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非典 非典死亡人數8400例死亡率11%
非典:2003年5月上旬,是非典發病的高峰期.據世界衛生組織8月15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截至8月7日,全球累計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自7月13日美國發現最後一例疑似病例以來,沒有新發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數919人,病死率近11%。
-
香港今夏流感死亡人數超非典
【環球時報 記者 孫越】截至本月3日,香港今夏已有315人因流感死亡,超過2003年非典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數(299)。據香港《東方日報》6日報導,流感疫情令香港公立醫院的急症室及內科服務緊張,4日,公立醫院的急症室首次求診為5137人次。
-
是非典放過了人類還是人類戰勝了非典
雖然當年非典感染的人數並不多,只有八千多人,和新冠肺炎相比的話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但僅僅是感染八千多人就能讓人們感到非常的害怕,因為感染非典後死亡率非常高,達到了百分之十。也就是說感染十個就有一個死亡,感染一百個就有十個死亡,這樣的數據怎能不讓人感到害怕。
-
2003年SARS(非典)疫情回顧及2019-nCoV疫情發展趨勢
2003年非典疫情回顧從2002年12月5日,世界首例非典病人被發現,到2003年3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該病命名為SARS為止,病程持續近8個月,確診人數8069人。2003年全球確診非典人數統計確診病例的統計數據很難看出疫情傳播的趨勢,確診人數的日增長量可以得出更直觀的結論。由於香港地區的SARS病例數據較為完整,以香港為例,可以看出一開始即以每天近30例的速度增長,到3月28日之後則開始爆發性增長而達到增長高峰。
-
中國首例非典病人 黃杏初被SARS病毒「流放」的十年
數據顯示,整個廣東省非典型肺炎的治癒出院人數佔總報告病例數的86.3%,死亡率僅3.5%,是世界範圍內對非典型肺炎治療成績最好的地區之一。2003年1月10日,經歷九死一生的黃杏初出院了,因為治療中與他有密切接觸的9名醫護人員,先後感染上了「非典」,黃杏初被貼上了「毒王」的標籤。
-
學者稱「非典」可能是針對中國人的一個基因武器
10月6日,臺灣媒體報導說,臺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何美鄉表示,非典如果重新出現,將會在高緯度且有著足夠病毒量的地區率先爆發。何表示,一位不久前造訪臺灣的美國哈佛大學學者預言說,北京緯度高,今年秋冬再度發生非典疫情的機會較大,此外,中國香港、臺灣以及加拿大、新加坡都不能掉以輕心。 專家們言之鑿鑿,人們就不能掉以輕心,非典的警報就不能解除。
-
療養院死亡率升高與感染諾如病毒有關
來自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醫學院的醫學生Tarak Trivedi和他的同事做了一項為期2年的回顧性分析,調查了3個州的療養院,發現在諾如病毒爆發期間,入院率上升9%,死亡率上升11%。
-
全國「非典」風險與分區分期防疫的可能性
目前,全國抗擊非典取得了初步的勝利,要持續鞏固減災成果,協調經濟生活與防疫減災的關係,我們認為實現分區分期防疫減災有可能有效防疫減災,因為長期以來人們發現流感的爆發有季節性,換言之可能與氣候條件有關,「非典」與普通流感同為冠狀病毒引起,也可能與氣候條件有關。
-
香港專家袁國勇解釋為何肺炎案例突然增加:快速測試廣泛應用,確診...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在2月21日說,香港至今仍未有確診個案,已是「守得幾穩」(守得很穩)。袁國勇本身也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日前到武漢了解情況後返港。 袁國勇說,目前數據顯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沒有「非典」嚴重,但病毒會改變,可影響死亡率。被問到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基因至今有無任何改變時,他表示,暫時未知,又指目前只知6名病人的病毒基因排序。
-
2003年「非典」老照片:每一張都刻骨銘心,圖3鍾南山在診治病人
【鍾南山在診治病人】廣東爆發「非典」後,鍾南山很快被任命為廣東省非典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他立即投入到搶救「非典」病人的行動中。當時的鐘南山已經年近古稀,可他卻說:「病人的生命重於一切。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
-
17年前出現非典,沒有「特效藥」是如何消失的?主要有三點原因
17年前,我們能夠戰勝非典,17年後的今天,我們也依然有信心能夠戰勝新冠肺炎。而對於此次的新冠肺炎,人們也是常常拿它和2003年的非典來互相比較。2003年,對於90後的我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因為年紀太小當時也不懂,但是,正在經歷新冠肺炎的我,已經完全能夠感同身受了。據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新型肺炎的死亡率為2.1%。
-
東亞銀行欲出售香港和內地銀行業務?官方緊急公告澄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6月2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東亞銀行(00023.HK)正與財務和戰略投資者就出售該行的香港和中國內地銀行業務進行初步討論。對此,東亞銀行發布公告,予以澄清。東亞銀行表示,本行謹此澄清,全面的策略性檢討正在進行,當中本行並未就出售香港或中國內地銀行業務與外界進行討論,亦未就本行業務和資產的策略選項作出任何決定。東亞銀行還稱,誠如本行在2020年5月27日所發出的公告所述,本行一直與其顧問高盛緊密合作,繼續對本行的業務和資產進行全面評估,並專注識別潛在策略性交易,該等交易將可提升本行現有業務和資產的價值,以及潛在非核心資產的策略選項。
-
非典沒有特效藥,它是怎麼消失的?
