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者和執法者玩「貓和老鼠」遊戲:凍肉抓到多已解凍
「70後」豬蹄、「80後」雞翅……這些比年輕人年紀還大的「殭屍肉」大量通過走私入境,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中國多個省份的宵夜攤、餐廳。這些肉有的來自疫區,有的嚴重過期,用化學藥劑加工調味品後居然搖身一變成為「賣相」極佳的「美味佳餚」,威脅著百姓的食品安全。
據新華社報導,6月份,海關總署在國內14個省份統一組織開展打擊凍品走私專項查緝抓捕行動,成功打掉專業走私凍品犯罪團夥21個,初步估計全案涉及走私凍品貨值超過30億元人民幣,包括凍雞翅、凍牛肉、凍牛豬副產品等10萬餘噸。
4-5月間,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實地探訪中越邊境地區、南寧、廣州等地,追索一起凍肉走私大案背後的隱秘鏈條,還原走私者和官方打私部門玩「貓和老鼠」遊戲的攻防戰,揭示其背後的食品安全隱患和監管難題。
印度-越南芒街-中國東興-中國南寧:一年或走私數十萬噸
一年前重慶海關查獲的一起凍肉走私案,揭開了該領域鮮為人知的冰山一角。
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期間,至少有8130噸走私凍牛肉被出庫銷售到了重慶肉類二級批發商以及餐飲企業,這些牛肉來自印度,在越南芒街上岸後,被化整為零走私進入廣西南寧的凍庫,然後堂而皇之用凍櫃車運到重慶分銷。
接到舉報後,重慶海關2014年5月初開始偵辦上述案件,將其命名為「5·05走私凍品專案」。澎湃新聞獨家獲悉,重慶市檢察院一分院將在近期對涉案嫌疑人提起公訴。
重慶當地媒體2014年12月報導稱,此案的17個犯罪嫌疑人是家族式的,包括父母子女、女婿等,還包括一個越南人(在逃)。海關經過詢問得知,這批牛肉來自印度口蹄疫區,系走私進入。嫌疑人稱,計劃銷售的場所主要是火鍋店
凍牛羊肉是重慶火鍋、北京涮肉不可或缺的食材,但沒有多少人知道,很大一部分凍牛肉的來源是走私
從2012年開始,經歷了幾年的海關嚴打之後,印度牛肉逐步開始取代巴西牛肉,佔據中國走私肉市場的領頭地位。印度是全球牛肉出口的後起之秀,5年來,其牛肉出口量從2009年的61萬噸激增到2014年的190萬噸,超過巴西(2014年17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牛肉出口國。而印、巴兩國牛肉因為其大量的出口、低廉的價格,也是走私者的最愛。
印度牛肉的崛起也改變了中國的牛肉走私鏈條,在原來「美洲-中國香港-越南芒街-中國東興-中國廣州」鏈條之外,開拓了「印度-越南芒街-中國東興-中國南寧」的新路線。
由於印度肉牛存欄量幾年來的持續高速增長,並且由於其地理位置優勢,印度至南寧的走私鏈條已成為國內走私牛肉的主要渠道。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禁止從動物疫病流行國家/地區輸入的動物及其產品一覽表》,目前能夠正常報關進口牛肉到中國的國家只有六個,包括烏拉圭、阿根廷、哥斯大黎加、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加拿大,而印度、巴西等佔據世界牛肉出口總量前列的國家均因為屬於動物疫區而無法正常進口 ,印度至今仍是名單中的口蹄疫疫區,而巴西則是口蹄疫和狂牛症疫區。
