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報復手段,自殺式襲擊曾導致5名以色列人死亡,這一次會發生什麼?

2020-12-05 中國網推薦

秦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所副研究員

11月27日下午,領導伊朗國防部下屬「創新與研究組織」的頂級核物理學家法赫裡扎德在德黑蘭東郊遇刺身亡。伊朗及多數國際輿論認為以色列難脫干係。作為受害的一方,伊朗是否報復、如何報復,成為影響未來地區局勢與美伊關係走勢的關鍵。

伊朗的尷尬

「國寶級」科學家在本土遇害,兇手固然殘忍決絕,伊朗在反間諜、安全保衛、破案緝兇等方面的漏洞也暴露無疑。暗殺行動的成功首先需要精準的情報。作案者的間諜網絡顯然已滲入伊朗要害部門,方可拿到絕密信息。法赫裡扎德此行帶有一定數量的保鏢,仍未能阻止暗殺,說明伊朗的安保工作不給力,安保技術不先進,低估了敵人的意圖和能力。案發3天以來,關於案情的描述出現了多個版本,卻未聞任何一位肇事者落網。

這一怪象其實不怪。2010-2012年間,先後有4名伊朗核科學家在境內遭暗殺,伊朗「忍看朋輩成新鬼」;2018年年初,以色列神不知鬼不覺地從伊朗境內竊取有關伊核研發的絕密檔案,重達0.5噸,伊朗後知後覺;2020年7月,伊朗納坦茲鈾濃縮工廠某離心機車間離奇爆炸,損毀嚴重。類似的情報、安保失誤一再出現,只能說明伊朗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乃至整體國家治理層面存在嚴重的缺失。

屋漏偏逢連夜雨。2020年以來,伊朗淪為新冠疫情重災區,目前伊朗每日新增病例過萬;在美國制裁壓力下,貨幣貶值的情況反覆出現,民生依然艱難。伊朗無論是最高領袖、政府還是軍方,都面臨著巨大壓力,整個政權的公信力不斷受到侵蝕。在此情況下,對上述系列案件的黑手予以一定報復看似符合情理。

報複選項不多、把握不大

伊朗想報復,卻缺乏報復的好辦法。首先是選項有限。2020年1月8日,伊朗向伊拉克美軍基地發射彈道飛彈,為死於美軍飛彈的蘇萊曼尼將軍報了仇。伊朗在反制中東的美軍時是有辦法的。美軍在伊朗周邊的沙特、阿聯、伊拉克、科威特、卡達、巴林、阿富汗等地均有部署,在波斯灣有艦隊。伊朗恰恰在上述周邊地區擁有行動能力和代理人武裝,能夠相對容易地找到目標並進行襲擊。2019年秋至2020年上半年,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對伊拉克美軍的騷擾就是明證。

相比之下,以色列在中東地區並沒有像美軍這樣分散且龐大的部署,可供伊朗下手的目標不多。攻擊以色列本土則是很危險的選擇。自立國以來,以色列視任何對其本土的攻擊為戰爭行為,對偶爾打來幾顆火箭彈的巴勒斯坦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都曾痛擊狠打、加倍報復。伊朗常規軍力處於下風,攻擊以色列本土很可能得不償失。

如此看來,伊朗報復以色列的較好選擇是襲擊位於敏感的中東地區之外的以色列目標。2010-2012年伊朗核科學家連環遇刺後,伊朗就是這麼幹的。2012年2月13日,以色列駐印度國防武官夫人的汽車被安裝上了粘附性炸彈,後發生爆炸,武官夫人受輕傷;同日,以色列駐喬治亞使館的一輛汽車也被安裝了粘附性炸彈,被當地警方拆除;2月14日,泰國曼谷一出租房發生爆炸,經查為1名伊朗人失手引爆炸藥,後有3名伊朗人遭當地警方逮捕,他們被疑企圖襲擊以色列目標,最終3人被判入獄,直至2020年11月下旬才通過人質交換回到伊朗;2012年7月,黎巴嫩真主黨在保加利亞對一輛載有以色列遊客的大巴發動自殺性炸彈襲擊,5名以色列遊客死亡,30餘人受傷。