這讓人不僅想到了當年的非典,當時也沒有特效藥,它是怎麼消失的呢?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2018年的SARS,僅在中國大陸造成了5327人感染,349人死亡,死亡率高達
-
專家稱非典過去十年仍不知其從哪裡來如何消失
非典來源至今仍是謎回顧十年,何劍峰感慨地說,疾控體系、民眾溝通體系和百姓認知均全面升級,不過非典來源至今仍是謎。對於近日媒體報導的「果子狸含冤10年,蝙蝠才是SARS病毒元兇」,他說這是2005年有關學者就發表的研究成果,但學術界至今沒有定論2003年1月,何劍峰和同事們趕到中山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後,通宵寫下《關於中山市2003年不明原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局部暴發調查初步報告》,這份報告成為世界第一份非典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報告。
-
回歸十年中央領導關心香港 時刻把香港放在心上
胡錦濤主席請董建華先生提供一份香港急需的藥品和防護用具清單,中央政府將全力支持。隨後,董建華就向中央政府提交了清單。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迅速作出批示,要求在一周內保質保量、全部無償地向特區政府提供。由於內地的防護服與香港的制式不同,有關方面要求內地工廠按照香港的要求加班加點趕製,而特殊眼罩、口罩等只有國外特定工廠生產的防護用具,中央有關部門立即到國際市場組織採購。
-
香港理工大學大幅提高近傳感器、傳感器內計算方法的計算效率
據TechXplore報導,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人員近日在《自然·電子學》期刊上發布了一項研究,創造性地提出了近傳感器計算(Near-Sensor Computing)、傳感器內計算(Near-Sensor Computing)的方法。
-
被遺忘的北京「非典後」
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非典後遺症患者。重新成為病人作為「死裡逃生」的非典患者,方渤一度「沉醉」,直到半年後腿疼症狀出現六年前,2003年的北京,被非典包圍。方渤是成功突圍的人。患了非典的方渤,在東直門醫院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當年6月,治癒出院。
-
中國首例報告非典病人黃杏初:我並沒有逃避!
中國首例報告的非典患者康復後究竟去了哪裡?轉自搜狐 當初他是怎樣感染上非典的呢?轉自搜狐 身為廚師的他此時此刻最大的心願是什麼?轉自搜狐 治癒後倍受歧視的他又是怎樣渡過這段痛苦的日子?不過每天都有跟老闆通電話,他還經常向我請教做菜的方法。轉自搜狐 記:為什麼一直躲避見人呢?轉自搜狐 黃:我不想的,真的!衛生部門曾主動聯絡我,要求我協助科研,我第一時間就答應了。只是要求他們不要帶記者來,因為我真的怕再出現不實報導。
-
新冠疫情國內4月4日數據分析:國內新增一半在香港,臺灣死亡率達...
在引入人口計算比例之前,我們先簡單看看上述幾個基礎數據的大致分布(絕對值)。累計存量數,我國總共82870人,全球範圍已經少於美國、西班牙、義大利和德國。國內各省區中,湖北為67803,湖北之外為15067。湖北外各省區中,廣東、河南、浙江、湖南四省突破千人。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累計確診數已經達845人,居湖北外省區的第7名。
-
中瑞科學家發現治療非典新方法:吸入一氧化氮
據新華社電非典雖然早已過去,但是科學家研究的腳步並未停歇。在我國有關部門支持下,中國和瑞典的科學家共同發現了治療非典的新方法:一氧化氮吸入治療可快速改善重症非典患者的缺氧狀況,緩解病情。病毒學研究同時證實,一氧化氮對非典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