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5萬億分之一秒內,科學家拍攝到:旋轉的羰基硫化物分子

2020-08-11 科學之美


科學家已經使用精確調諧雷射脈衝來拍攝分子的超快旋轉,由此產生的「分子電影」追蹤了一圈半的羰基硫化物(OCS)(一種由一個氧、一個碳和一個硫原子組成的杆狀分子)在125萬億分之一秒內以高空間解析度發生的運動。由DESY自由電子雷射科學中心的Jochen Kupper和柏林Max Born研究所的Arnaud Rouzee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了期研究發現。CFEL是DESY、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和漢堡大學的合作項目。同時也是漢堡大學教授的庫珀說:

分子物理學長期以來一直夢想在膠片上捕捉原子在動態過程中的超快運動。然而,這絕不是簡單的,因為分子領域通常需要具有原子大小波長的高能輻射才能看到細節。因此,研究小組採用了一種不同的方法:使用兩束精確調諧的紅外雷射脈衝,以38萬億分之一秒(皮秒)的間隔使羰基硫化物分子快速一致地旋轉。然後使用另一種波長更長的雷射脈衝,以0.2萬億分之一秒的間隔來確定分子位置。

來自CFEL的研究主要作者伊萬傑洛斯·卡拉馬特斯科斯說:由於這種診斷雷射脈衝會破壞分子,每次快照都必須重新啟動實驗。科學家總共拍攝了651張照片,涵蓋了分子旋轉的1.5個周期。按順序組裝後,這些照片產生了125皮秒的分子旋轉薄膜。

羰基硫化物分子需要82萬億分之一秒,才能完成一個完整的旋轉。把它的運動想像成一根旋轉木棍是錯誤的,在這觀察的過程是由量子力學控制。在這個尺度上,像原子和分子這樣非常小的物體行為與周圍的日常物體不同。分子位置和動量不能同時以最高精度確定,只能確定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找到分子的特定概率量子力學獨特特徵可以從電影中的許多圖像中看出,在這些圖像中:分子不是簡單地指向一個方向,而是同時指向不同的方向——每個方向都有不同的概率。

正是這些方向和概率,在這項研究中實驗成像。從這些單獨的圖像在82皮秒後開始重複,可以推斷出羰基硫化物分子的旋轉周期。該方法也可以用於其他分子和過程,例如研究內部的扭曲,即分子或手性化合物的扭轉。作為一個試點項目,研究記錄了硫化羰基超快旋轉的高解析度分子電影,能夠達到的細節水平表明,該方法可以用來製作關於其他過程和分子動力學有指導意義的電影。

博科園|研究/來自: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

參考期刊《自然通訊》

DOI: 10.1038/s41467-019-11122-y

交流、探討、學習、科學圈

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博科園】後①回復「天象預報」可以看日食、月食、流星雨、行星衝日、凌日、掩星及未來100年天象等各種預報數據,有趣天文奇觀及時更新;②回復「每日一天文圖」可以看NASA鏡像譯製更新的每天一張天文照片,美國宇航局各種如哈勃望遠鏡等拍攝的高清大美宇宙天文照片;③回復「科研日報」可以看每日全球權威科研信息及研究論文,如《natural》《science》期刊等,還有「博科園」中文編譯的科研日報;④回復「」購買人類最美54個公式,人類2600年精髓《公式之美》限量發售;⑤回復「索爾維會議」購買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人類科學界「最後的晚餐」高清、絕版、彩色修復照;人類最強大腦的罕見聚會,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張照片,能讓人類感嘆至今!⑥回復「DK博物大百科」購買6000多張珍貴照片,5000多個豐富物種,跨越地球45億年歷史,自然界的視覺盛宴《DK博物大百科》!福利在【微信公眾號:博科園科學旗艦店】回復「我愛博科園」可領大量優惠代金劵


