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夏流感死亡人數超非典

2020-12-04 環球網旅遊頻道

【環球時報 記者 孫越】截至本月3日,香港今夏已有315人因流感死亡,超過2003年非典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數(299)。

據香港《東方日報》6日報導,流感疫情令香港公立醫院的急症室及內科服務緊張,4日,公立醫院的急症室首次求診為5137人次。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透露,今年夏季,香港醫院登記的流感個案已超過1萬例,比去年同期增加9倍。報導稱,截至本月3日,夏季流感已累計有439例成人嚴重個案,其中312人死亡;兒童嚴重個案有19例,3人死亡。死亡個案病人大部分感染甲型H3流感。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代表曾德賢稱,流感死亡人數增加是緣於今年夏季感染人數上升,整體流感死亡率並不比以往更嚴峻。

相關焦點

  • 今日熱點及個股點睛:香港流感死亡人數超SARS
    【香港流感死亡人數超SARS預防類中藥受關注】香港衛生署披露數據顯示,2017年5月5日-8月3日,與流感相關的嚴重個案總數達458宗,共造成315人死亡,死亡人數上已超過香港SARS時期。同時,流感傳播風險有所提升,深圳出入境檢疫部門7月1日-26日檢出流感病例1222宗,增加約五成。珠海出入境部門6月檢出流感確診病例232例,同比增長1189%。
  • 香港流感死亡人數超SARS時期,預防流感最靠譜的方式是……
    今年夏季,香港流感已經造成了三百多人死亡,死亡總數超過 香港SARS時期的總死亡人數。香港衛生署表示,此次感染最多的是甲型(H3N2)流感。(在醫院候診的患者。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與此同時,深圳市已連續三周發布最高級(I級)流感指數預警。
  • 回顧非典 非典死亡人數8400例死亡率11%
    非典:2003年5月上旬,是非典發病的高峰期.據世界衛生組織8月15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截至8月7日,全球累計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自7月13日美國發現最後一例疑似病例以來,沒有新發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數919人,病死率近11%。
  • 加拿大新冠死亡人數已超非典時期
    儘管這場抗疫仍在進行,然而就在這片刻間,加拿大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53例,已經超過了2003年,跨度大半年的非典時期,死去的人數44人。圖片來源:Winnipeg Free Press首例確診到首例死亡回首這3個月,加拿大在2個月前,1月25日出現了首例確診病例,該名確診男子,剛從中國武漢回來。
  • 加拿大因非典死亡人數上升 死亡人數上升至41人
    新華社渥太華7月19日電(記者胡光耀)加拿大安大略省衛生官員宣布,多倫多一名58歲的護士19日死於非典型肺炎,至此加拿大因非典而死亡的人數上升至41人。  衛生官員說,這名護士在多倫多市一所名叫威廉姆·奧斯勒的醫療中心工作,今年3月多倫多暴發第一輪非典疫情期間感染上非典。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地區曾是亞洲以外最嚴重的非典疫情地區,後來採取控制措施使疫情一度好轉,但5月底6月初又暴發了第二輪疫情。7月2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多倫多再次控制了疫情。  在加拿大因非典而死亡的41人中,33人年齡在60歲以上。
  • 世衛最新數據: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數上升至919人
    新華網日內瓦8月16日電 據世界衛生組織15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截至8月7日,全球累計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自7月13日美國發現最後一例疑似病例以來,沒有新發病例及疑似病例。   另據報導,本周加拿大又有兩人死於非典,使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數上升至919人,病死率近11%。
  • 香港澄清有關非典死亡率的計算方法
    香港澄清有關非典死亡率的計算方法   人民網香港4月26日電 港府衛生福利及食物局發言人今天在回應香港傳媒查詢時指出,目前港府就非典病人死亡率的計算方法,與世界衛生組織計算「個案死亡率」(casefatality rate)的做法是一致的。
  • 流感、非典、新冠,哪一種傳染性更高?鍾南山院士給出這樣的答案
    新冠肺炎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由新冠病毒作用於機體細胞造成,如今已經在全世界造成了350多萬人感染,遠超17年前的非典疫情,可見新冠病毒的傳播率也是極強的。將新冠病毒與造成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的流感病毒,和導致非典出現的SARS病毒相比較,哪種病毒的傳染性更強呢?
