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月起,電商平臺雙十一大戰的帷幕就掀起了,隨著雙十一的到來,我們聞到的硝煙味道愈發濃重。
前幾年,雙11電商大戰主要還是阿里跟京東的天下,如今隨著拼多多跟蘇寧易購的強勢入局,2強格局變成一超3強的格局,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更多的同時隱憂也更多。
近日,雲圖VOC針對10月7日至11月7日期間,四大電商平臺:京東、天貓、拼多多、蘇寧易購用戶負面口碑進行了深度分析。
騰訊系電商「群毆」天貓 京東產品問題多
繼京東訴天貓「二選一」案取得重大進展後,9月26日,唯品會及拼多多又在同一日向北京高院遞交申請,請求以第三人身份加入訴訟。11月5日上午,格蘭仕官方發布聲明稱,2019年10月28日向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就天貓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相關事宜提起的訴訟,於2019年11月4日得到受理。可見,受到「二選一」案件、「三大電商『圍攻』天貓」、「格蘭仕起訴天貓」、「微信封殺外鏈」的影響,天貓、拼多多的新聞負面量整體高於其他平臺。
同樣,這個雙十一,京東也同樣不好過,在報告周期內,因京東商城售賣不合格兒童座椅被央視約談事件,引發用戶對於京東產品的質量擔憂,京東整體產品層面負面率最高,超47%。
天貓、京東、拼多多負面迭出,蘇寧討論量平穩
在用戶口碑層面,可以發現受二選一大戰、雙十一活動的影響,天貓、京東、拼多多整體負面討論量均較多。用戶對京東服務的討論量最多,遠超其他平臺,對拼多多、天貓的負面評價主要聚焦在企業層面上。
另外,我們可以看出,用戶對於產品質量關注度較高,四大電商均存在劣質商品、假冒產品。針對平臺活動的運營,拼多多天天領現金活動被用戶大量投訴,天貓雙十一蓋樓活動遭到用戶吐槽。
3C、家電劣質產品突出 京東客戶投訴多
通過分析得出,3C類中,京東的負面最多,另外三家平臺的負面量均低於均值;家電類中,京東、蘇寧、天貓的負面討論位居前三;家電的負面量整體低於3C。
3C類中,劣質產品在四大平臺討論中均排在前二,其中用戶對iPhone產品的槽點最多,用戶反饋劃痕、進灰、縫隙等品控問題。家電類中,售後服務和劣質產品的問題較為突出。
在用戶投訴方面,天貓面對投訴的回應緩慢,解決率低,蘇寧的解決率最高。京東用戶投訴量最多。
今天是11月11日,又是一個全球購物狂歡節。不少人嘴上說著「不買」,身體卻很誠實,終究沒有逃過「真香定律」。天貓雙11開場僅1小時3分59秒,銷售額破1000億元;京東平臺,從11月1號零點到今天零點,累計下單金額突破1313億元;蘇寧易購,用時1分鐘,蘇寧家電3C就破了10億,蘇寧國際破億元;而今年「電商新貴」拼多多,截至目前,尚未發布有關其今年「雙十一」的階段性平臺數據。電商平臺的較量,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