國家肉牛犛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曹兵海告訴澎湃新聞,中國在2012年和2013年每年的走私牛肉數量,估算超過100萬噸,甚至有可能達到200萬噸。走私的誘惑讓一些商人無法拒絕,而邊境地區的經濟滯後,也為走私凍牛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越南芒街邊境:幾乎每500米就有一個走私點
田宇(化名)是重慶「5·05走私凍品專案」的主要嫌疑人,在從事凍肉走私之前,經營過水產生意。
澎湃新聞所獲取案情材料顯示,田宇等人採取與印度牛肉供貨商直接聯繫、交易,由走私者進行保貨運輸的方式進行交易。在商議好進貨的凍牛肉、牛雜數量、價格之後,印度方面一般要求30%的預付款才進行發貨。在收到預付款之後,印度人會安排裝船從孟買發運到越南海防市(越南第三大城市),並將發票、箱單、提單等發送到田宇公司的電子郵箱。而當貨櫃到達海防市之後,田宇則需要支付尾款。一般而言,每個貨櫃將能夠裝滿28噸凍肉。
田宇的公司帳目顯示,到被查處為止,該走私集團共向印度方面支付了貨款5.9億元人民幣,數額頗為驚人。
界面新聞今年3月19日的一篇報導稱,牛肉在印度已經變成一個巨大產業。因為受宗教原因影響,印度出口牛肉的價格會比周邊地區更有競爭力。2013-2014財年(2013年4月-2014年3月),印度牛肉出口額總計44億美元,而十年前僅為3.95億美元。
而從印度到越南海防市,走私者都遵行正常的進出口貿易程序,正常報關。
印度官方數據顯示,越南是該國最大的牛肉出口市場。不過越南官方的進口數據中沒有包括印度的牛肉,路透社2014年3月19日的報導稱,這些數據暗示這些肉被運往中國。數據顯示,印度2012/13財年(2012年4月-2013年3月)對越南牛肉出口為33萬噸,這已經超過2013年中國的正規牛肉進口數量(28.5萬噸)。
「牛肉到達越南之後,因為通常是算作轉口貿易,收稅是很低的,遠遠低於中國正常進口的稅率,並且越南與中國的邊境很容易跨越,所以無論是從印度過來還是從巴西過來,越南都是主要的走私凍肉聚集地。」一位要求匿名的進出口行業人士告訴澎湃新聞。
在2013年,印度無骨水牛肉對越南出口報價約為每噸3200-3600美元,約合每公斤21元-24元人民幣,而中國國內2013年的牛肉批發價格為每公斤56-58元,而與正常進口的牛肉相比,其逃避的關稅(12%)、增值稅(17%)和消費稅(10%)共39%,差價巨大。
從海防市上岸之後,田宇的印度牛肉通過越南的提貨公司迅速轉道越南芒街市,在約定的凍庫儲存。其後,田宇便會安排走私人員過境到芒街市與越南人共同開櫃點貨,並且同時將櫃號、數量以簡訊方式告知國內的接應者。在北崙河的另一側,走私者將準備好鐵殼船以備搬運。
5月6日,澎湃新聞記者在芒街邊境地區看到,越南一側的北崙河河岸平緩,河道最窄處僅有10米,幾乎每500米就有一個走私點。但由於所有走私碼頭都是簡易設置的,大型貨箱車無法卸貨,在越南方面的走私者直接用小貨箱車、小客車、摩託車等將走私貨品從鄉間小路直接運到走私點上進行裝船,等待走私的時機。
在越南,這一切顯然是被默許的。所有越南走私車輛在其邊境線上都暢行無阻 ,並未有執法者阻攔,而如果有陌生人走近,走私者則會警告和驅趕。
儘管中越邊境走私讓越南方面損失稅收,但卻帶來了可觀的就業和倉儲物流收入。
芒街市是越南東北部的一個小城,人口10萬左右,與中國的邊境貿易是其主要的經濟活動,幾乎每一個開摩託車的司機,都會講幾句簡單的中國話。除了賭城所帶來的遊客之外,芒街每天都吸引大量廣西邊民過關進行交易。
根據廣西防城港東興市的邊境貿易優惠政策,邊民每人每日8000元以下的互市商品免繳關稅和進口環節稅。不過,邊民只能從芒街免稅進口有限種類的農產品,正規邊貿的規模多年來遠不如走私。
「單單是牛肉走私就佔(中越貿易)的比重達1/4以上,因為中越之間走私比較方便,邊界線那麼長,又有很多的小道,走私的利潤又大,所以走私貿易的比重還是比較大的。」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副教授張明亮告訴澎湃新聞。
