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孤子雷射脈衝可在萬億分之一秒內提供高能量
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雷射器,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提供高能量,在眼睛和心臟手術或精細材料的工程設計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雪梨大學光子學和光學科學研究所所長Martijn de Sterke教授說。"這種雷射具有這樣的特性,當它的脈衝持續時間減少到不到一萬億分之一秒時,其能量可以超過極限。這使它們成為加工需要短、強脈衝的材料的理想選擇。
-
在125萬億分之一秒內,科學家拍攝到:旋轉的羰基硫化物分子
科學家已經使用精確調諧雷射脈衝來拍攝分子的超快旋轉,由此產生的「分子電影」追蹤了一圈半的羰基硫化物(OCS)(一種由一個氧、一個碳和一個硫原子組成的杆狀分子)在125萬億分之一秒內以高空間解析度發生的運動。
-
一種新型雙向鎖模全正色散光纖雷射器,可實現更高脈衝能量 | OE NEWS
雙向鎖模振蕩器是一種新型光源,可廣泛地應用於多個領域,如旋轉傳感器、異步採樣和雙梳光譜學等。此外,它也能夠提供快速的數據採集、良好的光譜解析度和高信噪比。因此,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已經各種平臺上大力發展雙向鎖模振蕩器。其中,雙向鎖模光纖雷射器由於具有低的成本、良好的穩定性、緊湊的結構等優點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研究。
-
湖北省孤立子學術研討會在武漢東湖學院召開
9月26日至27日,第一屆湖北省孤立子學術研討會在武漢東湖學院學術交流中心召開,全國16所高校孤立子研究領域的近30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研討會期間,中科院物理所魏志義研究員、中科院授時中心張曉斐研究員、北京郵電大學劉文軍教授、陝西科技大學董亮偉教授、浙江農林大學戴朝卿教授、太原理工大學郭睿教授、內江師範學院吳國成教授、內蒙古農業大學尹曉軍副教授、武漢理工大學王徵平教授、武漢大學周國全副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鄭安壽副教授、湖北科技學院徐四六教授、湖北科技學院何俊榮副教授、武漢東湖學院周勤教授等14位專家分別作了主題報告,分享了基於新型二維材料的光纖雷射器研製及其孤子脈衝形成
-
雷射誕生50年:從紅寶石雷射器到人造太陽
今天雷射已經成為網際網路光纖骨幹網的基礎,可以幫助人們尋找新型清潔聚變能源,而雷射仍顯得是未來主義的。以下這組圖片反映了雷射從最初誕生到應用到各個領域的發展過程。1. 雷射的誕生 雷射的誕生1960年在加利福尼亞州馬裡布的休斯研究實驗室,西奧多·梅曼(Theodore Maiman)設計和建造了一臺小型的雷射發生器。
-
功率突破1千瓦:超級雷射器成功研製出
一個由英國和捷克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於24日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研製出一種「超級雷射器」,其能量強度是同級設備的10倍。這一高峰值功率雷射器的平均輸出功率為1000瓦,具有持續的,高能量的脈衝基準。未來可以用於航空、汽車領域以及電力部門,如硬化金屬表面、加工半導體或微型材料。該雷射器重達20公噸,成本為4800萬美元。
-
英國捷克聯合研發超級雷射器 功率突破1千瓦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24日報導,一個由英國和捷克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於24日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研製出一種「超級雷射器」,其能量強度是同級設備的10倍。
-
光子對50萬億分之一秒內形成!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光的單個粒子被用於數據的安全傳輸。來自馬普固態研究所物理學家的發現可能會起到關鍵作用。研究人員偶然發現了一種光源,它能從電子的能量中產生光子對。其中一種光粒子有可能作為脆弱量子信息的載體,另一種則作為信使,提前通知它的孿生兄弟。與量子通信不同,廚師可以查看他需要的所有配料是否都在櫥櫃裡,畢竟,麵粉在你看一眼的時候不會變質。
-
IPG新系列QCW雷射器可替代燈泵長脈寬YAG雷射器
