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初聽這句話時覺得這好像是一句毒雞湯,但是細細想來,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之所以會顯得平靜美好,是因為有無數的人為我們服務,在社會上有很多為這個社會服務的人,清潔工、賣早點的商販,在家庭裡有我們的父母,也會為我們鋪平前進的道路,讓我們前進路上少一些阻礙。
再回過頭想,曾經的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奉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如今的和平,讓我們能夠享受如今的歲月靜好。說到戰爭,讓無數人刻骨銘心的,兩次世界大戰,如今提起來都令人不寒而慄。
我們國家也經歷了抗日戰爭,在抗日戰爭時期,很多英烈為國犧牲,後來,我們國家又組織了許多大規模戰爭,比如對越戰爭、韓戰等,就是因為在這些大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我們國家才漸漸的擁有了話語權,才能夠重新奪回我們的主權。
中越邊境,埋雷無數
中越戰爭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地雷戰,在中越的邊境,現在仍然還埋有許多地雷,這些地雷沒有被完全排除乾淨,稍有不慎便會奪走人的生命,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幾乎從小就知道地雷的危害,身邊也有不少人因為地雷丟掉了性命,或者落下了殘疾,人們幾乎是談癌色變,奈何這裡的地雷根本沒有辦法排除乾淨,因為當年是因為戰爭而埋設的地雷,沒有具體固定的地點,只為了消滅敵方,所以這裡的地雷像是一個天文數字,僅僅官方數據統計,在雲南當地的工兵器材倉庫,就出庫了將近130多萬枚地雷,還有48萬多的爆炸物,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此龐大的數目隨時有可能吞噬當地老百姓的生命。
身殘志堅,戰勝命運
在一個叫做老山的地方,因為這個地方是作戰的重點區域,所以埋有最多的地雷,這裡是人們永遠不敢踏足的危險區,因為一場大雨,一場泥石流都隨時可能將地雷引爆。
但是,儘管當地的村民已經很小心,但是還是會有觸雷的危險,李運忠便是觸雷的其中一個,2006年,李運忠因為上山勞作,不小心踩到了地雷,地雷被引爆,李運忠的一條腿瞬間被炸傷,但是幸運的是,李運忠還保住了一條性命,只是他被炸成了殘疾人,從此只能拄著拐杖生活。
不管再怎麼堅強再怎麼樂觀,人經歷了這樣的悲痛,始終難以面對生活,李運忠雖然有幸撿回一條命,但是對於殘疾的他來說,這樣的生活簡直生不如死,曾經他是家裡的頂梁柱,上有老下有小,都靠李雲忠來養活,因為生在農村地區勞動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腿被炸傷,李運忠沒有辦法再乾重的力氣活,父母漸漸的蒼老,妻子又身體瘦弱。
雖然他正值壯年,卻從此再也沒有辦法為家裡做任何事情,他自己覺得不但幫不上家裡的忙,反倒還拖累了家裡,成了一個廢人,做什麼都需要他人幫忙,家裡還要隨時留一個人來照顧他,這樣他沒有辦法接受自己,但好在他的家人非常愛他,妻子對他也很好,始終沒有放棄他,一直陪伴在身邊,幫助他克服困難,重拾信心。
發光發熱,領頭致富
為了走出生活的困局,李運忠決心幫村裡修一條路,讓這條路能夠從外界通往村裡的每家每戶,在當時沒有過多的工具,也沒有先進的機器幫助,李運忠就這樣靠著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去完成,即使只有一條腿也擋不住李運忠向前的腳步,雖然當時家人都不同意,但是李運忠還是會背著自己的家人去挖路,有時半夜起來去挖,有時只是說自己去逛逛,也會拿起鐵鍬和工具,一點一點的去完成他修路的目標。
他的手上磨起了老繭,假肢與腿上也被磨得血肉模糊,就這樣,他腿上的傷破了又癒合,癒合了又破,結了厚厚的痂,磨起厚厚的繭,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李運忠還是修好了那一條自己理想的道路,為全村的村民都帶來了便利。
除了幫村裡修路,李運忠還產生了另一個想法,那就是幫村裡致富,老山雖然有許多地雷,但還有一些其他的優點,比如環境優越,有著獨特的自然氣候,非常適用於種茶葉,李運忠便開始嘗試將這些茶銷往外邊,幫助當地的茶農們致富,因為李雲中曾經學過炒茶,他就嘗試著將茶葉的產業鏈延長,自己炒茶,自己創的品牌,然後銷往世界各地,這個想法在當時的村民看來簡直是遙不可及。
可是李雲忠硬是將它變成了以現實,因為自己炒茶技術不過關,他便用了幾年的時間學炒茶,後來還去了大城市,挨家挨戶的推薦自己的茶葉,在國家的扶持之下,李運忠也開啟了自己的作坊,慢慢的,他的作坊開始有了名氣,建立起了最初步的茶葉製作所,他也開始放開手腳大幹,憑藉著茶葉,李運忠帶領著村民發家致富,走上了一條生活幸福的道路。
李運忠雖然身體殘疾,可是他始終沒有放棄希望,身殘志堅用自己頑強的意志來克服種種困難,他用他自己殘缺的身體帶給鄉親們希望和力量,更帶動了人們脫貧致富,雖然茶葉需要自己親力親為炒制,可是他一點都不覺得辛苦。
反而樂此不疲的不斷改進炒茶方法,研製更新的炒茶技術來讓茶葉更受到歡迎,在這片革命老區,曾經有無數戰士為了保衛家園獻出生命,在他們的感召之下,李運忠身上似乎也具有這種品質,他讓茶業走出了山,將希望帶進每個人的心裡,"能播種希望的永遠不是什麼偉大的人,而是身邊一個又一個平凡偉大的身影"。
參考文獻:《美文賞析》《平凡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