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物的進化
第2節 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
一、概念檢測
1.適應的形成離不開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內因)與環境(外因)的相互作用。判斷下列與適應及其形成相關的表述是否正確。
(1)適應不僅是指生物對環境的適應,也包括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
(2)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後代;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會過早死亡不能留下後代。( )
(3)適應相對性的根本原因是遺傳的穩定性與環境不斷變化之間的矛盾。( )
2.拉馬克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先驅。下列表述哪一項不是拉馬克的觀點( )
A.生物的種類從古至今是一樣的
B.生物的種類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
C.生物某器官的發達與否取決於用與不用
D.環境的變化使生物出現新的性狀,並且將這些性狀遺傳給後代
二、拓展應用
1.有人認為,工蜂不能繁殖後代,因此,它們適於採集花粉的性狀在進化上沒有意義。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為什麼?
2.人類對瀕危動植物進行保護,會不會干擾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選擇?為什麼?
3.「人們現在都生活在各種人工環境中,因此,人類的進化不再受到自然選擇的影響。你同意這一觀點嗎?寫段文字闡明你支持或反對的理由。
【參考答案】
第2節: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
一、概念檢測 答案
1.(1)(√) (2)(×) (3)(√)
2.A
二、拓展應用 答案
1.工蜂雖然不能繁殖後代,但它們適於採集花粉的性狀在進化上仍是有意義的。因為決定這些性狀(有利變異)的基因存在於蜂王和雄蜂的基因組中,可以遺傳給後代。也正是由於工蜂有這些性狀,才能使蜂王獲得充足的食物來繁殖後代。
2.在自然界,物種絕滅的速率本來是很緩慢的,人類活動大大加快了物種絕滅的速率。現在許多瀕危物種之所以瀕危,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因此,一般來說,人類對瀕危物種的保護,是在彌補自己對自然界的過失,不能說是幹擾了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選擇。從另一個角度看,自然選擇所淘汰的物種並不是毫無價值,因此,不能完全從自然選擇的角度來判斷現有物種的存留意義。
3.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不可能完全隔絕,人也不可能離開自然界而生存,因此,人類的進化不可能完全擺脫自然界的影響。但是,人類畢竟早已遠離風餐露宿、「與狼共舞」的時代,工農業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使人們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嬰幼兒死亡率顯著下降,平均壽命顯著延長,來自自然界的選擇壓力在變小,來自人類社會內部的選擇因素在增加。
提示:第2、3題的目的是活躍學生的思維,不一定要求統一答案,只要學生說出的支持或反對的理由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