近日,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牛津市,處於全球高功率光纖雷射器和放大器領導地位的IPG光子公司,宣布其設計的四種新型光纖雷射器可以替代燈泵長脈寬YAG雷射器。IPG四種新型QCW雷射器具有如下特點,脈衝峰值功率可達750w,1500w,3000w,5000W,其單脈衝能量從7.5焦到50焦;空冷,緊湊的結構比傳統的YAG 雷射器更節省成本;能量轉換效率超過了30%;免維護,並且在其正常的壽命期間內不需要更換任何器件。
-
HPE發明首臺憶阻器雷射器
近日,惠普實驗室(Hewlett-Packard Labs)的研究人員光子學研究小組的技術突破顯示,他們發明了一種新型的憶阻器雷射器。這是一種雷射,它的波長可以通過電子方式移動,而且獨特的是,憶阻器是將存儲器存儲為電阻值的器件。施加電壓會改變電阻,即使關閉設備電源,該值也會保持不變。
-
新型高功率同步雙色脈衝光纖雷射器突破傳統螢光物質標記細胞方法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在研究腫瘤如何生長或藥物如何影響不同類型的細胞時,研究人員必須了解細胞內的分子如何發生反應和相互作用。 現代雷射顯微鏡可以做到這一點。為此,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獨特的緊湊型光纖雷射器,而不是以前使用的固態雷射器。新型顯微鏡在使用時產生的噪音要比常規設計少得多,使因此適合在手術室中使用。研究人員在Springer Nature出版的《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期刊中介紹了他們的創新技術。
-
納米雷射器的技術簡介
在發射光譜的變化過程中,隨著功率的增加可以觀察到雷射產生的過程.當激勵的能量超過ZnO納米線的閾值時(其閾值約為40kW/cm2),經測量,發射光譜出現了線寬為0.3微米的尖峰,這比低於閾值時的自發輻射產生的約15微米的峰值線寬要小得多。正是這些窄線寬和發射能量的快速增長便可斷定納米線發生了受激輻射.大家知道產生雷射的三個要素是工作物質、泵浦源和諧振腔。
-
新型壓縮機以千赫茲的重複頻率提供超過兆瓦的1.5周期脈衝
圖片來源:Forschungsverbund Berlin eV(FVB)Max Born非線性光學和短脈衝光譜研究所(MBI)的研究人員在幾個周期的脈衝產生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裡程碑,打破了已有10年的記錄,並以1.2太瓦達到了1.5個光學周期長的雷射脈衝新型高能中空纖維壓縮機束線帶來的峰值功率。強脈衝將用於產生強的阿秒諧波輻射,用於非線性XUV光譜研究。
-
歐洲與美國聯合研製高重頻先進拍瓦雷射器
歐洲正與美國等國家聯合研製「高重頻先進拍瓦雷射器(HAPLS)」。HAPLS設計最終能夠產生的功率峰值超過1拍瓦(10的15次方瓦),即每個脈衝在小於30飛秒(飛秒為10的負15次方秒,30飛秒為0.00000000000003秒)的時間內能夠產生30焦耳的能量。
-
銳科光纖推出一款新型50W光纖雷射器
銳科光纖推出一款新型50W光纖雷射器 訊石光通訊網 發布時間:2011/5/25 10:26:03
-
半導體雷射器是什麼?
半導體雷射器是什麼?半導體雷射器是一種把電能轉換為光能的新型器件。1962年有人研究成功在液氮溫度下,正向偏置的砷化鎵PN結雷射器。以後又研究成功了雙異質結的半導體雷射器,使半導體雷射器的性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
能量達到每光子的一萬億倍!這是史上最強大的伽馬射線爆發!
關於γ射線爆發的起源有一種理論認為是巨大恆星在燃料耗盡時塌縮爆炸成超新星或者兩顆鄰近的緻密星體碰撞產生的,它們相當於具有無窮能量的「巨超新星」。當一顆大質量恆星變成超新星並釋放出數十億光年外都能看到的雙光束伽馬射線時,就會發生這種能量爆炸。伽馬暴是宇宙中最富有高能量的現象之一,同時也是科學家研究最少的現象之一,因為相當罕見。
-
2016十大「新型雷射器」盤點
下面,OFweek雷射網就來盤點2016年十大「新型雷射器」,共同感受雷射領域探索和發現的魅力。1、首個基於紙基陶瓷的可控隨機雷射器慕尼黑工業大學(TUM)Cordt Zollfrank教授領導的團隊與羅馬大學的物理學家一起合作,在施特勞賓科學中心基於纖維素紙製造了第一個可控的隨機雷射器。
-
惠普實驗室發明世界第一臺憶阻器雷射器
近日,惠普實驗室(Hewlett-Packard Labs,另簡稱HPE)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的憶阻器雷射器。這是一種雷射,它的波長可以通過電子方式移動,而且獨特的是,憶阻器是將存儲器存儲為電阻值的器件。施加電壓會改變電阻,即使關閉設備電源,該值也會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