此有很多時候需要對母牛實施剖腹產手術。而剛出生的小藍牛也因為舌頭過大,在吮吸母乳時也很不適應。又比如,藍牛因為其體型龐大,全身肌肉重,經常會有骨骼和韌帶受損的情況。

在牛肉市場需求居高不下的今天,確實存在很多往牛肉裡添加瘦肉精的情況,近年來更是曝出很多進口牛肉摻假的新聞,讓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充滿擔憂。但飼養比利時藍牛的農戶堅稱,比利時藍牛的飼養過程中,他們並未添加任何添加劑使其體格強健,而是天生如此。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比利時,藍牛,牛肉,肉製品,瘦肉精

相關推薦

評論(141)

相關焦點

  • 動物界的健美冠軍,比利時藍牛,號稱「動物界強森」
    動物界的健美冠軍,比利時藍牛,號稱「動物界強森」 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健身健美如何,而且還會拿訓練成果做對比。基本上我們講的都是人類健身,似乎沒有看到過有關動物也健身的報導。 當然,所謂的動物健身其實這是一個擬人化的表述,在動物界也有一身肌肉的動物。
  • 現在牛都開始健身了,看到比利時藍牛時,終於知道它為何能賣出天價
    牛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一種動,特別是特別是在農村或者是牧場裡,我們經常看到成群結隊的牛,而牛肉也是我們常吃的一種肉類,但是你見過一身肌肉的牛嗎?如今這個時代就連牛都開始健身了,一身腱子肉的牛也讓很多人非常的羨慕,這種牛出現在比利時,它也被稱之為比利時藍牛。
  • 為了吃它的肉,人類幹預自然繁育,比利時藍牛越強壯也越受罪
    比利時藍牛原產於比利時,它和一般的牛不太一樣,體型大,公牛可長到1.2噸重,身高接近1.5米,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身肌肉,肩、背和腰上都有大塊肌肉,在比利時,這種牛主要當作肉牛,因為肌肉發達但肌纖維細,蛋白質含量高口感好,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如何產生的?
  • 渾身肌肉的比利時藍牛,你敢吃嗎
    點擊播放 GIF 0.0M這個超誇張的「肌肉牛」就是比利時藍牛了,全身肌肉都超級發達,健美這個詞已經不適用在它身上了。據資料顯示:比利時藍牛(Belgian Blue、比利時蘭牛),原產於比利時,為比利時中北部的短角型蘭花牛與弗裡生牛混血的後裔,也是歐洲大陸黑白花牛血緣的一個分支。成年母牛平均體重725千克,體高134釐米;公牛體重1200千克,體高148釐米。比利時藍牛其肌肉含量是普通牛的一倍,後經過人類長期的選擇性繁殖被育成純肉用的專門品種。
  • 比利時藍牛:動物界的健美冠軍
    如果論肌肉量一定是:比利時藍牛!動物界的健美冠軍非他莫屬!動物界的健美冠軍:比利時藍牛,英文名字叫:Belgian Blue cattle,這種藍牛國內並沒有被引進,我們只能通過網際網路一睹其龐大而強壯的身軀。
  • 健美牛冠軍——比利時藍牛
    比利時蘭牛原產於比利時,是比利時當家的肉牛品種。該牛適應性強,其特點是早熟、溫馴,肌肉發達且呈重褶,肉嫩、脂肪含量少。
  • 聊聊比利時藍牛 發達肌肉源於「基因突變」?
    最近,經常有網友給「博裕力牧良種快繁」快手號留言,問詢比利時藍牛的情況,今天,小編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下,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 人類幹預繁殖過程,為了獲得到更多肉,讓不符合規律的物種受罪
    比利時藍牛,顧名思義原產於比利時,起源於19世紀,但是他與普通的牛體型不太一樣,顯得非常壯實,多處肌肉明顯鼓了出來,所以體內脂肪含量少,蛋白質含量很高,有研究顯示,出肉率極高比其他品種牛多提供18%肌肉,骨頭少10%,脂肪少30%。
  • 為了獲得高品質肉,人類幹預繁殖過程,讓不符合規律的物種受罪
    比利時藍牛,顧名思義原產於比利時,起源於19世紀,但是他與普通的牛體型不太一樣,顯得非常壯實,多處肌肉明顯鼓了出來,所以體內脂肪含量少,蛋白質含量很高,有研究顯示,出肉率極高比其他品種牛多提供18%儘管基因突變是自然的,但人類實際幹預了繁殖。
  • 那些在進化過程中「跑偏」的動物:攀巖魚擁有一雙強健的「雙腿」