相關焦點

  • 萬億分之一秒內就能達到峰值能量,發明新型「孤立子」雷射器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雷射器,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大量能量,在眼科和心臟手術或精細材料工程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雪梨大學光子學和光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馬提金·德·斯特克教授說:這種雷射器的特性是,當脈衝持續時間減少到萬億分之一秒以下時,能量也可以「瞬間」達到峰值,這使得它成為處理需要短而強大脈衝材料的理想候選者。
  • 測量到有史以來最短時間,它是十億分之一秒的萬億分之一
    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到的最短時間單位為秒,但是在一些科學實驗中,秒已經不夠精確了,他們測量的是比秒小得多的納秒、皮秒、飛秒等。但是,實際上,我們並不能測得那麼小,那麼我們能測到的最小時間間隔是多少呢?最近,科學家又破紀錄了,他們測量了有史以來最短的時間:輕質粒子穿過氫原子的時間,為247仄秒。1仄秒有多小,相信大家對此是沒有認識的,因為它是十億分之一秒的萬億分之一,也就是小數點後面跟著20個零和1個一。如果存在以仄秒為單位生存的微生物,那麼一秒對它們來說就相當於我們的3億億年,這比宇宙大爆炸的年齡還要長。
  • 新的孤子雷射脈衝可在萬億分之一秒內提供高能量
    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雷射器,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提供高能量,在眼睛和心臟手術或精細材料的工程設計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雪梨大學光子學和光學科學研究所所長Martijn de Sterke教授說。"這種雷射具有這樣的特性,當它的脈衝持續時間減少到不到一萬億分之一秒時,其能量可以超過極限。這使它們成為加工需要短、強脈衝的材料的理想選擇。
  • 新技術實現『原子手』 可移動分子內單個原子
    科學家使用超快雷射脈衝將掃描隧道顯微鏡的探針作為超快『原子手』,實現了在萬億分之一秒內推動分子內的單個原子(ShutterStock)新研究在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基礎上,向探針施加超快雷射脈衝,實現了在萬億分之一秒內這樣短的瞬間,以可控的力度推動了分子內的單個原子。
  • 光子對50萬億分之一秒內形成!
    在掃描隧穿顯微鏡中,對金屬針尖施加電壓,使電子在很短的距離內隧穿到樣品上。如果一個電子在這個隧穿過程中失去能量,就會產生光。正是這種光,物理學家們研究了好幾年,現在帶來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圖示受控量子信號:當電子(淺藍色)從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尖端隧穿到樣品時,光子對(黃色和紅色)的產生頻率比之前假設的要高。
  • Lucid Air在10秒內跑了四分之一英裡
    那麼,9.9秒的四分之一英裡時間聽起來如何?聽起來Air可以在拖曳帶上與Dodge Challenger Demon相媲美-甚至更好的是Tesla Model S。周三,這家初創公司為其即將推出的電動汽車發布了更多性能規格,其中主要的是不到十秒的四分之一英裡時間。
  • 利用工業雷射設備,產生了十億分之一秒的脈衝
    一阿託秒是一秒的十億分之一。將檢測精度提高到阿託秒級別,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在微觀尺度上研究電子的快速運動,進而揭示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方式,從而為太陽能發電、生物化學和醫療診斷等研究提供信息。但不幸的是,這些雷射設備都不是真正的『用戶設施』,其他領域的科學家並不能充分應用它們從事研究工作。我們的工作為阿託秒脈衝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項目中用於產生阿託秒脈衝的工業級雷射器,售價僅約10萬美元,供應商有幾十家,並且可以與多種雷射器協同工作。」阿託秒科學的工作原理與聲納和3D雷射測繪類似,但規模要小得多。當一個阿託秒光脈衝通過材料時,材料中的電子與脈衝的相互作用會使後者扭曲。
  • 俄製成每秒拍攝20萬億次的全息數位相機
    新華社莫斯科7月12日電(記者欒海)為揭示微觀世界的某些連續物理變化和生命活動,俄羅斯研究人員最新研製出一種每秒拍攝20萬億次、可立體顯示被研究對象動態的全息數位相機。  全息攝影是指當某種光波透射一個物體或被其反射後,記錄透射及反射光中所有光波振幅和相位的照相技術。
  • 我國科學家拍攝到水分子內部結構(圖)
    水是生命之源,其獨特的氫鍵結構也一直讓科學家難以解釋。這些一直都是未解之謎。日前,我國科學家——北京大學量子材料中心、量子物質科學協同創新中心的江穎課題組和王恩哥課題組共同在水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拍攝到了水分子的內部結構,使得在實驗中直接解析水的氫鍵網絡構型成為可能。這一科研成果已於1月5日以全文的形式在世界權威科學雜誌《自然—材料學》上在線發表。
