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線性指數與相移。
一阿託秒是一秒的十億分之一。將檢測精度提高到阿託秒級別,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在微觀尺度上研究電子的快速運動,進而揭示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方式,從而為太陽能發電、生物化學和醫療診斷等研究提供信息。
《科學進展》雜誌8月21日發文稱,美國中佛羅裡達大學(UCF)的研究人員近日拓展了阿託秒科學的前沿領域:他們用廉價易得的工業級雷射器,產生了阿託秒脈衝。
UCF助理教授、論文作者Michael Chini說:「缺乏尖端雷射設備是阿託秒科學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目前,全世界只有12臺滿足阿託秒科學研究的雷射設備。UCF很幸運地擁有其中之一。但不幸的是,這些雷射設備都不是真正的『用戶設施』,其他領域的科學家並不能充分應用它們從事研究工作。我們的工作為阿託秒脈衝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項目中用於產生阿託秒脈衝的工業級雷射器,售價僅約10萬美元,供應商有幾十家,並且可以與多種雷射器協同工作。」
阿託秒科學的工作原理與聲納和3D雷射測繪類似,但規模要小得多。當一個阿託秒光脈衝通過材料時,材料中的電子與脈衝的相互作用會使後者扭曲。通過檢測脈衝畸變,研究人員就能構建電子圖像,並製作出電子運動「電影」。
通常情況下,製造阿託秒脈衝需要複雜的雷射系統、大型設備和高度潔淨的實驗室環境。此外,為了產生阿託秒級研究所需的極短光脈衝(單脈衝),還需要將雷射射入充滿稀有氣體的管中,以進一步壓縮脈衝。
Chini團隊以分子氣體(如氧化亞氮)替代稀有氣體,用工業雷射設備產生了1.6個周期的脈衝。研究人員表示,單周期脈衝也是在技術範圍之內能夠達成的目標。
論文第一作者、UCF物理系博士生John Beetar認為,氣體類型和脈衝的持續時間是影響實驗結果的關鍵因素。他說:「如果試管中充滿了分子氣體,尤其是線性分子氣體,由於分子傾向於與雷射場對齊,會表現出增強效應。然而,只有當脈衝持續時間足夠長,才能誘導旋轉對齊,進而使增強效果顯現。氣體的選擇很重要,因為旋轉對準的時間與分子慣性密切相關。而為了使增強效果最大化,我們希望旋轉對準時間與雷射脈衝的持續時間是一致的。使用商用、工業級雷射器降低了系統複雜性,讓阿託秒科學研究更容易實現,也讓沒有雷射研究背景的科學家能夠進行跨學科應用。」
原創編譯:雷鑫宇 審稿:西莫 責編:張夢
期刊來源:《科學進展》
期刊編號:2375-2548
原文連結: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8/uocf-urg082120.php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