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袋鼠麻麻發了一篇懟「乳飲料」的文章,錯過的親們可以點擊這裡回顧:這幾種孩子愛喝的「酸牛奶」其實根本不算奶!教你一眼識別牛奶/乳飲料。不少家長留言,「乳酸菌飲品」和「乳飲料一樣嗎?是不是因為含有乳酸菌、益生菌就更健康呢?」
的確,近幾年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提高,市面上標榜健康功效的乳酸菌飲料越來越多,它們往往號稱具有促進消化、改善免疫、通便、美容等來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慾,但這些飲料真的有益健康嗎?
小小細菌,對健康有多重要?
要說清乳酸菌飲料,我們繞不過一個話題——腸道菌群。
人的腸道中有著數量龐大的微生態系統,即腸道菌群。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對健康的影響力驚人,從正常的營養代謝、免疫功能,到癌症、糖尿病、肥胖症、過敏等疾病,都與腸道菌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個健康人的腸道內約存在數百種細菌,總數可達約100兆(菌口密度比上下班高峰的地鐵裡還高!)。
但這些菌並不都是對健康有利的,他們分為三個陣營:有益菌、有害菌以及中性菌(條件致病菌)三種。那些通過改善宿主腸道菌群平衡、對人體發揮有益作用的細菌,統稱為「益生菌」。
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這三類細菌會互相制約,因此它們的數量、種類都不會有大幅度的變化,通常會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以保持人體健康;當腸道菌群的數量、比例發生紊亂時,疾病往往也會隨之而來。
那我們能不能通過人為的補充有益菌,來讓身體更健康呢?原理上來說是可以的。
隨著我們對益生菌的研究與了解越來越深入,各種益生菌食品、保健品也應運而生,乳酸菌飲料飲料就屬於此列。
目前,我們發現的益生菌有幾十種,但並不是所有的都能添加到食物中,經過長期篩選和驗證,確認具有保健作用的益生菌只有以下三類:
但家長們要注意的是,這些能添加到食品中的益生菌,也並非都適合嬰幼兒的腸道:根據衛生部相關公告,截止到 2016 年,我國可用於嬰幼兒食品的益生菌只有 7 個菌種,包含 9 個菌株。
乳酸菌飲料,真有廣告上那麼神?
「養腸胃」、「促進消化」、「讓身體輕鬆享受健康生活」……不管吹得多好聽,扒掉廣告看本質,乳酸菌飲料究竟是什麼?
現在益生菌飲料大多加入的是乳酸菌,所以又叫「乳酸菌飲料」。按照規定:
乳酸菌飲料是指以乳或乳製品為原料,經乳酸菌發酵製得的乳液中加入水,以及食糖和(或)甜味劑、酸味劑、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種或幾種調製而成的飲料。根據其是否經過殺菌處理而區分為殺菌(非活菌)型和未殺菌(活菌)型。
先說活菌型,這類乳酸菌飲料的特點是需要冷藏保存,而且保質期比較短。企業在宣傳時常常「活菌」作為主要賣點,聲稱產品有多種多樣的好處,如改善消化吸收、調節腸道菌群、調節免疫等功效。比如下面的X全、X添乳酸菌飲料廣告:
但事實上,要想獲得益生菌的益處,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特定菌種:必須是對健康有明確積極意義的菌種。足量連續服用:因為腸道菌群的數量基數大,所以如果服用益生菌數量太少的話,是起不到什麼顯著作用的。保證足夠的活菌到達腸道:比如在餐後,也就是胃酸濃度最低的時候服用。
首先,活菌型乳酸菌飲料的運輸和儲存都需要冷藏,否則活菌數量會大大降低,口感也會變差。如果超市或者商店裡售賣的乳酸菌飲料是常溫保存的,就不值得購買!自己購買回家後也要記得放冰箱冷藏保存。
其次,無論乳酸菌飲料中有N億活菌,經過胃液的考驗,能夠活著進入腸道發揮作用的鳳毛麟角,而這些幸運兒對健康的影響,可能遠遠達不到廣告中那麼強大。
實際上,這些益生菌飲料更多只是一種輔助作用,比如對抗生素性胃腸炎有益,但不能發揮直接的治療作用,比如便秘、過敏,靠喝乳酸菌飲料很難起到明顯的改善效果。
常溫乳酸菌飲料,只是好喝而已!
前面提到過,乳酸菌飲料根據其是否經過殺菌處理而區分為殺菌(非活菌)型和未殺菌(活菌)型。
大家可以根據外包裝上的保質期和保存方式進行區分,保質期長、無需冷藏的就屬於殺菌型,也就是不含活菌的飲料。
儘管有些研究也發現,即使是死的菌體及其代謝產物也具有與活菌類似的生理功能,但至少從目前的證據來看,還是要儘量保證足夠量的活菌到達大腸健康效益更大,所以,如果要買乳酸菌飲料,最好選擇未殺菌型的。
營養不多、含糖不少!
說完了益生菌,再來看看乳酸菌飲料裡的其他營養成分。
常見的乳酸菌飲料100ml就含糖15克左右,比可樂含糖(10g/100ml)高多了。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人添加糖的攝入量不應超過總能量的5%(約25g糖/天)。而以上面的X樂多為例,兩小瓶下肚就妥妥超量了!所以,從糖的角度來看,常喝乳酸菌飲料的健康風險可不小。
此外,乳酸菌飲料中蛋白質和鈣含量也比較低,通常只有牛奶和酸奶的三分之一。
與乳酸菌飲料相比,酸奶中也有益生菌,雖然數量通常比乳酸菌飲料少一點,但因為蛋白質、鈣的含量都更高,因此總體營養價值是高於乳酸菌飲料的。
袋鼠麻麻有話說:
由於口味酸甜好喝,乳酸菌飲料特別受女性和兒童歡迎,但綜合來看,儘管裡面含有一定數量的益生菌,經過曲折刺激的腸道後,最後能繼續保持活性並發揮積極作用的活菌所剩無幾;而與此同時,我們更不能忽視的是,乳酸菌飲料含糖高、營養價值低,長期飲用的話,實際上是人為增加了肥胖等疾病的風險。
因此,如果單純為了好喝,偶爾喝也無妨,但建議大家不要迷信廣告上的那些「保健功能」。如果把乳酸菌飲料作為自己和寶寶日常飲品的標配,就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