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脈衝在非晶態介電材料中製造出非線性效應

2020-09-22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一個全新的,全光學技術,用來在材料中製造二階非線性 效應,這一效應在通常的情況下並不會支持新的選擇來製造光學計算機、高速數據處理器、生物影像中的這一效應(非線性效應)。來自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Georgia Tech的研究人員發展了這一技術,採用紅色雷射來製造出非線性效應。

在他們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在實驗裡,在中心對稱的TiO2板條的表面上製造了一個微小的等離子金三角。他們利用紅色的雷射點燃TiO2/Au結構。雷射束作為光束開關,打破材料的晶體對稱性。當在TiO2板條上排列的金三角被點燃的時候,雷射脈衝開始激發電子,並且這一激發會將光束從從非晶TiO2板條中彈回的二階雷射在短暫的時間內翻倍。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展示了在TiO2板條上利用紅色的雷射進行頻率翻倍在金的小三角內來製造非線性效應。藍色的光束表明光的倍頻和綠色的雷射控制熱的電子的遷移。

研究人員在展示實驗的研究現象


光學開關激發金三角內的高能電子,並且電子從三角的尖端遷移到TiO2氧化物中。由於電子從TiO2板條中的遷移主要發生在三角的尖端,電子的遷移就成為空間對稱的一個過程, 稍縱即逝的在光學層面破壞TiO2氧化物晶體的對稱性。

研究團隊觀察了誘導的對稱破壞效應,幾乎是在紅色脈衝雷射激發的時候同步發生的。

現在研究人員在光學層面破壞了晶體的傳統上的線性材料(如非晶的TiO2)的晶體對稱性,較寬範圍內的光學材料均可以適用於微觀和納米層面的主流應用的領域,如高速光數據處理的應用場合。

採用雷射實現對倍頻的控制

誘導的二階非線性的的生命周期取決於在脈衝結束之後,電子從TiO2遷移到金三角的速度有多塊。在研究人員的報導中,誘導的非線性效應持續了幾皮秒,此時研究人認為這一時間對大多數的短脈衝應用場合來說,時間是足夠的。穩定的、連續的雷射可以使得非線性效應的持續時間同雷射激發的時間一樣長,前提是只要雷射是持續的。

誘導的非線性的強度取決於電子從金三角遷移到TiO2板條的數量。研究結果表明,可以通過紅色雷射的強度來控制電子遷移的數量。增加光學開關的強度可以在金三角內產生更多的電子,從而可以輸送更多的電子到TiO2板條中。

通過熱電子轉移來打破反演對稱的過程示意圖

需要開展額外的工作來進一步的證明所觀察到的現象,從而可以證明中心對稱的材料的晶體對稱性可以通過光學的辦法來打破,這是通過非對稱的電子遷移來實現的。研究人員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金屬/半導體材料的組合平臺是可行的,什麼樣的形狀和尺寸可以最大化誘導的二階非線性效應,什麼範圍內的雷射波長可以用來作為光學開關。

等離子體平臺 靜態和瞬態的二階非線性表徵

倍頻是應用這一新技術的最大的潛在應用。研究人員相信,他們的發現不僅為非線性納米光子的應用提供了各種機會,同時還在量子電子隧穿領域中也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事實上,這一領域知識的積累,我們的研究團隊將設計新的典範來引導對稱性破壞技術作為混合材料平臺中監控電子的量子隧穿的光學探頭。現在,實現這一挑戰的目標只有掃描隧道顯微鏡(STM)技術,而這一技術存在速度慢,而且產出和敏感性也差。

無熱電子轉移時的二階非線性反應的動力學

瞬時的線性和非線性極化效應

文章來源: Transient Second-Order Nonlinear Media: Breaking the Spatial Symmetry in the Time Domain via Hot-Electron Transfer

Mohammad Taghinejad, Zihao Xu, Kyu-Tae Lee, Tianquan Lian, and Wenshan Cai

Phys. Rev. Lett. 124, 013901 – Published 2 January 2020,DOI: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4.013901以及Georgia Tech,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相關焦點