走私者和執法者玩「貓和老鼠」遊戲:凍肉抓到多已解凍
在北崙河下遊60公裡的中越邊境線上,停泊著數千計的平底鐵殼船,這是北崙河兩岸邊民的主要貿易工具,也是最主要的走私工具。 在最高峰的2011-2012年,北崙河上從事走私活動的鐵殼船近6000艘。而廣西打私辦在4月29日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則稱,鐵殼船的數量已減至1000艘的規模。
一艘鐵殼船的運量大約為7噸,平均每四艘鐵殼船可以運載一個貨櫃的貨物,一旦遇上中國的打私人員,鐵殼船隻要迅速開回越南一線,便可以逃避追查。
而一旦有了機會,這些鐵殼船便駛過北崙河靠岸,召喚夥伴搬貨,迅速用摩託車或者三輪摩託車將走私貨品帶走。通常這些帶貨的走私者都戴上黑色口罩,只要貨物裝好,便全速飛奔,無視任何交通規則。
走私者通常會選擇夜間進行走私,主要是利於躲避巡查,而對於炎熱的北崙河而言,較為涼快的夜間也更適合搬運勞作。但也有一些膽大的走私者,選擇在白天直接搬貨。在廣西,人們往往把這種「化整為零」的走私方式叫做「螞蟻搬家」。
「抓到一個開小客車走私的,往往都定不了罪,最多只能進行行政處罰。你很難認定他達到多大的走私量,如果抓到一車就只能認定這一車,只夠行政處罰。他仍然可以繼續幫第二個老闆、第三個老闆做走私。但是我們打私部門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包括在執行法律的時候也提出,一年以內有三次走私行為的話,也可以進行量刑。」5月6日,廣西邊境地區一位官員這樣告訴澎湃新聞。
「螞蟻搬家」有利於走私者分散躲開執法,而就算抓到了也難以從重處置。
但
「螞蟻搬家」也給走私凍肉的質量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在離開冷庫之後,小貨箱車、小客車、摩託車都沒有嚴格的保溫措施,換而言之,凍肉的冷鏈在走私過程中斷開了
「我在這裡工作那麼多年,沒見過有直接用冷櫃車到邊界去裝的。他們用小車裝了之後,在國內某個地方就集中了,再轉到冷櫃車上。有些甚至是不用冷櫃車而直接用那種小貨車直接運到消費地,只是上面會蓋一些棉被進行簡單的保溫處理。」上述官員介紹說,「但是這個情況還是會出現解凍現象。像我們這種邊境現在打的那麼嚴格,平時查緝到的凍肉基本上都是解凍的多 。」
隨著中國邊境對走私打擊的趨於嚴厲,在遇上狀況的時候,走私者往往無法安排接貨,走私凍肉只能在北崙河岸滯留,或者放棄過河運回冷庫,或者與執法者玩「貓和老鼠」的遊戲,而凍肉便在時間的拖延中慢慢地解凍了。
「比如說他將凍貨放到船上,兩三天了都過不來,或者是一直在那裡等時機,久不久搬了一點上來,這樣兩三天都弄不了一個貨櫃過來的時候,我們緝私部門抓到的基本上也都是解凍的肉了。」上述官員解釋道。
但即便是順利過河,走私凍肉也難以保證冷藏的質量。
從北崙河上岸以後,走私者往往需要繞開重重的關防,從私設的「棍路」開上高速,大致要三四個小時才能到達南寧的冷庫,然後再用冷櫃車運往消費地,整個走私和運輸過程中,至少有8-12個小時凍肉缺少嚴格的冷鏈設施。
走私凍肉一旦解凍,其品質便難以保證,甚至會腐敗變質,但這些變質牛肉在重新包裝後仍會被投放到市場
「走私牛肉的貨主實際上控制不了肉的品質,從印度發過來是什麼貨就什麼貨,都是一個一個貨櫃裝上來,沒有挑揀的餘地。一般在芒街都會開櫃驗貨,但只是看是不是這批貨,到底是不是很好的牛肉,驗貨者也沒法去比對。」一位多次代理走私案件的律師對澎湃新聞說。
「棍」道攻防戰:邊境村民設卡收費「護送」走私車
將走私品從邊境運往消費地的過程在廣西被稱為「保貨」,從2012年開始,隨著廣西邊境地區對走私打擊力度的迅速加大,走私「保貨」的成本也急劇上升。