由上可見,伊朗針對以色列海外目標的襲擊成功率不高,造成的傷亡較小。襲擊保加利亞大巴固然得手,卻是由黎巴嫩真主黨實施,且是襲擊平民的不義之舉。換言之,伊朗報復以色列的能力較弱,還常常「偷雞不成蝕把米」。慘澹的現實使得伊朗高層在決策如何報復以色列時要多加掂量,報復失利似乎還不如按兵不動。

善戰者求之於勢

法赫裡扎德之死驚動世界,但深涉其中的伊朗與以色列在乎的絕不僅是一人之存亡,更要爭奪和營造於己有利的「勝勢」。所謂「勢」有兩個層面:一是地區之勢。2020年夏秋之際,在川普的強力推動下,以色列與阿聯、巴林、蘇丹三個阿拉伯國家實現關係正常化。這一局面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應對伊朗威脅是以色列與多數阿拉伯國家尤其是沙特等國的共同利益。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公開聯手遏制伊朗成為2020年中東地區最顯著的地緣特徵。以色列暗殺法赫裡扎德,是為阿以聯合抗伊獻上的大禮,沙特等阿拉伯國家公開叫好。伊朗若是急於報復,只能刺激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合作更趨緊密,這顯然不利於伊朗。

二是美國之勢。中東霸權美國的政策變動實質性地影響地區國家的戰略處境。以色列暗殺伊朗科學家、阻礙伊朗核研發是表,做給美國看是裡。對川普政府,以色列是表忠心,要促其在最後的日子裡給「極限施壓」再加把火。對拜登政府,以色列是表決心,即以色列不贊成美新政府與伊朗緩和,並且有能力幹擾、破壞美伊關係。伊朗已經確定要在拜登任內尋找與美緩和的機會,爭取擺脫制裁枷鎖、恢復國力。在川普竭力給拜登政府埋雷設卡、不放棄對伊動武選項的背景下,伊朗應該盡力避免刺激美國。若逞一時報復之快,美伊關係可能緩和的有利勢頭就將逆轉。暗殺發生後,最高領袖說一定要「嚴懲兇手」,留的空間很大;總統魯哈尼稱「會在適當時機回應」,明顯有意克制。伊朗領導層著眼的也是「勢」而不是「人」。

綜合考慮伊朗報復的可行性、把握性以及有關各方的戰略盤算,似可初步研判:伊朗就法赫裡扎德之死的報復將是有限的、克制的甚至象徵性的,其時機可能近在眼前更可能「十年不晚」。換言之,在川普執政的最後幾十天裡,伊朗進行戰略忍耐的機率要大於直接報復。(責任編輯:唐華)

