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馬看牙板,人看言行」,買馬和看人都有很大的學問

2020-12-03 響水大米

俗語反映了人們對事物觀察的總結,百姓在生活當中總結出來很多寶貴的經驗,供後人們進行學習和參考。即使是在今天也仍有參考的價值和意義。

馬看牙板: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以前農業生產主要靠牲畜,家家戶戶都要養馬,養驢。馬曾是農民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在馬的買賣中,馬的年齡段不同,賣出的價格也不同,一般有經驗的買主只要掰開馬的嘴看一下,摸一下就能知道馬的年齡。

小馬剛生下來,會長出16個牙齒,一個月到兩個月之間的小馬又會多生出4個牙齒。馬到一周歲,一共能長出28顆牙齒,馬兩歲是32顆牙齒。到了六歲,馬的牙齒全部出齊。母馬一共有38隻牙齒,雄馬一共有40隻牙齒。十五歲以上的老馬,用於切食物飼料的牙齒長得比磨損的速度要大,所以摸著切齒顯得更長了。當地有經驗的農民或是牲口販賣者根據馬齒的生長規律數量以及磨損程度,就能正確地知道馬的年紀。

人看言行

:是指在觀察一個人的時候,要是想了解他的為人,就要從他的言行方面來判斷。人的言行是反應了內心的想法和表現,短時間可能會做出假的言行來迷惑別人,但是只要注意觀察,一個人的長期言行就能說明這個人的品德高低,從而了解這個人是否成熟可靠,值不值得相交。