    而隨著地球自然環境的變化,很多生物也因為無法適應新的自然環境而滅絕,也有一些生物會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而進化。今天小編就給帶大家了解一些在進化過程中跑偏的動物,你知道嗎?攀巖魚竟擁有一雙強健有力的「雙腿」。1、比利時藍牛 聽這個名字就能看出來這種牛絕對不是凡物,確實也如此。而且這個名字非常符合這種牛,比利時藍牛號稱世界上最強壯的牛,沒有之一。
  • 曼德拉效應檔案:比利時藍牛
    年2018年12月初,比利時藍牛因體形巨大登上國際新聞,一時間成為全球熱門話題之一。主角是西澳洲一頭名叫尼克斯(Knickers)的黑白色筋肉公牛,牠的肌肉異常發達、走路時不停出現「肉紋波浪」,身上各個部位,特別是腰部、臀部、肩部和背部的肌肉都非常明顯,許多網友看完影片後表示震驚,認為牠被非法注射了類固醇催谷肌肉生長,並留言「這太瘋狂了,這些動物非常可憐」。
  • 牛為何只吃草,就能長出一身結實的肌肉?它真的是在吃草嗎?
    然而牛、馬等食草動物只吃草,不像老虎獅子一樣吃肉,但牛、馬偏偏長了一身健壯結實的肌肉。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牛、馬吃的草裡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還是它們的基因造成如此現象?這是反芻動物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最重要的武器,也是偶蹄目在進化競賽裡登峰造極的代表作。其餘三個胃按順序分別是網胃(金錢肚)、重瓣胃(牛百葉)、皺胃。
  • 烏市畜牧工作站引進比利時藍牛新品種雜交利用初見成效
    從2020年11月起,烏蘭浩特市畜牧工作站選擇在義勒力特鎮民生嘎查和烏蘭哈達鎮和善養殖專業合作社應用比利時藍牛冷凍精液雜交的母牛陸續開始產犢,比利時藍牛雜交後代犢牛因其豐滿發達的後驅,深受廣大養殖戶的青睞,出生15天的犢牛售價就高達9000元,而同期出生的西門塔爾改良牛售價僅為7000元,相比售價高
  • 世界上最強壯的牛品種比利時藍牛——牛品種簡介
    想每天了解牛價市場信息 學習科學養牛知識 長按圖片 掃碼關注 比利時藍牛   比利時蘭牛是一種原產於比利時
  • 為吃它的肉而近乎變態的選育,牛界巨無霸比利時藍牛越強壯越悲慘
    不過事實上比利時藍牛既不是科幻產物,也不是抽象概念的藝術品,它們是真實存在了,通過人們近乎變態的選育培育出來的獨立品種。 比利時藍牛肉體大到超乎想像,肌肉發達,尤其表現在肩、背、腰和大腿肉塊重褶,單看牛頭還是正常的,從脖子開始,它們的肌肉就像發泡劑一樣充斥在每一寸的皮膚下,皮膚細膩,有白、藍斑點或有少數黑色斑點。
  • 如果按人類健美標準評判,比利時藍牛就是動物界的健美冠軍!
    那麼,如果按照人類健美標準評判,比利時藍牛就是動物界的健美冠軍!比利時藍牛,一種人類通過基因培育創造出來的神奇的物種,成年公牛體重最少一噸,純肌肉含量超過70%!為什麼說它神奇呢?因為比利時藍牛天生缺乏肌肉生長抑制素(基因遺傳缺陷)!肌肉生長抑制素是一種調節肌肉生長的激素。而缺乏這種激素,只要滿足條件肌肉似乎可以「無限生長」!而比利時藍牛正是因此才體型龐大肌肉發達!
  • 為什麼有些動物,靠吃素都能吃出一身腱子肉?
    說好的長肌肉就得先補充蛋白質而蛋白質通常靠肉、蛋、奶來補充這些吃素的動物究竟是怎麼吃出一身腱子肉的?畢竟那些覺得難的人已經在進化途中被取代了而以上技能食肉動物們是沒有的了特別是人類進化中選擇更大的如果人類還像動物那樣天生就能擁有發達的肌肉的話就得和它們一樣吃了睡睡了吃才能補充能量而那樣操作你還想進化
  • 為了避免被吃掉,生物會不會進化得越來越難吃?
    但由於斑驢產肉量高,且肉質鮮美,因此當地人一直獵食斑驢。在1883年,斑驢因此滅絕。人類正在幹預生物的進化除此之外,人類也在幹預生物的進化。典型案例就有比利時藍牛,這種生物一身肌肉,強壯無比,但肉的口感很好。雖然外形很誇張,但這種生物並不是通過基因工程創造的,而是通過選擇性繁育,一代一代「優選」出來的,只是為了吃它的肉。
  • 為什麼牛吃草,卻還能長一身肌肉!
    1/10 我們知道牛都是吃草的,可是,為什麼吃草能長出一身肌肉呢?草裡面可沒有合成蛋白質的原料。圖為:比利時藍牛,牛中的施瓦辛格5/10 而圖中的比利時藍牛之所以肌肉這麼勁爆,是因為它肌肉生長抑制素失去作用,導致肌肉生長不受限制。缺乏肌肉生長抑制素也會干擾脂肪的堆積,造成這種牛格外精壯結實。肌肉"瘋狂"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