  • 在非晶介質材料中實現雷射脈衝的倍頻
    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新的全光技術,可以在通常不支持它們的材料中產生穩健的二階非線性效應。利用在二氧化鈦(TiO2)板上的金三角陣列發射的雷射脈衝,研究人員創造了激發電子,使其從非晶二氧化鈦板反彈時的第二雷射束的頻率增加了一倍。
  • 雷射材料研究熱點:稀土雷射玻璃
    Snitzer)發現在R2O-BaO-SiO2鋇冕玻璃中Nd3+的被激活發射效應。我國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也大力開展了雷射玻璃的研究,1963年成功地研製出摻釹雷射玻璃,並研製出釹玻璃雷射器,1964年,開發出的矽酸鹽釹玻璃和磷酸鹽釹玻璃,高增益、高量子效率、低非線性折射率、低損耗係數,機械性質優異,並具有很強的衝擊能力。
  • 進展 | 二維材料複合光纖實現超高非線性效應
    非線性光纖作為一種特殊用途光纖,不僅在新型光纖通訊技術中有重要應用和發展前景,而且在光波長轉換、超快光纖雷射和超連續雷射等光物理基礎和器件研究等領域具有很大應用潛力。然而,傳統石英光纖僅表現出非常微弱的奇數階非線性效應,嚴重限制了在非線性光學領域的廣泛應用。
  • 什麼是鐵電效應?
    在一些電介質晶體中,晶胞的結構使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而出現電偶極矩,產生不等於零的電極化強度,使晶體具有自發極化,且電偶極矩方向可以因外電場而改變,呈現出類似於鐵磁體的特點,晶體的這種性質叫鐵電性。在一些電介質晶體中,晶體的極化程度與電場強度呈現出非線性關係。
  • 我國科學家高階多光子非線性響應的光鐵電半導體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鐵電材料在強雷射作用下,孕育和產生了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物理性質,如聲光、電光和反常光學效應等,逐漸發展成為新一代光電子器件的有力候選者。其中,具有多光子吸收效應的鐵電體在生物成像、頻率上轉換雷射和光限幅等方面具有潛在應用。然而目前,學界針對鐵電材料的研究以雙光子吸收為主,基於鐵電材料實現更高階的多光子非線性過程仍具挑戰性。
  • 美首次製造出非線性零折射率超材料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2月6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張翔(音譯)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撰文稱,他們製造出了全球首塊非線性零折射率超材料,通過這種材料的光在各個方向都會得到增強,有望為量子計算機快速提供多方向的光源,也可為量子網絡提供相互糾纏的光子,從而大大促進量子網絡的發展。
  • 福建物構所等在高階多光子非線性響應的光鐵電半導體材料研究中獲...
    鐵電材料在強雷射作用下,孕育和產生了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物理性質,如聲光、電光和反常光學效應等,逐漸發展成為新一代光電子器件的有力候選者。其中,具有多光子吸收效應的鐵電體在生物成像、頻率上轉換雷射和光限幅等方面具有潛在應用。
  • 納米物理學:石墨烯中的電可調三階非線性光學響應?
    納米物理學:石墨烯中的電可調三階非線性光學響應?對二維材料的研究重點已經加強,它具有調節光線以獲得卓越性能的潛力,並實現了可以增強現有技術的應用。材料科學家目前正處於實驗初期階段,以實現石墨烯非線性光學響應的許多有趣特性,以幫助其破壞現有技術並促進廣泛應用的承諾。非線性光學系統的誕生歸功於彼得·弗蘭肯(Peter Franken)及其同事使用脈衝紅寶石雷射器進行的實驗,其中他們首次觀察到二次諧波產生(SHG,倍頻)的非線性效應。光學非線性的動態控制仍然局限於研究實驗室作為目前的光譜工具。
  • 石墨烯可為光譜學和生物醫學應用提供超快雷射脈衝
    先進的光子學應用,如高速光譜學,需要超短脈衝,以捕獲所研究材料中的瞬態物理現象。實際上,這意味著飛秒(10-15s)範圍內的雷射脈衝。這種應用的一個例子是光化學弛豫過程的泵浦 - 探針光譜。 劍橋石墨烯中心的光子學團隊負責人,以及基於石墨烯的雷射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丹尼爾波帕說:「當設計光線以超短脈衝傳播時,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波動特性。」
  • 納米科學:石墨烯可為光譜學和生物醫學應用提供超快雷射脈衝!
    納米科學:石墨烯可為光譜學和生物醫學應用提供超快雷射脈衝!石墨烯旗艦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光纖雷射器,其發射的脈衝持續時間僅相當於所用光的幾個波長。先進的光子學應用,如高速光譜學,需要超短脈衝,以捕獲所研究材料中的瞬態物理現象。實際上,這意味著飛秒(10-15s)範圍內的雷射脈衝。這種應用的一個例子是光化學弛豫過程的泵浦 - 探針光譜。
  • 研究人員利用工業雷射設備產生阿託秒脈衝
