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山林地區的動物老大?相信許多朋友會脫口而出:老虎!老虎憑藉先天身體優勢,確實橫行山林,稱王稱霸,但若真論起來,它卻差遠了。有一種動物存在,如果狹路相逢,絕對是它的噩夢。這種動物就是「人熊」。
說到「人熊」,大家可能會有些陌生,黑熊應該都有印象吧?它在東北被稱為「黑瞎子」,一般肩高一米半左右,體重可達300公斤,生活在茂密的原始山林中,它的前足強勁有力,遇到其它動物,往往一掌拍暈。即使遇上老虎也不懼怕,火拼起來也不落下風……「人熊」呢?身體要比黑熊高大,體重至少是其兩倍。它要遇上老虎,往往很容易以「手撕」手段結束戰鬥。
現代科學家得出結論,「人熊」擁有人類智慧,大約相當於人類四五歲的樣子。得天獨厚的身體條件加上這份智慧,足以讓它橫行山林,所以說老虎差遠了。唐代柳宗元有記載:鹿畏貙,貙畏虎,虎畏羆。羆之狀,被發人立,絕有力而甚害人焉……」羆「指的就是「人熊」。
」人熊「現今屬於國家級保護動物,任何人都不能隨便獵取。但在解放前沒有這種規定,那時人們生活水平很低,許多人吃不飽、穿不暖。「人熊」雖然兇猛,但它的「熊掌」是上八珍之一,皇家巨富對此還是有很大的需求,價值不菲,而且,「熊膽」屬於可遇不可求的治療多種疑難病症的妙藥,所以有些老輩獵人甘冒奇險,獵取「人熊」。
他們是怎樣獵取的呢?其實有各種方法,但無不需要獵人具有過人的勇氣和冒著生命危險。因為「人熊」的視覺、嗅覺都非常靈敏,一般生物離它幾裡地遠就會被發現,從而遭受猛烈攻擊。獵人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哪怕使用獵槍也制服不了,結果往往是被「人熊」撕裂。」
人熊「一般每年交配一次,每窩產兩三隻幼崽。母熊十分疼愛幼崽,開春時候,會帶著它們到處玩耍。這個時候,有心要獵取」人熊「的老輩獵人兩人聯手,會用青草、樹葉把榨出汁液塗滿全身,然後到」人熊「經常出沒的地方潛伏起來。等到」人熊「領著幼崽出來,一旦超過一定距離,兩位獵人就會迅速出動,每人抱走一隻幼崽,然後向相反方向跑開,距離越遠越好,然後爬上大樹隱藏起來。其中一人故意折磨」幼崽「,令其發出呼叫,母熊聽到後會循聲奔跑而去。等到母熊跑到大半路程,那位折磨幼崽的獵人會住手,而另一位獵人則接著迫使幼崽呼叫起來。
母熊聞聲會不顧這邊,轉而循聲向另一邊奔去,而等到它路程跑到大半,第一位獵人又故技重施……「人熊」儘管擁有人類智慧,終究還是十分低下,它本能追著幼崽的呼叫聲來回奔跑,結果就是累死,被獵人獵獲。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獵人布置機關。相傳老輩獵人會製作一種機關,名叫「餛飩袋」,用水牛皮做成,十分堅韌,像一個袋子,不過袋口做了精心設計,有類似刀片的卡簧。運用時把袋子裡裝上「人熊」愛吃的食物,一旦「人熊」遇到,探頭進去食取,卡簧就會緊緊鎖在「人熊」的脖子上,直至骨頭,令「人熊」不敢掙扎,越掙扎疼痛越劇。這樣它頭上套著袋子,看不見來路,也不能獵食,只能活活餓死,最終為獵人所得。
最為傳奇的獵法,是冬天「人熊」要冬眠,這時候它一般會選擇一個巨大的樹洞從上面鑽進去。獵人會利用這個特點,事先在樹幹上找準一處位置,備好長矛,然後把帶來砍成一段段的木柴投進樹洞。「人熊」在樹洞裡得到木柴後,會本能地坐在屁股下,這樣身子的位置就會越來越高。獵人等到「人熊」的心口到達位置後,會把鋒利的長矛猛撞進去,穿透「人熊」心口釘在樹上……
現在看來,老輩獵人那些手段似乎有些殘忍,但是他們也是為生活所逼,不得不如此,實際上這樣的風險依然很大,也不知有多少獵人喪命。我們現代生產力高度發展,已經不用為溫飽而發愁,當然不用再冒這樣的風險了。好好珍惜現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