為了應對被查的風險,貨主也往往要求走私保貨者進行「對保」,即貨主在運費中向走私保貨者支付保費,同時也要求走私保貨者相應預支部分押金對走私貨品進行押金擔保,一旦走私品滅失,則由各段經手人對走私品進行賠償。
澎湃新聞記者從重慶「5·05走私凍品專案」的案情材料中看到,在2013年前,走私運輸操作費及保費成本為每櫃4-6萬元,而在2013年之後,則上漲到每櫃11-13萬元。這些費用由走私保貨鏈條上的所有環節逐一瓜分。
在到達目的地前,走私保貨者隨時需要支出金錢以保障平安,代價不菲。廣西的邊民將其稱為「交單」。拒絕「交單」的走私者不但無法在走私便道上通行,而且很可能被沿途的村民舉報。
在廣西邊境地區,走私者繞開邊防檢查的便道被稱為「棍」。
所謂「棍」,是指走私便道從檢查站附近的村子經過,村民便用棍子將路攔起來,向走私者「收單」。如果對方拒絕或者價格談不攏,村民則將車輛圍起來,以舉報相要挾。久而久之,走私保貨者往往提前定好走私的運輸路線,通過中間人與沿途所有的「棍」談好價錢,對方記錄下所有通行車輛車牌號,按車牌號放行
通常,走私保貨者從北崙河岸邊開上欽東高速,需要經過7-8條「棍」道,每條「棍」根據貨物的價值不同各自收費,走私凍肉一般收取每車20-50元。
「棍」的最後一個關鍵環節在在高速路,這些利用山嶺地形私自修建的「棍」,「價值」遠比村子旁邊的要高。
「欽東高速上,有20-30條『棍』,現在上去的每輛車都要收500塊錢,並且將高速收費卡也給準備好了,只要過了這最後的『棍』,就可以在高速上通行無阻,安全到達南寧的凍庫,因為高速上都開那麼快,沒有誰敢把你攔下來檢查。」老汪(化名)是廣西邊境地區的長途客運司機,他告訴澎湃新聞,這幾年廣西邊防方面通過各種手段堵上各種「棍」路,包括用水泥堵路或者在「棍」上停車監視,但還是屢禁不止。
「就算你在高速口上把『棍』堵上了,他們還是有辦法,他們有工具可以把攔著的水泥撩開,等車走完了還是給你放回去堵上。」老汪說,「在邊境能夠查獲的走私凍肉其實不多,更多是在銷售地被查的,一般就是競爭對手舉報,說你的牛肉怎麼比別人便宜那麼多,肯定有問題,就去舉報,讓海關來查。」
老汪說,在廣西邊境,防不勝防的除了「棍」,還有「看路仔」。「看路仔」遍布於走私車經過之處,手上拿著對講機,隨時向走私者報告邊防檢查的狀況。
「你在路上看到哪些不管後面死活,胡亂掉頭的小車基本都是帶貨的,然後等這些車掉完頭,就會看到邊防的車過來了。」老汪說,走私者也有一套完備的「情報網」,能夠準確分辨邊防部隊的檢查車輛,只要發現,就會通知同夥掉頭躲避,而走私者為了躲避檢查,往往無視交通規則。
在走私高峰的2012年,公路上晚上幾乎每兩百米就會有有一個「看路仔」,他們一個晚上的收入當時能有上千元
但海關方面也意識到,單純的加強執法難以根治邊境走私的難題。
「一個參與搬運走私貨物的村民被拘留後,就非常不服氣地質問緝私警員:『老闆(走私分子)給錢請我們去幫忙搬貨,我靠力氣賺錢吃飯,沒偷沒搶有什麼錯?不幹這個我們沒文化沒技術能幹什麼?"南寧海關宣傳科科長方中群向澎湃新聞解釋,「廣西邊境地區發展缺乏產業支撐,邊境群眾文化教育水平較低,就業、謀生的出路不多,為走私活動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走私牛肉線路「漂移」:偷運點向雲南和多個海港延伸
事實上,走私凍肉問題不僅僅在南方。
「走私凍品(凍雞、凍海鮮、凍肉等)在全國所有非設關地都有可能出現,除了陸上的邊境線,海上的許多非設關碼頭都有可能成為走私的目標,並且對於凍品來說,還有通過偽報來源地來矇混過關的,比如巴西的牛肉,可以偽報成阿根廷的來進口。」上海海關緝私局一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介紹,從全國範圍來看,走私牛肉在各個海關轄區都可能出現,「比如說日本神戶牛肉,在上海就有很多日料店在售,但這明顯是違法的,因為日本也是狂牛症疫區 。」