相關焦點

  • 巴基斯坦奎達發生爆炸襲擊至少4名警察死亡
    新華社伊斯蘭瑪巴德5月13日電(記者蔣超)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首府奎達13日晚發生爆炸襲擊。當地衛生部門官員說,爆炸造成至少4名警察死亡,另有12人受傷。  巴媒體援引俾路支省警督穆赫辛·哈桑·布特的話說,爆炸發生在奎達市南部的一座清真寺外,當時清真寺裡有數十名民眾,外面有執勤警察執行安保任務。一輛停在執勤警察不遠處的摩託車上被安裝了簡易爆炸裝置,並被遙控引爆,爆炸還摧毀了4輛汽車和附近的店鋪。  穆赫辛說,由於爆炸現場可能還藏有另一枚炸彈,警方和準軍事部隊人員隨後封鎖了這一區域實施排查。
  • 如果證實以色列謀殺 強硬派報紙敦促 伊朗襲擊以色列港口城市海法
    以色列被懷疑在過去的十年裡殺害了伊朗核科學家,但還沒有對莫赫森·法赫裡扎德(Mohsen Fakhrizadeh)被殺害一事發表評論。據報導,星期五(27日)在德黑蘭郊區發生的一次軍事式伏擊中,一輛卡車炸彈爆炸,槍手向伊朗這位科學家開火,炸死了他和一名保鏢。
  • 連續爆炸襲擊
    按這名官員的說法,庫什納及其團隊8月以來幫助斡旋以色列與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蘇丹實現關係正常化。這次訪問可能想在川普總統任期結束前推動有關方面達成更多類似協議。 出於安全考慮,這名官員沒有透露庫什納的具體行程。
  • 外媒:伊朗誓言要就核科學家遇害事件報復後,以色列各使館處...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剛剛消息,伊朗誓言要就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遇害事件進行報復後,以色列各駐外使館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此外,阿拉伯國有電視臺援引路透社消息稱,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將不會對其駐外使館的安全問題發表評論。
  • 伊朗對美以態度大轉變,中東國家陷入恐慌,報復行動正在醞釀
    近日發生在伊朗的暗殺事件,讓整個中東地區的上空再次被烏雲籠罩。2020年的一首一尾,伊朗國防事業遭到兩次重大損失。1月3日,美軍空襲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馬尼遭暗殺;11月27日下午,在伊朗首都的一個城鎮上,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被不明恐怖分子以「自殺式炸彈」襲擊。
  • 關注|一年內兩名國家級人物被暗殺,伊朗這次會採取何種報復行為?
    當地時間11月27日,伊朗國防部表示,伊朗高級核科學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當天在首都德黑蘭附近遭遇「武裝恐怖分子」襲擊,經搶救無效身亡。襲擊事件發生之後,伊朗領導人威脅要採取報復行動。伊朗各界直指以色列為「幕後兇手」。截至目前,以色列總理府和美國五角大樓還沒有對這一事件發表評論。
  • 伊朗核專家被暗殺,中國科學家也曾離奇「自殺」
    伊朗國防部將此次襲擊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伊朗總統魯哈尼、外長扎裡夫憤怒地指出,以色列策劃、實施了對伊朗科學家法赫裡扎德的暗殺行動,是此次恐怖襲擊的「幕後黑手」。魯哈尼痛心地表示,「我們死去了一位勤奮的科學家」,但「我們的敵人應該知道」,法赫裡扎德的殉難「只會加強我們繼承這名偉大烈士道路的決心」。
  • 以色列特種部隊斬首行動遭突襲傷亡慘重,又遭海量火箭彈瘋狂報復
    (巴勒斯坦指揮官遭斬首後火箭彈報復炸以色列定居點)當地時間11月12日巴勒斯坦哈馬斯高級指揮官努爾-巴拉克的車隊在加薩走廊突然遭到以色列特種兵的襲擊,猝不及防的巴勒斯坦武裝指揮官努爾-巴拉克等7名人員當場被準備充足的以色列奇襲者射殺。據稱以色列國防軍在不超過4分鐘的時間內快速解決戰鬥,這場「斬首行動」似乎異常順利。
  • 史上曾發生6次襲擊
    不僅如此,在騰起的硝煙及碎片還未散開之際,四周5個全副武裝的恐怖分子手持5挺機槍,隨即往本就面目全非的黑色轎車一陣瘋狂的猛烈掃射。這次襲擊,導致乘坐在黑色轎車內的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赫裡扎德身受重傷,並在送往醫院後經搶救無效死亡。
  • 中東面面觀丨伊朗重要人物屢次遇刺意味著什麼?戰爭新形態?
    據資料顯示,在2010年至2012年間,共有四名伊朗核科學家遭暗殺身亡、一名科學家則在一場未遂謀殺中受傷。2010年1月12日,德黑蘭大學核物理學家馬蘇德·阿里·穆罕默迪在一次摩託車炸彈爆炸中喪生。隨後,伊朗政府逮捕了名為賈邁利·法什的伊朗籍兇手並判處死刑,伊朗媒體報導稱,法什供認自己曾獲得以色列特工的資助。