  • 自由電子雷射拍攝物質狀態改變時內部原子運動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期望能夠觀察到物質狀態改變時的內部原子運動,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使用0.1萬億分之一秒(0.000 000 000 000 1秒,即100飛秒)的慢成像技術來拍攝這樣的超快速運動,這種技術還必須能夠捕捉比原子間距更小的細部(相當於一根頭髮厚度的百萬分之一)。
  • 德國科學家測得最短時間間隔:247仄秒
    光子(黃色)穿過氫分子(紅色)示意圖近日,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科學家們測得,一個光子穿過氫分子的時間為247仄秒。1仄秒相當於10億分之一秒的萬億分之一。這是迄今科學家成功測量的最短時間,有望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化學過程。
  • 我國科學家首次拍攝到水分子內部結構(圖)
    水是生命之源,其獨特的氫鍵結構也一直讓科學家難以解釋。這些一直都是未解之謎。   日前,我國科學家——北京大學量子材料中心、量子物質科學協同創新中心的江穎課題組和王恩哥課題組共同在水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拍攝到了水分子的內部結構,使得在實驗中直接解析水的氫鍵網絡構型成為可能。這一科研成果已於1月5日以全文的形式在世界權威科學雜誌《自然—材料學》上在線發表。
  • 科技日報解讀天宮一號墜落 :被碎片砸到概率低於萬億分之一
    德國弗勞恩霍夫高頻物理及雷達技術研究所上周拍攝到的天宮一號在270公裡高度畫像。視覺中國 圖在太空飛行了6年半的天宮一號回來了。天宮一號的控制系統、能源系統、動力系統……從裡到外、從大件到細節,使用了超過80%的新設備新技術,遠高於新研航天飛行器不超過30%新技術的慣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說:「天宮一號是航天員的『太空之家』,在那裡我國航天人創造了諸多首次——首次手控交會對接、女航天員首飛、首次太空授課等。
  • 物理突破,科學家測量到了有史以來最短的時間間隔
    簡化一下,就是一個輕粒子穿過一個氫分子所花費的時間,量化為齊普秒。1齊普秒 為10^(-21)秒。法蘭克福歌德大學的研究人員測量結果的示意圖,一個光子(黃色)穿過氫分子(兩個紅色原子核),這產生了研究人員測量到的幹涉圖樣。事實上,研究人員能夠測量光子穿過氫分子所需要的時間,他們自己測量的時間是247齊普秒。齊普秒是用絕對數字衡量的最短時間單位,相當於十億分之一秒的萬億分之一。
  • 科學家測量出史上最短時間單位:247仄秒 1秒對它來說像是億萬年
    原標題:科學家測量出史上最短時間單位:247仄秒,1秒對它來說像是億萬年   最近科學家已經測量出了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單位:一個光粒子穿過一個氫分子所需要的時間。
  • 科學家檢測到破紀錄的伽馬射線,比可見光強1萬億倍
    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對比我們想像中更強大的黑洞。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三篇新論文中,兩組天文學家報告發現了兩次伽馬射線爆發,每次爆發所釋放出的能量讀數都比可見光強1000億倍。事實上,其中一個的威力是可見光的一萬億倍。
  • 科學家檢測到破紀錄的伽馬射線,比可見光強1萬億倍
    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對比我們想像中更強大的黑洞。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三篇新論文中,兩組天文學家報告發現了兩次伽馬射線爆發,每次爆發所釋放出的能量讀數都比可見光強1000億倍。事實上,其中一個的威力是可見光的一萬億倍。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發現,它將幫助我們發現宇宙中更多的奇異事件,並使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宇宙數十億年前遙遠地方的情況。
  • 到外行星旅行需要多長時間?
    這每年產生1.45萬億美元。由於只有40%的人類擁有無線設備,這一數字很容易在5年內增長到每年3.65萬億美元,而潛在的能力卻沒有增加。全球運輸- 24至48個月-每年收入2280億美元 7.5噸的有效載荷超過了波音737-100飛機。
  • 科學家測量出史上最短時間單位:247仄秒,1秒對它來說像是億萬年
    而在體育比賽中,比如百米賽跑所用的時間精確到1%秒。但這也並不是最小的時間單位,秒之後還有毫秒(ms)、微秒(µs)、納秒(ns)、皮秒(ps)、飛秒(fs)、阿秒(as)、仄秒(zs)。而最小的時間單位是普朗克時間,是光在真空裡飛過一個普朗克長度所需的時間,大約是5.4X10^-44秒,理論上這是最小的可測量時間間隔。但目前人類尚無法達到這一高度。
  • 每秒4.4萬億幀!這樣的高速攝影太恐怖-高速攝影,4.4萬億幀,每秒...
    在進行拍攝時,景物反射的光線通過相機的鏡頭透射到CCD上,被轉換成電荷(每個元件上的電荷量取決於它所受到的光照強度),再由控制晶片利用感光元件中的控制信號線路對光電二極體產生的電流進行控制,將一次成像產生的電信號收集起來,統一輸出到放大器,經過放大和濾波後的電信號被送到A/D(模/數轉換器),經其處理後變成數位訊號,最終壓縮後存入緩存內,形成最終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