上述上海海關緝私局人員介紹,北方的走私牛肉來源主要是海上,並不經過越南。
而知名「打假」人士王海則向澎湃新聞介紹,北方的走私牛肉有大連、天津、日照三個主要來源地,「山東有很多工廠是不宰牛的,卻出牛肉,專門回收過期肉回國內加工 。」
而在南方,隨著2012年開始全國對走私凍品的重點打擊,原有的走私線路已經發生很大改變。
在2012年以前,廣州番禺區大羅塘市場是全國最重要的凍品集散地。廣州海關下屬番禺海關緝私分局工作人員林俊良和高巖曾撰寫調研報告,其中提到,「香港是凍品的主要輸出地,現有肉類凍品倉庫幾十間,倉儲能力大約為10萬噸。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從香港轉口到越南的凍牛肉和牛雜約15.7萬噸、凍豬肉和豬雜約11.3萬噸、凍雞副產品約51.4萬噸,考慮到越南本地的消費能力,其中相當部分應該是以繞越闖關的手法,被走私進入中國境內。」
而對於整治後的大羅塘市場現狀,5月6日,廣州海關辦公室在郵件中對澎湃新聞表示,「鑑於該文撰寫和發表時間為2012年,近年來廣州地區凍品問題經過整治後出現較大變化的情況,文章有關觀點和內容的準確性值得商榷。」
4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再次到大羅塘市場詢問時,所有商家都明言只出售正規進口凍肉。
「在2012年對大羅塘市場重點打擊之後,珠三角的走私凍肉實際上不再像之前那麼集中了,而是分散到各地大的凍庫裡,這些凍庫的庫容都在2萬噸以上,而在南寧本地,這幾年凍庫也建了不少,走私凍品沒有必要再冒險過來廣州集散,而是選擇更隱秘的地點。」一位廣州本地的冷鏈專家分析道。
不可否認的是,南寧已經成為了牛肉走私鏈條中的關鍵之地。當地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在4月10日,南寧市打私辦牽頭組織聯合商務、工商、公安、食藥、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幾路突擊檢查南寧市凍庫和凍品市場,共計查獲400噸涉嫌走私凍品。
但
大量的走私牛肉並未在層層打擊中銷聲匿跡,反而不斷開發新的通道。
作為凍品走私的傳統渠道北崙河邊境,其走私線路也因為持續的打擊而發生「漂移」。越來越多的走私者選擇北崙河上遊的廣西憑祥、雲南邊境或者防城港、北海、湛江等地的海岸進行走私。
「目前,由於我方在東興北崙河沿線進行持續有力的封堵,凍品走私活動向廣西中越邊境西線方向的『漂移』態勢明顯。如,2014年三季度憑祥、水口、龍邦海關轄區查獲的凍品走私案件數量環比大幅上升。為此,南寧海關在全面強化北崙河沿線重點地區封堵的同時,還聯合海警部門加強北崙河入海口附近水面的查緝封堵。」南寧海關在給澎湃新聞的採訪回函中寫道。
廣西地方政府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打私。
南寧海關方面介紹,廣西沿邊的防城港、崇左、百色等地方政府在地方財政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投資在邊境重點地段修建了一些鐵柵欄,封堵了一些非法碼頭、通道。如在北崙河沿岸,已經修建了長達5公裡、高達三米的鐵柵欄,未來還將繼續新建8公裡。
但對於走私,柵欄的作用有限。走私分子又不斷私開很多便道、碼頭,當地政府囿於財力和人力不足,沒能對大部分沿邊地段實行物理隔離、安裝監控設施,邊境物防技防管控設施十分滯後,難以對多數邊境便道進行全方位、全時段管控
貓和老鼠的角逐,仍然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