  • 伊朗誓言報復後,以色列先怕了
    據路透社3日消息,川普下令空襲巴格達機場,炸死伊朗精銳部隊「聖城軍」(Quds Force)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和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人民動員力量」(PMF)副首領穆汗迪斯(Abu Mahdi al-Muhandis)等多名關鍵人物。事發之後,伊朗方面密集發聲,譴責美國的做法,並誓言將進行「嚴厲報復」。
  • 伊朗報復手段來了!欲全面提高鈾濃縮豐度,核科學家不會就此白死
    日前,伊朗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遭到"身份不明"的武裝分子的襲擊,其坐車被機槍和炸彈輪番襲擊,最後這名科學家送醫後不治身亡。該事件的發生激起了伊朗民眾的震怒,示威抗議活動甚至一度波及總統官邸。此後,伊朗總統魯哈尼譴責以色列破壞中東穩定,並且誓言要進行報復。
  • 希伯倫大學爆炸後 哈馬斯稱將有另9次報復襲擊
    中新網北京8月1日消息:加沙訊,哈馬斯組織的支持者7月31日晚沿著加沙城的大街宣告說,希伯倫大學的爆炸事件只是策劃10次襲擊中的1次,哈馬斯將繼續他們的報復行動。  據德新社消息,數百名哈馬斯組織的支持者當晚揮動著組織的旗幟,呼喊著口號,沿著加沙大街要求對以色列進行更多的襲擊。
  • 伊朗指責美國以色列是暗殺核專家幕後黑手(圖)
    1月1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工作人員轉移遭到炸彈襲擊的汽車。伊朗首都德黑蘭北部11日上午發生一起汽車炸彈爆炸事件,造成1名伊朗核科學家死亡。中新網1月13日電 綜合媒體12日報導,伊朗一名核科學家日前遇襲死亡,引發其國內憤怒情緒,伊朗方面指責美國和以色列是「幕後黑手」,輿論呼籲發起「暗殺」式的報復行動。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馬丁-內西爾基表示,聯合國正在對伊朗核專家被暗殺一事展開調查。
  • 國航乘客衛生間內自殺身亡:當眾自殺的人,到底是在報復誰?
    她故意用「直播自殺」這種方式,來報復這個傷害她的世界,列車疾馳而過的恐怖畫面,如同燙鐵一樣烙印在很多人心底。「真的死了啊」「牛逼」「快轉發」,無數人抱著這樣的念頭煽動輿論,由於心理「滯後」效應,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會被影響。
  • 恐怖瘟疫為何襲擊埃及-搜狐新聞中心
    ,所以在這方面是一個高度集中的組織。她希望民主的埃及能夠遠離美國這個長期的盟友,並將美國在中東地區數十年的「偽善」趕出埃及…[詳細][評論] ·襲擊目標針對歐美和以色列人   埃及警方稱,很多歐洲潛水者和度假者喜歡到沙姆沙伊赫旅遊,此次爆炸中的死傷者包括英國
  • 恐怖襲擊為什麼襲擊法國 巴黎襲擊事件原因分析解讀
    法國首都巴黎13日晚發生系列恐怖襲擊事件,至少已有129人死亡、352人受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對此負責。法國總統奧朗德14日表示,這是極端組織的戰爭行徑,在國外策劃,在法國有同謀。  11月14日,在法國巴黎共和國廣場,人們點燃蠟燭,寄託哀思,悼念恐怖襲擊遇難者。
  • 晚上7點整,美軍發起襲擊,戰機猛烈轟炸,死亡人數節節攀升
    眾多周知,中東地區的局勢之所以會如此的動蕩不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原因除了一些國家的內部矛盾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外部勢力的強力幹涉,而美國就是那個插手中東局勢最多的國家。據海外網12月30日的報導稱,當地時間29日晚間,美軍對駐守在伊敘邊境的伊拉克「人民運動組織」發起了軍事襲擊行動,戰機對其進行猛烈轟炸。
  • 伊朗矛頭直指以色列,德黑蘭爆發抗議活動!中東將發生什麼?
    1月3日,美軍空襲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導致在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馬尼身亡。11月27日下午,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在伊朗首都被暗殺。蘇萊馬尼之死曾使得海灣上空一時間戰雲密布,伊朗重要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遇害後,中東又將會經歷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