    《科學進展》雜誌8月21日發文稱,美國中佛羅裡達大學(UCF)的研究人員近日拓展了阿託秒科學的前沿領域:他們用廉價易得的工業級雷射器,產生了阿託秒脈衝。UCF助理教授、論文作者Michael Chini說:「缺乏尖端雷射設備是阿託秒科學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目前,全世界只有12臺滿足阿託秒科學研究的雷射設備。UCF很幸運地擁有其中之一。
  • 壓電效應及壓電材料解析
    最早報導材料具有壓電特性的是法國物理學家居裡兄弟,1880年他們發現把重物放在石英晶體上,晶體某些表面會產生電荷,電荷量與壓力成正比,並將其成為壓電效應。壓電效應可分為正壓電效應和逆壓電效應兩種。某些介電體在機械力作用下發生形變,使介電體內正負電荷中心發生相對位移而極化,以致兩端表面出現符號相反的束縛電荷,其電荷密度與應力成比例。這種由「壓力」產生「電」的現象稱為正壓電效應。
  • 羅切斯特大學研發出超短、超快、功能更強、成本更低的雷射脈衝
    、超快而超強的雷射脈衝技術。克爾諧振器是指基於克爾效應的諧振器,是支持複雜非線性光學現象的最簡單系統之一。克爾效應,也稱「二次電光效應」,是物質因響應外電場的作用而改變其折射率的一種效應。該效應最先由蘇格蘭科學家約翰·克爾(John Kerr)在1878年發現,因此得名。
  • 極端製造 | 雷射加工文章合集|光學|納米|雷射束|微納_網易訂閱
    飛秒雷射具有極高峰值強度和超短脈衝寬度,可誘導雷射波長下透明材料的非線性多光子吸收;更重要的是,透明材料中的飛秒雷射束聚焦可將非線性相互作用限制在聚焦體積之內,從而實現3D微/納米製造;這一3D製造能力可提供3種不同的加工製造策略:非變形製造、減材製造和增材製造;此外,通過不同策略的混合可以創造出複雜程度極高的3D結構並提升結構的功能。混合飛秒雷射3D微/納加工技術為材料加工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 利用工業雷射設備,產生了十億分之一秒的脈衝
    《科學進展》雜誌8月21日發文稱,美國中佛羅裡達大學(UCF)的研究人員近日拓展了阿託秒科學的前沿領域:他們用廉價易得的工業級雷射器,產生了阿託秒脈衝。UCF助理教授、論文作者Michael Chini說:「缺乏尖端雷射設備是阿託秒科學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目前,全世界只有12臺滿足阿託秒科學研究的雷射設備。UCF很幸運地擁有其中之一。
  • 低K與高K介電PCB基板材料介紹與分析
    PCB基板材料的介電常數可能比其他任何材料特性都重要,這是因為它對信號完整性和電源完整性的影響。在這場辯論中,通常會比較低k和高k介電層壓板用作PCB基板材料。用於3D列印的高級應用的可用材料範圍不斷擴大,並且許多特殊材料也變得可用。讓我們看一下低k與高k PCB基板材料的全面比較。 低K與高K介電基板的比較 許多在高頻或高速設計領域工作的設計人員通常建議使用Dk值較低的電介質。低k PCB基板材料確實提供了許多信號完整性優勢,這促使許多設計人員建議直接使用這些材料。
  • ...超快雷射、高精度衍射光柵、非線性光學晶體榜上有名
    據介紹,超強雷射技術及裝置、高精度衍射光柵製造技術項目和大口徑碳化矽反射鏡項目入選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成果,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及裝備研製項目入選國民經濟主戰場的成果。2002年,上海光機所突破光學參量啁啾脈衝放大超強超短雷射新原理系列關鍵科學技術,獲得峰值功率高於國際同類研究一個量級的16.7太瓦雷射輸出,獲200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1年,物理所採用高對比度啁啾脈衝放大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利用飛秒鈦寶石放大雷射裝置獲得大於1拍瓦的峰值功率。
  • 殼聚糖冰-水凝膠材料中界面可極化分子的介電弛豫
    不同於廣泛的關於聚合物水凝膠的介電弛豫譜研究,在這個工作中我們針對的是殼聚糖水凝膠在低於凝固點時(冰凝膠)的介電響應。這樣殼聚糖-水界面分子的貢獻可以被分離出來進行研究。研究發現,殼聚糖-水界面可極化分子的介電弛豫緩慢,但與殼聚糖鏈和水分子相比具有較大極化值,且頻率大於∼104 Hz部分的介電弛豫大幅減弱。這些界面可極化分子的介電弛豫熱活化能可高達0.93 eV,即89.73  kJ/mol。
  • 鈦酸鍶鋇鐵電材料
    納米粒子的良好分散和界面極化的增強可以改善複合材料的介電性能和電學性能。聚合物接枝BaTiO3 納米複合材料的顯著改善突出了接枝納米材料在優化高儲能電容器材料方面的前景。介電材料的可恢復能量存儲密度取決於極化。因此,高介電常數材料的 P r 以及 P s 與 P r 之間的巨大差異將成為高能量密度儲能材料的發展方向。
  • 利用納米線和長波長超短脈衝雷射製造出等離子體!
    太空中99%以上的物質都以這種形式存在,比如恆星內部。因此,物理學家熱衷於研究這種材料也就不足為奇了。不幸的是,由於各種原因,利用恆星內部的高溫高壓在地球上創造和研究等離子體極具挑戰性。納米線使光穿透要以等離子體形成的方式加熱材料,需要相應的高能量。通常用大型雷射器的光來做這件事,然而,這種光的脈衝必須非常短,因此當達到適當的溫度時,這種材料不會立即膨脹,而是在短時間內以高密度等離子體的形式聚集在一起。不過,這種實驗設置存在一個問題:當雷射束擊中樣品時,就會產生等離子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