馬看牙板,人看言行,是古人經過生活的觀察總結做出的推論,辨馬和識人是一個道理,必須掌握和了解最基本的規律才能認清事物的真相。

農村俗語「馬看牙板,人看言行」,是什麼意思?你覺得這俗語有道理嗎?歡迎大家留言,更多農村俗語精彩,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俗語:「馬看牙板,人看言行」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俗語:「馬看牙板,人看言行」是啥意思你知道嗎?人們所說的許多詞語都是數千年來工作和生活的實踐。雖然言簡意賅,但意義深遠。到目前為止,它對生產和生活具有很好的實踐指導意義。例如,這句「馬看牙板,人看言行」。
  • 農村俗語「馬看四蹄,人看四相」,什麼意思?看的是哪四相?
    民間俗語是我們的先人代代相傳所積累的經驗總結,其內容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言簡意賅又博大精深,往往是一針見血,一語中的。民間俗語甚至可以說是最優秀的文化,通俗易懂,又有著高度的概括性,同時兼具文化藝術特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俗語「馬看四蹄,人看四相」是什麼意思?
  • 古代俗語:「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是什麼意思?
    想必大家都曾聽長輩說過一些有趣的俗語、諺語,這些俗語、諺語都是很早的時候,古人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其中一些俗語雖然現實,但是不得不說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馬看牙板,人看言行。」其中就既有生活經驗,又有處世總結,看一個馬好不好就要看馬的牙齒,牙齒能反應馬的身體狀況,看一個人品德怎麼樣就要看他的言行,言行如一才是值得交往的,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看,也是不無道理的。
  • 俗語「頭西腳東,睡覺遭殃;3寸長壽,4寸無憂」,教人怎麼睡覺
    俗語作為小眾的民間文化,雖然難與主流文化相提並論,但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俗語作為民眾智慧與經驗的結晶,它富含哲理,簡潔形象,具有生活氣息。在民間,無論耄耋老人還是黃口小兒都能說上幾句俗語,比如說「馬看牙板,人看言行」,其意思說的是,一匹馬年齡和好壞,單從馬的牙齒上就能看出來,而一個人的品行好與壞,成熟與否,可不可靠,從他平常的言行舉止就一目了然!
  • 農村俗語:「巷子裡邊不睡人,高山頂上不看雲」,是啥意思?
    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巷子裡邊不睡人,高山頂上不看雲」。這句俗語雖然看上去很土,但其意義還是蠻深遠的呢!「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說:「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清楚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 牛、馬等哺乳動物,通過什麼來判斷年齡?農村牲口經紀有絕活!
    俗語曰:「驢老牙長,馬老牙黃」。在農村,有經驗的老人都知道看牲畜「牙口」來判斷年齡,像牛、羊等長角的動物,還可以看角輪(一年多一圈,就像樹年輪一樣),另外結合毛皮顏色和蹄冠程度等,判斷牛、馬等哺乳動物的年齡,八九不離十。一、牙口怎麼看?
  • 農村俗語;「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其中有何深意?
    ;「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其中有何深意?  引言  中國持續了數千年的封建社會,在這種社會架構下,能夠接受到完整教育的終究是少數人。不可能讓一個世代為農的農夫,開口便和人談論四書五經,這是不現實的。但有些書中的道理,卻仍然被廣大群眾所熟知,在古代事跡與生活經驗的傳遞過程中,俗語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 農村俗語:「遠看臉,近看眼,不遠不近看眼窩」,是什麼意思?
    俗語可以說是我們農村的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由一切先人前輩們總結生活經驗得來的,在長時間的流傳過程中有一些可能已經漸漸地被人們遺忘了,但是有一些之間仍在被人們不斷的傳唱,能夠被人們保留下來的都是比較適合我們現代人生活習慣或者是有一定哲理的。
  • 俗語:門前水,屋後墳,家旺人盛子榮歸,啥意思?看了心裡有個數
    文/霜序俗語:門前水,屋後墳,家旺人盛子榮歸,啥意思?看了心裡有個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俗語是一個不得不說的部分。每個人都說過俗語,每個人都曾經體會過這些雖然有些粗鄙,但是更多蘊含著道理的句子裡道理卻是我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很多時候,我們在人生道路上的歧途,都是被這樣一句簡單的話解決的。然而話說回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俗語帶著點迷信的部分。這些玄而又玄的部分實在不是我們應該去學習的,甚至是應該摒棄的。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一個俗語,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 農村俗語「白露水、毒死人,寒露水、救世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白露水、毒死人,寒露水、救世人」,啥意思?有道理嗎?例如農村俗語說的:「白露水,毒死人,寒露水,救濟人」。其實是指下雨,意思是說白露下不下雨,對種冬小麥爛不爛種爛苗而言的。而另一種說法是指白露水,白露水即水氣遇涼凝結成露,表示秋涼了,再不隨便喝生水洗涼水了,不然容易感冒生病,這都有一種警誡的作用,注意身體保養。人們常說「蚊子喝了白露水就張不開嘴,知了喝了白露水就成了啞巴」。
  • 農村俗語:「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啥意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外貌協會」這個詞,其實這個詞的出現,就是為了形容生活中喜歡通過別人的外表去判斷一個人性格或者是家庭條件的人。他們單純看一個人的穿著,與人聊天時候的習慣,去研究一個人的內在,現在說起來,那樣的觀點有點太主觀,有時候我們所看見的,並非就是真實的,一些人喜歡隱藏自己,甚至還不願意透露太多。
  • 農村人擇偶「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這是為什麼?
    農村人找對象 擇偶有一個潛在的規律,那就是「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這是農村人婚姻選擇配偶的一句古老的民間俗語,指出農村人婚媒選擇配偶時的最主要最關鍵的因素及標準,若是女人的口,男人的手,不達標的話,不能滿足雙方心意的時候,這門婚事基本上是不能夠成事的。
  • 農村俗語「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這麼說有道理嗎?
    有人的地方就有貧富差距,特別是在農村,人們互相居住在一個比較密閉的村落環境中,並且人們之間的往來關係特別密切,所以總是會對比互相之間的生活狀態,而可以判斷貧富差距的標準很多,所以人們在常年生活和觀察總結中發現,一些外在的東西並不能代表一個家庭的富裕程度,而勞動力確實左右一個家庭創造財富多少的有力支撐,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門前有馬非為富
  • 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兔子沒人追」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兔子沒人追」是啥意思,有道理嗎?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歷經時間的洗刷慢慢的被人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後一直流傳至今。那麼農村俗語也是農村傳統文化的一種,而很多流傳很久的俗語也蘊含了深厚的中國文化。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只能遠看,不能靠近」這話啥意思
    雖說在農村裡沒有什麼較多的講究,可是在農村裡也是有一定的規矩的,畢竟沒有規矩是不成方圓的,對於在農村裡很多的老人通過一些以往的經驗和閱歷總結出來了很多的俗語,有的俗語也是告誡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要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很多的農村老人在有的時候也是會告訴我們一些俗語和我們的生活有關,尤其農村的心裡
  • 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自古以來,蓋房子就是農村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為要蓋一座房子往往需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房子還是庇護一家人的場所,所以人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看的格外重要。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今天的話題讓我們又了解到一句俗語,俗語在人們的生活中是經常用到的,它雖然不像詩歌那樣富有才情,但讀來卻讓人通俗易懂,易於接受,也逐漸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那些流傳下來的俗語,正是由以前的人在品味生活當中濃縮精簡流傳下來的精華。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釋一下這兩句俗語吧!
  •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看完別再不知道了!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看完別再不知道了!俗語就是一種說法通俗但是道理深刻的短句。而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們留下來告誡後輩們的話,從小我們聽到過很多俗語,就像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有理不可丟,無理不可爭」......這些都是有著一定依據的。
  • 內地馬主擲億元全球買馬 國王運動為滿足徵服感
    他說,「其實馬場一直屬於虧損狀態,每年都要虧掉100萬元,2009年更虧掉300萬元。」但他說,由於對馬的喜愛,自己仍然堅持讓馬場繼續運營。  三年前,在鋼鐵行業企業擔任總經理的孫方與兩位股東開設了馬場。兩年的經營中,孫方發現與其他兩位股東在經營理念上有很大不同。「他們只是單純騎馬,沒有馬術概念。馬術是需要騎馬的人用心和馬來溝通、交流的,要發自內心愛馬。
  • 俗語『家狗窖頂往下看,必殺家狗莫怠慢』,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都是老一輩農民生活經驗的總結,凡是農民日常能涉及的東西都有俗語,可謂包羅萬象,今天這個說個俗語『家狗窖頂往下看,必殺家狗莫怠慢』,有什麼道理嗎?土狗在農村非常普遍,農民養它的目的就是看家護院,而狗作為這個職業也是盡職盡責,養的時間越長,它們越具有靈性,能夠辨別主人家喜好,也能預知自己死亡時間,尤其順從主人是其他動物所不能做到的。『家狗窖頂往下看,必殺家狗莫怠慢』意思是說土狗若是某一天爬上房頂向下看,那麼這條狗必須殺死,不能再養了,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