  • 是非典放過了人類還是人類戰勝了非典
    雖然當年非典感染的人數並不多,只有八千多人,和新冠肺炎相比的話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但僅僅是感染八千多人就能讓人們感到非常的害怕,因為感染非典後死亡率非常高,達到了百分之十。也就是說感染十個就有一個死亡,感染一百個就有十個死亡,這樣的數據怎能不讓人感到害怕。
  • 臺灣流感重症人數創五年新高 最年輕死亡案例僅23歲
    島內本季累計流感重症人數已近千人,創五年同期新高。(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2月12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衛福部疾管署」表示,島內本季累計流感重症人數已近千人,創五年同期新高,上周通報56名流感重症患者,14人因流感死亡,其中一人年僅23歲,發病後第五天就醫,就醫當天就病重去世,成本季流感死亡案例中最年輕案例。
  • 2003年SARS(非典)疫情回顧及2019-nCoV疫情發展趨勢
    2003年非典疫情回顧從2002年12月5日,世界首例非典病人被發現,到2003年3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該病命名為SARS為止,病程持續近8個月,確診人數8069人。2003年香港地區SARS確診人數日增長量統計我們來比較一下2003年香港和大陸地區SARS確診人數日增長量的數據。如前所述,3月25日的峰值數據是由於第一次加入大陸確診病例數據導致,可以PASS,往後看,第一次增長高峰大陸地區和香港地區均出現在3月29日,並於4月18日共同進入第二次增長高峰。
  • 南半球國家流感人數同比銳減
    與此同時,科爾特斯還在擔心另外一件事情——今年這個流感季節會不會出現像往年那樣嚴重的疫情?然而,事實證明她的擔心是多餘的,流感沒有到來。南半球流感患者比往年少得多據報導,從阿根廷到南非,從紐西蘭到智利,一些南半球國家今年報告感染流感和其他季節性呼吸道疾病的人數要比往年少得多。在其中一些國家,流感甚至似乎「消失」了。
  • 疫情現狀:死亡率遠低於SARS 但死亡人數已超SARS
    驅動中國2020年2月10日消息 截止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在持續蔓延,全國已經確診人數超過四萬人
  • 香港:一3歲女童因感染乙型流感出現腦病變死亡,系今年首起
    香港:一3歲女童因感染乙型流感出現腦病變死亡,系今年首起 人民網香港1月16日電 據港媒報導,香港冬季乙型流感疫情持續升溫,15日出現首宗兒童死亡案例。
  • 去年我國愛滋病死亡人數為18780人,佔傳染病死亡總人數80%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共報告法定傳染病發病7770749例,死亡23377人,報告發病率為559.41/10萬,報告死亡率為1.68/10萬。界面新聞發現,去年在甲乙類傳染病中,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淋病、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報告死亡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愛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和乙型腦炎,佔甲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9.27%(流感被列入丙類傳染病,去年死亡數為153人)。
  • 全國「非典」風險與分區分期防疫的可能性
    目前,全國抗擊非典取得了初步的勝利,要持續鞏固減災成果,協調經濟生活與防疫減災的關係,我們認為實現分區分期防疫減災有可能有效防疫減災,因為長期以來人們發現流感的爆發有季節性,換言之可能與氣候條件有關,「非典」與普通流感同為冠狀病毒引起,也可能與氣候條件有關。
  • 非典傳染性更強?那為什麼新冠感染人數有300萬,非典只有8000?
    2002年首次發生在廣東,於2003年爆發的非典,曾是一代人眼中的噩夢;而2020年爆發的新冠肺炎似乎更為嚴重,甚至於全世界範圍內都鮮有國家倖免於難。兩個如此恐怖的魔鬼,都同屬於冠狀肺炎,哪一個更容易感染人呢?
  • 2003年非典是怎麼消失的?
    「眾志成城,抗擊非典」,這句話到現在仍記憶猶新。那是80後正在參加高考或者上大學的年代。非典最早在2002年底出現在廣東,相傳是吃了果子狸而被感染的,直到15年後,中科院的石正麗教授所率領的團隊才回答了這個問題:非典的源頭是蝙蝠。
  • 鼠疫算什麼,這種傳染病每年都流行,全球死亡人數幾十萬
    其實相對於甲類級別的鼠疫,最低的丙類的殺傷力更大,但大家越來越忽視他們,比如流感。根據世衛組織(WHO)所說,每年流感季節全球有重症病例300-500萬,流感相關死亡人數達25-50萬,比鼠疫要高出無數倍,中國每年因為鼠疫病死的數量不超過個位數,是不是出乎意料?  為什麼威力更小的流感反而死亡數量這麼高呢?
  • 外刊疫情專題|新型冠狀病毒致死率低於非典——也許正因如此其傳染...
    非典,又稱重症急性呼吸綜合症,全球範圍內共8096人感染,官方累計死亡病例約774人,絕大多數的患者是在2002至2003年內的九個月之間被確診的。儘管當時24小時內新增了43例死亡病例,非典的致死率依然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