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人類短暫的八九十年生命中,專門用來學習的時間長達二十多年!如果再加上進入社會以後提倡的「終身學習」,人類用於學習的時間真的太多了......
人類學習的方式,一直在變。古猿人用了幾百萬年的時間進化,然而出現系統的「教學」後,人類文明就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僅僅五千年,我們就創造出了輝煌的文明。
現代科技幫助我們擺脫束縛,通過網際網路可以隨意獲取信息。但是,容易獲取並不代表著我們的學習能力提升,反而促使個體越發把學習目標「狹窄化」,學習範圍「垂直化」。
信息越豐富,人類落後的學習效率與極其豐富的知識之間,愈發顯得不匹配。比如機器學習,短短幾分鐘,智能AI就可以學完人類幾千年積累下來的知識,這種效率,即使最傑出、最聰明的人也難以望其項背。
縱觀漫長的人類進化史,目前人類的肢體進化已經達到了一個完美的狀態;又根據「用進廢退」的原理,未來人類的進化方向一定是在大腦。只有從族群層面改變目前落後的學習效率,人類才能再次實現進化突變,獲得飛躍式的進步。
那麼,有哪些進化方向呢?除了人類,在其它文明中有哪些高效的學習方式呢?
蜜蜂和螞蟻跟人類一樣,是群體性動物,在族群中生活,需要與同伴進行信息交流。那麼它們的交流方式是什麼樣的?它們的技能是怎麼得來的?
科學研究表明,蜜蜂主要是通過舞蹈、聲音及信息素進行信息傳遞。
蜜蜂常跳的舞蹈主要有圓舞和擺尾舞,另外還有新月舞、呼籲舞、報警舞、清潔舞等。圓舞表示蜜源很近,擺尾舞表示蜜源較遠。呼呼舞是分巢時跳的。
而信息素的傳遞則更加神秘,主要有蜂王信息素、工蜂信息素、雄蜂信息素和幼蟲信息素。它們在蜜蜂群體中傳達著許多複雜信息。這些信息,支撐著種群的繁榮發展。
螞蟻除了也使用信息素傳遞信息之外,還依靠觸角實現信息傳遞。
螞蟻在不同的情況下,能釋放出不同的化學物質,產生不同的氣味,這就是信息素。而螞蟻的觸角上長著靈敏的嗅覺器官,擺動觸角,螞蟻就能感受到同伴留下的氣味信息,從而接收到各種各樣的信息。
蜜蜂和螞蟻的覓食和群體溝通技能,是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由遺傳性決定的、不經後天學習就得來,俗稱本能。
這種能力,決定了族群可以把已有知識準確無誤地傳遞給下一代,不走樣、不變形、簡單、方便又高效。
劉慈欣在《鄉村教師》裡描寫了地球文明在宇宙高級文明眼中的樣子。
「他們基本特徵是什麼?」艦隊統帥問。
「您想知道哪些方面?」藍84210號上的值勤軍官問。
「比如,這個行星上生命體記憶遺傳的等級是多少?」
「他們沒有記憶遺傳,所有記憶都是後天取得的。」
「那麼,他們的個體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麼?」
「極其原始,也十分罕見。他們身體內有一種很薄的器官,這種器官在這個行星以氧氮為主的大氣中振動時可產生聲波,同時把要傳輸的信息調製到聲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種薄膜器官從聲波中接收信息。」
「這種方式信息傳輸的速率是多大?」
「大約每秒1至10比特。」
「什麼?!」旗艦上聽到這話的所有人都大笑起來。
「上尉,你是個白痴嗎?!」艦隊統帥大怒,「你是想告訴我們,一種沒有記憶遺傳,相互間用聲波進行信息交流,並且是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進行交流的物種,能創造出5B級文明?!」
劉慈欣是中國科幻界的領軍人物,在他筆下外星文明顯然有以下幾個明顯特徵:
遺傳是最靠譜、最迅速的知識習得方式。如果人類掌握這種技能,每個新出生的嬰兒都能獲得前人的所有辛苦積累。知識,將不再是個別人的專利,而將變成每一個人都掌握的技能。
這種知識的代際傳遞將會產生巨大影響,科學家的孩子,生下來就擁有科學家所知的一切;工人的孩子,生下來就擁有工人所知的一切。也許這會產生階層問題,但是它解決了每個人都要花費二十多年重複學習所造成的時間、精力極度浪費的問題,讓我們真正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語言表達能力有強有弱,甚至在不同語境下,相同的語言卻產生了不同的效果;且稍微複雜一點的事情,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跟不同的人重複溝通。這就是現有溝通方式的缺陷,不準確、低效。
高級宇宙文明也許是通過腦電波的形式溝通,快速、準確將信息全面表達出來。而且,腦電波交流,可以實現較大範圍內的信息同步,避免不同環節出現信息遺漏。
假如人類掌握了這個技能,每個人都能將自己的想法準確地傳遞給他人,都能在第一時間準確領會別人的信息,這個世界上就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爭吵和摩擦,真正建立信任和認同。
這個在劉慈欣的小說中沒有出現,但是在其他類型的科幻小說中有描述。
當群體中的某個人在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之後,他就可以把這個知識通過信息素的形式向整個族群傳遞,從而實現族群的整體提高。
信息素+遺傳,兩種方式結合,完美地解決了個體進步和族群進化之間的關係。假如愛因斯坦具有這樣的能力,他把自己研究所得的科學知識同步給所有人類,那麼在科學研究方面有興趣的科學家,將會少走多少彎路?人類科學技術一定會呈現指數級飛躍的局面。
其實,最能代表關於人類學習能力進化暢想的,是各類仙俠小說。
在小說裡,只要踏上修仙之路,就會脫離凡人的世界,出現許多與凡人不同的行為方式,這就包括了學習。
修士與凡人有許多不同之處,其中識海讓修士的學習能力遠超凡人。
修士可以使用神識瞬間閱讀玉簡,獲取其中的信息;還可以請長輩把重要信息灌注到識海內,從而在短時間內獲取需要學習的信息;當然修士也可以將信息直接發送到其他人的識海內,從而完成重要的信息傳遞。
擁有珍貴血脈的修士和神獸,除了識海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學習途徑就是「血脈傳承」。
通過不斷解鎖血脈內的記憶,就可以逐漸獲取族群特有的能力和信息,這種方式與「本能」極其相似。區別就是,傳承一般的設定是逐步解鎖,而本能則是生下來就會。
仙俠小說裡另外一個學習方式就非常殘忍了,通常是強者對付弱者的手段。
每個人都有秘密,強者為了獲取弱者的秘密,就會強行查看弱者的識海,在識海內獲取弱者所知的所有信息。這種行為會導致弱者痴傻,所以一般是邪魔歪道,或者是對付窮兇極惡之輩的保留手段。
如果學習方式發生改變,相信我們一代一代青少年就能從中考、高考的噩夢中解脫出來,致力於個人感興趣的領域不斷探索。
人類的肢體進化已經臻至完美,龐大的信息刺激我們不斷用腦,這最終會促進大腦的飛速進化。也許有一天,我們真的迎來了「遺傳+信息素」的學習方式,到時候科技必然呈現指數級增長。
這樣的場面,我們這一代是看不到了,但是只要想一想就會無比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